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

宋時烈的一聲嘆息立刻就引來了周圍衆人的一陣附和。與崇尚力量因而將唐朝視爲中華盛世王朝的倭人不同,在朝鮮人心目中明朝纔是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瑕疵的王朝。現今完美的明朝被禮崩樂壞的中華朝所取代,自然是讓朝鮮人唏噓不已。而他們得出這個結論的緣由則是出於對“正統論”的論述,以及對朱熹的思想的依從。

事實上,自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起,朝鮮便不僅在政治上將朱熹思想奉爲指導思想、治國的指導方略。在哲學思想上,亦以朱熹思想爲本源,並形成了頗具朝鮮特色的“性理學”。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朝鮮士大夫的心目中,讀孔子著作而不讀朱熹著作是無法深入瞭解孔子學說的,也不可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在朱熹學說中正統地位的中原王朝必須具有兩個特點:其一,乃漢族建立的王朝,沒有異族建立的王朝,若南北朝時期之五胡十六國,皆入無統之列,以體現其華夷有別的觀念;其二,皆爲大一統政權,入統中原,領有全國,而且有相當長的穩定期,這是大一統觀點相當重要的原則。就這兩點來說中華朝都十分符合。然而已然將程朱理學發揮到“極至”的朝鮮人卻固執的認爲,繼承明朝的中華朝乃是篡位而得,不是正統。因而對其在心中的牴觸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滿清。

此時,卻聽一旁的金翻譯跟着附和道:“是啊,中原自三代以來,居天下之正者,皇明也;合天下之統者,亦皇明也。而今的中華朝雖受明皇禪讓,卻終究脫不了魏、晉、宋之流弊。謀位不正,又是女主持政,朝綱墮落也就不足爲奇了。”

金省齋的話一出口,在場的衆人立刻就變了臉色。雖說他說的是朝鮮語,但這畢竟是在別人的領土上。更何況是如此明目張膽地垢弊一國之君。若是一不小心將此話傳羅出去,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啊。於是一干人等立刻便向金省齋使了個眼色,繼而又向外張望了一下。眼見四周沒人,這才長長地舒了口起,將門窗關了個嚴嚴實實。見衆人如此緊張金省齋本人倒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卻見他擺了擺手嚷嚷道:“你們不要太過緊張。這些話語漢人自己不是那報紙上談論過嗎。”

“漢人是漢人。吾等身爲藩屬使節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金翻譯日後你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詞!”宋時烈眉頭一皺警告道。其實在他心目亦從未將中華朝是作中原的正統。否則剛纔就不會發出那樣一聲感嘆了。當然朝鮮人在這方面似乎只關心中國歷史上王朝的正統性,而從不關心其本國曆史上王朝的正統性。這一點也算是朝鮮儒家性理學思想的一大特色。因此作爲一個“言必稱朱子”的典型朝鮮士大夫,宋時烈更在意的是中華朝這些年在文化上的正統性。卻聽他不無感慨地說道:“朱子有言,正統者,一是尊中華、攘夷狄、復仇雪恥;二是法《春秋》、立綱常。中華畢竟消滅了韃虜光復了中華,這尊中華、攘夷狄、復仇雪恥算是做到了。但說到法《春秋》、立綱常嘛,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了。而今的中華朝名爲中華,卻已然將中華的綱常丟失殆盡了啊。”

“宋大人所言極是,三綱五常,天理人倫之大體,於此有缺,則國不可爲國,人不得爲人。要我說,他們連第一條‘尊中華、攘夷狄’都沒做到。現今中原士林對所謂的天學、西學趨之若鶩。有道是,華夷有別,堂堂的天朝上國怎麼能對夷狄的學說感興趣呢。向來只有不知五常的倭人才會醉心於那紅夷的蘭學。卻不想上國也會落此下乘。”一個年長的朝鮮使節跟着點頭道。正如當初朝鮮人堅信“胡人無百年之運”,此刻的他們也在心中暗附已經變異了的中原遲早會陷入混亂。因而中華朝現今的種種優勢在朝鮮人眼中也就被有意識的忽略不計了。因此明朝之前對朝鮮索處女啊、索火者啊,後來又屢索貢物啊,之類的經歷則成了朝鮮人心目中美好的回憶。反觀現在的中華朝要求朝鮮開阜通商則成了無理要求。朝鮮人對當年明朝派往朝鮮的宦官、行人、給事之流奉若神明。對此刻前來中原與商賈洽談視作了莫大的屈辱。

