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應叔笙投降

吳躍樓出城後,找到應叔笙,就一路北上,準備去尋找陳文廣。

然而萬弘豈肯放過應叔笙,他讓應仲明帶人一路去追,務必抓到應叔笙。

畢竟現在應叔笙身邊人不多了,整個江都的守軍投降一半,死了一半。

“國舅,怎麼回事,怎麼會輸?你不是有六萬人麼?”應叔笙在馬車上問吳躍樓。

“是應仲明,他一路殺過來了,我不知道有他在,沒有早讓弓箭手射死他!”吳躍樓很是後悔。

“嗯?你說那個傢伙?”應叔笙眼裡明顯有恐懼。

“是,他一個殺到我面前,我的士兵都被嚇傻了,根本沒有抵抗。”吳躍樓無奈至極。

“那我們去陳文廣那裡,能抵抗應仲明麼?”應叔笙問道。

“陛下,臣得和您說實話,現在我們形勢極度不好,我這一路算是廢了,二十萬大軍,到現在,估計就剩跟着我們的這幾百人了。而陳文廣那邊,先後被樑、周還有萬弘的部隊衝擊,怕是也剩不了多少人了。現在,只怕是要離開大燧,去其他地方,再圖東山再起了。”吳躍樓說道。

“你說,按照朕所擁有的民心,能湊齊多少部隊?”應叔笙有點不甘。

“先帝統治日久人心,而且這次說起來也是我們先發動的進攻,導致很多人對陛下也不是特別放心,估計,湊不齊多少人。真要湊,有五萬就是不易了。”吳躍樓老實說道。

“五萬,唉~”應叔笙嘆息着。

“爲今之計,先和陳文廣將軍會合纔是上策啊!”吳躍樓說道。

“陳文廣將軍在哪?”應叔笙問道。

“怕是還在胡巖不得進退吧!”吳躍樓也不清楚。

陳文廣實際上已經攻到了帝丘城下,但是他人不多,只剩下兩萬多人。

然而就是兩萬多人,趙符也是秉着萬弘的命令,拒不出戰,導致陳文廣無處施展。

“唉~定然是萬弘交代了,讓他們不出戰。如今他們不出,而我部隊太少,無法強攻,着實難過。再說萬弘去了江都,怕是江都也守不住了。”陳文廣嘆道。

“那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甘雲問道。

“你兄長甘疾在方圓還有兩萬人,我們可以去那。”陳文廣說道。

“那我們撤軍吧!”甘雲說道。

“就是不知道陛下現在如何了。”陳文廣想着應叔笙。

應叔笙卻被追來的應仲明包圍在了集州的一個小村子,進退兩難。

“叔笙,你我都是兄弟,我會和仲良說,放了你的,你投降吧!”應仲明沒有進攻,而是在勸說應叔笙。

“仲明皇兄,你若是皇帝,我自然相信你,可是仲良不一樣,他深沉,他狡詐,他冷酷無情!”應叔笙說道。

“仲良不會的,你隨我回江都,我讓仲良封你做王,然後放你回封地。”應仲明承諾道。

“皇兄,如果你真的爲我好,就放了我,我保證,以後再也不回大燧了。”應叔笙說道。

“這……你不在大燧,能去哪?”應仲明問道。

“塞外之地,荒蠻之野,總有能容身的地方。”應叔笙說着說着,感覺有些淒涼。

“不行,那苦寒之地,你過去待不住的。留在大燧,我讓仲良封你爲王,待在封地,子孫都能承繼。世世代代,榮華富貴,豈不是更好?”應仲明說道。

“皇兄,你不瞭解應仲良!”應叔笙說道。

“那你在這等着,我回去探探仲良的意思,如果他要殺你,我就放你走。”應仲明騎着馬走了。

他來到江都,進了行宮,見到了應仲良。

“皇上,你抓到叔笙之後,會把他怎麼樣?”應仲明直接問道。

“貶爲庶民,永不入朝!”應仲良不假思索。

“你能不能封他個爵位,讓他享受榮華富貴?”應仲明說道。

“皇兄,他……”應仲良本來想說他弒父奪位,不應該封。

“陛下,我建議抓到應叔笙之後,封他爲王,安置在偏遠地區。一來可保和平過渡,二來彰顯陛下仁慈,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得到陳文廣。”萬弘插嘴道。

