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

三月初,吳宗睿離開登州府城,前往登萊之地巡查,他此番巡查的主要任務,就是查看春耕生產的情況,從最西面萊州府轄下的濰縣開始,一路往東,一直到最東面登州府轄下的威海和文登等地,全部都看了一遍。

登萊之地恢復的情況,吳宗睿大致是滿意的,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慢慢來,想想登萊之地,天啓年間人口接近兩百萬,如今只有五十萬出頭,減少了七成左右的人口,想要恢復以前那種繁華富庶的情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絕大部分的土地都耕種了,只是遷移到登萊之地的農戶和百姓,所住的房子不是很好,有些是利用以前留下的斷壁殘垣,稍微整修一下就入住了,有些甚至還是搭建的窩棚,好在遷移到登萊之地的農戶和百姓,都是能夠吃苦的,他們耕種了土地,情緒普遍不錯,相信糧食豐收之後,生活會越來越好。

這讓吳宗睿很是感慨,大明時期的農戶和百姓,文化水平的確不行,文盲佔據了絕大部分,可是思想還是淳樸的,對於官府的敬畏之心是存於內心的。

四月初,吳宗睿回到了登州,前往已經修建完畢的貨物碼頭和貨運倉庫巡查。

已經有十餘艘東印度公司的商船來到了登州貨物碼頭停靠,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海運的貨物源源不斷的卸載碼頭上,轉運到貨運倉庫之中,越來越多的商賈來到了登州,租下了商鋪,而登州府城內的房屋,價格也在逐漸的上升。

貨運碼頭和貨運倉庫的繁華景象,讓吳宗睿打內心高興,每一艘的商船來到登州貨物碼頭,都意味着一筆不菲的商貿賦稅進入巡撫衙門,市舶司收取的賦稅,可不僅僅是商船船主繳納的賦稅,還有從北方和南方送來的諸多貨物的賦稅,這些貨物在市舶司繳納了賦稅之後,被裝運到商船上面,運送到海外去。

隨着商船進駐登州貨運碼頭,信義押司的押運任務也空前多起來,不管是從登州押運到北方與南方去的貨物,還是從北方和南方運送到登州貨物碼頭的貨物,幾乎都是信義押司負責押運,每一艘商船停泊貨物碼頭之後,船主會迅速找到信義押司,一方面委託信義押司將他們帶來的貨物押運到南方和北方,一方面也請信義押司將他們需要帶走的貨物押運到登州貨物碼頭。

隨着信義押司業務的不斷壯大,人員也逐漸增加,當然,這一切都是信義押司的掌櫃劉友鬆直接負責,那些從淮安府城而來的、原信義幫的幫衆,幾乎全部進入了信義押司。

登州知府史可法,與蓬萊知縣崔雲輝,對吳宗睿佩服之至,不過半年多時間過去,登州府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繁華的景象迅速出現,商貿交易比比皆是,府州縣衙門的收入也大幅度的增加,這樣的情形,就算是在南直隸,也不大可能出現。

各級的官吏都清楚,府州縣衙門的費用是非常緊張的,官吏的俸祿低的可憐,如果僅僅依靠俸祿來生活,能夠吃飽飯就不錯了,而大明絕大部分地方的府州縣衙門,壓根沒有經費這一說,官府不會給官吏發放俸祿意外的錢財,府州縣主官聘請的幕僚,則是主官自掏腰包。

當然知府、知州和知縣,有其他方面的收入,藉以維持幕僚的開銷,同時維持府州縣衙門必須要的開銷。

登萊之地的情形不一樣,巡撫衙門明確了府州縣衙門的開銷費用,且明確了官吏俸祿意外的錢糧收入,這份收入甚至高於俸祿。

其實各級官府開銷需要的錢財不多,因爲府州縣衙門的官吏人數不多,叛軍作亂之後,巡撫衙門對於府州縣官吏的數量,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不允許隨便增加吏員。

當然府州縣衙門的主官,手中還單獨握有一部分的錢財,用於自身的開支。

這種在大明王朝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在大亂之後的登萊之地出現了。

究其根源,就是吳宗睿大力發展商貿的結果。

所以在登州和萊州,幾乎所有的官吏,都是支持發展商貿的,他們從中獲取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剛剛回到巡撫衙門,廖文儒就來了。

進入廂房,廖文儒輕輕掩上門。

“大哥,情報司探查到有關登州新軍的情報。”

“哦,說來聽聽。”

“萊州新軍軍士情緒不穩定,都督同知、萊州總兵楊御蕃可能維持不了很長的時間,萊州新軍有鬧事的跡象存在。”

