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廷杖

回頭看看放他進來的那個小宦官,卻見對方顯然也不解,只揮揮手,示意他趕快進殿去。

于謙想不明白,索性不再多想,一路小跑着,往奉天殿而去。

剛到殿門口處,就聽到了“亂臣賊子”的破口大罵聲,還有“噗噗”的如擊敗革聲,于謙微微皺眉。

這是在當殿廷杖大臣?

他記得陛下性子寬厚,以前可從來沒有這般舉動,自己離開朝堂三年不到,難道受了什麼刺激,導致性子大變?

疑惑中的于謙本想傳稟而進,卻見門口的侍衛全都扭着頭,在看殿內熱鬧,與往昔的那些大漢將軍截然不同。

心中疑惑,也就不再守規矩,悄無聲息地跨進了奉天殿中,一進殿,看到被摁在地上杖責的人是儀銘,就更疑惑了。

這可是陛下的王府舊人,如何會與陛下鬧成這樣?一個口不擇言地亂罵,一個一看就是一心想要把人打死的架勢,不成,得出面勸勸。

想到這裡,于謙邁步向前,就要開口求情,不想擡頭後,卻被御座上的人給驚呆了,難怪啊,難怪儀銘會罵“亂臣賊子”,換作自己也會這般做的。

“徐卿,難不成還真把人打死不成?”御座上的朱祁鎮有些坐不住了。

“這……陛下,您重登大位,自然得立一立威,這儀銘就是最好的立威對象,他質疑您的君位,自是死不足惜。”

徐有貞口中這般說,心中卻是有些忐忑,他已經連喊了幾遍,讓百官上前叩拜新君,可殿中羣臣,最多隻有三成軟骨頭照辦了。

其他人就像沒聽見似的,直矗矗地站在原地,雖然不像儀銘那般破口大罵,但也不行三叩九拜之禮。

只要不行這大禮,就說明他們不承認立朱祁鎮爲帝。

自己能怎麼做?徐有貞也是無計可施,像儀銘一樣把他們全都抓起來杖斃麼?

別鬧了,一下子死這麼多大臣,朝廷還怎麼運轉?讓朱祁鎮就做那孤家寡人?

而且當真這麼幹的話,自己的名聲可就全毀了,今後官位再大也要被士林中人用唾沫星子淹死。

等自己死後,史官再大筆一揮,也不知將自己歸爲佞臣還是權臣,總之,不會是什麼好名聲。

還有,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把他們逼急了,能做出什麼事還真不好說。

徐有貞清楚地記得,七年前,就在奉天殿裡,那些平素看上去文縐縐的文臣們親自出手,活活打死了權閹王振的狗腿子——前錦衣衛指揮使馬順。

自己這小身板可耐不住幾下,徐有貞低頭打量了下自己,徹底打消了以武力逼迫百官低頭的想法。

算了,或許儀銘一死,就會有人被嚇得投誠過來了呢,徐有貞自我安慰道。

“住手!亂臣賊子,如何有膽沐猴而冠,竊居帝座!”

氣氛詭異的奉天殿中,平地響起了一聲暴喝,聽那口氣,毫無疑問地將目標指向了御座上的朱祁鎮,和左右兩側的徐有貞與蔣安。

“是於大人!”

“於大人,你可算來了。”

羣臣循聲望去,見到來人,紛紛低語,更有人激動地想要上前招呼。

于謙卻不及理會,徑直走到御階之下,擡手一指:

“徐御史,蔣公公,你二人是何居心,膽敢讓太上皇坐了帝位,不知道這是殺身滅族的大罪嗎?

陛下呢,你們把他如何了?”

徐有貞一見近在咫尺的于謙,既驚且喜。

驚的是這人動作恁快,前幾日還聽說他在魯東治水,怎的今日就進京了。

喜的是于謙聲望高,只要把他拿下,不愁其他人不服。

當下皮笑肉不笑地答道,“原來是於大人,你這話說得可就不對了,什麼沐猴而冠、竊居帝座,這皇位本就是太上皇禮讓出去的,如今再坐回來,有何不可?”