“陳文廣處處與我們對抗,還要他做什麼?”應仲良明顯很討厭他。

“忠君之事罷了,其人忠,有才能。臣請納之,臣寧願居於他之下。”萬弘第一次給應仲良下跪。

“愛卿,朕記得不錯,你這是第一次給朕下跪。陳文廣就這麼值得你如此?”應仲良看着萬弘。

“人才難得,更何況,有陳文廣在,統一大燧之後,只消三年便可滅樑,五年便可亡周,到時一統天下,人人安平,豈不是好事?”萬弘說道。

“你說,你有把握三年滅樑,五年亡周?”應仲良站起來看着萬弘。

“陳文廣在,便有;陳文廣不在,便沒有。”萬弘直言。

“皇兄,你與應叔笙說,若是他肯投降,就封他爲尚德郡王,領尚德城,世襲罔替,不納貢。如果他能勸說陳文廣投降,那麼外加尚德城旁邊三城都是他的。”應仲良說道。

“好,我這就和他去說。我先在此多謝皇上了。”應仲明興奮的走了。

然後他將應仲良的旨意告訴應叔笙,要他趕緊和他回江都。

“國舅,可信麼?”應叔笙問道。

畢竟有機會活着,誰也不想死。

“應仲良想將陳文廣納爲己用,所以纔開出如此條件。一旦陳文廣真的歸降於他,怕是陛下你的處境就不好了。”吳躍樓說道。

“尚德位於西陲,偏遠,秀麗,是個葬身的好去處。我不想死在塞外,死在他鄉。”應叔笙說道。

шшш.TTkan.¢ o

應叔笙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投降了。

“陛下,你可想好了,萬一應仲良問道是假意欺騙,你可就真完了。”吳躍樓勸道。

“難道我們現在跑的掉?國舅,我知你爲我好,但是,現在已經窮途末路之時,不可以再抗爭了。”應叔笙說道。

“那,陛下自裁吧!”吳躍樓不再勸告。

“仲明皇兄,不知我其他幾位皇兄,皇弟是什麼待遇?”應叔笙還想給應叔策他們謀爵位。

“起碼封侯!”應仲明想都沒想。

他覺得應叔笙都封王了,其他人又不是皇帝,封個侯爵還是可以的。

“那我投降!”應叔笙走了出來。

“這就對了,跟我回江都。”應仲明拉着應叔笙上了馬車。

吳躍樓此時被忽略,只好跟在應叔笙的馬車後面。

第19章,武興失守第161章,古繼潭掌權第76章,改革(一)第9章,劫法場第155章,誓師大會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35章,不得好死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215章,換封地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60章,雪原屠殺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93章,活捉應叔笙第104章,結盟第36章,出使代國第252章,林佩兒問漆雕殤第18章,等待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第227章,宮變(二)第36章,出使代國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218章,清理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206章,指揮第203章,調動周地部隊第211章,萬弘之死第4章,獅子大開口第4章,獅子大開口第208章,新鄭計劃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20章,要忍第98章,奪回江都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02章,偶感風寒第71章,萬弘受封第127章,鄭穎懷孕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25章,武興反擊戰(一)第190章,樑國事第158章,周皇被俘第79章,多數人的想法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130章,南蠻叛亂(二)第228章,子死,母立第226章,宮變(一)第195章,代軍撤離烏雲關第63章,這麼多人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208章,新鄭計劃第234章,代國遠遁第81章,刺殺萬弘第153章,人選第190章,樑國事第39章,到達代國第18章,等待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01章,問策第87章,江都淪陷第205章,逃離離山第78章,取名字第4章,獅子大開口第34章,好處第138章,嬰齊認師第229章,處理第241章,壯大皇室第83章,應天死,叔笙繼位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58章,和氣滿滿第195章,代軍撤離烏雲關第176章,滅周的機會第50章,逼宮第76章,改革(一)第236章,改元第76章,改革(一)第132章,綠帽子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44章,條件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82章,樑國遷都第76章,改革(一)第137章,新暮方國第36章,出使代國第7章,背黑鍋第259章,討論封王第2章,小郡主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208章,新鄭計劃第7章,背黑鍋第189章,慶功宴第35章,不得好死第54章,盛州的抵抗第152章,作戰規劃(二)第33章,削藩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