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

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

少府派來負責這採礦事宜的人,乃是朱祁鎮所封的待詔官陸祥。

陸家乃是師匠世家,祖上陸賢爲太祖皇帝構建南京宮室,現在南京宮室都是出自陸賢之手。

於是陸家在爲宮廷服務的工匠體系之中,是有特殊地位的。

而陸祥本來是石匠出身。

說實話,他對採礦並沒有什麼研究。

但是他威望高,徒子徒孫多。

故而當劉定之建立少府之後,就將他請過來,負責採礦技術上面的一些問題。

剛剛開始的時候,陸老爺子不過是主持而已,他能壓服下面的工匠,但是陸老爺子能成爲當世第一流的工匠,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先後參與了福建,浙江銀礦,夾金溝金礦的開採,不敢說技術多高超,但是尋常工匠的套路他都會。

並且積累經驗,或許不是第一流採礦技術專家,但是作爲一個主持金銀礦開採方面的專家。

因此也被朱祁鎮封爲待詔官。每年多拿一分俸祿,並且還有向陛下上奏的權力。

不要小看這裡權力。

有這個權力,陸家在京城之中,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別的沒有,最少將陸家逼急了,陸家可以告狀的。

只是此刻的陸祥心中也是忐忑不已的。

他家裡數代爲宮中服務,看似不起眼,但是消息還是相當靈通的,。剛剛開始的時候或許不知道,但是已經快到了佐渡島上,事情的原本都告訴了陸祥。

他是是做過探礦的事情,如果探礦真是那麼容易,就沒有那麼多人一輩子都找不到一處礦苗了。

很多礦產都是無意中發現,或者說古人早就發現,流傳下來的,後世人根據古人遺址,在周圍探查出來的新礦,都是屬於一個礦區,或者礦脈的。

隨隨便便指一出地方,說這裡有金礦,實在是太荒謬了。

但是是皇帝所命,陸祥也不敢多說什麼,他只能用一百二十分的精力來探查礦脈了。

故而等到了佐渡島,其他人都先行上島了。但是陸祥卻下令,讓船隻繞島一圈,就是爲了探礦。

中國古代探礦理論可可謂源遠流長,最早的是管子六條,之後,更有發展,但是難免淪落入神秘學的範疇。

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帶着神秘學色彩的理論,就沒有一點作用了。

只是當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神秘學下面的科學原理而已。

就好比這一次,陸祥在望氣。

據說,不同的礦山遠遠看去,是有不同的色彩的。

金銀銅三種礦各有不同的寶氣。不過觀氣最好的時間段,不是別的時間段,就是秋後,唯有在秋後,植被稀疏,能將山的本色顯露出來。根據山上不同顏色的石頭來大致分辨有沒有礦石。

這才能看得仔細。

所以而今時節不對。春夏之交,一片鬱鬱蔥蔥的,又能看出來什麼。

不過,陸祥也不是沒有收穫的。

除卻望氣之外,還要尋龍。

所謂尋龍,就是根據山勢走向,還有水脈走向,乃至於山體結構來判斷有沒有礦石。

不過,這樣的工作量就大了。

不是遠遠一看,就能看出究竟來的。

不過,佐渡島並不大,只有兩座平行的山脈,都是西南東北走向。兩座山脈中間,有一道狹長的山間平原,兩側山峰上游有溪流,這一片平原也是可以耕種的。

港口也在兩山之間,島上的百姓不過數千人。壯丁不過幾百而已。

這些人有很多是流放過來日本貴人的後代。與足利家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足利義政根本不在意。

這數千人也就成爲的大明的子民了。

至於如何如日本方面交接,陸祥根本不用操心。

他來了之後,一心一意的探明礦山。

他首先發現的是金沙。

其實佐渡島上有金礦,這本就不是一個太大的秘密。

就好像是毒藥一般,忽略計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而今佐渡島上的金礦,是從河流小溪之中淘換出來的金沙。分量很少。

日本本身就是一個金銀礦豐盛的國家,這樣的地方在日本各地也是有不少的。

故而,日本並不重視此地。

陸祥看過金沙之後,沿着河流逆流入山,一邊看山勢水勢,另外卻是找礦苗。

所謂礦苗,是指暴露外部的礦脈,當然了,很多時候也很少太清楚的礦苗,這就要找一些特殊植物。

不過,陸祥徒勞無功。

雖然佐渡金礦後世享有大名,但是真要探測出來,卻也是要費工夫的。並不可能一下子都能找到。

陸祥先行探查北山,然後又轉向南山。

在北山並沒有收穫,卻在南山有了收穫。他發現裸露在外面的礦石,卻不是金礦,而是銀礦。

只是雖然不是金礦,也讓陸祥心中顫抖不已了。

因爲他一時間居然估算不出這銀礦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根本就是一座銀山。

陸祥心中對皇帝更是充滿了不可言說崇敬感,在他看來,這件事就是神蹟。正因爲知道開礦的難處,陸祥才更明白,這樣的事情有多難。

不要說錦衣衛的情報,天下之間這樣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了。

皇帝如何能從這麼多繁雜的消息之後,找出這個準確的消息。

這不就是上天保佑嗎?

至於爲什麼說是金礦,找到的卻是銀礦,這一點陸祥就下意思的忽略了,畢竟對於朝廷來說,金銀其實都一樣的。

陸祥自然不敢耽擱,立即將這個消息傳了回來。

一路上得到消息的人都瞠目結舌,不敢相信,很多人都以爲是皇帝一場胡鬧,一次任性而已,萬萬沒有想到,居然真有收穫。

一時間朱祁鎮在很多知情人的眼裡,也是金光加身了。

朱祁鎮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了。

北方的麥子已經準備收割了。

今年是一個好年景。

當然了。

並不是說,天下間風調雨順,什麼災情都沒有,河北依舊是春旱,但是這麼多年來,三湖五河工程已經被河北百姓熟悉了,甚至當初朝廷治水的時候,沒有留心注意到的邊邊角角,也被後來歷代地方官員,修補出來了。

從正統七年之後,河北的興旺一日盛過一日。

對抗春旱的經驗也是非常多的。

故而,之前春旱乃是河北百姓拗不過的一道坎,但是而今的春旱大家都習以爲常了,不覺得的旱了。

所以旱情中央河北沒有什麼問題,其他各地旱情雖然嚴重,但也算不了什麼。

最嚴重的就是濟南府。

朱祁鎮自然派人免稅賑災一個套路下來,也是要花錢的。

但是這裡花得錢,比起之前動輒百萬災民的情況,不知道好了多少。在朱祁鎮看來,這根本就是老天爺保佑了。

不過,對山東的情況,朱祁鎮也有些留心。

無他,這幾年山東可是多災多難,水旱不斷。更有黃河穿過大半個山東半島。給山東百姓帶來很大的災難。

朱祁鎮心中暗道:“山東水利也該整頓一下了。”

但是該怎麼整頓,一時間朱祁鎮也沒有方案,也只能先放放,且打敗了瓦刺再說。

而今朱祁鎮只是期望,今年夏秋之間沒有洪水,整一年下來,朱祁鎮大概能拽在手中一千萬兩。

再加上其他方面湊湊,一兩千萬兩,這一次打瓦刺修建草原各城池的經費,大概就夠了。

大明的財政情況就會一個非常明顯的好轉。

似乎是福也有雙至。

這邊他剛剛面對這樣的好局面,幾年來少有的好年景,又讓大明財政鬆了一口氣,他又接到了從日本傳來的好消息。

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