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名流內閣

袁世凱欲授權熊希齡組閣,主要是看中了熊的兩個優點:一是熊有學問、名氣大,辦事認真負責,有傻乾的精神。二是熊基本上是個無黨派人士,(雖然後來加入了進步黨也就是之後統一共和黨,但不是領袖人物)無政治野心,是個管家式的人物。其乃一介書生,沒有官架子,易與人接近。與各黨派關係都可以,很容易得到各黨派的支持和認可。

唐內閣解散後,在經過兩個過渡內閣之後,袁世凱向國會提出由熊希齡重新組閣。

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三日,衆議院對熊希齡任國.務.總.理一事進行投票表決,以多數票同意而通過。

七月三十日,參議院最後投票表決,熊希齡以一百二十六票贊成、七十二票反對、四票棄權,獲得通過。

七月三十一日,袁世凱即正式任命熊希齡爲國.務.總.理。

熊希齡事前並未想到自己能出任國務總.理,參、衆兩院投票表決通過後,他顯然也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

當袁世凱親自打來電話邀他出山時,他躊躇了一下,提出一個要求,由他來組閣,就必須實行一個原則:“不問黨不黨,只問纔不才”,他要組建一個“真正人才的內閣”。

袁世凱馬上一口答應,因爲他心裡清楚,不管叫什麼內閣,其主導權都在他的手裡。

後來,人們習慣的稱熊希齡內閣爲“名流內閣”或“人才內閣”。

“名流內閣”也經一些周折,熊希齡在組閣時。曾放出話:張謇、梁啓超、汪大燮三人必須同時入閣,否則,他這個國務總.理是不會當的。

但是,熊內閣卻難產了。袁世凱堅持由自己的心腹掌管財政、交通、外交等重要部門,只剩下農商、司法和教育三個閒差。

熊希齡不善與人爭,更不能同袁世凱爭,只好請梁啓超出任司法總長,張謇任農商總長,汪大燮任教育總長。

但是,梁啓超以不能掌財政便不入閣,張謇、汪大燮等又因梁啓超不出山而不就職。

有人出來做梁啓超的工作,說:“公等均不出,熊內閣勢將流產或純以官僚組織之,此時你們將持何等態度?”

梁啓超自然不願意看到熊內閣流產。袁世凱也稍作讓步,即財政總長由熊兼任。

九月十一日,熊希齡的“名流內閣”終告組成:

孫寶琦爲外交總長、朱啓鈐爲內務總長、梁啓超爲司法總長、汪大燮爲教育總長、段祺瑞爲陸軍總長、劉冠雄爲海軍總長、張謇爲工商總長、周自齊爲交通總長、熊希齡兼財政總長、張謇兼農林總長。

九月十四日,熊希齡對外正式發表《就任國務.總.理佈告》。同時,熊希齡還率領全體閣員出席了國會,對外宣佈了他的八條施政方針。

熊希齡的閣員中有幾名是當世著名進步人士,內閣中又多是社會賢達名流,所以熊內閣很被大家看好,被寄以厚望,也大幅度地提高了袁政.府的威望。

熊希齡出任民國總.理後,很想爲國家、人民竭智盡忠,幹一番事業。

九月二十七日,熊希齡在參、衆兩院議員暨各黨代表茶話會上發表演說,承諾要負起內閣的責任,劃清國務院與總統府的權限,努力把中華民國建成一個法制國家。

他與梁啓超等制定了關於內政、外交、軍事、財政、實業、交通、司法、教育等詳細規劃的《政.府大政方針宣言》。

在政治上創立新政、力主共和,貫徹法治精神,建立“真正共和國”。

在經濟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財政、繁榮經濟的計劃和基本法令,大膽提出了統一中央財政、開放實業發展經濟的主張。

在教育上提出“發揚中國的固有文化,對社會人心實行改造”。

熊希齡在給袁世凱的一份呈文中指出:“共和成立,各省秩序未盡恢復,爭奪相乘,毫無人道。其故由於舊日社會腐敗,道德墮落,教育未普及,風俗因之日頹。今欲匡其不及,惟須由教育着手,乃足以濟教育之窮。”

熊希齡(1870.7.23—1937.12.25),字秉三,別號明志閣主人、雙清居士。湖南湘西鳳凰人,祖籍江西豐城石灘。民國時期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和慈善家。

