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傳妖書

而呂宋洋與朱書媱兩人留在沈府,焦急地等待着沈鯉的消息。

一直到午飯時分,沈鯉方纔回到沈府,回來後便一直愁眉不展,似乎發生什麼特別嚴重的事情。

而朱書媱一心想着要進宮去見自己朝思暮想的“王姑姑”,便拉起呂宋洋,一齊飛馳到沈鯉房中。

見沈鯉立在屋子裡踱來踱去,憂心忡忡。

朱書媱也不避諱,走向前去,脫口問道:“沈大人,我們何時進宮啊?”

見朱書媱忽然出現在自己面前,沈鯉微微一愕,忽又收起愁容,露出微笑,道:“哦,我已經奏明聖上,你們明日便可以進宮探親了。”

朱書媱一聽此話,不禁鵲起,展露笑顏,道:“那太好了。”

人在歡欣喜悅的時候,是很容易忽略別人的情感變化的。

其實,屬於每個人的世界都是同等大小的,當你把自己佔據的那一部分放大的時候,關於別人的那一部分就會變小。

此刻喜悅的朱書媱,並未顧及沈鯉面上隱藏的愁雲。

然而,細心的呂宋洋卻察覺到了沈鯉沉鬱的心情狀態。

但見他向前一步,行至沈鯉面前,朗聲問道:“今日我見大人上朝回府之後,便一直愁眉不展,莫非朝廷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成?”

沈鯉長嘆一聲,目光里布滿了一絲沉重的思慮,望着窗外出神。

沉默片刻。他忽又將目光收回,凝視着呂宋洋。嘆道:“唉,呂少俠真是心明如鏡啊。今日老夫上朝確實,遇到了一件事態十分嚴重的事情,此事覺得朝廷大亂,人心惶惶。”

聽沈鯉這麼一說,呂宋洋與朱書媱二人心中俱是大奇,四道驚奇的目光一齊投向沈鯉。

朱書媱一聽此話,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問道:“沈大人,發生什麼事情了?”

沈鯉目光自兩人身上一掃。微微一頓,繼續說道:“兩位有所不知,今日朝堂之上,確實發生一件怪事,一份妖書,重現朝綱!”

“妖書?”

兩人齊聲問道。

沈鯉一抹長鬚,嘆道:“不錯,正是妖書!時隔六年,當年的妖書重現朝堂。龍顏大怒,下令徹查此事。”

朱書媱一聽,更覺得迷惑了,雲裡霧裡。問道:“這妖書究竟是什麼呀?”

“事情是這樣的。”

沈鯉望了朱書媱一眼,接着道:“昨日清晨,內閣大學士朱賡在家門口發現了一份題爲《續憂危竑議》的揭帖。文中指責鄭貴妃意圖廢太子,冊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

聽到此處。呂宋洋道:“自古皇位繼承,皆由長子執掌。鄭貴妃之子福王並非太子,怎能繼位?”

沈鯉點點頭道:“不錯,聖上久未立儲,致使朝中猜測不斷,如今立儲,皇上又猶豫不決,此爲禍亂之始也!”

呂宋洋道:“如今天下大亂,皆由此事而起,亂由心生,治國在於治亂,治亂在於治心,唯有君臣一心,大明江山,方可千秋萬世,長盛不衰!”

沈鯉讚道:“好一個‘治亂在於治心,治亂在於治心,唯有君臣一心,大明江山,方可千秋萬世,長盛不衰。’聖上若能領會此意,那天下便可安定!”

他微一停頓,又道:“這份揭帖一出,頓時人心大亂。此外,不僅朱大人收到了這份蹊蹺文章,之前一夜,妖書已經在京師廣爲散佈,上至宮門,下至街巷,到處可見這片蹊蹺文章。”

“《續憂危竑議》究竟寫得是些什麼呀?”

