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大學令

1912年10月,蔡元培主政的教育部頒佈《大學令》。

《大學令》是民國初期關於大學教育的第一個通令,共 22 條。

規定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需要爲宗旨。分文、理、法、商、醫、農、工七科;以文理二科爲主,須文理二科並設,或文科兼法商二科,或理科兼醫農工科者,方得稱大學”。

大學內設預科 3 年,收“中學畢業生及經試驗有同等學力者”;設本科 3 年~4 年,“收預科畢業生或經試驗有同等學力者”,畢業後稱學士;設大學院,不設年限,收各科畢業生或經試驗有同等學力者。

全校設校長 1 人,總轄全部事務,各科設學長 1 人,主持一科事務;教員設教授、助教授,必要時得延聘講師。

全校設評議會,以各科學長及教授若干爲會員,校長自爲議長,負責審議各學科設置及廢止、講座種類、校內規則、大學院生成績、授學位等事項;各科設教授會,以教授爲會員,學長爲議長,負責審議學科課程、學生試驗、該科大學院生成績、請授學位者合格與否等事項。私人或私法人亦可設大學。

該令於 1917 年 9 月修正,主要內容有:設二科以上者都可稱大學,單設一科者亦可稱單科大學;本科修業年限 4 年,預科 2 年;教員設正教授、教授、助教授,必要時得延聘講師。

這體現了蔡元培民主辦學的思想。

日本政府在1918年曾頒佈實施《大學令》,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學令》顯然是學習日本。

《大學令》准許社會上的民間人士設辦私立大學。同年11月又公佈《公立私立專門學校規程》,規定國家對於公立、私立專門學校一視同仁,不同點在於,私立專門學校的開辦在呈報教育總長認可時,“須開具代表人之履歷”,而“代表人對於該校應負完全責任”。

《大學令》一出臺,1912年至1927年間,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興辦私立大學的熱潮,涌現出一大批著名教育家和學校。例如嚴範孫、張伯苓創辦的南開大學,陳嘉庚斥資創辦的廈門大學,張謇創辦的南通大學,以及大同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中法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國民大學、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東亞體育專科學校等,這些學校後來成爲中國諸多著名高校的前身。

教育部還出臺了“整理教育方案草案”,提出“教育自治”的基本原則。其第一條規定,要“變通從前官治的教育,注重自治的教育”,“教育本爲地方人民應盡之天職,國家不過督率或助長之地位。……今後方針注重自治的教育者,國家根本在於人民,喚起人民的責任心,而後學能有起色也”。

蔡元培任教育總長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爲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談到民初的教育,有人用空前絕後來形容。空前是肯定的,絕後就未必了,即便是現在不行,也肯定會被未來所超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民國初年的教育搞得確實很不錯,這其中蔡元培的作用是公認的。

後袁世凱時代的軍閥混戰,給國家和民衆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很值得玩味的是,在戰火的蹂躪下,教育這一塊似乎成了世外桃源,簡直成爲荒漠中的一片綠洲。除了個別時候,經費得不到保障外,教育幾乎沒遇到什麼磨難。

爲什麼會這樣,或許我們從那些動不動就興兵作亂,但對教育卻格外熱心的一些軍閥大佬們的故事裡,能唔出一些道理。

1921年,曹錕在保定辦了一所綜合性大學——河北大學,自任董事長。河北大學設文學科、法學科、農學科、醫學科,其中文學科又設中國文學系和英文系;學校教師實行聘任制。由於曹錕本人親自出馬辦學,這所大學的師資力量在當時非常強。

曹錕常對手下說,自己“就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辦大學就得靠教授”。據說曹錕每逢到了學校,對教授們畢恭畢敬、以師禮待之。他發給教授的工資也超過手下的師長、旅長們。河北大學的教授工資,比當時北京的一些大學稍低,但對於物價比北京低得多的保定,一個月二三百大洋的工資,已屬天價。曹錕的副官們每月也只能拿到這個數字的零頭。

就是這樣,曹錕還感到有些對不住人家,有一次,他看見教授正在用顯微鏡做試驗,內疚地說:“你們這樣用腦子,每月那點錢,還抵不上你們的血汗呢。”

一次路過教室,看見夏天課堂上的教授講課時熱得汗流滿面,命令校工以後上課要送毛巾給教授們擦汗,後來乾脆往教室裡裝了鐵櫃,放冰塊降溫。每逢發工資的時候,曹緄都囑咐行政人員要把大洋用紅紙包好,再用托盤託着、舉俸齊眉,恭恭敬敬地送上前去。

曹錕從不干涉學校正常的教務和用人,但卻常這樣教育學生,“你們要尊敬教授。這些教授都是我從南北各省精選聘請過來的,今後如發現你們對教授有不禮貌的行爲,那麼我就要你們的腦袋!”這一番話讓舉座學生聞之錯愕。

沒受過教育反倒越重視教育,越不懂辦起來倒越認真。綠林出身的東北梟雄張作霖20世紀20年代也辦了一所影響力非凡的東北大學。他讓人看到,目不識丁的武人辦起教育來毫不遜色。