熊希齡天生聰慧,被喻爲“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

一九八九年因參加百日維新運動被革職。後爲端方援引,充當考察憲政五大臣出洋的參贊,嗣後又調奉天鹽運使。

武昌起義後到上海因與立憲派張謇、梁啓超等擁護袁世凱有功,出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和熱河都統。

一九二八年出任國民政.府賑務委員會委員,一九三二年任世界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滬會戰起,熊希齡在上海與紅十字會的同仁合力設立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收容傷兵,救濟難民。京滬淪陷後,熊希齡赴香.港爲難民、傷兵募捐。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熊希齡在香.港逝世,享年六十八歲。國民政.府爲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熊希齡內閣是民國初年破天荒的第一個有政策、有陣容的內閣,這是它比前四期內閣更爲受人關注的地方,也是它後來失敗的關鍵所在。因爲,這些被熊視爲內閣命脈的大政方針,在蓄謀推行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袁世凱那裡,只能四處碰壁。

熊希齡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坐上國.務.院的第一把交椅,這是他從政歷程的巔峰,同時也是他一生最受人指責和詬病的地方。從入主國務院的那一天起,熊希齡便註定無法逃脫失敗的命運。

袁世凱之所以讓他組閣,並非真正看中他的雄才大略,而是想利用他和進步黨幫自己“正位”,做正式大總統,然後解散國民黨,進而搞垮國會,爲復辟帝制鋪平道路,以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當然,這是後話。

解決了內閣問題,袁世凱把目光鎖定總統選舉。因爲臨時總統的“臨時”兩字使他很不舒服,而且規定的選舉時間也快到了。他所以還沒對國民黨下手,就是考慮總統選舉的需要。

經過國會選舉取代原來舊的參議院,建立了新的國會。但是國家仍然沿用着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臨時約法》,還沒有一部新《國家憲法》,而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是先由正式國會制定憲法,然後根據憲法產生正式政.府和總統。

袁世凱的北京民國政.府成立了近兩年,仍然是一個臨時政.府,袁也只是個臨時總統,這其實是很不便的。世界許多國家還不承認北京民國政.府,就是因爲當時的民國政.府還是一個臨時政.府,總統是臨時總統。

由於國家政.府處在一種臨時的狀態之中,這樣許多國家與中國的關係,以及國家與地方的關係都無法實現正常化。清王朝的殘餘因此而一直試圖進行復闢,一些地方許多官員也開始感到國家處在臨時狀態下的不便,既然國家政.府和總統都是臨時的,自然他們這些地方官員也肯定是臨時的。

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的政.府組織程序,應在《約法》實行後十個月內選出正式國會,由國會制定憲法,再根據憲法選舉正式總統。

但是,袁世凱等不及了。爲了儘快取大總統的職位,在他的授意下,由黎元洪出頭,聯合十九個省的都督,民政長髮出通電。主張先把總統選出,再定憲法。或是從速定憲法,再選總統,總之他們希望中國能儘速將制約發展的“臨時”兩字拿掉。

由於憲法並不是短時就能制定出來的。不久,進步黨人提出,在衆議院先制定一個總統選舉法,選舉出總統再製定憲法的議案。大多數議員認爲,這個提議解決了當前的緊迫問題,此議案衆院以二百一十三票對一百二十票獲得通過。接下來,參議院亦予以通過。

十月四日在參衆兩院憲法起草委員會的努力下,中國的第一部《大總統選舉法》誕生,並於次日公佈。

幾千年中國的歷史,皇帝的權力都是通過暴力的辦法或者世襲的辦法來實現,《大總統選舉法》的產生表明中國也開始第一次實行總統競選。

爲了趕在武昌起義兩週年紀念日登上總統寶座,在袁世凱的堅持下,倉促中國會決定於六日進行總統選舉。

選舉的那一天,一大早袁世凱派出拱衛軍司令李進才率數千軍警,改穿便服,打着“公民團”的旗號,把國會圍得水泄不通。雖然這些人穿着便裝,但是軍靴,軍褲,短槍都露在明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幹什麼的。

當七百五十九名國會議員(按法定總人數在800人以上,俗稱“八百羅漢”)來到選舉會場,先讓這些人來個下馬威。

第303章 嶽州攻防戰第396章 江防事變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86章 學寫詩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439章 進德會第72章 六字箴言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5章 積重難返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165章 模範團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96章 風雲突變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20章 心機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35章 多事之秋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34章 自保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204章 勸退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31章 戊戌變法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12章 平叛第34章 自保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384章 治國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