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皇宮看不到丁毅。
張慎言走後,內閣首輔選定爲呂大器,呂大器指定黃宗羲接替司法部尚書。
按大幹法典,從現在開始內閣首輔相當於首相,權力大增,丁毅反而輕鬆了很多。
丁毅把朝廷大事交給內閣,藉口避暑逃離皇宮。
經過仁德元年和二年的運轉,大幹的內閣已經完全能處理國內大小事務。
雖然三品以上官員和重量級開支都要丁毅批示。
但最近可沒三品以上官員的運作,有也可以等着丁毅回來再說。
朝廷的重要開支則由丁毅完全交給內閣處理。
涉及十萬兩白銀以下,財政部自己處理,十萬以上,百萬以下,報首輔和次輔,若兩人中有一人反對,則留給丁毅回來處理。
百萬兩白銀以上,留丁毅處理。
事實上大幹最重要的開支就是投入到教育和醫療,還有基建,這三樣年前就已經批示過,所以下半年基本沒什麼重要開支。
丁毅直接藉口避暑,一走了之。
自從他登基之後,丁毅最看重的是科技,然後是教育。
科技用來提升國力,教育是爲了開啓民智。
無論什麼樣的改革,都必須要開啓民智。
沒有廣泛的民衆支持,什麼改革都會失敗。
所以丁毅在眼裡,教育是重中之重。
上午十一點左右,丁毅和洪安書,鍾顯等人騎馬來到宛平小學。
小學佔地一百多畝,東邊是教室,西邊是老師宿舍和學校食堂,北面還在建造,爲學校推建準備着。
門口有兩個學校的小吏,看到他們錦衣華服的騎馬過來,也是一愣:“你們找誰?”
洪安書還沒說完,丁毅用眼光示意鍾顯,鍾顯上前,遞了個一塊的金幣:“我家老爺,想看看兒子。”
左邊的小吏看到金幣眼睛一亮,但馬上好像想到大幹法典的事,頓時大怒:“你別害我,你想死別連累我。”
另一邊的小吏眼珠一轉,伸手就想拿。
先拿了再舉報,豈不是要發大財?
官吏舉報賄賂者,也是要發財的。
左邊的小吏叭的一把抓住他的手:“你幹嘛?不想活了?”
“先拿了,再舉報他。”右邊的小吏低聲道。
“別做這種缺德事。”左邊的小吏沉聲,萬一被他先舉報了呢?人家有馬。
兩人面面相覷,右邊的趕緊收回手。
“馬留在外面,你們進去不要亂跑,惹事。看過大幹法典沒,在學校惹事,要是被判刑的。”
“多謝官爺,多謝官爺。”丁毅連忙笑道。
鍾顯也收起金幣。
丁毅心裡樂滋滋的,這相互舉報真是妙,沒人敢輕易的收東西。
幾人順利進入學校,迎面就是一個操場。
操場上有三十個學生,正分成三隊在走隊列。
這種隊列老師都是老兵退役後回來的。
“向左轉,齊聲--走。”老師大聲叫起,學生們也走的有模有樣。
丁毅看了會,覺的這批小學生走的還挺好的。
“小學有幾節這樣的課?”丁毅問洪安書。
“每週一節隊列課,一節馬術課,一節射箭課。”
中學時會有一節射擊課,
一般在中四,十二歲左右開始。
他們沿着操場往東走,另一邊有跑道,同樣有三十個學生在練馬。
這時丁毅才知道,這邊一個班是三十人。
教馬術的也是退役軍士,不然丁毅的老師根本不夠用。
馬用的都是蒙古短腿馬,小學一年都是騎在馬上,適應性的走動。
小學二年纔開始慢跑。
畢業考試是騎着馬十五息內跑過一百米。
這個要求非常低,稍微帶點速度就過去了。
中學的畢業考試就有點難了,還要完成簡單的騎射,在二十秒內跑過一百米的中間,向人形大小的靶子射五箭,至少中一箭才能合格。
因爲大幹已經開始全面裝備火銃,丁毅都曾考慮放棄練箭,但想了想後,目前在附近還是弓箭主流,多學一項技能不是壞事,所以學校還保持着簡單的騎射訓練。
學生的中學和大學簡單學習,並不能成爲一個精銳的射手,但丁毅至少讓所有人都學會射箭和騎馬,如果將來有外敵入侵,人人都可以有用。
丁毅在宛平小學轉了一圈,發現女生特別少,這兩個班六十人裡,才兩個女生。
而且看這兩女生穿的衣服不錯,應該是官吏或有錢人的子女。
這兩女生也不合羣,基本兩人在一邊,不和男生們交流。
在訓練馬術的時候,老師也不敢碰她們,只是拉着馬,儘量的提醒她們。
“用腿夾夾馬肚,稍微用力,不要太用力,馬知道這是要他們跑起來,好,好,穩住,上半身可以稍微彎點腰,保持穩定--”
看了一圈後,丁毅和洪安書去找學校校長。
校長居然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書生。
洪安書自稱京師教育部來的,問其爲什麼學校這麼少女生?
