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國泰悠悠醒來,卻發現自已正躺在一間乾淨房間裡。

他下意識扭頭望向旁邊,又看到有一名醫官模樣的人,正給陷入昏迷的朱慈煊小心地換上夾板,然後用繃帶小心地一圈圈紮好。

見到朱慈煊這般模樣,李國泰掙扎着想要坐起,卻又被旁邊一名軍兵按住:“你且莫動,醫官說你骨頭受傷,不可輕動。”

“對面的孩子傷勢如何,讓我去看看。”李國泰掙扎着強要坐起。

他這一嚷,對面正給朱慈煊打繃帶的醫官聽到,便回頭道:“你勿起身。這孩子的小腿,被緬人的箭頭,給射斷了腿骨。現在我已取出箭頭,又在斷骨處敷了接續之藥,正在給他上夾板打繃帶。唉,這孩子失血過多,故一直還在昏迷中,你卻勿要擾攪他。”

“那這孩子將來恢復的情況,卻是如何?”李國泰一臉急色地發問。

醫官又是一聲長嘆:“哎,這確難知。只能看這孩子自身恢復情況了。此番縫好傷口後,他還會高燒數日,能不能最終挺過去活下來,亦是未知呢。”

聽完醫官的話,李國泰臉色一黯,心頭一酸,又想起這孩子一路跟着自已,風餐露宿歷盡艱險地從緬甸逃回中國,其中種種波折與辛苦恍如昨日,不由得又險些掉下淚來。

這時,有軍兵擁着先前在橋上見過的那名將領過來,李國泰急急起身,卻被那名將領一把扶住。

“你不必多說了,你懷中之信,本將已緊急送給我第九鎮副鎮長劉良順將軍看過,他讓我等好生款待你們。你們且在這關門之處,安心養傷便是。”

“哦,那劉將軍何時可見到,在下有緊急事項,想要通稟給唐王呢。”李國泰急道。

“齊大人現在正統兵在邊境一帶徵剿反叛土司,估計不日就會回返關口,到時自會與你相見。”

李國泰輕嘆一聲,點點頭又連聲道謝,那句將領又溫言安慰了他幾句,方率兵離去。

三天後,唐軍第九鎮副鎮長劉良順徵叛返回,便立即召見已然恢復的李國泰。

而在這時,那腿骨射斷又重傷昏迷的朱慈煊,亦從高燒中掙扎過來,倒是運氣不錯,保住了一條性命。

只不過,這古代的斷骨拼接,到底不如現代,朱慈煊的腿部傷勢將來能恢復到何等狀態,實是難說。

李國泰見劉良順到來,立即一五一十地,將當日朱由榔交待之話語,全部對劉良順轉述了一遍。

最後,他用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說道:“在下希望唐王,能看在皆是大明王室的份上,不計前嫌速派救兵入緬,剷除莽白,救出桂王,咱家願爲嚮導指引,爲大軍開路前行,縱然身死,亦無怨尤!”

劉良順點了點頭:“你放心吧,此事我會盡快回稟唐王,相信唐王一定也會盡快做出決斷。你們暫且在此休息,不日定有回報。”

劉良順隨即飛鴿傳信,將朱由榔的密信,以及李國泰領朱慈煊一道返回通稟一事,迅速地向唐王李嘯作了彙報。

兩天後,李嘯收到飛鴿傳書,匆匆看完來信的他,不由一臉深思之色。

果然不出自已所料,緬甸國中,那莽白還真如真實歷史上一樣,弒兄屠侄,從血泊中搶得皇位,成了緬甸國的新任國王了。

而這個心狠手辣的傢伙剛一上位,便又如歷史上那樣,拿那寄居緬國的朱由榔開刀,竟把朱由榔一夥人,復如歷史上那般,大肆屠戮搶掠,痛下殺手。

想來那朱由榔,爲逃避唐軍兵鋒,歷盡辛苦逃往緬甸,最終在被緬人屠掠後,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向自已求援,這種種曲折轉變,倒是足以令人感慨系之。

