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

李信看周顯臉露疑惑,耐心解釋道:“開封位於豫中平原,是南北交匯,東西貫通之地。車舟相通,水路兩便,城中街市如雲,不可計數,繁華程度絲毫不遜於兩京。它的繁榮和周邊環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一、城中的大部分居民都並非農夫,他們中的一些或許擁有無數耕田,但並非是他們自己耕種。他們多是一些具有不少家產的鄉紳或者商人。二、開封周邊四通八達,水源充足,幾十裡外就是黃河,而城內又有蔡河、五丈河、汴河三河相互溝通。周小兄弟,我說的這些,你大概能明白什麼意思吧!”

周顯沉思片刻,點頭道:“流賊之所以肆虐天下,是因爲大部分很多災民活不下去了,而選擇從賊。開封城的百姓都有一定的家產的,他們沒有從賊的必要。而充足的水源又決定開封周邊的農田都可以得到灌溉,它們受旱災的影響很小,周邊的百姓遠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爲富足,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沒有從賊的必要。”

李信擊掌讚歎道:“周小兄弟果然聰慧,一點就透。旱災也許會持續很久,但開封周邊能受到的影響極其有限。城中的百姓更是心向朝廷,這讓流賊們攻取開封的難度無疑會更大。至少數年之內,我推測他們都無攻取開封的能力。至於數年之後,他們的實力能擴展到什麼程度,這就要看整個天時的變化和朝廷如何應對。”

李信停頓了一下,像是在沉思。“如果等到將來的某一天,流賊真的開始進攻開封,那這大明天下可就真的危險了。在以前,我也認爲這些流賊只是一羣烏合之衆,絕難成大事。但這次,他們攻下中都鳳陽,我才認識到朝廷實在是太輕視他們了。”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朝廷以流賊稱呼那些反抗的百姓,但自他們攻取中都鳳陽之後,他們便不再是賊,將來也很有可能發展爲一支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大軍。天下大勢,終究會朝着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

李信道:“周小兄弟所說的,和我的想法基本上一致。開封爲河南省府,我認爲這兵災遲早有一天會擴展到這裡,因而就提前做了一些準備。”

周顯擡頭望了一下李信,臉色微變道:“李兄是朝廷官員嗎?”

李信淡淡一笑道:“現在不是,但將來就說不準了。而且就算將來仍有可能不是,但也不影響提前做一些準備,是否是朝廷官吏和是否提前做一些準備沒有什麼直接關聯。畢竟一個人只有腹有良策,在猝然用到之時纔不會慌亂。”

周顯聽李信說的隱晦,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麼意思,疑惑的摸了摸後腦勺。

李信震了震衣袖,眼睛直視前方,臉上帶着一股淺笑道:“周小兄弟,你可知道我這兩個月來,都做了什麼事情嗎?”

還未等周顯回答,李信便自顧說道:“我在流賊攻破中都之後,便從家中離開,遊歷了開封周邊諸縣。就是想看一下如若未來流賊進攻開封,將會如何進攻,這便是我做的準備。如果將來爲官,自可以用到。如果不爲官,作爲開封府人士,也可以到時候向有些大人獻策。這也算是爲鄉梓做一些貢獻。”

周顯不由得伸了伸舌頭。如果李信他所說的爲真的,那麼以他的這份遠慮,如果給予時日,將來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但爲何在原有的歷史中,卻沒有聽過這號人物。他再一想,也便釋然了。在那個亂世,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和時間發揮自己才能的。不知多少人還未成年就死在兵亂之中,如流星般劃過天際,什麼都沒留下。

相對於他這個人的不凡,周顯更好奇他到底探究到了什麼。“李兄,那你有沒有推測出流賊將來會如何進攻開封?”

李信淡淡一笑,開口道:“流賊因爲層次不同,很難預料到他們會如何進攻。但如若流賊之中有一些有識之士,必會充分利用開封的劣勢,進行進攻。”

周顯點了點頭,問道:“依李兄看來,開封有哪些匪寇可以利用的劣勢?”

李信道:“我以爲大致有三條。一、開封地處平原,周圍無山河之固,相比洛陽、長安等地,更容易遭受進攻。二、開封人口衆多,糧草都是從外部供應,一旦失去了漕運供給,城池遲早陷入絕境。三、開封毗鄰黃河,從古至今,以水代兵之法從來都不奇怪。”

李信停了一下,繼續說道:“如若我是領軍之將,在進攻開封之時,必做四條準備。一、先攻河洛,蕩除豫地的抵抗力量。二、斷其漕運,切斷開封城的糧草供給。三、圍而不攻,以重兵打擊從各處而來的官軍援兵。四、緊守黃河天險,防備官軍從北而來。適當時機,掘開黃河,以水代兵,逼迫城中百姓投降。”

周顯沉思了片刻道:“李兄,你這似乎本就沒打算強攻開封?”

李信淡淡一笑道:“直接強攻,付出巨大犧牲而又未必就能湊效。我的想法是在拿下洛陽之後,以其爲根本。掃蕩四周,以徹底清除開封周圍的官軍,讓它淪爲一座孤城。然後斷其漕運,圍而不攻,以震懾四周,逼迫朝廷派出援兵。然後敗其援兵,以墜城中守軍士氣。如此三番之後,城中百姓就算不因爲缺糧而主動投降,士氣也必然降到最低。這之後,再強攻之,至少有八成把握可以拿下開封。而以水代兵之法,不到最後時刻,我絕不會採用。畢竟水火無情。一旦到達那個時候,開封也就真的成了一座死城了。”

周顯一臉啞然,從原有的歷史上看,後來的發展與李信所預測的基本相同。闖王李自成在攻破洛陽之後,纔開始三圍開封。第一次偷襲,第二次強攻,第三次採用的就是李信所說的圍而不攻。

先是截斷其糧道,讓開封城處於饑荒之中。再於朱仙鎮大破朝廷十三萬大軍,自此之後再無大股援兵可以援助開封。這之後,就是徹底的圍困。要不是最後有人掘開黃河,開封淪陷是遲早之事。令人驚悚的是,開封近百萬人口,最後存活者只有數萬,一小部分死於抵抗之中,大部分死於後面的饑荒和水災。

周顯默默的嘆了一口氣,心中對於李信的印象得到了一個徹底的昇華,可以說是佩服到了極點。他是一個大才,所謀所劃,皆是國策。

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五百零七章 孟越心事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八十章 出京8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948章 議和3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946章 議和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二章 兄長第八百章 高奇2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948章 議和3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奇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九章 武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