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周顯送走金尚憲,獨自返回房內,端起放置了桌上的酒壺飲了兩口,然後坐在椅子上默默發呆。事情已成,只是感覺有點對不起金尚憲這個老實人。

不一會,王武緯走進房內,拱手向周顯道:“軍門,戚將軍和左之藩已經離開。要是沒有什麼事情,屬下也告辭了。”

周顯點了點頭,轉身走進書房,拿出一封信道:“王同知,你回去收拾一下,明日就啓程去皮島。將這封信帶給林總兵,告訴他,朝鮮之事全權由他做主,不必再另行請示。”

王武緯接過信,看着周顯道:“軍門,那國田兵那裡?”

周顯道:“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自有打算。對了,朝鮮可能在不久之後就會發生大的變故,到時候你以大明使者的身份全力協助林總兵。我會上書朝廷,給予你新的官職任命。如若做的好,你的職位至少會再升一級。”

王武緯不太明白周顯到底什麼意思,但聽到自己要升職,心中欣喜,連忙道:“多謝軍門,屬下必竭盡所能,不負軍門所望。”

周顯擺了擺手道:“去吧!”

待王武緯走後,周顯令夏舒將顧炎武和李雄二人帶了進來。顧炎武依舊滿臉通紅,但雙眼炯炯,沒有一點醉酒的樣子。李雄和韓勇一樣,是周顯在軍中最看重的青年將領。只不過韓勇被調入驍騎營,成爲一員戰將。而李雄在周顯撤離朝鮮的時候留在了那裡,負責聯結朝鮮國內向明的大臣和收集情報。

顧炎武忍不住首先問道:“軍門,事情妥了嗎?”

周顯道:“金尚憲主動提出返回朝鮮,親自勸說朝鮮王李倧歸藩大明。李雄,你明日便隨他一起登船,一路安全護送他到漢城。”

李雄拱手道:“諾!”

看顧炎武欲言又止的樣子,周顯問道:“忠清,你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

顧炎武猶豫了一會道:“軍門,屬下對您的做法有點不解。朝鮮國內人口七百餘萬,士卒不過十多萬,且戰力低下,實不能與日本倭兵相提並論。您讓我裝醉,將倭人來信的消息泄露給金尚憲,無非是想朝鮮重歸大明。但這樣做,真的值當嗎?爲何不利用倭人侵入朝鮮,讓他們來牽制滿虜,畢竟現在的朝鮮是他們的藩屬國。”

周顯拿起那兩封信,輕輕在桌面上敲動了兩下道:“你真覺得日本會真心支持我大明?”

顧炎武道:“至少也比背叛宗主國的朝鮮更可信。”

周顯笑着搖了搖頭道:“朝鮮王李倧叛明之舉確實可惡,但就像金尚憲所說的,朝鮮國內從普通百姓到士子大臣,大部分是心向大明的。如果大明准許日本侵入朝鮮,就等於放棄了這些人,再想收回朝鮮人的心就會難上加難。更重要的是,倭人不通教化,不知禮儀,與禽獸無疑。如若讓之佔領朝鮮,其野心斷不會止於朝鮮,即使將來我軍平定滿虜,亦要面臨來自他們的威脅。現在日本之所以有所忌憚,是因爲他們覺得大明依舊強大。一旦讓其知道實情,看到大明此刻的孱弱,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生出其他的狼子野心?如若他們與滿虜合作,那對於大明來說,將是最苦的一劑毒藥。我現在是利用日本人的這兩封信給朝鮮人施壓,並不想受其害。”

顧炎武眉頭緊蹙,沉默了一會道:“軍門,既然日本國已經在信中表達了想要出兵朝鮮的意願。難道大明不同意,他們便不會出兵了嗎?”

周顯點頭,十分自信的說道:“對。你看看這兩封信,一封是日本請求再次成爲大明的藩屬國,另一封信是說自己願意協助大明攻佔投靠滿清的朝鮮。雖然上面蓋有日本的國印,並簽有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名字,但它們都不是正式的國書。而且,這兩封信還是由一個沒有絲毫地位的商人帶來的。這充分說明,日本國內對此事的態度並不慎重,更多的是一種試探。他們是想先看看大明的態度和反應,以此估算大明是否還如以前般強盛,來進一步決定自己該如何行事。如若我們對之強硬,他們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德川家光自當上幕府將軍以來,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禁海鎖國。我還真不相信在大明決定支持朝鮮之時,他膽敢繼續堅持派兵。只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忠清你繼續演一場戲。”

顧炎武連忙道:“軍門請說。”

周顯道:“日本就是一頭沒有完全馴化的猴子,三分像人,七分像獸。你怕他懼他,他便會像野獸一樣全力向前撕咬;而他怕你懼你,就會像自己養的大黃狗一樣聽話乖巧。要想讓之不生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懼,讓他怕。我不會再見那個國田兵了,明日前往萊州之時,你帶上他。趙航已經研製出了新的火炮,而李開也訓練出了新的兵卒,你帶他去靶場看看我軍的武器之利,軍威之盛。並告訴他,如果想重新成爲大明的藩屬國,就派出使者,拿着正式的國書前來。但如若其染指朝鮮,我大明必在將來率虎狼之師,出海攻取其三島之地。”

顧炎武笑道:“威嚇加震懾,屬下明白了。”

周顯點了點頭,轉頭向旁側道:“李雄,金尚憲帶這兩封信的拓本返回朝鮮,必然在朝鮮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這些年,李倧重用降清派打擊斥和派,導致斥和派實力遠小於降清派,我擔心他們難以成事。在關鍵時刻,你要出動大明在朝鮮的力量,盡全力幫助斥和派。”

李雄問道:“軍門,什麼措施都可以採取嗎?”

周顯點頭道:“什麼都可以。即使是讓李倧下位,推出新的朝鮮王,使朝鮮國內陷入分裂都行。總之,我要朝鮮名義上重新成爲大明的藩屬國。之前我突襲漢城,而最終又主動放了李倧,是覺得大明當時在朝鮮沒有立足點,需要其協助。現在皮島水師已成規模,也該朝鮮爲大明這個宗主國做點犧牲了。”

李雄沉默了一會,最終點頭道:“屬下懂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944章 朱慈烺3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四百五十四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四百五十四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三十六章 設伏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七章 夫子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奇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八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