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何去何從

胡府

“娘娘真這麼說?”胡入徽看着下面跪着的蓮兒。

“是,族長,娘娘確實這麼說。可是族長,這件事幹系太大,實在不敢,不敢啊!”蓮兒說道。

“她,竟然等不及了!我不能做,這會讓胡家萬劫不復,我不能讓胡家毀在我手裡。你去和娘娘說,讓她不要着急。”胡入徽說道。

“族長,恕我直言,娘娘現在已經爲了權力不擇手段了,她是聽不進去的。”蓮兒說道。

“那她死,也不能連累我們胡家!”胡入徽陰着臉。

“族長,您想怎麼辦?”蓮兒問道。

“我能怎麼辦?這胡家聽我的,都死光了,剩下一些不聽我的,我也指揮不動。”胡入徽很無奈。

他確實是胡家族長,可是胡家的人都嫌他年齡小,不聽他的,對他的話陽奉陰違,所以纔會導致胡家人過於猖狂,首先被應仲良打擊。

現在,胡家已經衰弱了,可是胡家族人還不明白。要不是應仲良現在將注意力放到了鄭家那裡,胡家或許已經不存在了。

原本,胡入徽還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撤離政治中心,保留實力。如今看來,不大可能了。

“族長,不如用強硬手段立威吧!”蓮兒建議道。

“呵呵,胡劽、胡時勳都戰死了,我已經沒有力量立威。”胡入徽有些傷感。

他本來就是傾向胡劽一派,如今胡劽一派的骨幹已經沒了,胡努一派在他眼裡全是廢物,而胡心雨也差不多陷入瘋狂了。

“族長,胡家,可不能就這麼毀了,您一定要想到辦法啊!”蓮兒說道。

“只好先讓一部分族人離開帝丘了。”胡入徽想了許久。

“族長,你要做什麼?”蓮兒不解。

“她要做,就拼一把吧!你讓她準備好,等我集合家中力量自然會通知她。”胡入徽說道。

“蓮兒明白了。可是,我不認爲我們會成功。”蓮兒說道。

“破而後立,唯有這樣,才能讓胡家有機會……傳承下去。這個皇帝,可不是以前的那些,不好對付啊!”胡入徽感嘆道。

“蓮兒,這就回去。”蓮兒說道。

末都

“陛下,城中糧草盡斷,我們要想辦法突圍了。”申甲田說道。

“大梁,就剩這末都了麼?”樑嬰齊問道。

“是,不過樑國還有很多義士,他們都在反抗燧國的統治,我們有機會捲土重來的。”申甲田說道。

“撤入西蠻如何?”樑嬰齊問道。

“我們在西蠻的基業早已經沒了,而且那邊的人對我們有敵意,不可去啊!”申甲田說道。

“唉~那我們能去哪?”樑嬰齊落寞的說道。

“去代國,代國和我們是盟友,而且……”申甲田在規劃着。

“不是代國突然撤走,祖龍無幽怎麼會戰死?還敢相信這無信之國?”樑嬰齊打斷申甲田的話。

“事到如今,也沒有好的去處了。我們必須儘快突圍,不然這十幾萬人就要活活餓死在這末都城了。”申甲田說道。

“真的沒有辦法擊敗城外的燧軍麼?”樑嬰齊還在幻想着。

“城外燧軍糧草不斷,而且還補充了兵馬,又切斷了我們與外面的聯繫。論士氣,想必他們強過我們;論體力,我們糧草不繼。打,是打不過了,只有想辦法逃出去,還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申甲田說道。

