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北上

第913章 北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西北之地,有蠻族逞兇,窺我神州動盪,遂乘多難,竊踞中原。衣冠變爲犬羊,江山淪於戎狄,凡有血氣,未有不痛心切齒於西蠻!”

“朕奉天倡義,代罪弔民……”

皇極門御階上,霍安捧着聖旨高聲宣讀,下方數百官員跪聽。

說是詔書,其實更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份討伐檄文。

詔書裡面,清晰向世人描繪了,當前大晉面臨着何等危局,其目的是號召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抗擊外敵。

連皇帝都親征了,哪怕你不打算幫忙,至少也不能添亂,對吧!

即便有人想乘機告事,只怕旁人也要勸他掂量,最終會引發何等大禍。

這份詔書沒有太長,也沒有太多修飾的地方,所以霍安幾分鐘就念完了。

這是面向全國的詔書,已經提前印好了幾千份,接下來會發往全國各地。

當霍安退下,趙延洵清了清嗓子,平靜說道:“衆卿免禮!”

有了他這句話,廣場上衆人這才起身。

“國家危難,社稷傾頹,朕爲君父,豈能坐視?故提兵親往西北,拒西蠻於塞外……”

“我大晉有億兆黎庶民心,有數十萬帶甲銳士,朝廷上下有肱骨官員……”

“故而此戰,我朝必勝!”

趙延洵一番慷慨陳詞後,大朝會也就結束了。

皇帝御駕親征的事,近期已有風聲透露,所以朝臣們並不覺得意外。

在退朝之後,他們議論得最多的,是關於當前西北的局勢。

和以往百年乃至千年不同,這幫西蠻子是來鳩佔鵲巢的,不是和匈奴那般只知劫掠。

換句話說,大晉與西蠻之間,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根本連投降的可能都沒有。

“據兵部同僚說,只怕再有兩個月,天山郡的怪物就空了……大戰已是迫在眉睫!”

散朝之後,官員們行走在宮牆外,討論着有關西北的事。

“西蠻七十萬大軍,若是奮力一擊,我朝……真的能擋住嗎?”

“是啊……加上近期抽調的諸衛所軍,西北也不過十七八萬能戰之兵,敵我兵力相差懸殊啊!”

聽得最後一句,現場衆人都沉默了,他們中許多人都覺得悲觀。

“聽說前些日子,禁軍和西北總督署還鬧了不快,這可真是……”

這一句,讓在場衆人更感到悲觀,心中惶恐也多了幾分。

就在這時有人說道:“諸位……皇上親自督戰,將士軍民自當團結一心,西蠻不過土雞瓦狗!”

“胡大人說得對,皇上膺天命而生,自起兵以來無往不利,鬼物、奸邪、叛軍、逆臣、國賊皆一觸而潰!”

“如今西蠻不自量力,妄圖以蠻力觸天威,無異於自尋死路,待皇上駕臨之日,便是他們灰飛煙滅之時!”

這番話,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大顯年輕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

剛纔說話這兩人,前者是雍王府時的潛邸之臣,後者則是今年科考錄取的進士。

“兩位說得好,皇上乃天降聖人,神威難測,區區西蠻,跳樑小醜而已!”

新冒出的這人,乃是國子監學子出仕,被趙延洵賜予同進士出身,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帝黨。

他這話雖然“跪舔”之意,但其提到的“神威難測”四字,卻讓在場衆人陷入了深思。

那些平白出現的糧食武器甲冑,那些鬼神莫測的神蹟,都無不顯示當今皇帝的神聖性。

再聯想到之前,趙延洵騎兵的碾壓局面,原本悲觀的許多人,此刻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天不絕我大晉江山,天佑我神州億兆黎庶……”有人情不自禁說道。

緊接着,此人轉身面向宮門,而後跪地參拜起來。

一時間,衆人慢慢找回了信心,而這信心是趙延洵給的。

就在這時,戶部郎中餘承堯走出,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帝黨,趙延洵極爲信任的官員。

“諸位,皇上方纔已有明言,我等在後方更該履職盡責,才能讓前方將士安心拼殺……”

餘承堯拱手對衆人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如今皇上以諸君爲肱骨,諸君斷斷不能辜負皇恩!”

聽到這話,現場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現在該表態了。

“我等必將恪盡職守,爲皇上盡忠!”

