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駱氏家族

李天華是這個時代的人,難免有些迷信的想法,皇帝是有神性光環的人,搞了他老爹的女人,遲早沒有什麼好下場,聽聞米柱這麼一說,他的心放回了肚子裡。

其實李天華是在試探,他怎麼可能自首,這是找死的行爲,他對於火龍一事,也有疑惑,他敢肯定,米柱是知情者,所以出言試探,他想知道,自己在米柱心目中的地位,是不是被邊緣化了的人物。

李天華道:“小心駱思恭。”然後走了。

駱思恭前前任錦衣衛指揮使,據說是客氏之子候國興看上了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所以將他擠走,後來讓米柱佔了便宜。

一開始許多人認爲,是駱思恭得倒黴得罪了正處於崛起之中的魏忠賢客氏集團,然後去職,但是後來許多人都認爲,這是米柱的奸計,他返回的時間太及時了,候國興身敗名裂,最後米柱得利,都是幹這一行的,都是在陰謀堆裡打滾的行家裡手,要什麼證據?利高者疑,誰獲利誰就是黑手。

駱思恭算是恨上了米柱,連朝廷大臣們也對米柱忌憚不己。

一個錦衣衛己是厲害,太祖、建文時還有因爲錦衣衛過於權大而棄之不用之時,成祖爲鎮壓反對者,追殺建文帝,才重新重用錦衣衛,出於制衡乃再建東廠。

二百年間,東廠提督一直由中官兼任,錦衣衛則是純爺們做,許多時候,雙方還相互爭鬥,制衡是限制權力的最好方法,像米柱這樣,兼提廠衛,史上前無,他的權力是無人能制了,朝廷忌憚不己,許多人是明裡暗裡使壞。

這個權勢滔天的廠衛領導,必須受到限制,這幾乎是共識,米柱好不容易纔獨掌廠衛,這巨大的權力讓他可以辦成許多的事,他當然不肯輕易放手。

洪武時期,錦衣衛銜主要授予武官子弟,以表彰其武功;正統年間隨着宦官勢力崛起,漸漸地“中貴子弟授官者多寄祿錦衣中”,也即宦官子弟也可以授錦衣衛銜,如英宗“特詔錦衣指揮同知王山侍經筵,以太監振弟故也”;嘉靖年間,文臣子弟也開始得以蔭封錦衣銜。

基於錦衣衛帶有世襲的特點,錦衣衛世家並不罕見,除湖南新田駱氏家族,還有湖北麻城劉天和家族(劉天和爲明正德三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另外一個就是南京徐斌家族,號稱錦衣衛三大世家。

在三大世家之中,最顯赫的當是麻城劉氏,不過這幾十年,新田駱氏強勢崛起,壓倒了他們的風頭。

新田駱氏,由駱安而開始,成化八年,駱安出生在一個武官世家,父親駱勝爲羽林衛千戶,母親姓胡。他從小聰明,不喜嬉皮玩耍,有成人的穩重、見識。入學後勤學好問,知識更加淵博。弘治七年,興獻王就藩湖廣安陸州,駱勝被選爲王府羣牧所千戶。駱安便跟隨父親去了興王府侍奉獻皇帝。正德十五年,父親駱勝去世。駱安承替父職,理事勤勞謹慎,很有政績。

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暴斃,因無子,遠在湖廣安陸州的堂弟朱厚熜,被選爲皇位接班人。朱厚熜在趕赴北京登基的途中。駱安以王府護衛千戶的身份護駕,周旋扈從,勞勩爲多。朱厚照入繼大統,特升駱安爲錦衣衛指揮同知,並賜世襲。

按照世襲規定,駱安的祖父、父親都被追贈了同樣的官銜。他的祖母、母親和妻子也都贈封爲淑人。同時皇帝還下旨給有關地方官員,修繕駱安父母的陵墓,按照皇帝的諭旨祭祀。這種殊榮,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不久受朝中同僚推舉,兼督理北京內外城池街巷的治理工作,使老百姓得以安居。

嘉靖二年,升錦衣衛都指揮使,掌錦衣衛大印,奉皇帝的旨意,緝拿犯事官校,多次得到蟒服、繡春刀的賞賜。駱安感嘆的說:“予實武弁末流,幸以犬馬微勞受恩至此。自微秉慎持法,夙夜殫厥心力,其何以報稱上者。”然後對自己的下屬說:“予罔敢縱慝,亦罔敢幸功。惟奸宄罔職惟爾辜,厥或戕於孱良亦爲爾辜。惟公惟平,斯稱任使。”

駱安是時刻告誡自己的下屬不能瀆職亂爲,理事要公平公正,盡責盡職。因此,在他擔任錦衣衛指揮使期間,”自是強者斂,詭者遁,善者無恐,時稱清肅。強霸的人不敢胡作非爲,奸猾的人也銷聲匿跡,善良的人沒有了顧慮。使社會秩序也安定清明。

駱安爲人直率,常當面指責他人過失,憎恨以公徇私,於是:“羣小叢怨,多口肆興,遂以免”,招致許多小人的怨恨誹謗。

嘉靖九年十二月,“兵部都給事中張潤身言:錦衣衛堂上官以近侍故,優容不與考選,中間不職甚多,乞如文臣自陳例取自上裁,有幸免者聽言官指名參奏。上令即指名參奏,不必令自陳。潤身乃劾掌衛事署都指揮使駱安、指揮僉事劉宗武奸貪不職宜罷,詔降安指揮僉事,與宗武俱閒住。”

