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

大漢的驃騎將軍羅復仁僅僅只有兩萬多人馬,要在黃州抵擋朱元璋的大軍,談何容易?

眼看着西吳軍在大都督朱文正的指揮下,逆江而上緩緩推進,江南的鄂州守軍也已經與西吳軍交上了手。羅復仁思謀着,看來自己在黃州也沒有幾天安穩日子了。

此時的羅復仁考慮的是,一旦西吳軍來犯黃州,自己怎麼辦?

是戰?還是逃?

戰的話,戰得過嗎?

他尋思良久,戰幾乎無勝利可能!

那逃嗎?逃的話,又逃向哪裡?

羅復仁盯着帥案上的軍事地圖苦苦思索……

就在羅復仁的內心煎熬之際,有人給他送來了一封信。信是用火漆封了口的,信封上註明,此信是胡美寫來的。

胡美是誰?好像不認識這個人也!

羅復仁也來不及多想,立即拆開信。一看信的內容,羅復仁立即明白了。原來這胡美就是胡廷瑞嘛!

想當年,這胡美與自己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也正是因爲二人私交不錯,所以這次胡美代表着西吳來勸自己投降。

胡美在信中歷數了投降西吳的諸多將領的事例,除開他自己,什麼張志雄、樑鉉、歐普祥、於光都被他一一列舉出來,其目的就是告訴羅復仁,只要投降了朱元璋,他朱元璋一定不會虧待你羅復仁的。

原來這胡美寫信勸降羅復仁一事,正是朱文正和康茂才聯合導演的一出好戲。他們通過派往武昌方面的細作,已經大致知道了大漢這邊陳理繼位的情況,以及羅復仁是被張必先、張定邊排擠到黃州的。加上胡美與羅復仁有舊交,因此就讓胡美寫信誘降羅復仁。

正在考慮如何逃跑的羅復仁此時收到了胡美的勸降信,就好比黑暗之中突然看到了光明。羅復仁當即給胡美回了信,表示願意就此事進行詳談,希望他能親自來黃州一趟。

雖然此去黃州還是存在風險,但胡美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事情也進行得相當順利,羅復仁投降了。

羅復仁一降,江南鄂州的大漢守軍就慌了,立即向武昌方向潰逃。至此,武昌的外圍防線全部瓦解,只等着朱元璋親率大軍來摘取這最後的勝利果實了。

也正是因爲胡美的勸降之功,加速了大漢的土崩瓦解,在洪武三年的開國功臣大冊封中,胡美被封爲豫章侯。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親自率領徐達、常遇春等一干將領再度西征,兵鋒直指武昌。這一次,朱元璋是要準備徹底解決大漢這個競爭對手了。

劉伯溫再次隨同朱元璋出征,出征之前劉伯溫告訴馬悅,此次西征至少也要幾個月之後才能返回應天。經過兩個多月來二人的共同研究,《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中能參透的東西,他們也研究得差不多了。

至於書中堪輿風水方面的內容,有許多地方也是劉伯溫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劉伯溫建議馬悅,趁着他隨軍西征的時間,請求我帶着馬悅去一趟相城靈應宮,爭取能在堪輿風水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劉伯溫也告訴馬悅,隨軍西征的日子,他會隨身帶着那套他手抄的《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有空的時候,他還會繼續研究。他希望他回到應天的時候,能聽到馬悅從相城靈應宮帶回來的好消息,到時候他們再共同切磋。

對於馬悅去相城靈應宮之事,劉伯溫還生怕馬悅說服不了我。就在西征大軍出發前的那個晚上,劉伯溫還專門找我談起這事兒。

當然,這事兒馬悅已經跟我提過了。我也準備近期將手頭的事情處理好之後,帶馬悅去靈應宮找道衍。現在劉伯溫又來親自跟我談此事,我自然是將自己的安排說給他聽了。

劉伯溫見我十分支持此事,自然也是十分高興。

花開兩頭,先表一枝。先來說說咱們去相城靈應宮找道衍一事。

此番前往蘇州,陳維林自然是要跟着去了。另外,張天賜、吳成照二人也跟着去了。再加上我和馬悅,總共是五人五騎。

三月初六,我們便趕到了相城靈應宮。靈應宮的香火還是一如既往地旺盛,來來往往的香客是絡繹不絕。

入了靈應宮的大門,我向一個小道士打聽“逃虛子”現在何處。當初道衍入了靈應宮之後,肯定是不能再叫道衍了,而是起了個道號叫“逃虛子”。

那小道士竟然不知道“逃虛子”是誰,不過他讓我們在原地稍等,他去問過師兄了來給我們回話。

那小道士走後,我估摸着這小道士應該是新入靈應宮不久,還不知道“逃虛子”是誰吧!不過這也不奇怪,這靈應宮中的道士至少有一百多號人,他一個新來的,哪能誰都認識呢!

