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治國理念

祝賀@清水岸柳?成爲明揚天下盟主,鞠躬致謝!

秦牧剛從西苑回到大秦宮,司馬凱已在翔雲樓等着覲見。

秦牧把他召到華蓋殿,問道:“樂之求見朕,所爲何事吶?”

司馬凱滿面春風地答道:“陛下,微臣照您的旨意,已經對用於啓蒙教育的《數學》、《地理》、《歷史》初稿加以修改完畢,請陛下御覽。”

司馬凱自從去年開春隨駕前往寧波之後,就一直在編書。

秦牧有感於現在的啓蒙教材只有《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認爲十分不妥。

正如徐光啓所說,數學是百科之母,啓蒙教育裡怎麼能沒有數學呢?

另外就是地理歷史,這是給十來歲的孩子讀的,目的是讓他們開闊眼界,認識世界,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天有多高,世界有多大,對各國的文化的差異有個初步的認識。

最後《物理》、《化學》、《幾何》這些課文,肯定也是要編撰的。

只不過目前對這些學科有深刻認知的人不多,所以多數還靠秦牧自己根據前世的記憶,抽時間一點點編撰。

司馬凱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件事的意義有多重大,只是把它當成秦牧的一道旨意來完成。眼下總算可以交差了,所以他顯得十分輕鬆。

自從回到南京,秦牧沒少讓他拿編撰稿來看,還多次提出修改意見。司馬凱把初稿遞上來後,他認真翻看了一下,略表滿意地說道:“還不錯,樂之辛苦了。”

“微臣不敢。”

“坐吧,朕有話跟你說。”

“請陛下示下。臣洗耳恭聽。”

“北七省一派凋弊,學風遠不及江南,朕心憫之,決定自內庫撥兩百萬兩銀子,在北七省各州縣設立一些蒙學,讓當地適齡童子免費入學。此事破爲繁浩,朕無法親自過問,需要一位有能力又可信賴的人去主持其事,樂之啊......”

“陛下,微臣願往。”

“朕可以信賴你嗎?”

“陛下。臣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

“哈哈哈!好,朕就委你爲欽差,前往北七省專司此事,朕北伐之時,吏部在各地都有考試,許多未被錄爲官之人,皆已錄有名冊。你到北七省之後,可按圖索驥。以這些人可爲教諭,明白了嗎?”

“微臣明白,只是陛下,這次投入的款項如此之大。要走當地官府.........”

“不!”秦牧打斷他道,“撥款的渠道,朕會吩咐許英傑,今後直接走匯通銀行。不經當地官員經手,當地官員只負責監督之責。”

“微臣明白了。”

兩人就這件事商談了一柱香時間,秦牧面授機宜。司馬凱一一記下。

此事告一段落之後,見秦牧心情不錯,司馬凱忍不住說道:“陛下,臣聽說今日經筵之上,各人爭得面紅耳赤,可惜臣未能前往聆聽,實爲平生之大憾,臣進宮時,連街邊的酒樓茶肆,都在激烈爭論了。”

“有話就說吧。”

司馬凱飛快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陛下,這儒、法、道,其實在臣看來,沒什麼可爭的。”

“哦?說說,朕倒要聽聽,你有什麼見解?”

“陛下待臣如心腹,臣一片赤膽忠心亦袒露於陛下面前,也沒什麼好忌諱的,在臣看來,歷朝表面上是獨尊儒術,但儒道法三家治國方略,一家未缺,皆有使用,只不過是主次有別而已。”

“哈哈哈....這也算是人盡皆知,卻又偏偏不能說的秘密吧。”

司馬凱笑道:“陛下,臣在陛下面前,言無不盡,無甚秘密可言。”

“行了,少表忠心,少說多做,那纔是真的忠心。”

“是是是,陛下教訓的是,臣一定牢記於心。只是.......”

“只是什麼?”

“臣就是想問問,陛下對儒法道三家,偏向於........臣沒別的意思,就是想更好的領會聖意,以免把陛下的事辦砸了。”司馬凱陪着笑臉,小心地問道。

秦牧讓接過柳如是端上來的茶水,一邊撥開上面的葉末,一邊說道:“治國首重仁德教化,朕自然是尊用儒家。”

大秦初立,在這個時候秦牧絕對不會去否定儒學,相反,他要藉助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的綱理倫常來加強自己的集權。

因爲只有在高度集權的狀態下,他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推行下去。

司馬凱聽了有些氣餒地問道:“陛下,就沒有別的了嗎?”

“當然有,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陛下,這是哪家學說,臣怎麼沒聽過?”

秦牧笑而不語,無論是從中國古代,還是從後世各國的的經驗中,都充分地印證了一點,那就是一個國家要想繁榮,就離不開一個要素,那就是市場經濟。

後世中國走過計劃經濟的路子,結果證明,這一套無論在哪個國家都走不通,只能走市場經濟。

“所謂的市場經濟,就是尊重市場的自然規律,任其按自己的規律自行流動,優勝劣汰,官方不要過多的干涉。”

“啊!”司馬凱驚呼一聲,“陛下,這不是道家的無爲而治嗎?”

