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騷擾

回到議事廳,韓百航和劉二黑、周青、三排長、徐世厚、侯召坐與議事桌前。

“我們現在軍隊有了,裝備有了,物資也充足。我覺得可以開始着手準備剿匪的事宜了。”徐世厚率先開口道。

“的確,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下令了。是吧,營長?”侯召望向韓百航。

“近來幾大匪賊有何動作?”韓百航看向周青。

“探子回報,在我們貼出招兵告示的第二天,有三大匪首聚頭,商討只要我們影響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三大匪首就會組織人員大規模進犯永城。”周青把前幾日山上傳來的消息向衆人道明。

“這麼說只要我按兵不動,兵匪雙方還可以平安無事!”韓百航一臉悠閒地掃過衆人。

難道營長要和平相處?聽着韓百航考慮的語氣,有些疑惑。韓百航下一句話就打消了衆人的疑慮。

“那我不是白練兵了嗎?”

“就是嘛,兵是兵匪是匪,怎麼可能和平共處!”侯召激動的說道,兵匪平安無事,根本不是韓百航的性格。

“明面上做有些太猖狂,咱們暗地裡做,總不能讓我來破壞這表面的和平吧!”韓百航一臉的隨意。

韓百航太腹黑了,三大土匪可是要倒黴了。?月黑風高殺人夜,十個身着黑衣,面帶黑紗的人悄悄潛進了黑衣匪寨,幾個黑影沿着牆來到一扇房門前,將手裡玻璃瓶裡的液體盡數倒在眼前的房門前,液體朝着門縫流了進去,爲首的黑衣人吹着手裡的

火摺子,拋進了房間內。見火勢一起幾個黑影立馬閃人。

“大當家的,大當家的,不好了,不好了,倉庫着火了,倉庫着火了。”一個小嘍囉慌張得大喊着,向着黑衣匪首的房間跑來。

“大當家的,大當家的,三當家的被人殺了。”另一個小嘍囉從西廂房的方位跑來。

山寨一下子混亂不堪,哭聲,喊聲,救火聲此起彼伏。

次日,民坊間無不談論着黑衣山寨昨日的火災。

“聽說了嗎?黑衣山寨昨夜倉庫着火了,幾噸的糧草都燒成了灰燼。”

“哎哎,我也聽說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聽說,李老漢的閨女昨天也回家了。”

“是嗎?李老漢就這麼一個閨女,現在回來了,可以給李老漢養老送終了。”

“我聽說李老漢的閨女是被那黑衣山寨的三當家的強行搶走的。”

“對,對,好像昨天黑衣山寨三當家的被人殺了。”

“是嗎!那可真是爲民除害啊!據說這個三當家的總是強搶民女,不知禍害了多少人家的閨女。”

侯召風風火火的衝進議事廳,拍着桌子,興高采烈地問:“你們聽說了嗎?土匪窩被人給燒了。”

議事廳的衆人都好笑的看着侯召,侯召看着衆人林一臉瞭然,全無好奇之意。

“難道是特戰隊做的?”

“反應也不慢嘛!”衆人鬨笑一堂。其他兩大山寨也聽到了風聲,黑衣是三人之中實力最強的,最強的人都被悄無聲息的偷襲了。擁有這樣實力在永城只有韓百航,看來韓百航是要開始剿匪了,只是這韓百航要剿匪爲何不正大光明的攻打山

寨,卻是這樣偷偷摸摸的搞偷襲。

兩個山寨都加強了防守,守夜都配了雙崗,嚴重保護倉庫。那個三當家的是因爲強搶民女才被殺害的,人員傷亡問題倒是可以放鬆一些。

“營長,今晚我們還行動嗎?”徐世厚來韓百航的辦公室來領命。

“行動,當然要行動,爲何不呢?”韓百航胸有成竹的反問徐世厚。

“昨天的事傳的沸沸揚揚,現在我們去行動,豈不是會中計啊!”徐世厚說道。

“正所謂出其不意,我們現在直接出擊便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何況,我們現在兵強馬壯,又有什麼可怕的!”韓百航胸有成竹的說道。

“行!那我先去安排了!”徐世厚匆匆而去。

不到半天時間,徐世厚就帶着新兵部隊和特種隊的人趕了回來。

“兄弟們,相必我放出的話大家也都知道了,但是這幫土匪依舊不識好歹,所以咋們就有必要去給他們一點教訓。”

“讓他們知道,這裡有我韓百航在,有兄弟們在,匪患就要平定。”

“正所謂養兵前日,用在一時,前些時間的訓練情況,我都看在眼裡,現在,是真正實戰的時候了!”

韓百航豪情萬丈的說道:“我希望大加都能克服心中的恐懼,能戰勝自己,做好一個軍人!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有!有!”士兵們都激昂的喊道。

“好,老兵們注意了,一定要保護好新兵們,帶好新兵,在戰鬥的時候記得交給新兵經驗,咋們是一家人,要互相團結起來!”

