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

“大人,孔友德叛軍行軍的速度突然加快了,預計明日可進入青州所轄的臨淄縣。”

“弄清楚其中緣由了嗎。”

“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應該是孔友德下達的命令,我估計,孔友德想今早的回到登州。”

“那你說說,孔友德想着儘早回到登州,有何目的。”

“這,我還沒有想清楚。。。”

“文儒,想到什麼就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大哥,我覺得孔友德很有可能聽從孫元化的招撫,所以想着儘快回到登州去。”

吳宗睿看着廖文儒,微微的搖頭。

“文儒,孫元化不管如何的護短,也不可能饒過孔友德,更是不敢放縱孔友德,皇上和朝廷都盯着,孫元化敢隨便主張嗎,你看看皮島譁變的劉興治,最終是什麼結局,劉興治是參將,級別高出孔友德太多,孔友德不過是遊擊將軍,這樣的軍官,在孫元化的眼裡算什麼,孔友德如果接受招撫,就算是孫元化想着饒了孔友德,皇上和朝廷也不會答應。”

“這樣的先例是不可能破的,孔友德是大明軍隊的遊擊將軍,不是流寇,並非是走投無路,且孔友德在吳橋縣大開殺戒,不知道得罪了多少的權貴,還有活路嗎。”

一邊的曾永忠也跟着點頭開口。

“大人的分析絕對準確,孔友德知道自己接受招撫的下場,不客氣的說,那些軍士如果接受招撫,還能夠保全性命,孔友德絕無可能活命。”

廖文儒搔了搔頭皮。

“大哥,這麼說,孔友德難道想着攻陷登州府城和萊州府城嗎。”

“不錯,孔友德就是想着利用這個機會,假裝接受招撫,加快行軍速度,儘快回到萊州或者登州去,如果萊州城門打開,孔友德會毫不猶豫的拿下萊州府城,如果萊州府城不打開,孔友德則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登州,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拿下登州。”

說到這裡,吳宗睿用手指了指地圖上面的登州府城。

“登州府城是朝廷最爲重要的軍事基地,這裡有大量的火炮、錢財和糧草,孔友德如果拿下了登州府城,就有了充足的底氣,接下來他一定會猛攻萊州府城,畢竟萊州府城裡面,也有不少的糧草,如果拿下了萊州府城,孔友德的力量將大幅度的增強。”

“登州和萊州的新軍,絕大部分都是遼東漢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了登州和萊州,進入到新軍之中,可惜當地的百姓沒有接納他們,你想想,他們的家人遭遇後金韃子的屠殺,淪落爲奴隸,身心疲憊,帶着創傷,他們來到登州和萊州,同樣遭遇到輕視,他們內心會好受嗎,孔友德麾下的軍士和他們一樣,也是遼東漢人,更是因爲在吳橋遭遇欺凌,不得已譁變造反,如果孔友德使用一些手段,不少的遼東漢人,會投靠他的。”

“如果皇上和朝廷不採取果斷的措施,終將釀成大禍。”

。。。

吳宗睿的分析,曾永忠和廖文儒等人,已經是無條件接受。

“大哥,我們是不是可以抓住機會,一舉滅掉孔友德。”

“不行,我們如果滅掉了孔友德,登州和萊州的新軍,炮口就要對準我們信義押司了,恐怕朝廷也不會允許我們存在,現如今我們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抓住這次的機會,壯大自身的實力,當然,孔友德若是威脅到青州,那我絕不客氣。”

廖文儒和曾永忠立刻不開口了。

“命令斥候,告知劉寧,一定要學會自保,孔友德叛軍進入青州之後,嚴密監視其一舉一動,文儒,兩天之後,你率領一千軍士出發,前往昌邑縣設伏,你記住,你們主要的作戰任務,不是剿滅叛軍,而是儘量多的繳獲雙輪車、炮車、火炮以及戰馬。”

“目前火炮的運輸是劉寧等人負責,趁着這個機會,讓大部分的軍士回來,孔友德軍中留下百人足矣,這些軍士必須低調深藏,決不能暴露身份。”

“喬明俊這一次表現很好,應該嘉獎,此番作戰任務結束之後,我看其能夠出任大隊長。”

廖文儒對着吳宗睿抱拳。

“大哥,我記住了,這就去佈置。”

安排佈置完畢一切,吳宗睿伸了一個懶腰,打算到後院去歇息一會。

這段時間太過於忙碌,幾乎是連軸轉,孔友德及其麾下的叛軍,當然是最爲重要的事宜,必須要做好一切的部署,達到獲取火炮戰馬等戰略物資的目的,而且決不能暴露信義押司的任何蹤跡,否則就會惹下禍端,至少會影響信義押司日後的發展。

