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教而不誅 奸民不懲

“王爺,咱們的人怎麼會入教?就連百姓受蠱惑的也不多。這些江湖教派爲啥在災荒年發展就快?其實都是吃不起飯鬧的!大興軍治下現在都風調雨順,百姓根本不愁吃穿,入教的都是不安分的少數人。”

“我盯着他們的目的,是想順藤摸瓜,把他們背後的首腦給找出來,最好是來個一網打盡!”

李元利撫掌笑道:“好!看來長順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這些江湖教派確實是個隱患,是得剷除掉才行。”

剛說至此處,門外親兵來報,說是劉尚書和趙尚書已在門外候見。

“快請他們進來。”李元利心情大好,長順這麼能幹,說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劉玄初和趙見田進來見過禮,李元利讓他們坐了問道:“玄初,元孝和用喈在你那邊怎麼樣?”

“王爺,他們倆個很不錯,學東西學得快,本身學識也好,說句令人慚愧的話,還要勝過我。而且他們在廣東地頭也熟,可幫了我不少忙。”

“那就好,我還怕他們給你添亂呢。你說說,明年春試之後,將他們安置到哪裡去比較合適?”

“他們倆個有能力,但要想主政一方,短時間內恐怕還是不行,不如讓他們繼續在戶部行走一段時日再定去處。”

“也好!那就這樣辦吧。”

“見田,你那邊如何?”李元利轉頭看向刑部尚書趙見田。他原來是大興軍軍法處的處長,做起事來一絲不苟,李元利怕的就是他做事不夠靈活。

說起來也是巧,他的名字和第八軍特戰隊長完全一樣,但性格卻大不相同,一個嬉皮笑臉,一個卻整天板着張黑臉。

“王爺,廣東各縣人手不足,現在還有些亂,不過王爺放心,刑部已經擬定了一份計劃,半月之後便要展開一次大行動,將那些歹人盡數拿了去挖礦。”

“你說的可是那些流竄到廣東來的各教派教衆?”

“王爺明察秋毫!就是這幫混帳東西,好好的日子不過,偏生要四處惹是生非!我將他們全部捉了,看他們還如何蹦躂!”

“見田,你難道原來在湖南的時候沒有發現過他們的蹤跡?”

“有,各地都有報上來過,因爲沒有處置他們的前例,也沒有相關法令,所以暫時沒有對付他們,不過情況都是掌握了的。”

“好,老趙你果然沒有辜負我對你的信任。這些會、門、教是個大隱患,一不小心就會釀成大禍,非得及早處理不可!”

“至於相關的法令,馬上就可以出臺一個專項法規,名字就叫……取締、防範和懲治邪教活動,另外再在《刑法》中加一條,開展非法邪教活動,蠱惑百姓入教,妨礙生產者,爲首者處以斬刑,從犯處勞役五年以上直至終生不等。”

“刑部抽調得力能幹的人手出來專門負責此事,我會讓人來協助你們。”李元利當然不會暴露長順和他手下的人,到時讓軍情司的人帶上材料去協助就好。

“王爺,是不是先出臺法令,然後抓了人就按此審判?”

“沒錯,就是這樣,抓捕過程中如果有反抗者,一律格殺勿論!”李元利殺氣騰騰地下了命令,對這些江湖教派可真不能手軟,要不然日後可有得後悔的。

後世的江湖教派直至民國時期都還活動猖獗,最多的時候全國竟然達到數百個派別,新中國成立後大力打擊才告銷聲匿跡,但他們並沒有被消滅乾淨,而是轉到海外之後又死灰復燃,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你記住這幾點,第一,這些教派的教首都是世代相傳,他們把它當成職業,一般都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所以對於教首千萬不能手軟,株連全家,男丁全部給我殺了!記得都要審判之後明正典刑。”

“第二,要收繳銷燬一切關於這些邪教的教義文書,戶部也要配合協助,多派吏員到鄉村宣揚大興軍法令以及邪教的危害,不做則已,一做就要將他們全部清理乾淨。”

“第三,先做好收集情報的工作,順藤摸瓜,爭取不讓一人漏網,最好是幾省同時開展行動!”

劉玄初和趙見田連忙躬身應道:“臣謹遵命!”

“對了,你們先出臺相關法令,讓地方官府宣講之後纔開始行動,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公審公判!”李元利想要建立的是一個法治國家,因此在不斷完善法律法令的同時,也要讓大興軍的官員們習慣依法辦事。

“王爺的意思臣已經明白了,古人云:‘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王爺行的正是強國富國之道!”

劉玄初小小的一個馬屁奉上,令李元利頗爲受用。

二人剛要告退,軍情司封義卻急匆匆地來求見,李元利看過文書之後,又把劉玄初留了下來。

“這事情有些麻煩,你留下來咱們議一議,看要怎麼應對。”李元利的臉色由晴轉陰,劉玄初已經猜到了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他揚了揚手中的文書,“軍情司傳來的消息,四川商隊在甘孜屢遭吐蕃人劫掠,州府應對無力,只得求助於駐軍。三月前雅州備軍一營奉命護送商隊入烏斯藏,卻在打箭爐(康定)遭到吐蕃人埋伏襲擊,戰死數十人!”

“這些吐蕃人好大的狗膽!”李元利“呼”地站了起來,“前些年他們遣使納貢於韃虜,與滿清通好,他們的首領還被韃子冊封爲什麼汗。我沒和他們算帳,他們竟敢先來惹我!”

劉玄初道:“打箭爐雖是吐蕃人聚居之地,然我漢民也有不少,且在前明時便設有都指揮使司管轄治理,圖魯拜琥竟然這麼快就將和碩特汗國擴張到打箭爐來了!”

劉玄初是四川人,對於烏斯藏的情況也瞭解一些,李元利便向他問道:“玄初,這圖魯拜琥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爺,這圖魯拜琥可不是吐蕃人,而是蒙古和碩特部的首領。和碩特部這些年擴張得非常快,先後攻佔了青海、西康和烏斯藏日喀則,滅了藏巴汗,不過以前他們的勢力都只到裡塘,打箭爐緊鄰四川,以前他們的爪子可沒伸這麼遠!”

第四十二章豐收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戰在即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三百九十章狡兔三窟第三百七十二章前衝鎮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四百三十一章神策門外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一百一十章擊針槍(一)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將第二百三十六章衡口堡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二百七十二章清遠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六十四章圍城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二百七十六章鐵索橫江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四十一章道理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五十章重陽第三十一章局勢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四百七十七章賜姓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五百零六章震驚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戰第七章火藥(二)第一百一十章擊針槍(一)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四十八章出征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十七章背義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七章火藥(二)第三百六十三章兵進澄海第三十六章拉攏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第五十九章急行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三百七十八章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四百二十一章聚寶門外雨花臺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六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一百四十一章火力壓制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三十七章土兵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戰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六十二章初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圖謀兩廣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三百八十六章天南鎖鑰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猶鬥第三十五章軟禁第五十五章失策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四百一十七章脣槍舌劍 你來我往第二百七十五章海珠水寨第一百五十一章失之東隅第二百一十八章古驛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九十四章迷途知返第一百五十六章深惡痛絕第二章入夢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