也就一刻鐘的工夫,那名小道士給我們領來了一名年長的道士。

那名年長道士走到近前,對我們拱了拱手道:“幾位緣主是要找逃虛子師叔嗎?”

我一聽這話,心中就有些疑惑了。看這道士的年紀,應該比道衍年長不少呀,怎麼他還稱道衍爲師叔呢?

我也不方便立即就對此事刨根問底,只好也朝那道士拱了拱手道:“正是,我們與逃虛子是朋友。不知逃虛子現在何處,道長能否方便代我們通報一聲?”

那道士說道:“逃虛子師叔去年就離開了靈應宮,現在去往何處,我們也不得而知!”

道衍走了?到哪裡去了?回妙智庵了嗎?一連串的疑問立即涌上我的心頭。

爲了解開這些疑惑,我決定跟這名道士攀談幾句。於是我對這名道士說道:“在下有一事不明,不知當不當問?”

那道士估計是聽說我們是他逃虛子師叔的朋友,自然也是對我們十分客氣。他對我又是一拱手道:“這位緣主有話但講無妨。”

我問那道士:“看道長的年紀,應該比逃虛子年長不少呀!怎麼道長竟然稱呼逃虛子爲師叔呢?”

那道士告訴我們,子陽子真人在靈應宮本來有十二個弟子,最年長的弟子現在已年過五旬,就是最年輕的弟子也已年近四旬了。

而眼前的這名道士是子陽子真人大弟子的大弟子,也就是子陽子真人徒孫中年齡地位最高的一位。現在靈應宮中的諸多瑣事,都是由他們這些徒孫輩的在操持。因此,剛纔那名小道士聽說我們找逃虛子,纔去把這位年長的師兄叫了出來。

而逃虛子在三年前入了靈應宮,很得子陽子真人的賞識,子陽子真人破格收了逃虛子當自己最後的關門弟子。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許多年長的道士還得稱呼年少的逃虛子爲師叔,畢竟別人的輩份高嘛!

聽這道士這麼一解釋,我算是明白了。看來他剛纔說不知道逃虛子去了何處,應該是實情。逃虛子是他師叔,他要去哪裡,怎麼會向晚輩報告呢?

如果要打聽逃虛子的下落,至少也得去問問這名道士的師傅或者是他的其他師叔。於是,我問這名道士,他的師傅或者其他師叔現在有沒有誰能夠方便讓我們見着的,我想向他們打聽一下逃虛子的去向。

那道士告訴我們,師爺子陽子真人在半個月前開始閉關修煉了,他的師傅及其他十一名師叔全部隨師爺一起閉關,替師爺守關。還真是沒有辦法見着他們。

另外,那道士也向我們透露。就算能見着他師傅,他師傅應該也是不知道逃虛子師叔的去向,因爲逃虛子什麼時候走的,他師傅他們當時都不知情。直到逃虛子師叔走了幾天之後,師爺子陽子真人才向他師傅他們提起這事兒。

我又問這道士,子陽子真人修煉一般要閉關多長時間。

那道士告訴我,這個可不一定。最長的一次有一年多,最短的也得有三、四個月。

聽這道士這麼一說,想要從靈應宮打探道衍的去向,或者見上子陽子真人一面,當面向他求教肯定是不可能了。眼下,只好先去妙智庵了。按照正常情況,道衍離開了靈應宮,應該會回妙智庵的。

第二天,三月初七,我們就趕到了妙智庵,不過讓我們失望的是,道衍並不在妙智庵。

住持老和尚告訴我們,道衍從靈應宮出來,的確回過妙智庵。不過,道衍只在妙智庵待了一晚上便前往佛教聖地徑山寺,去拜訪徑山寺的方丈愚庵大師去了。

住持老和尚告訴我們,徑山寺位於杭州城西北約百里,它與同屬杭州的靈隱寺、淨慈寺,外加上寧波的天童寺、育王寺,並稱爲“禪院五山”。

徑山寺方丈愚庵大師是當時德高望重的高僧,這妙智庵的住持老和尚對他也是仰慕已久。而這愚庵大師與子陽子真人多年以前曾交好,此次,道衍正是帶着子陽子真人給愚庵大師的親筆推薦信,去拜訪愚庵大師的。否則,就憑道衍這麼一個後生晚輩,根本就不可能見着愚庵大師的面。

聽住持老和尚這麼一說,我算是明白了。這道衍小和尚是又到外面去拜名師了呀!

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入妖風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貪污腐敗 無處不在?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風?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462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六百五十一章 謝再興復歸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