老實說,對趙延洵這位皇帝,多說官員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在這個危險混亂時代,基於慕強心理,趙延洵這樣的強人皇帝,讓他們很有安全感。

但另一方面,趙延洵揮起的屠刀,對官員士大夫的“冷漠”態度,又讓官員們對其畏懼難當。

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他們始終覺得彆扭,但又無法退出遊戲尋求解脫。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隨着詔書的發佈,整個京城都知道了,皇帝要御駕親征的消息。

爲了保護黎民百姓安危,皇帝陛下將率十幾萬大軍,在西北苦寒地與滿足廝殺。

在這樣的宣傳下,本就威望極高的趙延洵,進一步的收攏了民心。

想必隨着詔書全國鋪開,他還會受到全國百姓尊崇,這樣也能抑制某些人的野心。

十一月初五,今天是趙延洵出發北上的日子。

此刻的他,在吃離開前的最後一頓早飯。

此去西北,按道理說他不該帶妃嬪,可他畢竟是皇帝,總得有人照顧起居。

在太后的強烈堅持下,趙延洵只得妥協,同意帶妃嬪前往西北。

薛林黃三人要撫育皇子皇女,侯詩筠周蘭芷已有身孕,她們五個人肯定不能去。

再排除匈奴出身的緹雅,在太后的妥善安排下,將由張鳳秀等四名妃嬪,一道隨趙延洵北上。

這頓早飯,太后及諸妃嬪都在,連趙延洵的三個子女都到了,乃是正兒八經的家宴。

飯桌上,趙延洵倒是平靜淡定,可曹妙音卻在反覆叮囑,內容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

一頓早飯花不了多長時間,最終趙延洵與家人道別後,在多是不捨的目光之中,趙延洵走出了宮門。

大軍已陸續去了西北,不會有轟轟烈烈的誓師大會,趙延洵只會帶五百侍衛北上。

當一身甲冑的趙延洵走出皇極門,數百文武官員已分列御道兩側,見皇帝出現衆人紛紛跪伏。

“皇上萬勝……”

“皇上萬勝……”

兩族生死之爭,希望盡在皇帝一人,官員們方纔有此高呼。

走出宮門,打馬前行。

雖街上已有兵馬司官兵戒嚴,但還是有無數百姓趴在街邊,拜別他們心中神聖無比的皇帝。

來到京城正陽門,這裡已有大批軍士列隊,這些都是五城兵馬司的人,他們也是來恭送皇帝。

五城兵馬司的衛使千戶們,此刻肅然站在城門兩側,見趙延洵打馬出現,軍官們紛紛跪下拜別。

士兵們也都跟着跪下,他們之中許多人都感到氣惱,只因自己無法跟隨皇帝作戰。

當趙延洵帶着侍衛出了城去,只聽身後傳來了“萬歲”聲,且有越來也大的架勢。

“駕……”

京城之外,趙延洵一行打馬飛馳,很快消失在了官道上。

(本章完)

第658章 爾等有大用第36章 小衝突第85章 王府閒言第914章 勢變第147章 整軍第672章 半年第540章 回府第315章 冬狩2第333章 黑熊第526章 錢家莊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314章 冬狩1第763章 輯事監大總管第682章 這是死命令第458章 聚衆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120章 屍潮第25章 不是人了第658章 爾等有大用第900章 戰前第108章 清理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第732章 潰兵第490章 三階系統第488章 秋收開始第138章 識時務者第520章 汲取教訓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271章 太子歿第872章 議事第357章 喜極第333章 黑熊第45章 怪物1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506章 滿倉第184章 不想死第193章 謹身殿外第856章 八匹第845章 殿試第833章 庭杖第240章 西向第252章 盜賊第930章 選妃事3第546章 授官第630章 攻城去第614章 慰問第173章 無罪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772章 無法接受的條件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260章 檢討大會第589章 談判第365章 甲酉隊第370章 殺狼第891章 靜觀其變第62章 甩開膀子幹第150章 侯家事第167章 運兵車第461章 慰問第252章 盜賊第777章 北上者第89章 非常手段第501章 承天大典2第912章 準備就緒第908章 矛盾第142章 吳家堡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140章 揭發第786章 劫第197章 入夜第392章 爆炸2第168章 試車第457章 返回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第712章 驚現神龍第347章 春耕已開始第386章 捉拿2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883章 動心第76章 生機第889章 王庭有變第380章 挽救第270章 凌遲處死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253章 襲擊第27章 獵戶的蹤跡第820章 射箭第498章 二級喪屍第256章 慶功會第133章 一級兵第814章 劫了他第392章 爆炸2第174章 虎大嶺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696章 兩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