于謙冷冷一笑,“土木一役,亡我大明百萬忠貞之士,做了北虜的俘虜,差點斷送大明基業不說,其後還數次爲韃酋叫關寇城,助紂爲虐。

陛下憐他念他,將他迎回中土,誰知不思悔改,又勾結白蓮妖教意圖復辟,此等人品威望,如何還做得人君?”

“左右,給我拿下。”朱祁鎮被揭了短處,惱怒交加,不等徐有貞發話,就主動開口,要殿前武士行動。

“愣著作甚?陛下發話,沒聽見嗎?”蔣安也緊跟着吩咐。

兩個殿前武士得了吩咐,持刃向于謙逼去。

于謙不是迂腐之人,上面的人不是人君,下的令自然就不是君命了,豈肯束手就擒,雙手一揚,就要與武士相爭。

“鼠輩敢爾!”

百官中終於有人站了出來,卻是于謙的老部下——範廣,剛纔他就想挺身而出,只是不願白白將有用之身,化爲口舌之爭。

故而一直隱忍,心裡還想着怎麼溜出奉天殿,召集團營兵馬,尋找景泰帝,反擊眼前這些亂臣賊子。

只是于謙既然出了頭,範廣自然再不能袖手旁觀,當下來到于謙身邊,與其一道,並肩對抗殿前武士。

羣臣見此情形,開始蠢蠢欲動,雖然一時沒有人接着跳出來,但發聲支援的人卻是多了不少。

徐有貞大急,沉聲喝罵其他殿前武士,“你等都是死人麼?一起上!趕快把人給我拿下。”

此情此景,要是不能及時將反抗的苗頭彈壓下去,他們說不得就要被哄下臺了。

十數個殿前武士一擁而上,總算是把手無寸鐵的于謙和範廣給拿下了,兩人雖然身手不錯,但畢竟寡不敵衆。

“打!給我狠狠地打,打死爲止。”朱祁鎮從御座上跳了起來,指着于謙和範廣,惡狠狠地說。

剛纔于謙那番話,讓他在百官面前出了個大大的醜,朱祁鎮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行刑。

“陛下稍安勿躁,亂臣賊子自有人出面收拾,您用不着動氣。”

將朱祁鎮勸回御座上的徐有貞,看着階下羣臣,心裡卻是有些忐忑。

于謙德高望重,雖然不結黨營私,卻有不少人敬重信服於他,要是這些人不服,出頭理論,自己如何是好。

不過出乎徐有貞意料的是,百官雖然羣情涌動,不過最終卻沒有人再出頭。

第286章 烤魚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108章 銷籍第276章 賠償第182章 混吃混喝第152章 也失八禿第388章 南宮第170章 罷鬥第16章 景泰第36章 建言第194章 貓冬第39章 契機第365章 轉機第44章 初遇人販第260章 計議第141章 胎記第267章 收網第302章 冬釣第373章 新身份第185章 添雙筷子第2章 二哈?第281章 沙洲衛第107章 新任掌櫃第370章 獻地第358章 賭局第29章 紛爭第79章 蟲宴第110章 收賬第259章 作繭自縛第135章 北上第236章 火牛陣第112章 來援第80章 目標第148章 古北口第171章 會餐第362章 上火第122章 悶棍第216章 暗流第205章 逃逸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14章 地頭蛇第89章 趙秀才第345章 染病第156章 逃離第286章 烤魚第103章 捱打第12章 求醫第393章 廷杖第276章 賠償第296章 整合第384章 叛亂第12章 求醫第138章 不眠之夜第115章 算賬第58章 傻大個第366章 僵持第138章 不眠之夜明代的西域第286章 烤魚第151章 西行第217章 事泄第358章 賭局第346章 登門第105章 互利雙贏第118章 晨忙第305章 朝貢第300章 夜談第29章 紛爭第396章 安排第274章 良駒第7章 五海之內皆兄弟第327章 遇刺第368章 朱幼塨第382章 大人第212章 出氣第189章 圓房?第185章 添雙筷子第225章 敵襲第399章 萬勝第382章 大人第217章 事泄第43章 夜襲第344章 面聖第237章 入關第171章 會餐第209章 喘息第345章 染病第2章 二哈?第372章 鹽引第112章 來援第185章 添雙筷子第378章 稅警第111章 擒賊擒王第299章 拜會第67章 往事(2)第4章 金大腿第278章 迴歸第272章 離京第48章 再會第213章 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