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

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

朱祁鎮說道:“朕需要戰馬,需要蒙古勇士爲朕效力。當然了,朕也不會白要,既然大寧是朝廷的,那麼九邊禁令就不限制大寧了,你此去漠南,最重要的事情是安撫人心,漠南蒙古爲朕所用。”

和勇說道:“臣明白,只是臣覺得,陛下欲讓蒙古勇士爲陛下所用,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朱祁鎮皺眉,說道:“朕的女兒決計不會嫁給外藩的。”

瓦刺與大明的導火索,就是和親。

朱祁鎮這麼多年下來,也有三個女兒。

雖然朱祁鎮常年忙於事務,很少配女兒,即便僅有的一點私人時間,也放在太子身上了。

所謂百姓愛幼子,皇帝愛長兒。

但是朱祁鎮對自己女兒,也是非常愛護的,對自己的女婿,朱祁鎮已經有規劃了,就是從武學出身的英傑。

也就是說,朱祁鎮圈定了聯姻範圍,就是明軍後起之秀。

決計不會下嫁給蒙古的。

雖然朱祁鎮一直開放東北,漠北,但是這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但是事實上,朱祁鎮越深入福瞭解東北的情況,越發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即便朱祁鎮投入太多精力,在生產力沒有大發的情況之下。

東北的開發還是受到限制的。

這是東北自然環境的問題。越往北無霜期也就越短。很多作物都不能種植。再加上嚴酷的天氣,清代嫁給蒙古的公主,有幾個長命的。

朱祁鎮作爲一個父親,決計不會同意的。

更不要說,下嫁公主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問題,不能單單考慮私人感情,但是大明從來沒有下嫁公主的先例。

打破先例,是需要冒政治風險的。

朱祁鎮何必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和勇說道:“臣豈敢有此想,只是草原之上也多美人,願奉陛下枕蓆。”

朱祁鎮微微皺眉,不過卻並沒有反對的。

朱祁鎮後宮人數並不多。除卻錢皇后之外,其餘的女人,在朱祁鎮看來,都是工具人,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朱祁鎮是一個十足的渣男。

不過,對於有了孩子的嬪妃,。朱祁鎮還是高看一眼的。

而太宗朝之中,卻有各種異國妃子。

有朝鮮人,有女真人。特別是朝鮮權妃,也是很得寵信的。

所以,取幾個蒙古女人,在政治上並沒有問題。就朱祁鎮本人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國本以定。

只要太子不是蒙古女子所出,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不過是宮裡面添一個人而已。

朱祁鎮說道:“這件事情你自己去安排就行了,如果你一切安排好了的話,我會出巡一次關外。”

和勇大喜說道:“臣定然將差事辦得妥妥當當的。”