韓百航的這些話,讓新兵們感動不已,他們都知道自己跟了一個好長官,因此心裡越發對韓百航尊敬了。

因爲韓百航對土匪幾次三番的偷襲騷擾,激起了土匪的仇恨之心,土匪開始了大規模的進犯永城。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穩定社會的支柱。匪者,強盜,搶劫財物之人也,是破壞國家社會安定,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人。官兵捉盜,軍人剿匪,是天經地儀的事。

既然土匪要明的來進攻,韓百航也不必做這些表面和平的事情了。

雖然韓百航之前剿匪有功,但是現在要耗費大量資源來對付這些土匪,百姓中也出現了一些懷疑韓百航的說法。

在之前的大部分的說法是“兵匪一家”。對於土匪來說,土匪畢竟是非合法的、並非光彩的職業,整天提心吊膽地生活,由匪入兵,不失爲一個正當出路。尤其是大土匪頭子由匪入兵,由通緝犯搖身變爲政府軍官,步入政界,成爲左右政局的大佬,更是出人頭地的跳板。俗話講,“要當官,先當土匪後招安”,先做土匪後招安,進而再做官,是江湖暴力人士發跡變泰、飛黃騰達的一條終南捷徑。於是歷史上有土匪要求官方招安,不招安就殊死與

官軍一拼的事。對於普通嘍羅來說,做土匪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職業,當兵要穩靠得多。以北洋軍閥時期士兵月收入8元計算,一年96元,相當於耕種100畝地的四川自耕農五口之家的收入。(同上)而在1927年,上等農

民年需生活費75元,中等55元,下等35元。(摘自《東方雜誌》第24卷第16期)當兵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生存問題,還能用餉銀接濟家人,“當兵吃糧”成爲土匪和貧困農民首選是很自然的。北洋時期,兵中有不少原是匪,匪中有不少原是兵,彼此又可能是同鄉、親戚,或曾經的“同事”、“同學”,素有來往。官軍剿匪就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因了鄉緣、血緣、業緣、學緣的關係,下面有人通

風報信,剿而不滅。軍官也樂得送順水人情,縱匪自資,只要土匪存在一天,自己的部隊就不會被裁撤,就有官位有餉銀。他們甚至向上級虛報軍械彈藥,多餘的賣給土匪,從中謀取私利。土匪也很清楚彼此是一根繩子上的

螞蚱的關係,拿兵匪相提並論:“至爾軍人性質,不爲兵即爲匪,爾我即爲一家,彼此勿相歧視。”

在成王敗寇的遊戲規則下,兵敗則匪,匪勝則兵,朝廷將造反的江湖人士稱爲匪,譬如清廷曾將太平天國稱爲“粵匪”。可是,一旦造反者打敗官軍奪得天下,反過來又稱原先的朝廷殘餘勢力爲“匪”,不惜一切代價將其剿滅,是爲“剿匪”。所以,兵匪其實就像一把菜刀,你說它是菜刀沒錯,你說它是殺器也可以,關鍵是誰

使用,而菜刀無非工具而已,稱謂並不改其砍切之用途。至於有些政府治軍不力,部隊匪化起來,成了有執照的土匪,黑道白道紅道通吃,像土匪黑社會一樣霸佔一個碼頭髮財,或是開賭場、開妓院,兼收保護費。土匪幹的事他也幹,而且是明火執仗地幹,軍隊之黑勝於土匪,就更容易給老百姓“兵匪一家”的印象。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成萬的意見第九十一章 比武做數第六百九十一章 告白第一百零三章 永城二三事(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自大的吳城第三百四十章 秘密的聯絡點第六百一十一章 登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玉帥玉帥第五百零十章 特種作戰小隊第七百一十四章 競選尾聲(二)第三百零八章 一點也不可惜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談話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意想不到第一千零一百三十七章 譚海第三十三章 戰團河(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見義勇爲第三百七十一章 該離開的時候第二百三十八章 張仁奎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借虎皮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人要打臉第七百三十五章拒回日本第九百七十六章 上當第四百零八章 離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隨你而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玉帥玉帥第八百八十三章我想當皇帝第五百零一章 新兵的實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結束戰鬥第五百零十章 特種作戰小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南京南京第四十六章 演戲上癮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走火入魔第八百七十九章大戰之始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送蘭帖第七章 急智第三百四十三章 走火入魔第六百二十四章 強行帶走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擾美人第三百零八章 一點也不可惜第六百二十一章 坐下說話可好第六百九十二章 有驚無險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抵達奉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個熟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六十六章識破第九百五十四章 再戰奉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莫名的大火第九百四十章 直系的潰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炮轟鼓樓第三百零二章 夜幕之下第九百零四章軍火被劫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心動的感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功在一役第四百五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九十九 曹錕上臺(三)第五十八章 勝利大進軍(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城(一)第七百八十九章覆命(一)第八百一十五章暗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隨你而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示好第一千零十六章 青天大老爺第九百五十六章 敢死隊與百人小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心第七十八章 直搗北京(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風流事第八百六十九章兵不血刃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分析局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示好第七百四十六章 遇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一)第七章 急智第三百七十四章 難以預料第六百三十六章 船上的感想第八百九十七章去見杜月笙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放火燒第二百二十章 初會月笙第六百三十四章 離別前的情緒第654章 再見伊藤正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色褪盡第一百七十章 盜墓排長第七百八十九章覆命(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六十八章 重回南通城第八百零六章村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比武招親第八百三十二章詢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黑龍會和革命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馮玉祥的陰謀六百六十六章 出城第九十九章 關注第二百五十七章 稀裡糊塗的結拜第七百七十三章以命相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