校長喃喃道:“男女授受不親,家長們都不願意讓女生來上學啊?”
丁毅成立學校之初,要求小學中學男女生分班,但因爲女生太少,分不了班,現在都是在一起。
像他們學校,全校女生就兩個,自然只能和男生在一起,總不能兩人開一個班吧。
丁毅擾頭了,宛平縣有七八百的官吏,有好多是旅順出來的,他們子女都不上學嗎
後來才知道,旅順出來的子女們都大了,一部份在中學,一部份和丁毅的兒子一樣,都在大學,只有少數還在上小學。
就這個班上的兩個女生,還都是丁毅旅順出來的人家裡的。
丁毅不動聲色,中午還看了看學校的伙食,基本是按照朝廷的要求來的,按這個時代的標準,還算不錯。
想想看,後世某些地方,都未必比現在好。
幾人中午到宛平縣一個酒樓點了幾個菜。
丁毅赫然看到有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酒樓裡收錢,一問才知道是掌櫃的兒子。
洪安書叫來掌櫃,爲何不讓兒子上學?
掌櫃笑着,我家裡請了老師,兒子學了好幾年,讀書識字樣樣精通。
等明年,參加科舉,找個合適的職位,考個官或吏就好,上什麼學啊。
又說,我兒子會算帳,我今年就看過,有好幾個會算帳的官位,不過距離京城太遠,沒讓我兒子考。
明年看看,有好職位不,反正還小,也不急。
丁毅心想,果然天天坐在皇宮裡的龍椅上是沒有用的,還是要出來跑跑才知道。
吃過午飯,他們又馬不停蹄趕緊往鄉下。
這次他們跑的更遠,到盧溝橋對面,當年他們與闖軍大戰的南邊去。
這邊屬於良鄉縣,有個村叫黃村,當年丁毅的兵馬就駐紮在這裡。
進村後發現,村裡好多小孩都沒上學,當然,距離縣城遠是一回事,百姓生們願不願送去上學是另一回事。
現在八月份,田裡的水稻長勢也不錯,很多年輕男孩子都在田裡幹農活。
丁毅騎在馬上,看到前面有塊田地圍了很多人,駕,他馬上帶諸人過去。
只見前面有塊農田,農田邊上有一家子百姓,家主是個三十多歲的成年精壯,帶着兩個少年,大概十三四歲的樣子,正在挖溝渠。
朝廷對興修水利很看重,要求所有糧田都有合格的溝渠,農戶要是自己不挖,到時要罰稅糧的。
所以老百姓們都自己開挖,整理出良好的溝渠。
而溝渠挖好後,當年能免兩鬥米的稅。
原本老百姓很多溝渠都是馬馬虎虎的弄弄,有水就行,有的甚至不弄,寧願跑遠點去挑水。
現在朝廷嚴令都要挖,還要檢查合不合格,合格了還能免稅,百姓們自然樂意幹。
這樣的措施下,糧田整體形勢就好了很多,田間縱橫交錯,到處都是溝渠,水源很豐富,也容易得到。
實在難挖和缺水的地方,縣裡會組織幫忙,修建水車,甚至水井。
丁毅他們趕去時,那邊有十幾個人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