但嘉靖皇帝“追念舊勞”,感念駱安多年的功勞,下詔給予駱安錦衣衛指揮僉事的官職解甲歸田。

解甲後的駱安,閉門謝客,閉口不談時事,耳不聽靡靡之音,目不視珍異的字畫古玩器物,不去過那種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生活,時常教育子女讀書,偶爾與親朋好友彈琴下棋敘敘舊。這樣走過了人生七十七個春秋。

本朝三朝首輔高拱這樣評價駱安:“惟公雄傑,爲國之防。勳庸卓犖,寵榮繁昌。矢心報國,羣嫌罔避。用茲立名,用茲召忌。”高度讚揚了駱安一生盡忠朝廷、矢心報國的雄才大略和卓著貢獻,表達了對駱安剛正不阿,敢作敢爲,以致遭人誹謗,最終被免,正當盛年卻報國無門的痛恨和惋惜。

щшш▲ ттκan▲ CO

同時對駱安解甲歸田後“歸田卻掃,琴尊締盟,履約茹淡,躋此遐齡”,依然能嚴以自律,節衣儉食,閒情怡志,最終怡養天年,壽終正寢,善得始終,表達了無比敬意,惟願駱安“九原式歸,厥德靡悔”,含笑九泉,應無悔憾;祈福駱安後人“慶來方隆,宜爾子孫”,世代富貴榮華,惠及子孫萬代。

嘉靖朝錦衣衛指揮使更迭很快,朱宸、駱安、王佐、陳寅都是嘉靖在安陸興王府的舊部。之後就是陸炳,他是嘉靖奶孃的兒子,而且還於火災中救過嘉靖的命,居官並無過甚之惡跡,並且對士大夫折節有禮,不曾陷害一人,爲朝士所稱。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中年暴斃。

嘉靖三十九年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難功臣朱能的後人,襲封成國公。

萬曆朝張居正時代的指揮使是劉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後期是駱安之孫駱思恭。

據米柱所知,這駱思恭是有大能耐的人,在原版去職之後,他硬是將兒子捧上錦衣衛指揮使之位,祖孫三代俱爲錦衣衛指揮使,這纔是錦衣衛第一世家。

當今最有權勢的米氏家族與之相比,在歷史底蘊上差運了,在湖北安陸,米氏先祖不過一普通侍衛,嘉靖帝登基後,論功行賞,興獻王府舊人雞犬升天,米氏先祖得一世襲百戶之位,遠不能與之相比,如果不是出了米柱這妖孽,米禮義這大漢將軍百戶幹不動了,就由米柱接手,直至明亡。

論起家勢和資歷,米柱只是小字輩,駱思恭當然不服。

其實米柱現在深受今上信任,兼提錦衣衛,但他從來沒有被任命爲錦衣衛都指揮使,他只是兼管,只是他對錦衣衛之內的人事大權,控制得死死的,說一不二,無論是誰想當錦衣衛指揮使,沒有他的點頭,這是萬萬不能。

李天華能叫米柱小心駱思恭,這肯定有原因,李天華也是錦衣衛世家之一,祖上幾代都是錦衣衛低級軍官,這些老油條,自然是深知大夥兒的底細,他應該是知道了什麼。

米柱沒有上去追問,李天華這麼說了,他自會是查,他纔是當今廠衛系統一把手,除非是偷襲,除非是奸計,否則無人鬥得過他。

他也沒有小看了這駱思恭,能在九千歲魏忠賢之下全身而退,後又讓兒子當上了指揮使,這是一個底蘊深厚,手段十分高明的人。

祖孫三代,掌管錦衣衛長達五十年,直至滅亡,這不得不說這家族在錦衣衛中的地位,如釘子般不退,後世據說他們家族可以掌管錦衣衛,其實與他們家族世代守護的一個秘密有關,這秘密現在是皇室秘聞,知者甚少極少,但在後世,這不是什麼秘密,米柱恰是知情者之一。

看來有人還是不死心,想用這秘密翻身呀。

米柱內心的感到厭煩和疲憊,這些對手和敵人,一個接接一個,時時刻刻都有敵人窺候在一邊,一個不小心,對方就會撲上來將你撕咬。

對付內外之敵,這活兒不好做呀!

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301章過關第169章風起雲動第969章長久統治第502章改變策略第293章報復第989章扶持印奸第93章開戰在即第441章攻下其城第555章戰略第551章未來政策第794章進退維艱第694章舊裝備第764章技術革命第856章善泳者溺第905章柳暗花明第723章萬里送死第704章獨立政體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813章巧舌如簧第125章親人團聚第337章捷報第450章攻擊靶子第416章破敵第589章威攝敵手第396章有驚無險第677章政治聯姻第976章政策第919章成功解救第30章妄想第284章選秀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752章擴散第91章大戰將起第665章騎師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336章建奴內訌第310章遊子歸鄉第768章併購?第345章慘敗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733章野心第39章接收東廠第729章帝國危機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202章招安條件第61章名將歸心第830章倒黴的荷蘭人第566章未來應對第570章國稅笫590章政鬥第946章大局爲重第793章無力第467章準備開打第139章銀行第190章道德君子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909章身陷困境第180章基地第677章政治聯姻第333章火燒建奴第662章威迫利誘第787章跳坑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587章天下正中第445章另有看法第855章狡猾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94章對陣第985章別無他法第723章萬里送死第441章攻下其城第360章賊心不死第395章重騎無敵第906章落入虎口第956章危機突發第31章宮廷政變第524章佈署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493章鞏固內部第130章孽緣第989章扶持印奸第194章接新娘第805章公私分明第620章招降第332章敵情不明第659章掠奪財富第215章呂宋王族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84章題詩第637章不服第582章閱兵式第239章租界第974章形勢有變第165章應對策略第24章山雨欲來第514章計劃第780章南洋之變第477章駱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