朱書媱目光一閃,脫口問道。

“兩位有所不知,《續憂危竑議》假託‘鄭福成’爲問答,文中所謂‘鄭福成’,意即鄭貴妃之子福王朱常洵當成太子,繼承大位。”

“書中還說,皇上立皇長子爲皇太子實出於不得已,他日必當更易;啓用朱賡大人爲內閣大臣,是因“賡”與“更”同音,寓更易之意。”

“此書大概只有三百來字,但內容卻盡是禍國殃民、擾亂朝綱的妖言,在京城中掀起了軒然大波。此書“詞極詭妄”,故衆人皆稱其爲‘妖書’。”

聽到此處,呂宋洋眉頭一皺,道:“在下尚有一事未明,還望大人指示。”

沈鯉目光落在呂宋洋麪上,道:“請講!”

呂宋洋道:“如此妖書,何故一夜之間,傳遍京城,難道就沒有抓到那投書之人麼?”

沈鯉黯然搖首道:“如此蹊蹺文章,震驚朝野,大雪之夜投遞,卻不見足跡,來無影去無蹤,真是居心叵測,可怖至極啊!朝廷動用錦衣衛、東廠、西廠,猶未能找到這投書之人。”

“有人說是江湖之人所爲,亦有人說是滿清金兵所做,可是卻又沒有任何證據,是以未能找到兇手。”

沈鯉在講述此事之時,面帶憎色,痛恨至極。

此時他面上的驚慌,也不無緣由,原來這妖書案,在六年前出現過一次。

當時是萬曆十八年,著名大儒呂坤擔任山西按察使,在職期間,他採輯了歷史上賢婦烈女的事蹟,著成《閨範圖說》一書。

當時宦官陳矩出宮時,看到此書,便買了一本帶回宮中。

不料,鄭貴妃看到之後,想借此書來擡高自己的地位,於是命人增補了十二人。

書中,以漢明德皇后開篇,鄭貴妃本人終篇,並親自加作了一篇序文。

此後,鄭貴妃便指使伯父鄭承恩及兄弟鄭國泰重新刊刻了新版的《閨範圖說》。

實際上,儘管第二版的《閨範圖說》與第一版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出書人的初衷。卻有本質的區別,但民間卻逐漸有人開始將兩版書混爲一談。

萬曆二十六年五月。擔任刑部侍郎的呂坤上奏表《天下安危疏》中,請明神宗節省費用。停止橫徵暴斂,以安定天下。

然而,吏科給事中戴士衡藉此事大作文章,上疏彈劾呂坤。

戴士衡上疏中指責呂坤先寫了一本《閨範圖說》,然後又上《安危疏》,是“機深志險,包藏禍心”,“潛進《閨範圖說》,結納宮闈”。逢迎鄭貴妃。

呂坤平白無故地蒙受了不白之冤,立即上疏爲自己辯護。

他在書表之中,稱:“先是萬曆十八年臣爲按察使時,刻《閨範》四冊,明女教也。後來翻刻漸多,流佈漸廣,臣安敢逆知其傳之所必至哉?……”

“伏乞皇上洞察緣因《閨範圖說》之刻果否由臣假託,仍乞敕下九卿科道將臣所刻《閨範》與鄭承恩所刻《閨範圖說》一一檢查,有無包藏禍心?”

