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因爲痛苦,而不願意去接受擺在面前的現實,那麼就給他創造一個更殘酷的局面,爲了逃避這種局面,通常情況下人們就會更容易接受先前的現實。
這就像是一個學生在做數學題一樣,假如兩道題都非常的艱難,可第二道題比第一道題要難的多,那麼這個時候,回頭再來看就會發現第一到題,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杜和的確是故意誘導衆人將金條失竊案的罪魁禍首聯想到英國人身上。
高臺上的法官整個人的臉都已經黑了。
看得出來,法官大人此刻頗有些後悔,讓杜和談起這個所謂的輕鬆話題。
可是他先前就已經允許了杜和侃侃而談,如果這個時候再把杜和拖下去,那麼反而會弄巧成拙加重了英國人偷竊金條的嫌疑。
所以心中暗自惱火的法官只能用力地瞪着杜和,在無聲無息中隱隱的警告這個中國的男人不要胡言亂語。
眼看着火候差不多,衆人的情緒已經完全被調動了起來,杜和見好就收。
他笑着說道:“請在座的諸位,不要激動。”
“我可從來沒有說過失竊的金條是被英國人偷走的,英國是紳士的國度,最講究禮法是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卑劣的行爲的。”
在什麼樣的場合,面對什麼樣的人就說什麼樣的話,哪怕真相就是1840年中國的大門是被英國的軍艦強行打開的。
但是至少在現在這一刻,杜和必須恭維。
法官大人提着的心安然地放下,臉上的表情也緩和了幾分。
“請犯人儘快說出想說的話題,法庭的時間是有限的。”
法官害怕杜和再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來,於是不找痕跡的提醒到。
杜和行了一個標準的紳士禮節,而後挺直了脊背鄭重地說道:“剛纔諸位的焦點都在金條出現在了英租界裡,但是卻忽略了我所說的最關鍵的地方。”
“那就是這批金條恰恰好被藏到了巴堅局長的辦公室的地下倉庫裡。”
此時此刻隨着杜和的話音一落,相當一部分人的腦子立馬轉過來彎兒來。
再想想杜和先前所說的關於高橋海羽和巴堅關係的那些話,很多人的眼眸開始閃動。
因爲正如杜和所說的那樣金條被藏匿的位置,實在是太巧合了。
要知道在戰亂年代,金條可是各國的戰爭儲備,這樣一種很可能決定了一國戰爭輸贏的經濟命脈,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地埋到警察局的地下倉庫裡呢?
況且如果真的是在局長辦公室的地下倉庫裡,那麼要把這麼龐大的一批金條擡到倉庫裡,最起碼要有地下倉庫的鑰匙吧。
雖然英租界也算不得十分的太平,但是像警察局放物資的倉庫還是管理的比較嚴的。
所以倉庫的鑰匙落在外人的手裡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除非偷竊金條或者是參與到金條盜竊案中的人擁有這把鑰匙。
那麼關鍵性的問題來了,像地下倉庫的鑰匙一般保留在誰的手中呢?
高臺之上的法官整張臉都僵硬了,作爲精通律法的人物,沒有人會比他更加清楚法律的體制。
也正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樣,倉庫的鑰匙的的確確是由巴堅所掌管的。
當然也不排除巴堅由於粗心大意,所以弄丟了鑰匙被外人給撿到了,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巴堅這個警察局局長丟失鑰匙的時間未免也有些太過於巧合,恰恰好就在灤平班和高橋海羽頻繁出入租界的時候弄丟。
在座的都是成年人,亂世之中又最容易催熟人的心智。
所以對第二種鑰匙丟失被別人撿到的可能性,衆人幾乎是毫不考慮的。
法官幾乎想通的一下站起來,趕緊向自己頂頭的上司彙報這件事。
但是鑑於他現在必須主持大局,於是他對着底下的一個陪審的法官使了一個眼色。
這個眼神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就是讓陪審法官趕緊帶人去警察局局長的地下倉庫裡進行搜索,看究竟有沒有這樣一筆金條的存在。
第二種含義就是讓陪審法官立馬通知上級領導,以最快的速度對整件事進行立案調查,將事態的發展儘可能地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這位陪審的法官跟在他手底下工作有好幾年了,因此當主法官一個眼神遞過去之後,他立刻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因爲此時現場的所有人心神都沉浸在,租界的警察局局長巴堅有可能是金條盜竊案的嫌疑人之一的,而且和盜竊案真正的兇手肯定有交集。
而這個兇手可能是……
衆人的腦子裡一下子就浮現出了高橋海羽的面孔。
衆所周知的是高橋海羽是屬於東洋軍部的人,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單純無害,但實際上發生在上海的各個陰謀幾乎都有她的手筆。
所以高橋海羽的身份毫無質疑,就是一個東洋特務,而灤平班是高橋海羽的所有物。
這一連串的線索和證據串聯起來,完全可以證實杜和說灤平班是個特務組織的事實。
那麼最後的最後就只剩下這批黃金是否真實存在?
不過這個疑慮的答案,衆人並沒有等多久。
英國人在面對有可能造成國家危機的時候,行動還是十分迅捷的。
沒過多久那位陪審的法官快步走到主法官的身邊,面色沉重的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句。
主法官直接站了起來,毫不猶豫地拿起審判之錘,噹噹噹的敲了幾下。
“本法官宣佈,鑑於杜和先生的自我陳白有理有據,並沒有違反相關的律法,因此關於杜和先生的灤平班魔術刺殺案並不成立。”
說到最後法官特意走到杜和的面前,伸出手來鄭重地說道:“從今天開始杜和先生您自由了。”
“十分感謝您今天在法庭上勇敢的揭露了東洋人的陰謀,我謹代表大英帝國希望能與您的友誼長存。”
法官說完還對杜和嚴肅的行了一個裡禮,頓時法庭上下的其他人員全都站了起來。
他們用敬佩和同情的目光深深地注視着這位不畏黑暗,敢於自我犧牲的中國人。
不知道到底是誰開的頭,總之幾秒鐘過後掌聲雷雨般響起。
在這密集和熱烈的掌聲中。
杜和非常禮貌地握住對方的手,含笑回覆道:“同樣的,我也希望我的國家與英國的友誼能夠萬事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