吳宗睿點點頭,這在他的預料之中。

廖文儒擡頭看了看吳宗睿,繼續開口。

“從二月份開始,巡撫衙門不再給萊州新軍軍士提供軍餉,萊州知府盧發軒大人給萊州新軍劃撥了近兩萬畝耕地,楊御蕃組織軍士進行了耕種,不過從二月份開始,萊州新軍軍士就沒有領取到軍餉。”

“情報司探查到,萊州新軍軍士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至少能夠承受半年左右的時間,加之楊御蕃在新軍之中的威望很高,軍士短時間之內拿不到軍餉,不會出現問題,不過楊御蕃沒有估計到,登州新軍軍士全部領取了軍餉,萊州守備衙門的軍士同樣領取了軍餉,這讓萊州新軍軍士很不服氣,認爲這不公平。”

“情報司分析,楊御蕃應該穩不住局面,至少不可能長時間壓制軍士內心的怨氣,所以最多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萊州新軍軍士就很有可能鬧事。”

。。。

吳宗睿的臉上,浮現出來冷笑的神情。

其實他不想算計楊御蕃,哪怕楊御蕃當初來到巡撫衙門,說話很不客氣,畢竟人家包圍了萊州府城,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可是楊御蕃向朝廷寫去彈劾奏摺,建議朝廷罷免他吳宗睿,這就無法忍受了。

吳宗睿其實想着,通過登萊之地的實際變化,改變楊御蕃的看法。

在水師碼頭的附近修建貨運碼頭,這在數百年之後根本不算什麼事情,但這個時代不一樣,因爲朝廷對於海運是深惡痛絕的,也不會大力支持和發展海運,所以吳宗睿的做法,必定引發朝廷和官吏的關注。

其實朝廷對水師的投入也少得可憐,幾乎就沒有怎麼關注水師。

吳宗睿用心是良苦的,他不願意算計楊御蕃,可惜事態的發展,讓他不得不對楊御蕃動手,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斷絕萊州新軍的餉銀。

楊御蕃想着找到朝廷撥付軍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上不會答應,戶部更是不會答應,朝廷的府庫本來就捉襟見肘,再說朝中不知道有多人對登萊新軍有意見,當初投入那麼多的銀子,換來的卻是大部分新軍軍士的背叛,現如今叛軍被鎮壓,朝廷怎麼可能繼續給登萊新軍提供餉銀。

可以說,楊御蕃想不到解決餉銀的辦法。

依靠屯田來解決軍餉的問題,那是自欺欺人,衛所採取屯田的方式養活軍士,那是因爲衛所軍士早就習慣了屯田,而且他們算不上是真正的軍人,好多衛所軍士一輩子種田,根本就沒有摸過兵器,沒有絲毫的戰術素養,而衛所的軍官,通過盤剝這些種田的軍士,來養活自身和少的可憐的軍士,這些軍士基本屬於軍官個人,爲軍官及其家人服務。

明末衛所軍隊早就爛成一灘稀泥。

吳宗睿也算準了,楊御蕃無法解決萊州新軍軍士餉銀的問題。

廖文儒稟報完畢之後,吳宗睿開口了,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他需要答案。

“情報司探查到萊州新軍軍士有怨言怨氣,有可能鬧事,他們針對的目標是誰,他們對楊御蕃是不是有意見。”

“大哥,萊州新軍軍士主要是對萊州府衙有意見,他們不會怪罪和埋怨楊御蕃。”

吳宗睿臉上再次浮現出來冷笑的神情。

“難怪楊御蕃一點都不緊張,也沒有找過地方官府,原來他心中有數。”

廖文儒臉上浮現出來陰雲。

“大哥,這件事情,該怎麼應對。”

“嚴密監視,關注萊州新軍的一舉一動,隨時稟報,至於說其他方面,不予理睬,我倒是要看看,楊御蕃到時候怎麼收場,另外,巧妙告誡盧發軒,讓他小心一些,不要搭進去了。”

“是,我馬上去辦理。”

廖文儒離開之後,吳宗睿臉上浮現出來笑容。

情報司成立剛剛一個月的時間,就蒐集到大量的情報,效率很高,更加關鍵的是,情報司已經能夠針對琳琅滿目的情報做出分析,不管分析是不是準確,至少邁出了這一步,相信隨着情報司的逐漸成熟,對於情報的分析,也會越來越精闢。

這一次蒐集到楊御蕃和萊州新軍的情報,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

走進廂房的裡面,吳宗睿坐下,一邊思考一邊研磨。

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最好是年內,請走楊御蕃這尊大神,包括駐紮萊州的新軍軍士,楊御蕃也可以一同帶走,遼東兵力不足,那裡倒是楊御蕃施展抱負的好地方。

想清楚之後,吳宗睿提筆開始寫信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捨之間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十四章 酬謝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乾脆利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