此事呂坤確實比較冤枉。他原來的書被人改頭換面,本來就與他無關,而還說他自己偷偷送進宮裡,企圖“結納宮闈”。更是莫名其妙的罪名。

即便如此,因爲整個事情牽涉到鄭貴妃,明神宗對其寵愛有加。故而裝聾作啞,不予理睬。

不料。事情並未因此結束,平地再起風雲。自此鬧得滿城風雲。

一個自稱“燕山朱東吉”的人,專門爲《閨範圖說》寫了一篇跋文,名字叫《憂危竑議》,並以傳單的形式在京師廣爲流傳。

“朱東吉”的意思是朱家天子的東宮太子一定太吉。

“憂危竑議”四字的意思是:在呂坤所上的《憂危疏》的基礎上竑大其說,因爲《憂危疏》中沒有提到立太子的問題。

文中採用問答體形式,專門議論歷代嫡庶廢立事件,影射“國本”問題。

大概意思是說,《閨範圖說》中首載漢明德馬後,馬後由貴人進中宮,呂坤此意其實是想討好鄭貴妃,而鄭貴妃重刊此書,實質上是爲自己的兒子奪取太子位埋下的伏筆。

又說:呂坤疏言天下憂危,無事不言,惟獨不及立皇太子事,用意不言自明。

此外,又稱呂坤與外戚鄭承恩、戶部侍郎張養蒙,山西巡撫魏允貞等九人結黨,依附鄭貴妃。

此文一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不明所以,紛紛責怪書的原作者呂坤。

呂坤爲此憂懼不堪,借病致仕回家。

明神宗看到《憂危竑議》後,大爲惱怒,可又不好大張旗鼓地追查作者。

鄭貴妃伯父鄭承恩因爲在《憂危竑議》中被指名道姓,也大爲緊張,便懷疑《憂危竑議》爲戴士衡和全椒知縣樊玉衡所寫。

在戴士衡上疏之前,全椒知縣樊玉衡曾上疏請立皇長子爲皇太子,並指斥鄭貴妃,擾亂國本。

明神宗也不想把事情鬧大,便親下諭旨,說明《閨範》一書是他賜給鄭貴妃的,因爲書中大略與《女鑑》一書主旨相彷彿,以備朝夕閱覽。

他又下令逮捕樊玉衡和戴士衡,經過嚴刑拷掠後,以“結黨造書,妄指宮禁,干擾大典,惑世誣人”的罪名,分別謫戍廣東雷州和廉州。

而呂坤因爲已經患病致仕,置之不問。

呂坤之後再也沒有步入仕途,閉門著述講學,二十年後謝世。

著名的《呻吟語》便是其作品。

第一次“妖書案”,由於明神宗故意輕描淡寫地處理,所以並未引起政壇的震動。

至於誰是《憂危竑議》的真正作者,始終沒有人知道。

而六年後的今日,也就是第二次“妖書案”就非同一般了,其曲折離奇之處,令人匪夷所思。

在此之前,朱家天下一度陷入在“國本之爭”之中。

明神宗遲遲不立長子朱常洛爲太子,自然是想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

但封建皇朝對嫡長制看得很重,太子必須立嫡,無嫡立長,在皇帝無子的情況下,可以兄終弟及。

可是明神宗皇后還在世,爲了能夠名正言順地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爲太子,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到原配皇后死了,扶鄭貴妃爲皇后,這樣朱常洵的身份就變成了“嫡子”,名份超越了朱常洛的“長子”。

基於這樣的考慮,明神宗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採取了“拖”的態度,一直要拖到鄭貴妃當皇后爲止。

爲了鄭貴妃,明神宗幾乎得罪了所有的人,但他卻不敢在敗壞祖制這條路上走得太遠。

然而,天不遂人願,偏偏明神宗皇后遲遲不死,不僅如此,還對王恭妃所生的皇長子朱常洛十分愛護。

立儲之事,一拖再拖,大臣們自然不同意,上疏者前赴後繼,但都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到了萬曆二十九年,明神宗到慈聖太后那裡問安,這位老太后不滿意地責問明神宗爲什麼遲遲不立太子。

可能是老太后威風猶在的緣故,也可能明神宗對太后的問題事先沒有準備,驚惶之下,竟然說了一句關鍵的錯話:“皇長子乃是宮人之子,不堪爲帝。”

意思是說,朱常洛出身卑賤,不能繼承皇位。

但明神宗顯然是鬼迷心竅,他忘記了他母親也是宮人出身。

當時慈聖太后怒氣衝衝地指着明神宗說“你也是宮人的兒子”時,明神宗這才醒悟過來,然後驚恐地“伏地不敢起”。

此事之後,轉眼到了八月,內閣大學士沈一貫上了一疏,竟然立竿見影地收到了奇效。

奏疏中用“多子多孫”勸明神宗早立太子,終於打動了皇帝,明神宗下詔即日舉行冊立太子禮。

太子的人選,自然是指長子朱常洛。

朝野上下,聞訊而歡聲雷動。

但鄭貴妃卻坐不住了,爲此跟明神宗大鬧了一場,明神宗又開始動搖,以“典禮未備”爲由,要改期冊立太子。

在關鍵時刻,沈一貫在立儲一事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他將明神宗的手詔封還,堅決不同意改期。

