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內閣

秦牧極力推動的長沙到昆明的瀝青路建設,與海軍將歐洲列強趕出南洋,進而控制南洋的戰略是相輔相成的。

整個中南半島,海軍能控制的只是沿海的一些戰略要地,尤其是緬甸內陸,如果沒有陸上的通道與國內相通,將很難完全控制。

秦牧要的,不只是殖民地,他是要趁這個時代,中南半島上的土著還不太開化的機會,將整個中南半島乃至整個南洋,納入大秦的版圖。

這些地方,其實上要比西域來得有價值得多,連西域秦牧都不願放過,何況中南半島?

所以說,長沙到昆明的柏油路,是大秦一個重大的戰略,它將影響着大秦將來十年的發展方向,絕不僅僅是一條普通的路。

秦牧對此非常重視,皇家海軍剛剛弄回的170萬兩,被劃爲這條貫穿西南的柏油路的啓動資金,同時給四川調去了五千俘虜,用來開採瀝青礦。

秦牧這一重大戰略決策,自然最終還得大臣們去實施,本來內閣是要扮演重要角色的。

但這次決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秦牧實際上卻是越過了內閣,直接讓戶部撥下啓動資金,讓工部開始勘測線路。

甚至連四川的瀝青礦開採,都是直接下中旨讓四川布政使歐萬春負責組織人手開採。

整件事,內閣在其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大秦的內閣位於宮城的東西角。是爲數不多的在宮城內辦理公務的部門,對面是文華殿。

內閣的門面遠沒有午門外御街步廊東側的六部衙門那樣恢弘,兩進的院落。掩映在花木間,看上去不太起眼。

但它卻是整個帝國權力最重的核心部門,每天從大秦各地送上來的奏章,先彙總到這裡,由三位內閣大臣先行閱覽,然後票擬出處理方案,才遞交到御前。供皇帝選擇。

明朝中後期,內閣的權力非常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皇帝抗衡。

但內閣權力的來源,說來有些複雜,它本來只有票擬權,等於是皇帝的私人幕僚。所有的決斷權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明朝中後期,內閣票擬逐漸形成制度,它的權力越來越大,是因爲它得到了六部大臣的認同,沒有內閣的票擬,六部官員就認爲皇帝下達的命令不合程序,常常加以抵制。

這實際上幾乎是架空了皇帝的決斷權,皇帝能做的只是按內閣票擬的處理方案,蓋上璽印。然後發回六部施行。

縱觀明孝宗之後的明朝君臣,幾乎沒有君臣相得、和諧共處的,皇帝不是遊戲人間。就是乾脆玩消失,幾十年不上朝。

這其中內閣對君權的制約絕對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大秦的內閣裡,三位輔臣沒有自己單獨的簽押房,三人是在一間大廳內辦公的。

而內閣並非只的三位大臣,整個內大院裡,還有內閣直轄的吏、兵、禮、戶、刑、工、外交七司。對應朝中的七部。各有一名主事,數名員外郎。及相應的吏員。

司馬安票擬完山西布政使請急調五萬斤玉米種子的奏章,停下筆來,有些走神。

這陣子,皇帝的一系列決策,事前都沒有和他這個首輔商議。

儒、道、法、兵、墨、縱橫六家治國思想,是通過兒子的口傳達的;海軍出擊呂宋,也沒有經他們幾個內閣大臣同意,而是借護送陸軍進攻兩廣的名義出兵;這次修長沙到昆明的官道,如此重大的決策,更是直接越過內閣,讓戶部和工部負責。

如果只是一件事,司馬安還能理解,但幾件事加在一起,足以說明問題了。

是皇帝對自己失去了信任嗎?司馬安曾多次自問。

從某些跡象來說,不太象,比如兒子司馬凱,現在以欽差大臣的名義,前往北七省籌辦皇家出資的蒙學,這件事若按常理,皇帝肯定是要派內臣去辦的。

因爲此事看似不在體制之內,但卻非同小可,此舉是爲皇家收攏北七省的人心,兒子去主持,總能沾上不少的光,北七省感激皇家的同時,自然也會對兒子有所感激,這對兒子積累聲望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今上的精明,他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想到了他還派自己兒子去,說明今上對司馬家並沒有失去信任。

那皇帝有意疏遠自己,是出於何意?

