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

黎元洪不僅提出問題,也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他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軍人干政的問題,必須地出路在於軍民分治。

他一片赤誠地表示:“元洪不才,當先率鄂中軍界爲天下倡。”

袁世凱是小站練兵起家的,沒有能征善戰的北洋軍,袁世凱能有今天嗎?毫無疑問,袁世凱是憑軍事實力柄權的最大受益者。但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袁世凱,極力支持黎元洪關於軍民分治的動議。承諾“參議院開,即當首提此案”。

袁世凱所以這樣,還真不是故作姿態,原因很簡單,身份和地位變了,他現在正爲各地的革命黨人擁兵自重鬧心呢!

但是,黎元洪關於軍民分治的意見,遭到同盟會都督李烈均、譚延闓、胡漢民、柏文蔚等人的堅決反對和抵制。

因爲武昌首義後,各地建立的都是軍政.府,這些人是靠槍桿子取得政權,是即不想放下手裡的軍權,又怕失去行政權。其他各省也多多少少有這一類的想法。

由於遭到大家的反對,黎元洪的這個利國利民的想法,還沒實行就“胎死腹中”。

誰人多槍多誰說了算,誰實力強誰有理,在以後的很多年裡,國家和百姓是飽受了軍閥混戰和戰亂之苦。

回過頭來,想到黎元洪說過的話,不能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

只是,想法是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只是,從靠實力打天下坐天下,到靠民主法制立國,是需要走很長的路的。不過,就是在當時,黎元洪的這些可貴的想法,也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關注和共鳴,從而使得黎元洪更加獲得好名聲。

當時的人們,有“孫(孫中山)黃(黃興)袁(袁世凱)黎(黎元洪)”爲開國四傑的說法。黎元洪雖排在最後,但好像名頭反而更響,更受尊重,大家都把他視作“忠厚長者”,是一個穩健可靠之人。

黎元洪聽到這些說法後,誠惶誠恐,多次謙虛地表白:“沈機默運,智勇深沉,洪不如袁項城(袁世凱);明測事機,襟懷恬曠,洪不如孫中山;堅苦卓絕,一意孤行,洪不如黃善化(黃興)。”

章太炎老先生,對黎元洪尤其偏愛。

一九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他到武漢觀光,面見了幾次黎元洪,黎元洪留給他的印象極佳。那個時候,黎元洪已經當了半年的副總統。

章老先生回北京後,在《新紀元報》上發表這次武昌之行的觀感。

文章寫道:“黎公(黎元洪)年四十九,體乾肥碩,言詞簡明。秘書、參議衣服不華,每日至黎公座次關白文件,一席之間八九人,皆執連柄蒲葵扇,黎公亦時握焉。其穿着西裝制服,以粗夏布爲之。自大都督以至州縣科員,皆月支薪二十元。”

起義前,黎元洪月薪五百元,是當大都督和副總統薪金的二十五倍。

章太炎有個外號,叫“民國禰衡”。因爲他誰都敢罵,被譽爲三國時擊鼓罵曹的禰衡。民國的諸名流,幾乎都捱過章老先生的罵,唯一一個被他一直稱頌的人,便是黎元洪。

新型國家建立,國家體制爲“民主共和”,國號爲“中華民國”,大家的認識是統一的。但是,在國旗和國都地點上分歧很大。

清廷如果有國旗的話,就是所謂的龍旗。三角形,黃底龍飾,也稱爲黃龍旗。

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在廣州發動第一次起義時陸皓東做了面旗幟,叫作“青天白日旗”,寓意光明正大,自由平等。

陸皓東(1868年9月30日—1895年11月7日),本名陸中桂,字獻香,號皓東,廣東廣州府香山縣翠微鄉人(今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陸皓東是孫中山的同鄉、幼年的同學。一八八六年,陸皓東赴上海入電報學堂學習,二十三歲畢業後先後任上海電報局譯報員、蕪湖電報局領班等。

一八九三年,陸皓東與尢烈、鄭士良、程奎光、程壁光等參加孫中山在廣州廣雅書局南園抗風軒召開的會議,醞釀創立革命組織——興中會。一八九五年他協助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並決定武裝起義襲取廣州爲革命根據地。

他親手繪製青天白日旗,作爲起義旗幟,爲掩護革命黨人不幸被捕。在獄中遭受嚴刑逼供,寧死不屈,當庭奮筆疾書,痛斥清政.府腐敗、投降賣國。

豪言道:“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英勇就義。

孫中山後來稱譽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爲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同盟會成立後,曾專門討論過將來的國旗問題,孫中山主張用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

武昌起義,湖北革命黨人打出了“鐵血十八星旗”。紅底黒星,紅色代表血,黒色代表鐵,十八顆星代表當時的十八個省。意思是用鐵與血的精神,解放全中國。

後來 上海方面打出了五色旗。有五種顏色組成,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當時,人們還不知道中國有五十多個民族。講五大民族,廣義就是所有民族,是講民族的大團結,沒有隻認這五個民族,而排斥別的民族的意思。

