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

在真實的歷史中,在孫承宗死難高陽城之後。盧象升因爲身爲兵部尚書,兼天下督師,要承擔對應的責任,當即便被崇禎帝罷了職。雖然崇禎皇帝准許其戴罪立功,仍然具有領兵之責。但之後無論是兵權,還是指揮權都大加削弱,無法再繼續指令三鎮總兵。故而,盧象升所指揮的最後一仗,參與者也不過他本部所率的五千人馬,哪有會有不敗之理?

如果說一切事件都需要一個源頭和一個原因的話,那麼,朝廷的戰和不定便是盧象升最後敗亡的源頭。而孫承宗的意外身死,就是那個最主要的促因。周顯在第一次見盧象升之後,就在考慮如何改變他最終的結局。想了好幾天,纔想出這樣的一個辦法。一旦盧象升救了孫承宗,或許後面的一切都會有所改變。

盧象升沉吟良久,道:“這個方案確實有一些可行之處。但多爾袞多謀善戰,對軍事之敏銳遠超常人的想象。如若他一旦發現我率領援兵到達,他恐怕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何安然北撤,又怎麼會冒着巨大的風險繼續強攻高陽?”

周顯笑道:“這就需要盧督師來捨命陪多爾袞玩這一局了?如若到時候您雖然率部成功進入高陽,但所率的只是本部五千人馬,我相信多爾袞必然還會繼續強攻。您要知道,您盧閻王的大名。不僅在流賊之中,就是在滿虜之中也是大名鼎鼎。多爾袞看到您只是率少部人馬入城,以滿虜之驕橫,斷然不會將您放在眼中。而高陽城又那麼小,看着旦夕可破。您覺得以我大明兩位重臣的性命,難道還不值得多爾袞冒險一次?”

盧象升沉思片刻,望向周顯說道:“你是想以我和孫閣老兩人爲餌,引多爾袞捨不得放棄強攻高陽?從而爲後續大明軍隊創造機會”

周顯點了點頭道:“此事,確實存在一些風險。但一旦成功將滿虜吸引到那裡,或許真可以攻破他們。學生所說只是我的一點提議,至於不當之處,還望督師能夠贖罪。”

盧象升豪邁笑道:“敢拿我們兩個的性命做賭注,你的膽子可真夠大了,但此計聽起來確實可行。自領兵之日起,某便有死國事之心。如果能以一己之死換取徹底擊破滿虜,吾何惜一命?你的這個建言我暫時收下了,但此時還需繼續探查。我會加派斥候,時刻關注保定那邊的形勢。一旦確定滿虜確實有進攻高陽的意圖,我便會如你所願,第一時間率部馳援高陽,盡全力堅持到朝廷援軍到來。”

周顯笑了笑,道:“盧督師,學生還有兩個建策。一是聽聞陛下從戶部調取萬金,而又從內帑之中拿出了三萬金,總共四萬金賞賜於您用以犒軍。依學生看來,這四萬金您可以拿出一半賞賜將士,剩下的一半就用來在京師附近購置糧食。這樣一來,即使各地州府不爲您提供糧草,你也可保證士卒不會遭受凍餓之苦。還有一條是,守城之時,各種火器至關重要。您現在還有統領三鎮總兵之權,如果將三鎮將士所有的火器交給您的本部人馬,到時候守城必能事半功倍。而且,最好不到緊急之時,不要輕易使用。只有這樣,多爾袞纔會以爲自己有時刻攻破高陽的可能,更有利於將他釘死在那裡。”

盧象升點了點頭,笑道:“我果真沒看錯你,年齡雖幼,但思慮周全,給予時日,必是朝廷大將。好好加油,我看好你。”他擡頭望了望天,站立起來道:“沒想到竟然和你聊了這麼久,我現在該走了,不能讓城外的將士們等太久。”

周顯立起身來,躬身拜道:“學生恭送督師,助您此次能夠一切順利,安全而回。”

盧象升笑道:“借你吉言。如果此次真的能夠大破滿虜。等到我回到京師之時,我一定好好的設宴請於你。”

周顯躬身一拜,笑了笑道:“那學生就等盧督師的好消息了。”

看到盧象升騎馬遠去,周顯暗自嘆息了一聲,道:“盧督師,希望我所做的這一切,能最終能幫到你。”

在盧象升率部出京之後,朝廷的主戰方和主和方終於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衝突。主戰方楊廷麟在朝堂之上,直接斥責楊嗣昌賣國求榮,爲一等國賊。要求崇禎帝直接將楊嗣昌解職,言辭之激烈,呼應大臣數目之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崇禎帝維護楊嗣昌,並沒有對他有絲毫斥責之語。而楊嗣昌卻因此徹底忌恨上了楊廷麟,向天子上疏辯稱他知曉兵法,提議由其擔任兵部主事。明升暗降,將他放到盧象升軍中效力,最終將這個討厭的人徹底趕出了京師。而周顯這邊,唯一一個能讓自己提起興趣上課的夫子也沒有了,這種損失簡直是大了去了。

對於楊嗣昌本人,周顯歷來是心存感激的,要不是他的大力推舉,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天子注意到,並讓擔任太子陪讀。而且,在周顯看來,也從不覺得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有什麼錯。但他這個人的心眼實在太小了,睚眥必報的性格也讓周顯絲毫談不上喜歡。

楊嗣昌是少數幾個在那個時代能徹底改變大明最終命運的人,他的才能也足以擔起如此重任。但可惜的是,他忘了,要徹底改變這個亂世,必須身旁有一大堆有才能的人支持他,而不僅僅是謀求到皇帝一人的支持就可以了。

盧象升因爲他的原因而戰死鉅鹿,孫傳庭也因爲他的嫉賢妒能而很長時間不受重用。在朝廷之內,能擔得起重任的大將,要麼被他忌恨,要麼被徹底棄用。導致最後他身邊能夠依靠的要麼是左良玉、賀人龍等這樣的桀驁之輩,要麼是一羣只會聽從他命令的無能之將。也不怪乎最後他耗盡心力,卻一敗塗地。

不能容人者,終被衆人所棄。

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946章 議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六百三十三章 相逢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的序章2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的序章2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奇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954章 變革3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六百三十四章 鑄錢第五十章 兵起8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