這些天,司馬安本就時常在琢磨這件事,皇帝越過內部,實施修路的重大決策後,他終於頓悟。

在他前面,分別是路振飛和李源的桌案,案上都堆滿了奏章和各類文牘,倆人還埋着頭在抓緊處理這些公務。

司馬安可以確定皇帝這麼做,是在宣示自己的權力,也是在集權。

他是要七部大臣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可以越過內閣,直接指揮朝中七部,乃至全國各個省司;

軍方那就更不用說了,五軍都督府及以海軍,眼裡一向只有皇帝,而無其他。顧容前兩天在朝堂上那番話,看似粗魯,卻把這個事實表露無遺。

司馬安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作爲開國功臣,最忌諱的是什麼?

皇帝一面有意疏他,一面重用他的兒子,這已經是在向他表明心意,如果他再不知進退,後果將很嚴重。

前面的路振飛一邊看文牘,一邊抻手去拿茶杯,結果把茶杯碰倒了,一個小吏連忙奔過來,幫他移開案上的文牘,抹去茶水。

路振飛雙手用力搓了搓臉,長長吁了一口氣,乾脆停下來,轉身過來對司馬安說道:“閣老,陛下已着工部派人去勘察長沙到昆明的線路,不知司馬大人對此事有何見解?”

路振飛前面的李源聞聲,也停下手頭的工作,回過頭來說道:“正是,司馬閣老一向得陛下倚重,想必陛下事前一定與司馬閣老商議過。”

司馬安也不承認,也不否認,端起茶來呷了一口說道:“陛下胸中韜略,我等萬萬不及,議建長沙到昆明的道路,確實是高瞻遠矚,利國利民的好事。

想必二位閣老也看出了其中的大利,陛下雖然不走常規,但這也正是陛下的英明睿智之處,我等作爲內閣輔臣,理應儘量配合陛下,完成此偉業。”

李源聽了頻頻點頭,路振飛卻是似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司馬安,默然不語,將心比比,他知道司馬安忌諱些什麼。

在內心裡,路振飛是不支持一味向外擴張的,這條路其實上就是爲向外擴張做鋪墊。

但現在他也提不出太多的反對理由,海軍不但沒有讓國庫負擔加重,反而爲朝廷分擔了很大的財政支出。

大秦現在百廢待興,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民生上去,作爲內閣大臣,他無法拒絕海軍給朝廷帶回的資財。

與外夷相比,國內百姓的飢寒飽暖纔是最重要的。

何況海軍這次打的是西夷,而非華夏傳統上的附屬國,在這一點上,不光是他,包括御史言官,都說不出什麼不對來。

但皇帝現在對內對外,都不走常規,這讓他很不適應,也隱隱感覺到不安。

他回過頭問李源道:“李閣老怎麼看?”

李源很乾脆地說道:“本官自然也是認爲此乃利國利民之舉,理應盡力配合陛下。”

路振飛暗暗一嘆,司馬安或許還能影響一下皇帝,李源大概是因上次諸葛敏被貶之事,嚇得不輕,凡事不再與皇帝硬頂,頗有些“三旨相公”的味道。

路振飛見司馬安與李源都這麼說,便也不再說什麼,他決定下朝後再去拜訪吏部尚書楊廷麟。

向司馬安和李源拱拱手後,他又埋頭處理起公務來。

.()

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29章 第五縱隊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201章 突破董小宛的心防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949章 黑色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775章 入侵河套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658章 返南京第26章 朱騰戰死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42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849章 抓真兇第719章 呂宋大拓荒第316章 不思報國反成仇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144章 有刺客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131章 風捲殘雲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1020章 最長一夜(二)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764章 戰前閱兵(下)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948章 二手武器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028章 專業性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458章 宿命的輪迴第300章 四川大亂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399章 鄭家來使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928章 橄欖枝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79章 戲裡戲外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384章 月下燈前第882章 沙皇的擴張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83章 痛腳被抓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322章 金秀才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390章 顧含煙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093章 好望角第1060章 倫敦掠影第531章 仙霞關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