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

雖然尚且不知陳子壯與王夫之在聽完孫露有關憲政的陳述之後有何心得。但至少那一日的談話讓弘武女皇陛下度過一個安寧的春節。從她接見完陳、王二人一直到弘武六年的開春,帝都南京再也沒發生過類似冬至擋駕之類的事件。期間復興黨與東林黨之間的雖然還是明爭暗鬥不斷,但比之之前的一年已是大爲降溫。這也難怪,帝國各省的國會席位均已塵埃落定。復興黨統領下一界內閣已成定局之勢。而東林黨雖然差一點兒就惹腦了女皇玩火自殘,但也通過之前的一番折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由於在議席上已無多大爭議,離國會召開的日子也是日漸臨近。於是乎,來自帝國各地的國會議員以及他們從各個省份帶來的議案便成了弘武六年最熱門的主角。

“京城不愧是京城,走到哪兒都那麼的熱鬧。老爺您瞧連馬都穿衣服呢。”長街上一個身揹包袱的少年睜着一雙好奇地大眼睛四處張望着。可他腳下的步伐卻一刻都沒有停歇過始終緊跟着前面兩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

“黑子,那不是馬的衣服,是糞袋子。爲了不讓馬糞弄髒大街,套着接馬糞用的。”同樣身揹包袱的藍衣中年人回過頭來解釋道。

“噢,原來是接馬糞的啊。京城人還真考究。想我們那裡成天馬兒騾子駱駝的滿街拉屎也沒見有人給套糞袋子的。” 黑子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

“瞧,你這小子一驚一乍的活像只猴子似的。就不怕給人瞧了笑話了。”藍衣男子指着少年笑罵道。

“誰敢笑話咱們。咱們的喬老爺可是堂堂的國會議員。是代表山西來京師開國會的,到時候還能晉見到女皇帝呢。這是多大的殊榮啊。就連咱們那裡的縣太爺也沒見過皇帝的面過呢。”黑子旨高氣昂的說道。

“好你個小子。瞧你這架勢倒像是你小子做了議員老爺呢。”藍衣男子開玩笑似地捶了黑子一下。黑子卻趁機跑上前去向錦衣男子“訴苦”道:“老爺你瞧,誠叔又沒事捶人了!”

“好了,你們兩個也別鬧了。這兒可是天子腳下,一舉一動都要穩重。”錦衣男子面代笑容的告誡道。正如那黑子所言,他便是來自山西的國會議員喬承雲。初來乍到的他雖和兩個隨從一樣對能來帝都心中充滿了激動,但性格沉穩的他表面上還是像尋常時一般舉止穩重。

正當此三人遊蕩於南京的街市驚歎於帝都的繁華之時,卻突然被人攔了下來道:“三位客官剛來京城吧。”

“是啊,剛從碼頭下船。”黑子一擡頭髮現來者是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小二,當即便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道。那小二聽對方這麼一回答,可就更來精神了。卻見他眉開眼笑的點頭哈腰道:“三位客官請上樓歇歇腳,喝口茶,吃頓飯,若是還沒着落,咱們客棧的價錢全京城最是公道!”

“這位小哥先等一下。我們剛來京師不久,有件事想向小哥打聽一下。”喬承雲不慌不忙的打斷道。

“客官您儘管問吧。”小二熱心的應和道。

“請問小哥可知禮賓司衙門怎麼走?京師的山西會館有在何處?”喬承雲禮貌的問道。

那小二早已聽出了對方的山西口音,現在又見喬承雲如此提問,臉色當即便冷了下來。卻見他狐疑的詢問道:“客官您是?”

“這位可是來自山西的喬議員。咱們得去禮賓司衙門辦正事呢。你問這麼多幹什麼。”看出對方臉色不對的黑子傲然的說道。

耳聽對方這麼一說,小二臉上的不屑之情反倒是更甚了。他心想不就是個從鄉下來的土包子議員嘛,有什麼好了不起的。像這樣剛從碼頭上下來的議員老爺自己一天不知要接待多少位呢。就在小二在心裡哼哼之際,打從街的另一頭來了輛馬車停在了店門口。那高頭大馬,那藍尼車棚,見此架勢小二立刻就轉了方向笑吟吟地卻給那輛馬車拉門去了。卻被跟車的侍從擋在了一邊。只見車門打開後,從裡頭緩緩走出了一個三十多歲身着絲袍的男子。雖然他連看都沒看一眼傻站在店門外的喬承雲等人便徑直走進了客棧,但他的一舉手,一投足卻着實震住了在場的衆人。更不用說跟在他身後了四個侍從一眼看去也不是什麼尋常之輩。

卻見那山西黑子一臉羨慕的盯着對方的背影悄悄地向一旁被拒絕的店小二問道:“哎,剛纔那人是誰啊!怎麼這麼大的派頭?是京城裡的大官嗎?”

