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

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

政治上很多時候,是沒有什麼對錯的。

只是屁股不同而已。

柳溥駐守廣西多年,他更希望保持廣西原本的政治結構不變。將一切維持下去,這也是很多官僚的想法。小問題就捂蓋子。直到一切不能維持爲止。

那個時候柳溥也不在廣西,廣西的鳥事,又關他們什麼事情?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或許是而今成本最小的方式了。

而韓雍的破格升遷是因爲什麼?是因爲賑災出色。

正統十四年之後,在賑災之中發揮出色的兩個大臣,一個是王宏,一個是韓雍。

王宏而今是四川巡撫,韓雍而今是兩廣總督。可以說各有升遷。

朱祁鎮用實際表明了,凡是能做事,敢做事,又能將事情做好的人,自然會得到升遷。

雖然內閣首輔陳循還是翰林院出身,並沒有在地方多任職,但是周忱的例子,已經激烈了不知道多少地方大員,看到了入主京師,執掌文淵閣的誘惑。

所以地方官之中,有很多朝中大臣所言的,生事之輩。

當然了,這也未必全是好事,很多地方平靜無事,卻被折騰了一大堆政績工程。但是總體上利大於弊。

原因很簡單,就大明的現狀來看。

不管那一個縣,只有找問題,總是能發現的。

韓雍秉承此心來到廣西,自然不能允許苟且姑息之策。

朱祁鎮沉吟了一段時間,終於決定維持之前的決定,支持韓雍,調離柳溥。

倒不是朱祁鎮對靖難勳貴集團有什麼看法?

說實話,而今靖難勳貴已經不被朱祁鎮看在眼裡,不僅僅不會削弱,反而會稍稍加強一點。

畢竟朱祁鎮要的是平衡,決計不是那一家獨大。

靖難勳貴已經失去了京營的控制權,卻可以成爲天平上一顆有力的棋子。

之所以如此,朱祁鎮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權威,不可朝令夕改。

其次,朱祁鎮也覺得,廣西的局面已經有維持不下去的趨勢。

因爲將事情都鬧到朱祁鎮這裡,這本身就是一個信息,什麼信息,地方上捂蓋子,已經捂不下去了。

朱祁鎮很有覺悟。

皇帝很多時候都是要收拾爛攤子的。

情勢已經惡化到一定程度了,這就是說明柳溥的政策已經完全破產了。不是朱祁鎮想不想延續太祖皇帝的策略,而是能不能的問題了。

最最重要的是,朱祁鎮的安南野望。

瓦刺戰事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

但是朱祁鎮的心中,瓦刺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即便是再有反覆,也不過是幾年拉鋸,瓦刺是堅持不了與大明戰事的長期化,尤其是之後的戰事都發生在草原之上。

雖然對大明是一個負擔,但是對瓦刺是一個更大的負擔。

所以朱祁鎮心思就放在更多的事情之上,比如思考瓦刺戰事結束之後,該怎麼辦?對外如何,對內如何?

朱祁鎮之前的所有改革都是爲了打瓦刺,那麼瓦刺這個目標結束了。改革還要繼續下去,到時候,就是朱祁鎮與官僚集團碰撞的時候。

朱祁鎮一直在爲這一件事情做準備。

不管是思想準備還是其他準備。

而對外,更是如此。

對瓦刺戰事結束了,並不代表從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恰恰相反,朱祁鎮必定保持十幾年打一次仗的頻率。

無他,朱祁鎮發現一個必然的事實,在古代的環境之下,承平日久,與軍隊戰鬥力低下,幾乎可以劃上等號。

即便再怎麼加強管理也不行。

朱祁鎮在內閣給勳貴留一席之地,但是要向上來,必須要有戰功。否則不過如文官一般的官僚而已。甚至還不如文官出身的邊臣。

如此又有什麼意義?

更何況,朱祁鎮心中卻也裝着大航海的想法。

瓦刺一平定,大明戰略進取的方向,就要從北方轉到南海。即便瓦刺逃到西域,西域也僅僅是次要方向,不是主要方向。

戰略方向投向南海,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安南。

就是不提安南與大明之間的新仇舊恨。單單是安南的地理位置,就讓大明不能忽略,同樣安南也不能忽略大明。

如果大明在南海設立郡縣,幾乎是三面包圍了安南,安南如果能坐得住。既然如此,還不如先下手爲強。

而下安南的話,廣西土司問題,就必須要解決。

畢竟不解決廣西土司,南下安南,就有很大隱患。

既然要解決,廣西問題,決計不可能當時纔想這個問題。凡是都想到前面,否則等事到臨頭,就會措手不及。

朱祁鎮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就是埋下伏筆,等到時機到的時候,再將這伏筆勾起來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朱祁鎮或許做不到謀萬世,但是十幾年,幾十年後的事情,朱祁鎮卻也是有些預料的。

既然要解決廣西土司的問題,那就不能廣西土司的問題與解決安南的問題,結合在一起,那麼難度就大增了。

所以,廣西土司最好用政治解決,而不是軍事解決。

即便不能完全政治解決,也應該大部分政治解決,小部分才動武。

具體該怎麼做?朱祁鎮心中還沒有頭緒,但是有一點他卻明白,事情越緩,就越容易政治解決,事情越急,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就越高。

誠然大藤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但是實際上大藤峽的問題,乃是大明對廣西管理的失控,如果廣西全省,不,即便不全省,就是大藤峽附近全部是編戶齊民的郡縣,大藤峽的局面也不會發展到這一步。

所以,看似是一個軍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問題。

在朱祁鎮看來,這個問題現在就可以準備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大藤峽這一件事情,也將廣西土司給清理一下,朱祁鎮也沒有一口吃個胖子的想法。

改土歸流也要慢慢的來了。

但是最少也要將桂西確立幾處府縣,作爲供應大軍前往安南的後勤節點。保證廣西土司不出什麼幺蛾子。

所以,他更傾向於動一動。

平衡打破之後,纔好建立起更好的平衡,舊秩序破產之後,纔能有新秩序。雖然而今時間上有一些不大合適。

但是朱祁鎮估計以韓雍的能力,或許一開始沒有中央的支援之下,不會太好過,但決計不至於崩盤。

甚至這個膿皰擠破了,一時間出了大問題,反而朱祁鎮大舉解決廣西問題的契機。

不過,朱祁鎮依舊有些擔心。

擔心韓雍在軍事能力上行不行。他決定調一名有能力的將領,去協助韓雍。

一時間朱祁鎮也沒有想道該調誰去。

畢竟,大明的軍事重心都在北邊,朱祁鎮能記着名字的將領,都是在北邊一字排開。此刻調誰去西南都不是太合適的。

朱祁鎮正準備就這一件事情問一下孟瑛。他從沉思之中驚醒。卻見王裕還在這裡,他說道:“大藤峽內部情況,自然是要查明的,但是廣西土司內部的情況,也需要好好查查,特別是黃家與岑家。”

黃家與岑家乃是廣西土司之中最大的兩姓。

是兩姓而不是兩家,因爲每一姓之中不僅僅只有一個土司。

勢力可謂根深蒂固,即便是在清末北袁南岑之稱的岑某人說起來,也是這一家的後人。所以這兩姓是朱祁鎮要動廣西土司,不得不考慮的人物。

王裕說道:“臣明白。”他微微一頓,似乎猶豫了一下,說道:“臣年邁不堪錦衣衛重擔,以至於出了這樣的疲勞,臣請乞骸骨。”

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二十章 出京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二章 大武學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六十章 明浪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