而可以想見的是,那些緬兵在發現李國泰與朱慈煊潛逃回國後,必定會立刻回稟莽白,而莽白一得消息,必會對放李國泰回來的朱由榔等人大加迫害,甚至取其性命。

這樣的話,就算自已及時出兵,卻也不知道,朱由榔這一行人,還能不能堅持到,自已出兵攻打到緬甸國都阿瓦的時候呢。

想到這裡,李嘯不由得一聲喟聲長嘆。

那麼,自已要不要真如朱由榔所請,派出兵馬去進攻緬甸,去推翻莽白政權,再把朱由榔給解救出來呢?

李嘯經過一番思慮,最終決定,還是要立即出兵征伐緬甸,全力討伐這個西南小國。

這倒不是說,李嘯對朱由榔個人有什麼好感,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那就是,緬甸這個國家,尤其是其南部地區,極其肥沃富腴,乃是後世中世界有名的稻米產區,更有極爲豐富的各類礦產,這樣難得的寶地,如何可不抓緊機會,讓它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

更何況,現在唐軍出師有名,可以打着替天行道,鏟鋤奸逆,救助宗室的口號,堂而皇之地向緬甸發起進攻,這樣的好機會,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而只要拿下緬甸,剷掉莽白,那救下朱由榔之類的事情,自是摟草打兔子,順手就可完成。當然,至於那朱由榔,能不能順利地活到自已攻下緬甸的那一天,就不得而知了。

李嘯決心既定,立即下令,將在西南地區的第十鎮與第十一鎮兩鎮兵馬,一齊從四川南下,途經雲南,由那李國泰作爲前導,進攻緬甸。

本來,李嘯是打算,調派更爲精銳的老部隊,諸如安和尚的第二鎮,以及黃得功的第九鎮,一齊入緬作戰。但他考慮到,現在第九鎮分駐雲南、廣西、安南三地,皆是尚未安穩地區,不可輕動,且部隊分散駐紮,集結需要大量時間,與其他部隊交接亦要多費時日,還不若另擇其他軍鎮,更爲便捷。

而安和尚的第二鎮,雖是皆在四川,但其乙營兵馬,在閬中防安張獻忠十萬大軍的進攻中,折損過半,可謂元氣大傷,正在補充兵力養精蓄銳,實不宜出動。

故而,現在李嘯可以抽調的機動兵力,最爲合適的,便是曾英的第十鎮兵馬,以及莫長榮的第十一鎮兵馬。

這兩鎮兵馬,在進攻四川消滅張獻忠大西國的戰鬥,基本是作爲輔助,沒有什麼太大消耗,手下將士亦是多爲不甘,希望能再度建功立業,故調派這兩鎮兵馬前去攻打緬甸,當是再合適不過。

更何況,這些新建的軍鎮,也急需在戰爭中多加磨厲,不能總是一直處於打下手的狀態。如果能在征伐緬甸戰鬥中迅速成熟成長,哪怕付出一定的人員犧牲,都還是很划得來的。

與此同時,李嘯決定,再徵發那些順服自已,卻且尚未完成改土歸流的川滇土司的兵馬,與唐軍加在一起,共計兵馬十二萬,從銅鐵關入緬甸,征伐莽白。

李嘯這個計策,亦是希望讓那些順服自已的土司,能儘可能地先爲自已出份力。畢竟,這些人熟悉在西南的峻嶺山地作戰,有他們助陣,唐軍便多了一份有益的補充。

當然,他們若是在進攻緬甸的過程中受到損失,李嘯卻也不會虧待了他們,亦會按照唐軍撫卹條例,對他們進行合理而豐厚的補償。

一把鋒利的刀刃,就此悄然舉起在了緬甸國王莽白的頭領。

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三十章 規劃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六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