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

別人不知道,唐繼光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就明白,這是小冰河時期巔峰到來了。

小冰河時期全球氣溫急降,而明朝更是其中的重災區,在一千年內最冷的,在一萬年內也可以排到第二位,一百萬年內可以排到第七位左右。

華北地區普遍降低一到兩攝氏度,也許有人不以爲意,一兩攝氏度而已。災害的不說,如果將地球比喻爲人體,一個人多一攝氏度是低燒,兩攝氏度是中燒。而如果降低呢?想想都知道不會好到那裡去。

同樣降溫也造成大面積的災荒,往日的種植時期需要改變了。別的不說,比如秋收在十月,但氣溫降低了,莊稼熬不了那麼長的時間,雖然也許只是幾天,但莊稼都會冷死。那麼就得提前了春耕,或者換種一些生長週期比較短的稻穀。又好比一些兩年熟的地方,現在都只能夠變成一年熟。

只是這些農民都不知道,他們只會按照往年那樣種植,怎麼可能不遇到災荒呢?另外全球糧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來說,糧食只有少量多餘。在中國更是有俗話,三年豐裕一年災。也就是說三年豐收積累下來的糧食,才能夠抗得過一年的災害。

但此刻明朝是什麼時候啊?在網絡上被譽爲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明朝大規模貿易,貿易規模達到什麼程度呢?從明朝隆慶開關,到明朝滅亡,全球三分之二的白銀涌入明朝。根據學者保守估計,最少三億五千三百餘萬兩白銀。但又有學者認爲是五億兩白銀,總而言之這個數據不會少。

按照三億多的數據計算,平均每年會有大概五百零四萬兩涌入中國。如果按照五億的計算,每年則是有大概七百一十四萬兩白銀涌入中國。

同時在經濟上卻並非造成數百萬兩的價值,首先這這數百萬兩將會嚴重刺激了外貿中的主力茶、陶瓷、絲綢、紡織品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又帶動了不少下游產業。茶就算了,陶瓷就帶動陶土,絲綢帶動生絲,紡織品帶動皮毛、棉花、麻等。另外還有運輸、包裝等。

這還僅僅是購買中國的,他們對中國輸出商品得到的銀子那裡去了?十之八九又回到中國人手中。如此一來,每年僅僅是對外貿易,造成的經濟財富,沒有一千萬兩,恐怕也差不到那裡去。這還沒有計算對內貿易,從這裡就可見,當時中國貿易如何的繁榮。

這也造成明朝當時江南一帶都已經不怎麼種植糧食了,改爲種植經濟作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的,但現在猛然間糧食大規模減產,造成的後果就嚴重了。

現在還好一些,萬曆能力還不錯,再加上底子厚度還有幾分,但到了萬曆的子孫那裡,可就倒黴了。十年九災,再加上貪官污吏橫行,就算崇禎也是有心無力。明朝的滅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是亡於天,而非亡於人。

只是可惜明朝統治者看不到這其中重要性,又或者是說江南的大地主並不願意折損自己的利益。皆因經濟作物的利益太大了,同樣是一畝田,在江南耕作稻穀,每年收穫大概有三石餘稻穀,賣出去所得到的錢銀大概也就三兩銀不到。

如果養蠶,價格又不同了,一畝桑樹一年可得三十斤蠶,按照五十兩一擔(一百斤)賣該收購販子的價格,也可得十五兩。哪怕除去繁瑣的成本人工,獲利怎麼也不會低於十兩。但其實這已經壓低的價格,一般生絲賣出的價格從一百兩到一百二十兩不等。一般情況下都是八十兩一擔左右的價格,五十兩是那些佃戶的價格。

而在今年大明出現大面積旱災,稻米的價格也不過是從原本的一石一兩銀的價格升高到二兩銀一石。換言之種田也就是六兩銀。而絲綢這些因爲多半都是外銷,價格並不受到太大的影響,一畝桑樹依舊可以有最少十兩的利潤。

在這個情況下,大明的地主,大明的農民,會選擇種什麼呢?哪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三兩一石,也就是之前的三倍,中桑樹依舊比種稻米要賺。如果是自耕農,這個利潤更加高。恐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五兩銀,他們也依舊種稻米。

在利益面前,江南的官員又有幾個人能夠‘舍小我,成大我’呢?

