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景泰

果然,李子沒有令人失望,對周秦川的問題,也沒有絲毫起疑,很痛快得,就把他的所知一五一十都交待了。

從他口中,周秦川總算得知當下乃是大明景泰年間。

不過具體是哪一年,李子也有些拿不準。

只記得醫館裡不少人說過,約四五年前,有胡虜在塞北崛起。

竟然在邊關生俘御駕親征的當今太上皇,一度兵臨京師。

幸得於少保挺身而出,果斷立新帝,斷了韃虜挾制皇帝,要挾大明的念想。

痛斥急欲遷都,意圖偏安江南的臣子,誓死與蒙人周旋。

隨後京師城下一場大戰,韃虜最終大敗虧輸,狼狽退回草原,並在一年後,放回了太上皇。

原來是大明景泰年間啊,周秦川暗呼僥倖。

關於這個時代,他還算有些瞭解,多少能佔些先機。

這也拜他之前去不了西湖遊玩,除了在網上看看圖片視頻外,還把與西湖相關的事宜查了個底掉。

其中就包括和岳飛一同在杭州西湖立廟的于謙。

此于謙可不是那個同郭德綱說相聲的于謙,而是寫出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的于謙。

李子所說的那場讓大明丟盡顏面的大戰,必是“土木堡之變”無疑。

而他口中的於少保,就是周秦川所瞭解的那個于謙,續大明國運,挽狂瀾於既倒的于謙。

說起來,這個年號持續時間不長不短,但是一頭一尾的兩件大事,卻異常有名。

數年後,當今太上皇成功復辟,史稱“南宮之變”。

除此之外,整個景泰年間平靜無波,幾無大事發生。

不知是史官有所忌諱,還是文獻資料被人爲毀去,就不得而知了。

能讓後世之人留念的,是以該年號命名的瓷器-景泰藍。

宮廷朝堂之上雖然混亂,但民間卻算得上太平。

此時的大明,立國不足百年。

歷經洪武、永樂期間的積極拓土開邊後,仁宣之治開始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在造就仁宣盛世的同時,軍事上開始主動回撤。

但於百姓而言,卻是好事。

數年前的土木之變,雖是明廷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的分水嶺和轉折點。

但帝國百姓卻沒受多大影響,此際的民間生機勃勃,乃明代中後期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一派繁盛之象的肇始。

總之,此時不是明末亂世,難以趁亂而起,封侯拜將,甚至進窺大寶。

但太平盛世,卻也不必擔憂性命安危,只要肯用心,願出力,做個富家翁是不成問題的。

要是能吃苦,靜下心來苦讀四書五經,走科舉之路,當個小官也不是沒有可能。

穿越的時間地點既已清楚,接下來的事,就是安心養傷。

保證右腿不瘸不廢,才能在這異界大展身手。

只是這藥嘛,周秦川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是不放心李子他們醫館的療傷水平,而是他自己有一個經過驗證的偏方。

之前的兩次骨折,都是用此方,才得以在體質極差的狀況下,迅速痊癒的。

如今身體大有改觀,用這個方子肯定效果更好,沒有必要親身去體驗其他療效未知的藥方。

剛纔李子一番好心,說是當了狼皮之後就去抓藥,周秦川不知該不該把秘方告訴他,讓其按方抓藥。

不是周秦川敝帚自珍,而是他知道所處的歷史節點與地點之後,不知方中主藥此地有沒有。

也罷,先問問再說,要是沒有,可以參照提供此方之人的建議,用其他常用藥代替。

怎麼着,也要比這鄉野郎中靠譜一些吧,周秦川可不希望自己狠心打斷的腿被接好了,卻壞在用藥上。

“李子,你既在醫館,想必對藥很熟咯?”

“那還用說,周大哥,一進醫館,先是幹苦力,然後就是跟着採藥,幫着製藥、碾藥、打下手,人多的時候還得幫忙抓藥,可以說醫館裡的用藥,就沒有我不認識的。”

一提起藥,李子頗有些自豪,說話神采都不一樣,眉飛色舞的。

“那...三七這味藥,你知不知道?”周秦川稍稍猶豫了下,還是問了出來。

“三七?”

