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成聽宋雨花說,要將荒宅收拾出來,立馬抹掉眼淚,說道:“哎哎哎,我幹,我來幹。”說着話,慌忙四顧着找傢俱,跟過來的人們也跑來幫忙。
大家夥兒,對能給宋雨花幫上點忙,都顯的很高興。
有人幫忙收拾打掃宅院,宋雨花便直接去找向陽鎮的鎮長,宅子是姚家的宅子,可是姚家人都死了,想要拿到宅子的使用權,也只有找鎮長,花錢辦過戶了。
鎮長認識宋雨花,聽了她的來意,一分錢沒要,就高高興興的把過戶給辦了。
宋雨花並沒有堅持付錢,鎮長說的沒錯,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拿來用還能添點兒人氣。
等宋雨花辦完手續再過去,宅子裡竟然滿是人,全是來幫忙的,看着大家熱火朝天的忙碌着,宋雨花由心的笑了。
只隔了一天,偌大個宅子,不僅擦洗乾淨了,就連裡面的鋪蓋卷也都添置了七七八八。
向陽鎮地處北地,家家戶戶都燒炕,姚家的房子當初蓋的時候特別經心,大部分都是盤了大炕的,有了大炕,每間屋裡都能住好幾個人,等入冬後,找些柴火,將炕燒熱,就不怕挨凍了。
宋雨花將門頭的匾額換了,寫了兩個字:“平安!”
算不上名頭,卻寫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狗娃爹和小菲奶奶,成了平安居的第一波住戶。
人住進去後,又在平安居和興隆客棧門口張貼的公示,讓大家廣而告之,但凡孤寡無依的老弱幼小,都可以來平安居落戶。
這件事贏得了百姓們的叫好,生生受了宋雨花近兩個月的恩惠,人民的心情從開始的麻木、恐慌、不確定,到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敬重、信服,和濃濃的感激。
人心穩了,做起事來更加賣力。
宋雨花得知程小菲在後廚上不太方便,索性讓她去了平安居,照顧住在哪裡的人,也包括程小菲的奶奶,程小菲能留在奶奶跟前,她非常高興。
考慮到入冬後燒炕需要的柴草,宋雨花一句話,向陽鎮的百姓們,就成羣結隊的去山裡撿樹枝、掃落葉,去的人多,連這幾天傳的比較兇的、有野獸出沒的事都被大家拋去了腦後。
宋雨花這邊忙的熱火朝天,宋府那邊請無塵大師來誦經的事兒,也到了尾聲,隨着誦經結束,宋府門前的佈施也停止了。
興隆客棧本就在向陽鎮,宋雨花這邊整出那麼大的動靜,宋府自然是知道的。
宋府沒什麼反應,但是無塵大師卻在離開前,帶着幾個僧人上了門。
無塵大師過來的時候,宋雨花去了平安居那邊,阿興阿旺在門口忙活,見到來人是大和尚,趕緊上前問好,聽說來人是興安寺的主持和尚,要找宋雨花。
阿興他們並不知道宋府佈施的內幕,但卻知道,興安寺的主持和尚,給送大老爺提了佈施的建議。
就憑大和尚這句話,足夠讓像阿興阿旺他們這些捱過餓的人們心存感激了。聽聞大和尚要找宋雨花,自然趕緊在前帶路。
阿旺在前帶路,從興隆客棧附近的岔道拐進去,沒走多久就到了后街,平安居高門在前十分醒目,無塵看到平安居幾個字時,瞳孔一縮。
這字的筆法,有些眼熟。
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無塵大師竟然隱隱的從牌匾上看出了些許氣場,那種看在眼裡,讓人感覺到平靜安心的光。
牌匾是宋雨花在空間用神筆畫的,別人並不知道,那個被宋雨花擺在屋子裡‘雕’了一整天的牌匾,早就被宋雨花掉包了,是空間裡出來的東西,還是神筆所畫,在宋雨花心繫蒼生之時所畫,牌匾上帶着些許令人心緒平靜的氣場,也就不奇怪了。
宋雨花常在空間行走,也常用空間的東西,她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而她接觸的人,都是凡夫俗子,沒人看透,很正常。不過像無塵大師這樣的得道高僧,是看的到的。
來前,無塵大師心中還存着些許不確定,可是看到牌匾上的兩個字,以及牌匾上散發出來的氣場,心中大定。
阿旺見無塵大師盯着門前的牌匾眸光炯炯,頗爲得意的介紹起來:“這是我們興隆客棧的林老闆親手雕的,林老闆一個多月前纔來向陽鎮,她來之前,我們向陽鎮死氣沉沉,大家都快沒活路了。是林老闆,她入駐興隆客棧,每天免費提供茶湯,還半賣半送米粥、麪糊糊、饅頭、餅子之類,才讓我們向陽鎮的老百姓活了下來。”
“不僅如此,幾日前,林老闆還買了數百畝田地,發種子不要錢的租給佃戶。現在我們向陽鎮的百姓,幾乎都有地種,大家有了生路,不知多感激林老闆呢!”
“還有啊!平安居,是我們林老闆專門爲孤寡老人及孤兒們準備的,唉!年輕人都有地種有盼頭,那些失去兒女的老人家,和那些失去爹孃的孩子們,可憐啊!~”阿旺說起宋雨花來,頗爲自得,可提到戰亂留下的後患,依然很是感慨。
無塵大師心中震驚,早就聽說興隆客棧的林老闆在向陽鎮的做了很多好事,沒想到,實際情況遠遠超過了他的所知。
“怪不得,怪不得了。”無塵大師喃喃自語,怪不得門頭牌匾上包含氣運,原來,是宋雨花修行得道的緣故。
無塵大師每日誦經唸佛,修行了一輩子,如今年過花甲,才稍稍領悟些佛家奧妙,沒想到俗世間,竟然有人有如此高的境界。
“阿彌陀佛,請施主帶路。”無塵大師禮貌的說道。
阿旺見無塵大師比剛纔還要禮貌,以爲連和尚廟裡的大師傅都認爲老闆好,高興的恭請幾位大師進門。
一進門就吆喝開了:“老闆、老闆,無塵大師找你。”
宋雨花正在吩咐程小菲和安排在這邊照顧的另外兩個女子說話,聽到聲音,從內院走了出來,老遠就看到了穿着僧袍的和尚。
當前一個和尚年過花甲,灰撲撲的僧袍外,還披着發舊的袈裟,想來這個時候能出現在向陽鎮的,多半就是被宋府請去誦經的無塵大師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