生絲造就了大明海上繁榮的絲綢之路,但他也毀了江南。

唐繼光明白其中的一切,但他對此卻毫無辦法,唐繼光忽然間有些恨自己知道這些。有時候,無知真的是一種幸福。

唐繼光離開了日本,他沒有辦法忍受自己的無所作爲,唐繼光到遼東購買**,唐繼光來到的時候剛好是秋天,快冬天的時候。冬天對於遊牧民族而言是一個災害,冬天在遊牧民族當中往往被稱之爲白災。

因爲冬天會凍死很多牛羊馬匹,而他們偏偏沒有可能在冬天之前將凍死的牛羊馬匹吃光了,到了春天,這些牛羊馬匹就會腐爛。他們的財富被浪費在這個冬天當中,遊牧民族怎麼可能對冬天有好感呢?

同樣也因此,這個時候的牛羊馬匹價格非常低。

如果是北京城購買一匹普通的草原馬,大概要五十兩左右,這種還是普通的馬匹,不能夠訓練爲戰馬,這類馬多半爲中馬、下馬,只有甚少的上馬。

而唐繼光經過蔡志父的聯繫,發現在草原買賣,簡直‘碉堡’了!

一匹上上馬,價格大概十二兩五錢,也就是戰馬,上馬則是六兩二錢、中馬三兩七錢、下馬二兩八錢。

當然了,來賣馬的女真人可不是什麼有錢人,他們買賣的價格是互換,所以這個價錢其實都是唐繼光買東西來的價格。

第338章第252章 火炮第194章 霹靂火第32章 神蹟!媽祖之子!(下)第295章 王安的阻撓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393章 在琉球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94章 舌戰評定室(下)第3章 當小海盜遇上大海盜第303章 背水死戰(4)第380章 停戰(中)第235章 皮島第68章 御用商人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398章 雨夜第226章 國分川會戰(4)第54章 軟硬兼施拉人手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2章 神蹟!媽祖之子!(下)第312章 教堂巧遇第380章 停戰(上)第300章 出關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349章 李廣難封第57章 返航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110章 無人能敵第303章 背水死戰(5)第253章 戰將至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159章 臺灣的情況第148章 松子的情義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280章 東江火銃第398章 雨夜第119章 密議(上)第171章 官學第14章 無事獻殷勤第222章 國分川會戰?序幕第309章 達成目的第104章 八目町口之戰(3)第303章 背水死戰(3)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317章 馬源第190章 臺北火器所(上)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325章 出兵朝鮮第119章 密議(上)第200章 預先佈局(下)第402章 燦叔第163章 殖民(上)第127章 奪城(上)第83章 那一夜第20章 春風拂臉春意盈第326章 宣州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399章 心聲第150章 扯虎皮第43章 莫師爺第248章 朝鮮屈服第149章 稅吏刁難第357章 下馬威(上)第255章 炮擊第87章 逐出家門第15章 內中另有緣由第93章 舌戰評定室(上)第50章 絲綢第22章 西國櫻桃,不輕嫁第4章 打白旗第202章 大阪評定第377章 破虜堡大戰(18)第12章 暴富第5章 我要入夥第312章 教堂巧遇第407章 漳州海戰8第308章 面聖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37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2)第195章 開花彈第97章 出兵和謠言第382章 南關大捷(中)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288章 紅丸案8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324章 鐵模法第320章 薪金第147章 搶親(下)第20章 春風拂臉春意盈第212章 城頭血戰(上)第346章 上中下策第234章 薩爾滸之戰(3)第406章第310章 女將軍秦良玉第220章 兵臨岡豐城第307章 登萊巡撫第314章 建奴兵駐鎮江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