張作霖辦大學很捨得下本錢,他曾在東北下令,政府經費40%投入教育,這樣的比例在世界各國都少見。據曾在吉林做過校長的李鼎彝(臺灣作家李敖的父親)回憶說,每當孔子誕辰日,張作霖都會脫下戎裝,穿着長袍馬褂,到各個學校給老師們打躬作揖,坦言自己是大老粗,什麼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仰仗各位老師,特地趕來致謝,云云。

東北大學的教學設備在當時國內也數一流。實驗儀器和機械,諸如物理和化學儀器、工學機械、動植物標本、圖書、工廠設備,幾乎無一不備。據1926年的統計,學校藏書共33164冊,各類儀器標本共13516件,以及價值達86.53萬元的機械設備,爲學生閱覽、實驗和實習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至20世紀20年代末,東北大學已是國內學生最多的大學,教授300人,學生3000人,而當時北京大學也只有學生2000人。

北洋的這種重學作風甚至延續到後來民國的一些武人。

1930年9月,韓復榘由河南省政府主席調任山東省政府主席時,新省府班子基本上都是他由河南帶來的原班人馬,只有教育廳長、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何思源來自南京方面,是“蔣介石的人”。與蔣介石有隙的韓復榘一開始對何思源不給好臉色。

由於財政困難,韓復榘欲削減教育經費。何思源憤而面見韓復榘,態度強硬地說:“教育經費不但不能減少,以後每年還要增加……這不是我個人的事,事關後代青年。主席要我幹,就得這樣,不叫我幹,我就走路!”

韓復榘一聽,馬上站起來和顏悅色地對何思源說:“決不欠你的教育經費,你放心吧!”

何思源後來回憶:“以後在我和韓復榘同事的八年中,除原有學校大大增加班次外,還添設了一處醫學專科學校,一處高中,八個鄉村師範,幾處初中和職業學校。此外,我還擴充了省立劇院,費用等於兩個後期師範,籌備國立山東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名爲國立,其實經費幾乎完全由山東省支給。因此,教育費每年增加,到了1935年,爲普及義務教育,又大大地增加了一筆經費。山東省庫從來沒有欠過教育經費,韓復榘履行了他的諾言。”

韓復榘在任期間沒有向教育界安排過一個私人和裙帶關係,而是放手讓何思源去做。當時韓復榘周圍的人想把何思源從山東排擠走,韓復榘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全省政府只有何某一個人不是河南人和山東人,又是讀書人,我們還不能容他?不要越做越小,那樣非垮臺不可!”

1938年,韓復榘在開封被蔣介石誘捕,爲蒐羅罪名,蔣介石面召何思源問他:“韓復榘欠你多少教育經費?韓復榘是怎樣賣.鴉.片的?”

何思源直言道:“韓復榘從未欠過教育經費,也並不出賣.鴉.片。”

韓復榘聽了學者梁漱溟的講學,對他的道德學問很是仰慕,後來韓復榘在山東鼎力支持梁漱溟的“鄉村建設”計劃。

梁漱溟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的經費主要是靠中國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馮玉祥,在山東靠韓復榘。”

這一時期的山西統治者閻錫山,率先在全省實行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自1942年開始,山西全境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都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這個百分率,即使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要知道中國的這一歷史時期正值抗日戰爭,在一個戰爭頻仍、離亂不斷的環境下,一省的入學率還能到這麼高,實屬難得。閻錫山曾留學國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山西的教育被稱爲當時中國教育的典範。

還有一段關於四川軍閥劉文輝的有名的軼事。1930年代,攝影師孫明經在西康省(舊省名)考察時發現,當地的學校校舍大都寬敞明亮,學生衣着整齊,令人耳目一新。而當地的縣政府卻破爛不堪。出於好奇,孫明經就問身邊的一個縣長:“爲什麼縣政府的房子總是不如學校?”縣長回答:“劉主席說了,如果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劉文輝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儘管他的政令充滿了軍閥的“霸氣”,但其重視教育的雄心與鐵腕,使四川出現了“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差”的特殊景象。

至於袁世凱在教育方面的表現,就更爲突出了。早在1905年,袁世凱就聯名湖廣總督張之洞請求清廷廢除科舉,推廣新式教育。據學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統計,袁世凱當政的直隸省(今河北省)共辦有專門學堂12所,實業學堂20所,優級師範學堂3所,初級師範學堂90所,師範傳習所5處,中學堂30所,小學堂7391所,女子學堂121所,蒙養院2所。

爲解決對新式軍官的迫切需求,在籌建和擴編北洋新軍期間,袁世凱曾帶頭從自己每月薪金中取三分之一(200兩)作爲獎學金,來資助由北洋所創辦的新式軍事學堂中的學生。

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609章 考據癖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268章 張勳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60章 山雨欲來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4章 當官真好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480章 改名字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66章 機會第50章 過街老鼠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27章 如願以償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3章 科舉之路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73章 在家上任第94章 僵局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5章 多事之秋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14章 平定政變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65章 保路運動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593章 苦撐待變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390章 內幕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隊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03章 歷史不會忘記第5章 去買官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164章 芥蒂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30章 朋友第19章 一心離開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441章 美育第23章 離開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45章 積重難返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247章 外逃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56章 禍從口出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