理論上,市場經濟這個概念的源頭,就出自道家。

市場經濟要尊重自然規律,這和道家的提倡的“道法自然,無爲而治”基本是一個道理,強調上下若水,任其按自己的規律自行流動,尊重市場機制,官方不要過多的干涉。

從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來看,所用的“無爲而治”,正是由於遵循了市場經濟的法則。所以能從廢墟中迅速恢復過來,讓民生變得非常富裕。後世的中國,搞計劃經濟,結果走了幾十年的彎路。

“可是陛下,文景之治後有七王之亂,貞觀之治後有武氏亂國,這些可都是前車之鑑啊。”

秦牧淡淡地笑道:“所以市場經濟的運作,必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和社會的倫理之上,一方面要強調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又要強調每個人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

“陛下。臣明白了,這是儒家。”

“但事實證明,所謂的道德操守,除了要引導之外,還遠遠不夠,因爲總有些人爲了自身利益,是不守道德的,那就需要制定詳細的法規,以硬性規定一個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

“陛下。這是法家。”

司馬凱再次驚呼,儒、道、法三家之爭,向來沒有定論,歷代不是偏重於此。就是偏重於彼,很難掌握其中的分寸,運行起來也總是弊病重重;

象秦國,偏重於法家。結果民不堪命,反旗四起;到了漢初,偏重於道家。結果綱理不存,七王叛亂。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看似繁華,也留下了大量的弊端。

如果按秦牧這套治國理論:

以道家的無爲而治來施行市場經濟,

以儒家來建立社會的道德倫理,

以法家來規模一個法制底線。

三者就不再是矛盾的,而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補益的關係。

國家要富強,需要道家的無爲而治,讓市場經濟自由動作。

但人有了錢,往往就會變壞,所以同時需要儒家的禮儀仁智信,來提高人們的道德標準,纔不會因社會富有而物慾橫流,道德淪喪。

但儒家只能起引導的作用,而不能強制人的行爲規模。無論你怎麼引導,總有些人爲了自身的利益,而拋棄基本的道德;

這就需要法家來規定一條社會紅線,你不能逾越,否則就不會是道德的譴責,而是刑罰的處置。

三者平行運作,不偏重誰,也不捨棄誰,讓它們組成一個社會健康運行的鐵三角。

司馬凱聽完之後,大有聽君一度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他忍不住鄭重下拜,再三叩首。

“陛下今日所言,如醍醐灌頂,臣,謝陛下教誨,謝陛下之信任。想願披肝瀝膽,追隨陛下完成此偉業。”

“記住你說的話,起來吧。”秦牧談談地說道,他考慮這個問題很久了。

治國方略必須捋順,這樣才能在這個框架內,按步就班地去制定各項政策。

道家,儒家,法家,這三大家加起來,就可以讓一個國家的治理走上正確的軌道,進而繁榮富強起來,但這夠了嗎?

如果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夠了。

秦牧徐徐地說道:“朕要的不光是國富民強,更要一個高居世界之巔的大秦帝國,不光是注重國內,更要放眼看世界,所以,朕還需要有鬼谷子,蘇秦張儀那樣的人物,以他們那種謀略和眼光,解決外部的問題。”

秦牧說話時的那種自信,就連侍候在旁的柳如是,也莫名生出一種頂禮膜拜的衝動。

本以爲有儒、法、道三家已經足夠了的司馬凱,再次失聲地說道:“縱橫家,陛下.......”

秦牧彷彿沒聽到他的失聲驚呼,接着說道:“光靠一張嘴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顯然不能。好的謀略和眼光,能讓你佔盡優勢和主動,也能解決很多問題,但絕對不是全部。這個世界,很多時候,還是得拳頭來說話。”

司馬安再次驚呼道:“兵家!”

不錯,再好的縱橫家,其實都離不開強大的軍隊作爲後盾,否則你只能是不斷的走鋼絲。

“有勇能謀的將將加上訓練有素的士兵,固然,這會讓你的軍隊很強大,但常言道,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司馬凱已經不再是驚呼了,而是有些脫力地說道“墨家!”

墨家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在諸子百學中,墨家是最注重自然科學的。要利其器,就需要他們的這些學識。

道、儒、法,三家對內治理。

縱橫、兵、墨,三家對外。內外兼顧。

司馬凱之所以一次次驚叫,是因爲諸子百家大家雖然都很熟悉,但司馬凱從沒有看到誰能把各家的關係捋得如此之順過。

如果能讓這六家很好的各展所長,相輔相成,大秦帝國之強盛,必將讓世界爲之顫慄!

ps:既然很多人不喜歡這些,就到此爲止吧,俺已經精疲力竭了,需要大家鼓勵一下,好調整過來,再次弱弱地喊聲:求月票!

.

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344章 兵臨城下第878章 賀蘭山下春風起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43章 變相土改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959章 外交官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938章 倉促應戰第285章 大義名分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983章 分歧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947章 紐帶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728章 烏衣巷第1099章 奇葩部隊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995章 私奔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721章 銀圓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1077章 歐洲心臟第1035章 草根的聲音第91章 婚禮之變(2)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360章 面對現實第1114章 帝有恙?第1125章 亂局第626章 禍水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399章 鄭家來使第397章 白鐵審案第820章 巨闕出鞘第461章 關中和山東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701章 馬尼拉海戰(三)第138章 碧血長歌將軍令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712章 破城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440章 撥刀相向酒內情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897章 前塵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求雙倍月票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171章 模擬實戰練兵第145章 縱觀九萬里河山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1164章 找秦國人談談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109章 接着下套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848章 指紋第1151章 啓發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401章 同室操戈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859章 解凍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