“唉~燧國,給的時間太少了。”樑嬰齊想到了祖龍無幽。

祖龍無幽說過,給他五年,他能打造一支橫掃諸國的精銳。可惜,僅僅一年,就爆發了燧國北伐戰爭。

“陛下,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還請陛下早做決斷。”申甲田催促道。

“全聽你的,全聽你的。”樑嬰齊擺擺手。

“請陛下上馬車,我們立刻啓程。”申甲田說道。

“那皇后和朕的皇兒呢?”樑嬰齊問道。

他們已經上了另外一輛馬車。申甲田說道。

“那走吧!”樑嬰齊不再問。

駐守末都的樑軍在困守半年多之後,終於決定突圍,他們的目的地,是代國。

末都燧軍大營

“將軍,樑軍動了,方向是北方,估計想要逃到代國。”副將說道。

“動了……嗯,佔領末都吧。”鄭灝說道。

“將軍,爲何不乘勝追擊樑軍?”副將問道。

“只管執行命令,只要佔領末都,那我大燧就算是統一天下了!”鄭灝說道。

“末將明白了!”副將點點頭。

副將以爲鄭灝是先完成統一,再做後面的追擊。

而鄭灝說是這麼說,實際是因爲害怕滅掉樑國之後,他這個將軍就要被應仲良收回兵權了。他可不想被收回兵權,然後被應仲良控制。

因此,樑嬰齊等人順利的逃到了樑、代邊境。

“前方就是代國,但是往右是鬼方國,我們不如乘機拿下統萬。”樑嬰齊說道。

“統萬城高,代國、周國進攻多年都沒能拿下來,我們也難啊!”申甲田說道。

“不試試怎麼知道?大梁的部隊不是適合攻城麼?”樑嬰齊說道。

樑嬰齊不甘心寄人籬下,所以想先佔領一座大城,這樣就有談條件的資本。

“陛下,我們就剩這麼點底子了,不能毀在這裡啊!”申甲田勸道。

“代國,真的,朕真的不相信那幫人啊!”樑嬰齊說道。

“陛下,我們已經是走投無路之際,投奔代國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代國雖然也被打的慘,可是依舊有幾十萬大軍,就算撤退,也能撤的從容些。”申甲田說道。

“代國也丟了自己的首都,盛樂還在燧國人手裡呢!”樑嬰齊說道。

“可是代國還有魚躍等城。那裡離燧國補給線太遠,燧國不會進攻的。就算進攻,也要準備很長時間,足夠我們建立一個穩固的基地。”申甲田說道。

“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啊!”樑嬰齊說道。

“寄人籬下總比現在就亡國絕嗣要好得多吧!小不忍,則亂大謀。陛下今日忍住,來日纔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啊!”申甲田勸道。

“那聽你的,我們去代國。大丈夫能屈能伸,朕,忍了!”樑嬰齊下定決心。

“陛下聖明!”

於是,十幾萬樑軍向代國魚躍城走去。

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214章,宗驄死第137章,新暮方國第27章,樑燧和第201章,血戰突圍第137章,新暮方國第43章,救應天第47章,匯合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40章,林佩兒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125章,處罰萬弘第199章,趕赴離山第3章,夜深第212章,送林佩兒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177章,交換人質的人第15章,對抗計劃第218章,清理第158章,周皇被俘第190章,樑國事第148章,應不語第59章,盛安丟失第143章,長公主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70章,大戰過後第190章,樑國事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96章,收徒授藝第94章,襄陵破第34章,好處第82章,聊天第101章,問策第36章,出使代國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77章,改革(二)第29章,神無子第179章,鄭穎立威第53章,應仲明第101章,問策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94章,襄陵破第165章,攻城器具第256章,狩獵(一)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45章,重逢第8章,胡家族長第18章,等待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96章,收徒授藝第152章,作戰規劃(二)第189章,慶功宴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58章,和氣滿滿第60章,戰前準備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71章,萬弘受封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69章,鄭穎回宮第136章,渠提腱山第24章,人選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04章,結盟第243章,同行第31章,滅中山國第58章,兄弟相聚第247章,先經濟第229章,處理第219章,何去何從第146章,建水軍第96章,收徒授藝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218章,清理第195章,代軍撤離烏雲關第197章,試探性進攻第10章,救命之人第250章,太子中毒案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1章,北城涼王府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56章,冊封大典第22章,宴會(二)第125章,處罰萬弘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47章,匯合第52章,生機第248章,林中休息第62章,周軍的動作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09章,應仲明來了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5章,回帝丘第24章,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