不過這些還不算是讓朝鮮人最難以接受的事情。讓他們覺得頗爲屈辱的是中華帝國現今對朝鮮的態度。卻聽那金翻譯緊跟着附和道:“攘夷狄、復仇雪恥,重在雪恥而不是復仇。可而今的中華朝卻是信奉以牙還牙。周圍小國只要稍有不慎,就會遭來上國的懲罰。朝鮮不過曾以權宜之計,假裝臣服過胡虜。卻被垢弊至今,處處遭受上國的刁難。而那些曾經肆虐中原的胡虜反倒是成了天朝子民。”

“就是,可笑的是有人竟然還說‘夷可變夏’,說那些胡虜也能教化成人。真是的,胡虜再怎麼教化都是野蠻人!”另一個使節滿臉不屑的嚷道。

“不止如此,現在的鴨綠江兩岸滿是從關內遷移的流民和從山林裡跑出來的野人。那些流民佔據了大量肥沃的土地進行耕作。而那些野人則時不時地深入我朝腹地山林打獵。”一提起這些年不斷南下的遼東流民和野人,幾乎每一個朝鮮人的臉上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不平之色。

“若說關內的流民也算是從中原來的天朝子民。可那些野人是赤luo裸的胡虜,憑什麼受到天朝的庇護。說起來,朝鮮雖爲東夷,但在內心是真心仰慕中華的,也是誠心向中華學習的。比起那些不懂禮教的蠻夷來,我們不是更接近於華人嗎!”宋時烈頗爲委屈的嘆息道。

在朝鮮人看來,遼東的非漢族都不屬於中原王朝的子民,乃是化外野人。因此不管女真也好、鄂倫春也罷,只要不是漢人,他們都統稱爲野人。但有意思的是,當朝鮮人談及自身的“華夷觀”時,則認爲作爲東夷的朝鮮人可以入“華”,而且早成“小中華”了。在他們的觀念中,惟獨朝鮮才實現了由“夷”變“華”,其他任何非漢族都不可能變“華”。因而中華帝國在對待遼東部族與朝鮮上表現出的“厚此薄彼”,讓朝鮮上下委屈不已。他們不明白爲何僅憑一個所謂國民的頭銜,那些野蠻人就成了天朝人。而朝鮮卻仍舊被中原政權視作“外人”。當然他們心裡也清楚怎樣才能取得中華帝國國民的待遇。但那樣做是李朝上下絕對不能接受的事。

無論朝鮮人怎樣矛盾於中原正在逐步變化着的華夷觀。中華帝國依舊像一顆恆星一般自顧自地吸納着周圍一切所能觸及地域的資源。期間受到衝擊的不僅有倭國、朝鮮、南洋諸國等中華傳統朝貢圈。就連遠在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莫臥兒帝國亦不能就此倖免。

作爲印度歷史上堪與孔雀王朝相媲美的莫臥兒王朝,其締造者巴布爾其實並不是印度人,而是蒙古帖木兒的直系後裔。早年,巴布爾將其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在突厥斯坦的費爾干納小公國喪失怠盡後,便帶着一干手下在草原上一直過着被他戲稱爲“象棋盤上的王在格子之間移來移去”的流浪生活。直到1504年,意外的幸運突然降臨,他率領300名衣衫檻褸的部下攻佔了阿富汗的喀布爾。從那裡,巴布爾將貪婪的目光投向南面的印度肥沃平原。大約20年後,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他。在由奧斯曼土耳其人操縱的火繩點火滑膛槍和火炮的支援下,巴布爾竟奇蹟般地以12000人的小部隊打敗了印度的10萬大軍。他乘勝佔領德里,作爲他的新首都,莫臥兒王朝就此建立。

雖然巴布爾在攻佔德里四年後便去世了。但他的兒孫顯然比他更有做君王的天賦。特別是在他的孫子阿克巴(1556-1605年在位)統治期間,印度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莫臥兒帝國就此臻於鼎盛,其疆域從喀布爾和克什米爾擴大到了德干高原,最終成爲與奧斯曼帝國並肩的伊斯蘭強國。不過與穆斯林的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大不相同,莫臥兒帝國的上層建築雖是穆斯林,其基礎卻是印度教的。故而莫臥兒帝國疆土雖大,卻沒有像中國那般實行中央集權的行省制。而是採取了較爲鬆散的軍事采邑制和封建土地的世襲佔有制。

爲此,莫臥兒人將征服的印度國土統稱爲“哈利薩”,意爲國家直屬地或國庫地。除了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外,帝國的其他大部分土地都按戰功分封給貴族作爲軍事采邑,叫做“扎吉爾”,其佔有人稱爲“扎吉達爾”,以軍事服役爲條件。另外在印度,還有不少不受帝國直接統治,但卻臣屬帝國的土著部落酋長和印度教王公,以及帝國直接統治地區中的包稅地主,稱爲“柴明達爾”,意爲“土地持有者”。他們不僅向所轄地區的農民徵收實物地租,而且強制農民在其莊園中服勞役。柴明達爾在其所轄地區內擁有司法權,而且握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此外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寺院也佔有一定數量的土地。