“你連這位老爺都不認識呢。他可是松江府的府議員,吳淞槽行的杜當家。”小二提高了嗓門說道。彷彿對方不認識那杜議員就是犯了什麼大錯似的。不過,山西黑子卻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口吻嚷道:“槽行當家又怎樣,不過只是個府議員罷了。喂,你究竟知不知道禮賓司怎麼走啊。不知道的話,我們就去別家問了。”

“罷了,我也不同你們爭了。幾位想去禮賓司。喏,往前穿過兩條馬路,左手拐彎就到了。”小二說罷,嘿嘿一笑便自顧自地繼續在街上招呼起客人來。

“什麼嘛。真是狗眼看人低。”山西黑子揮了揮拳頭嘟囔道。

面對黑子不滿的表情,喬承雲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一笑。他心裡十分清楚那店小二爲什麼會有這樣想法。說起來中華的省份雖有貧富強弱之分,可各省的議席名額卻是固定的。不會因爲一個省份富裕或是人口衆多而多給議席。而像山西、陝西等即不富裕,人口也不多的省份往往就要從矮子裡拔高子來選議員了。因此這些省份除了那些名動儒林的議員,其他所選出的國會議員無論是在名氣上還是在勢力上均不能同沿海富裕省份的國會議員相提並論。於是也就有了剛纔那國會議員給府議員讓道的一幕。

對於這種情況,喬承雲本人顯得十分坦然。在他看來議員在這種方面進行攀比沒有半點兒意義。各省之間的差距是不容質疑的。有時間長吁短嘆眼紅別人,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能讓自己不白來京城一趟。想到這裡,喬承雲不自覺地便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經過前朝兩界的國會的磨合,現今中華朝的地方官府與地方議會儼然已在諸多方面達成了一定的默契。在帝國的不少省份,省府充分尊重省議會在當地的地位,不再以父母官自居。對於地方議會提出的議案也極其重視,絕少有否決的事件發生。這一來是由於帝國有明令,帝國官員不得出任自己屬籍地的行政、司法官職。因此對大多數新來乍到的地方官員來說,他們要想在陌生的管轄地政令通暢就不得不需要仰仗地方議會。二來則是省議會議員有去京城參加國會的資格。而五年一度的國會又恰恰與地方官員的任期前後相錯一年左右。無論是爲了彰顯自己的政績,還是防止國會議員去京城打自己的小報告。在國會召開前二年內安撫好各省府的議員老爺也成諸多父母官們的頭等大事。國人向來講究禮尚往來,各省的國會議員在這方面也不能免俗。既然青天大老爺在地方虛懷若谷,作爲地方民意的代表自然也得爲大老爺表一表功。再說地方政績卓著對於國會議員們來說也是一件極其光彩的事情。

除了相互表功之外,國會對於地方省份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爲地方解決困難。說起來這本是地方官員的一項職責。可全國上下每月向朝廷上書的奏表何其之多,想要引起朝廷的注意又談何容易。況且地方官員也不可能爲此特地離開自己的管轄地上京請命。雖然國會要五年才召開一次,但沒有烏紗帽的國會議員,他們的請願書恰恰卻能直接交到女皇的手中。由此也使不少省份開始選擇採取行政上書與國會請願雙管齊下的方法來向朝廷呼籲自己的問題。

而此刻在喬承雲胸口上擺的正是有關山西省政務的請願書。當然如此重要的任務並不是要由喬承雲一個人來完成。此刻的他必須先去禮賓司報到,再趕往山西會館同其他山西議員回合一起商討如何在國會上提出相關的議案。想到這些,深感責任重大的喬承雲立刻收起了思緒回頭向身後的兩個隨從開口道:“時間不早了,咱們還是快點去禮賓司吧。”

“是,老爺。”老誠應和着背起了行囊。

“哼,什麼鬼地方。送給老子住,老子都不要呢!”那個黑子回頭朝客棧作了個鬼臉後,三步並做兩步地趕了上去,好奇的問道:“誠叔,你說槽行當家很厲害嗎?”