比起大明曆代先帝,朱祁鎮算是比較安靜的皇帝了。

倒不是朱祁鎮不喜歡出巡,而是他更多精力放在治國之上,沒有時間出京,他即便是出京,也是有極大的政治意義。

上一次視察河北水利,是先看看自己整治水利的成果,也想了解一下底層的民聲。

而這一次出巡,更多實地考察一下,如何治理草原。

驅逐瓦刺,擊敗瓦刺,甚至於消滅瓦刺,對朱祁鎮來說,僅僅是開始。

如果不能將草原納入版圖之中。

那麼這一次勝利,不過是一場維持幾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停戰而已。

當然了,列郡漠北,未必能夠一勞永逸,但是最少是給後世開創一場有積極意義的嘗試。

很多結論都是要通過,數十年乃是數百年的時間去驗證對錯,朱祁鎮短暫的生命,是看不見這個政策的結果的。

所以,只能算是嘗試。

這樣的重大決策,朱祁鎮登基以來也不過是做了三五個而已,開海,封藩王於外,河北根本策,等等。

而今這樣重大的決策,朱祁鎮不去看一眼,他自己不心安,誰知道下面上報上來東西,有幾分真幾分假。

當然這也是模仿清廷熱河避暑山莊之舉。

至於今後會不會長期維持,就要看效果如何。

朱祁鎮解決了這一件事情,又審覈了五軍都督府上報的決策,郭登隨即來求見。說的就說出徵的事情。

朱祁鎮看了出兵的計劃,看上去很是周全。而且這一次幾乎是一場武裝遊行。也就叮囑過幾句。也就讓他去了。

朱祁鎮又要面對他永恆的難題了。

那就是財政問題。

朱祁鎮心中暗道:“這一筆錢,該從什麼地方湊啊?”

不過,朱祁鎮很快得到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西北方面茶法推行已經到了收網階段,今秋茶水就能打通所有環節。

雖然最後賦稅數量,還說不清楚。但是于謙言下之意,已經沒有問題了。

朱祁鎮這才鬆了一口氣。

江南茶法在王直與何文淵聯袂推行之下。已經推行的差不多。

估計能登記在冊的茶樹,已經到了千萬級別,只是茶葉並不值錢,好茶葉的價格自然是極高的,但是真正大量消費的茶葉,也不過是幾十文,甚至兩三文百姓自己的野茶,根本不會進入流通市場。

但是朱祁鎮翻看過宋代的茶水,在三百萬貫左右。

朱祁鎮也期望茶稅能有三百萬兩,就解了朱祁鎮一大憂慮。

不過即便茶稅全部收上來,也不夠在明年北伐之資。朱祁鎮還有得頭疼。

打起仗來,多少錢都不夠用。

松潘。

在朱祁鎮操心北方戰事的時候,于謙也在想辦法解決松潘的問題。

只是于謙要負責的事情很多。

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了丘浚。並讓範廣協助丘浚。

範廣作爲京營出身的大將,能力自然是相當出色,他雖然只有五千士卒,松潘十三家土司。但是範廣帶着四川衛所軍卻勢如破竹的打到了松潘城下。

松潘城應該被稱作松潘衛城,乃是洪武年間所造的城池。也是松潘衛的治所。城池不大,周長十二里上下。

不過在正統初年,朝廷將松潘諸衛遷移出松潘之後,這裡就成爲了松潘土司的聚集地,松潘土司本就不是一個整體。

大明退出之後,這些土司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大明建立的松潘城,自然卡在交通要道,並且附近有適合耕種的土地。雖然是夾雜在山中狹長的地帶,卻也是這一帶難得的好地界了。

只是十幾家土司,各懷心思,都不願意讓別人獨佔這一片好地。只能各自瓜分了。

所以這松潘城,就立即衰弱下來了。

對了,松潘城之中其實有一個大明朝廷的存在,只是不過一九品小吏,還有一些漢民在。再加上這一條路再亂,也是一條交通要道。

故而只能艱難存活。

而且大明如日中天,這些土司也曉的厲害。

但是似乎因爲正統初年朝廷因爲麓川之戰,在松潘做出了退讓,讓他產生了一種感覺,那就是松潘這一帶地方。

是他們做主。

固然留一個小吏,但是從來無視之。

更是在劫掠百姓,巧取豪奪。

甚至有人下山劫掠到成都附近。

這也是爲什麼四川要向北京報告松潘作亂的原因所在,如果他們安安分分的待在山中,四川本地官員,未必想要多事。

不過範廣一路打過來,倒是節節勝利,但是不管是丘浚與範廣,乃至從四川都司調過來的,統領四川兵馬的許貴都不敢掉以輕心。

無他,這一條路太過艱險了一點。

這裡的道理有多艱險,只需說幾個地名就知道了。

鄧艾滅蜀的陰平道,出口第一個縣叫做江油就在附近,而乾隆打了十幾年的大小金川,也在附近。

可見窮山惡水,地勢險要之極。

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九章 蹇公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十四章 遺詔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四章 遺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