如此一來,明神宗總算下了決心,於十月十五正式冊立皇長子常洛爲太子,朱常洵被封爲福王。

朱常洛雖然當上了太子,但其實日子並不好過。

因爲,明神宗不大喜歡他,鄭貴妃也對太子位虎視眈眈,隨時想“易儲”。

沈鯉一席話,說得唉聲連連。

呂宋洋、朱書媱二人,聽得沈鯉語氣沉重,面色之中,皆是憂慮之色,隱約之中,意識到此時的嚴重性。

然而,他們並非朝堂之人,也就不便過多的過問朝堂之事。

窗外一隻飛鳥,振翅飛去,投入漫無邊際的暗夜之中。

幾人收起心神,相視一眼。

屋內又歸於沉寂!

此時朱書媱一心只想早日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王姑姑”,並無心過問妖書之事。

而呂宋洋只想儘快了卻這一樁事,然後,找出殺死自己毒死自己的師父的仇人。

報仇之後,他帶着朱書媱歸隱江湖,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然而,這世間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很多的。

其最終的結果,將會是如何,無法預知,惟有將心底的願景變得美好些。

因爲這樣,即便結局沒有預想之中喜人,那過程也不必太痛苦。

此時,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紅服小鬟前來通報午飯的時間到了,三人一聽,頓覺腹中飢餓,便在那小鬟的引領下,齊步往屋外走去。

第83章 君心似劍【楔子】第6章 玉龍神女第64章 不速之客第6章 玉龍神女第8章 寒夜血光第88章 鏡壺中仙第2章 五俠傳說第75章 採樵幽人第87章 生死之間第54章 小樓藥香第37章 書生神機第67章 過眼雲煙第15章 貫日驚虹第88章 鏡壺中仙第28章 君王之患第51章 羣鬼之首第11章 劍客靈猿第48章 滿城風雨第38章 詩中紅柳第80章 俠女刺帝第29章 天波仙客第70章 惡鬼之使第69章 高手雲集第4章 俠隱仙山第54章 小樓藥香第56章 碧水仙子第67章 過眼雲煙第71章 多情必苦第37章 書生神機第68章 天龍怪客第10章 野人驚魂第15章 貫日驚虹第69章 高手雲集第74章 情爲何物第12章 靈猿奇緣第28章 君王之患第34章 飛鷹不死第76章 玉笙山莊第61章 血染長空第34章 飛鷹不死第62章 碧玉擊石第63章 嗜血英雄第67章 過眼雲煙第45章 一對璧人第58章 天絕三式第31章 一蓑煙雨第89章 爲愛而生第59章 鷹落月升【楔子】第55章 快刀斬風第35章 柳葉飛刀第37章 書生神機第73章 九冥神功第80章 俠女刺帝第52章 俠隱天龍第7章 兇案疑雲第41章 風塵俠侶第85章 無名島主第54章 小樓藥香第4章 俠隱仙山第62章 碧玉擊石第32章 不周仙山第2章 五俠傳說第39章 紅柳雙嬌第54章 小樓藥香第19章 閨閣之隔第70章 惡鬼之使第82章 情意難絕第2章 五俠傳說第66章 荒野人語第38章 詩中紅柳第50章 神人拜天第79章 無名孤島第42章 愛如止水第86章 鐵骨仁心第45章 一對璧人第23章 一段佛緣第9章 布衣捕快第68章 天龍怪客第19章 閨閣之隔第50章 神人拜天第77章 仇光愛火第70章 惡鬼之使第75章 採樵幽人第31章 一蓑煙雨第2章 五俠傳說第88章 鏡壺中仙第15章 貫日驚虹第54章 小樓藥香第4章 俠隱仙山第38章 詩中紅柳第65章 鬼死魂散第25章 枯瘦老人第17章 生死苦別第25章 枯瘦老人第55章 快刀斬風第35章 柳葉飛刀第35章 柳葉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