高達一百多萬人的帝國常備軍、裝備有精良武器的帝國艦隊,17世紀的印度在軍力上同樣讓人不敢小窺。但無論多麼龐大的軍事實力,都不能抵消寶石、香料、象牙等等財富對人的誘惑。自16世紀起,葡萄牙、荷蘭、英、法等國相繼踏上了這個東方文明古國攫取財富。英國更是在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以後,便一直都處心積慮地想在南亞次大陸上謀取殖民地。

然而還未等歐洲人在印度打開缺口站穩腳跟。又有一羣來自東方的冒險家加入了進來。他們比歐洲人更早接觸古印度文明,也更會博取那些土邦主們的好感。恰逢17世紀中葉,印度各地不斷髮生農民起義。爲了鎮壓起義農民,莫臥兒王朝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軍隊的鉅額開支使國家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大封建主之間爲了爭奪皇位,時演內訌。內部的動亂加上外部勢力的不斷侵襲,看似強大的莫臥兒王朝便在這內外夾擊下日漸暴露出了疲態。而最先被打開缺口的正是那些作爲“扎吉達爾”、“柴明達爾”的總督們。

此時此刻在印度安曼土邦主的府邸,一羣皮色打扮各異的外國人正恭敬地等候在外。望着外頭南亞次大陸火辣辣的太陽,以及室內亂竄的蒼蠅,幾乎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的疲倦的神情,卻沒有一個人敢就此打哈氣。這羣人可不是什麼普通的訪問者。他們是分別來自香江商業協會、英屬東印度公司、荷屬東印度公司以及西、葡、法等國的商務代表。若是換做在他們自己的殖民地裡,這羣大佬們早就在自己舒適的辦公室裡翹着二郎腿,對當地的土著酋長指手畫腳。但此刻的他們卻只能老老實實地等在門外。就算是沒有吃過午飯、就算正午的氣溫熱得人發慌,就算一干人等已經在外頭等了將近一個時辰。他們還是不能流露出任何不滿的神色。因爲此地還不是他們的殖民地,這片土地上的權威是裡頭那個大肚肥腸的柴明達爾。爲了生意一切都得忍受。

在這一干紅頭髮藍眼睛的代表當中,來自中華帝國香江商業協會的代表無疑是最扎眼的一隊。作爲唯一一個東方國家的商務代表香江商業協會的成員始終與周圍的歐洲人保持着一定的距離。而一旁的歐洲代表則不時地向他們投來好奇的目光。只可惜除了那公式化的笑容之外歐洲代表從這羣中國人身上幾乎讀不到什麼具體的信息。反倒是被作爲商業協會主使的楊辛榮瞧出了不少端疑來。

在楊辛榮看來,西洋人很不善於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從在場衆人的神情舉止,就能輕易地讓人猜出他們心中所想。就如那神情倨傲的英國使節一看就知道英國艦隊這些日子保不定又在哪兒撈了一票。再看那法蘭西使節與西班牙使節時而低語的模樣,估計兩者在香料爭端上應該已經達成了共識。至於斜對面的荷蘭使者,楊辛榮連看都不用看,就能猜對方那獻媚的表情。這次中國艦隊的護航可謂是挽救了荷屬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生意。現今荷蘭人一見到香江商業協會的人立刻就像是見到親人一般又摟又抱的。雖然楊辛榮很反感西洋人的這種兔子作風。但給荷屬東印度公司護航畢竟爲商業協會開啓大西洋航線。再說這麼做也有力地抑制了英國人在印度洋上發展。要是真讓英國人擠了荷蘭人的分額,他們的眼睛保不定哪兒天就要張到頭頂上去了。

正當楊辛榮盤算印度洋上的局勢之時,卻聽一旁突然有人悄聲向他詢問道:“大人,您說這土王今天還會不會見咱們了啊?”

【……65 朝鮮自稱小中華 莫臥兒吸引衆列強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45節 火槍與聖水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十九節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11節 海盜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2節 陪審團(下)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20節 湯若望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7章 投命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楔子第一節第17節 暗戰(三)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0節 《乙酉憲誥》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1節 皇宮深院第13節 盛宴(五)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37節 揚帆第31節 蜀中大西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7節 盛宴(二)第33節 交易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二十四節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5節 關中日落第5節 痢疾!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三十節第二十九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10節 生死界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二十八節第十一節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五節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3節 交易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7節 山西烽火(三)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