李子眼珠向上,努力回想,不一會兒,緩緩搖頭:

“沒聽說過,周大哥,這味藥有何功效?”

周秦川暗道不妙,不甘心中又追問:

“你再好好想想,李子,這藥又名山漆,乃是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治療外傷骨傷的良藥。”

一旁的小濟見周秦川神色嚴肅,也敦促李子好好想想。

怎奈沒有就是沒有,李子皺眉苦思半餉,最後頹然搖頭:

“周大哥,真沒聽說過這味藥。”

周秦川有些懊喪,在那道方子裡,三七就是“君臣佐使”裡的君藥,雖說能用其他藥替代,可是之前沒有試過,不知療效如何。

他老家在滇南,要找三七那真是方便得很。

說起來,這就是周秦川對歷史,特別是對三七這味藥的歷史一知半解造成的後果了。

此乃大明景泰年間,若欲用三七,在滇南一帶不用發愁,不過這裡是中原魯東,尚未有人聽聞。

要等近百年後,正德嘉靖年間,才逐漸傳入中原。

“周大哥,你這骨傷,是不是用這山漆療效上佳?”

李子於醫藥一途甚是精明,見周秦川聽說沒有三七,神色頹然,那還不明白其中秘奧。

“沒錯。”周秦川點頭,順帶着講解了一下三七的功效。

正要形容一番三七的模樣,好讓李子今後採藥的時候,若能碰巧遇上,千萬不可放過。

這玩意兒他不但見過成品,還在人家的栽培基地裡見過幼苗。

他心中還有僥倖,萬一三七不是滇南獨產,只是此地之人不會用呢。

這裡山雖不高,但此時林卻密,說不定會有收穫。

沒想到卻被李子給打斷了話頭:

“周大哥,此等秘辛,你就不必說與我們聽了。”

說完還偷偷瞄了吳大三人一眼,見他們吃得正歡,完全沒有理會周秦川同他的交談,這才放下心來。

第296章 整合第351章 看戲第203章 踏青第242章 交易第387章 前奏第329章 雷鳴?第114章 遞條子第103章 捱打第341章 底細第76章 鴨舌羹第354章 挖人第273章 驚鴻第351章 看戲第114章 遞條子第42章 幫手第169章 圍觀第18章 爭議第332章 變天第19章 爲丐第52章 衝陣第228章 南下第113章 高利貸第305章 朝貢第228章 南下第43章 夜襲第73章 天香閣第363章 急症第135章 北上第230章 先遣第32章 平手之局第370章 獻地第268章 鐵證第27章 三刀六洞第141章 胎記第69章 背鍋第247章 進京第278章 迴歸第358章 賭局第46章 彼此彼此第319章 孃親第394章 反殺第397章 叛軍第227章 借刀第389章 驚變第40章 失蹤第99章 定價第81章 修面第92章 小小懇求第274章 良駒第139章 破廟第66章 往事(1)第203章 踏青第344章 面聖第261章 鄰居第341章 底細第368章 朱幼塨第80章 目標第41章 獨行第51章 聲威第15章 處境第43章 夜襲第289章 渡河第257章 機密要事第5章 小丐第168章 天賜之物第19章 爲丐第319章 孃親第242章 交易第238章 賠罪第286章 烤魚第89章 趙秀才第210章 拿下第215章 出逃第106章 廚藝刀功第92章 小小懇求第394章 反殺第40章 失蹤第241章 同盟第339章 罰款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3章 得救(四千字大章)第133章 好刀第65章 就醫(再來四千字大章以饗諸君)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354章 挖人第41章 獨行第191章 房塌第187章 謝禮第289章 渡河第8章 被襲第71章 美醜第304章 丁口第335章 有些麻煩第157章 初雪第301章 且待來年第354章 挖人第284章 對峙第282章 挑釁第128章 誘餌第49章 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