還有府衙的諸多事宜,眼看着就要到年底,田賦的問題,過年需要開銷的銀兩的問題等等,要說府衙的官吏也是人,且不說那些同知、通判等官員,府衙的吏員過年也是需要銀子的,一般情況之下,府衙年底多多少少會給官吏一些銀子,稱之爲年歲金,可如果不能收繳到足夠的田賦,這筆銀子是沒有出處的。

這些事情,吳宗睿不可能完全推給曾永忠。

青州不比淮安,淮安異常的富裕,隨便從什麼地方都能夠想到辦法,青州就不一樣了,夾在濟南、登州和萊州的中間,爹不疼娘不愛,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依靠自身。

府州縣衙門本來還有一些留存的錢糧,可惜一場大雪,府州縣衙門救濟百姓,消耗不少。

吳宗睿只能暗暗嘆氣,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從家中拿出一些銀兩來,讓府州縣官吏高高興興過年了。

曾永忠計算過,年歲金大約需要近萬兩的白銀。

至於說田賦,吳宗睿壓根就沒有考慮,等萊兵變在即,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馬上就是大亂,而且登萊巡撫孫元化,以及山東巡撫餘大成,皆因等萊兵變,慘遭變故,孫元化更是送掉了性命,估計朝中也沒有誰關注青州的田賦問題了。

收拾了桌上的文書,吳宗睿站起身來。

“大人,軍士來報,登州新軍總教習特謝拉、副總教習科雷亞等六名葡萄牙軍官到了。”

吳宗睿一下子挺直了身體。

“哦,特謝拉和科雷亞等人到了嗎,他們知道孔友德譁變的事情嗎。”

“怕是還不知情。”

“好,我馬上到信義押司總部去,讓軍士迅速返回信義押司總部,告訴廖文儒,不能讓特謝拉等人知曉孔友德譁變的事情。”

“大人,這怕是不好吧,特謝拉畢竟是登州新軍的總教習啊,若是日後他知曉此事了,豈不是要怪罪大人了。”

“事急從權,孔友德麾下的叛軍,馬上就要進入青州,這個時候,特謝拉等人若是馬上趕赴登州,路上遇見了,那就麻煩了,我們這樣做,也是爲了他們的安全考慮。”

“好吧,我這就去告訴軍士,讓他馬上去通知廖指揮使。”

“嗯,先生也準備一下,一同去信義押司總部。”

吳宗睿來到信義押司的總部,看見了幾個金髮碧眼的歐洲人,都在和廖文儒交談,他們的臉上都帶着笑容,亨利等人也陪在一邊。

看見吳宗睿進來,爲首兩個歐洲人走過來,抱拳行禮了。

“在下登州新軍總教習特謝拉,見過大人。”

“在下登州新軍副總教習科雷亞,見過大人。”

。。。

特謝拉和科雷亞等人的漢化程度,讓吳宗睿頗爲吃驚,他們的漢語說的很流利,而且也知曉諸多的禮節。

特謝拉和科雷亞等人,對於吳宗睿的到來,絲毫沒有感覺到吃驚。

寒暄的過程之中,吳宗睿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些人留住。

按照歷史的進程,登州府城在崇禎五年正月初一被攻陷,算算時間,已經不足四十天,如果特謝拉等人離開青州,回到登州府城,必死無疑。

應該說,面對吳宗睿的時候,特謝拉等人的表現還是自如的,他們畢竟是登萊巡撫孫元化的客人,孫元化的品階比吳宗睿高了很多,所以特謝拉等人,見過朝中的高官。

。。。

酒宴安排好了,吳宗睿陪着衆人一同赴宴。

吳宗睿的態度很謙和,沒有官架子,有些時候甚至與特謝拉等人開玩笑,這讓特謝拉等人很適應,話語也多起來。

其實這纔是吳宗睿的本性,他壓根不想有什麼架子,可惜穿越了,有些事情就由不得自身了,如果你在下屬的面前和藹可親,人家會擔驚受怕,完全不適應。

官場上就是這樣,到了什麼位置,就要擺出什麼姿態,相對來說,朝中的那些內閣大臣,給人的感覺如同春風沐雨,而六部尚書則不一樣了,態度肯定嚴肅一些。

推杯換盞的時候,吳宗睿邀請特謝拉等人在青州多逗留一段時間了,可以在府城內到處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春節的氛圍,快到年底了,登州應該沒有多少的事情。

特謝拉倒也是爽快,滿口答應了,說是這次離開登州,可以在外面多逗留一些時間。

。。。

離開信義押司的時候,吳宗睿專門囑託了廖文儒等人,務必要善待特謝拉等人,他已經感覺到了,這次一定能夠留住特謝拉等人。

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四章 圍屋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六十章 吉榜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二章 廖文儒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沒有餘地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梟雄末路(4)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