“哎咦?你小子剛纔還不是說人家不過是個府議員罷了。怎麼這會兒,又變了副嘴臉了呢?”老誠眨了眨眼睛問道。

“我剛纔不是看不過那小子的勢利樣才這麼說的嘛。誠叔,你還沒說呢。槽行當家真的是很厲害的人物?”黑子不好意思的說道。

“這全天下的運河和沿海航線十條有九條是由槽行掌控的。沒有槽行天下的貨物就沒辦法通過水陸運輸。大概就這個意思吧。我也只聽二老爺說過,沒有真正見識過。不過看剛纔那人的架勢,這槽行應該真的很厲害纔是。”老誠信誓旦旦的點頭道。

“哦,原來是在水上運貨的啊。南方有那麼多河,怪不得他們在南方這麼橫呢。不過要是換在咱們山西,槽行可就吃不開了。誰都知道咱們那裡多山地。誠叔,你說要是咱們二老爺的棧道開成了,以後各式各樣的貨物就能順着棧道運到關中去了。這樣一來咱們的馬隊不就成了山裡的槽行了。嘿嘿,保不定哪兒天俺也能做當家的呢。”黑子一臉嚮往的說到。

“你小子年紀不大,心倒不小。早知如此還真該讓你去二老爺那裡當差呢。老爺你說是吧。”誠叔哈哈一笑道。

眼見兩人一唱一合的模樣,喬承雲不由也跟着發出了會心一笑。雖然是以喬家家產爲抵押,但二弟喬承雨競得棧道標段的消息仍舊是讓族裡上下激奮不已。事實上,不僅是喬家,對於整個山西省來說晉察冀道工程都是意義非凡的。一旦棧道建成不但能加強山西與華北、遼東等地的聯繫,更使物資源源不斷地進入關中腹地,屆時將給整個晉察冀地區帶來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然而越是美好的願望,實際操作就越是艱辛。雖然爲了得到山西的原煤,香江商業協會等大商家都肯出資資助棧道的建設。但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山西上下還需要朝廷給予更多的資助。但帝國的疆域那麼大,需要朝廷資助的省份又何止山西一家呢。看來此次國會還需多作計議才行啊。

邊想邊走之際,喬承雲在不知不覺中已然來到了禮賓司所在的那條大街。可真當他們想要轉彎之時,遠處突然有幾個人手舞足蹈地跑來叫嚷道:“來了!來了!夷人的使團來了!在中華街那兒,大家快去看呢!”

給那些人這麼一喊,大街上頓時就綠色了起來。不少人當即就放下了手裡的活跟着向中華街跑去。見此情景,好奇不已的黑子趕忙就攔下一個想去看熱鬧的人詢問道:“大叔,你們這是去看什麼呢?”

“當然是去看夷人的進貢使團啦。那些夷人不但張得奇形怪狀,有時還會帶一些奇珍異獸來作貢品呢。反正是很熱鬧的事。不和你說了。去晚了,可就看不着好戲了。”那人說罷便匆匆茫茫地跟上了去看熱鬧的隊伍。

“老爺咱們也去看看吧。好像很有意思呢。”黑子躍躍欲試的提議道。就連一旁的老誠也忍不住踮起腳好奇的張望起來,雖然站在這裡他什麼都不可能看到。

然而喬承雲卻連想都沒想就果斷地囑咐道:“黑子,別去湊熱鬧了。以後這樣的機會有的事。咱們還是快點去衙門報道吧。”

“噢,是老爺。”黑子戀戀不捨地望了望遠去的人羣,最終還是乖乖地隨着喬承雲踏進了禮賓司衙門的大門。然而此時心有不敢的黑子卻並不知曉,正當人們忙着去中華街看外夷進貢使團的熱鬧之時。一騎快騎風塵僕僕地從另一個方向衝進了長安左門,馬上的騎士不但帶來了八百里急件,更帶來一個與整個西北地區關係密切的驚人消息。

【……112官府議會相持如賓 各省議員暗自較勁 文字更新最快……】@!!

()

第二十七節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七節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二十八節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2節 藩王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四十四節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四十一節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4節 君與臣(下)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32節 朝鮮使節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7節 茶與茶杯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2節 魯冀防線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0節 湯若望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三十三節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二十節第3節 登陸旅順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5節 仲夏之夜第44節 蕙露軒第29節 隆武皇帝(上)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5節 孟津渡口第二十三節第22節 荷蘭人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10節 江左諸府第15節 暗戰(一)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5節 溼牛皮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4節 風口浪尖(四)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8節 巨獸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7節 路(二)第21節 范文程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3節 賜名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1節 宗族會議第10節 驚變(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4節 密使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