隨着武昌首義後各省的紛紛光復,因爲沒有統一的旗幟,大家打出的旗幟五花八門。

爲了尋求統一,一九一二年一月九日,武昌方面電請南京政.府統一國旗。代行參議院職權的各省代表會,對國旗式樣進行了討論。

江蘇代表主張用五色旗,湖北代表堅持用鐵血十八星旗,福建代表則提出青天白日旗最好。

大家爭論不休,又各堅持己見,最後進行表決,多數人的意見是用五色旗。

那個時候,不少人還很狹隘地把反滿的口號掛在嘴上,參議院多數人推出五色旗,重視民族團結和平等,這是很了不起的。

由於湖北的代表在決議做出後,仍然堅持使用鐵血十八旗,受湖北影響,福建也不放棄自己的意見。參議院爲平衡兼顧,在決定五色旗爲國旗後,決定鐵血十八旗爲陸軍軍旗,青天白日旗爲海軍軍旗。

孫中山更青睞青天白日旗,認爲以五色旗做爲國旗而覺得“未免失體”,同時也指出用顏色代表民族,取義也不夠確切。請參議院對國旗決議進行復議,但遭至參議院的拒絕。

孫中山儘管不願意,但受限於《中華民國組織大綱》的約束,只能按參議院的決議執行。

五色旗一直用到一九二八年,北洋政權的覆滅。國民黨取得政權後,把青天白日旗確定爲國旗。

關於定都之地,不但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人,各揣心腹事,參議院議員的意見也是不統一的。

有人主張定都北京,有人認爲南京是最佳之地,湖北方面則認爲武漢的地理位置在國之中部,是國都的最好選擇。

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投票表決,結果北京獲二十票,南京獲五票,武昌獲二票,天津獲一票。

這結果和南方革命黨幾個領袖人物的意見相左,孫中山、黃興大爲震怒。他們召集議員中的同盟會員開會,統一立場。

第二天,孫中山依法要求對國都地點進行復議。

黃興親赴現場,對議員進行威脅,下令翻案,威脅:“否則吾將以憲兵入院,縛所有同盟會員。”

看來,即便黃興這樣的民主共和的鬥士,當民主的結果不遂其心意時,也會對民主興討伐之師,也會把民主當成負擔。

經吳玉章等人在底下反覆疏通,最後以十九票贊成,十七票反對,勉強通過了定都南京的提案。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榮縣人;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新中國高等教育的開拓者。

他先後在成都尊經書院、瀘州川南經緯學堂和日本、法國的學校讀書。先是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擁護者和宣傳者,後加入同盟會。積極參加了四川的保路運動和和辛亥革命。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南昌起義,派往過蘇聯、法國和西歐工作,參加過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等。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一起被譽爲中國共.產.黨著名的“延安五老”。

在南北方就定都南京和北京僵持不下時,黎元洪曾趁機提出建都武昌的主張,試圖走第三條道路。

二月二十四日,湖北臨時議院通過“以武昌爲首都”的決議。

二十六日,《民生日報》發表了民社的通電:“建都問題,京不宜南已成輿論。參議院附和政.府少數人之私見,率定南京爲臨時政.府地點。既昧大勢,復拂輿情,以吾黨所絕對不可贊同者。際南北紛爭之日,新舊暗鬥之時……折中制定,莫若武昌……既塗除北京舊染之污,亦免蹈建業偏安之日。”

關於定都,黎元洪與湖北方面的意見是,堅決反對南京,北京可以商量,武昌最好。但黎元洪和湖北方面的意見,幾乎沒有響應者。於是,黎元洪又退了一步,提出國都先設北京,等條件成熟了再遷武昌。

在二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致電孫中山和參議院,指責他們堅持定都南京是“膠執成見”,指出武昌“居中馭遠”,地勢險要,交通便捷,能控制全國樞紐,最適合爲國都的理由,最後提出鑑於贊成北京者日多,可暫以北京爲權益之地,先在北京建立臨時政.府,同時,“開闢武漢,建築新都”,新都建成後即可遷移。

後來,北京發生了兵變,黎元洪敏銳的意識到,定都北京已經是不可逆轉,遂通電全國:“頃聞京、津亂黨操戈,首難雖平,餘孽未清,禍變之來,將未有艾……時機萬分危迫。舍南京不至亂,舍北京必至亡,……”和坐鎮北京的袁世凱遙相呼應。

由此,民國初建時的國都之爭,也就落下帷幕。

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103章 速定大計折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36章 署理山東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90章 汪袁配合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18章 好景難長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84章 海軍起義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50章 過街老鼠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49章 君主立憲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7章 如願以償第14章 平定政變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158章 歐戰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344章 北歸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216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334章 南北雙方的第二次和談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1章 戊戌變法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7章 奇遇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249章 就職第97章 中山先生第439章 進德會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479章 新人物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249章 就職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55章 反擊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30章 朋友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24章 幸運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