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

四月初一,皇上的聖旨抵達登州,認命吳宗睿爲五省總督,賜予尚方寶劍,可便宜行事,聖旨明確了吳宗睿的職責範圍,全面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若是流寇朝着北直隸、南直隸以及山東等地移動,吳宗睿亦可率領大軍圍剿,並臨時調動地方軍隊。

四月初五,吳宗睿率領七萬登萊新軍將士,朝着河南進發,他的第一站是河南洛陽府城,臨時的五省總督官邸,也設在河南洛陽府城。

吳宗睿的家人,全部都留在登州府城,別離之苦是無法避免的,從這一刻開始,天下沒有平定的時候,吳宗睿與家人註定是聚少離多。

四月十五日,大軍前鋒部隊抵達洛陽府城。

領兵部尚書銜、三邊總督洪承疇,已經提前抵達洛陽府城,正在等候吳宗睿,兩人之間必須有一些基本的交接,洪承疇同樣接到了聖旨,卸去剿滅流寇的作戰任務,專心邊關事宜。

登萊新軍軍營設立在洛陽府城南門外,距離南門約十里地的距離,營地的四周是一大片的空地,先鋒部隊抵達後,需要在這裡搭建房屋,供大軍駐紮。

吳宗睿跟隨前鋒部隊行軍,同樣抵達了洛陽府城。

洛陽府知府等官吏,在南門外迎接。

吳宗睿倒是沒有擺架子,告訴洛陽府知府,必須爲登萊新軍提供部分的糧草。

這不是吳宗睿故意爲難洛陽府知府,一來爲大軍提供糧草,是地方官府的責任,二來登萊新軍出動剿滅流寇,稟報了五省總督臨時官邸設立在洛陽府城的事宜,戶部給予了洛陽府城一些錢糧,至於說數目的多少,不需要吳宗睿關心。

四月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大軍從登州出發,離開登萊之地,沿途看到的景象慘不忍睹,到處都是餓殍滿地,吳宗睿本來還想着撥付部分的糧草予以接濟,後來發現到處都是規模不等的流民,也就放棄救濟的心思,登萊新軍壓根救不了那麼多的流民。

中軍帳在最快的時間建好,吳宗睿的臨時官邸,就設立在中軍帳。

新官上任,職責明確,按說吳宗睿應該要大會各地督撫與將領,安排剿滅流寇的事宜。

吳宗睿沒有這樣的打算,他很清楚,想要打敗流寇,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登萊新軍,其餘各地的大軍,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恐怕要求他們圍堵流寇都有困難。

洪承疇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軍帳當天就建好了,吳宗睿拒絕了洛陽府知府的邀請,留在了軍中。

翌日一大早,劉寧來報,三邊總督洪承疇來到了軍營。

洪承疇進入軍營的時候,眼睛一亮。

昨日登萊新軍的前鋒兩萬人抵達了洛陽府城,按說應該是忙於營地的搭建,四周亂哄哄的纔是,可是登萊新軍的軍營,頗爲安靜,一眼看不到頭的帳篷全部搭建好了,馬車正在運送木材,看樣子是準備搭建木屋,沒有高聲的喧譁,甚至戰馬都沒有高聲的嘶鳴。

軍士行動迅速,看不見任何一個閒着的人。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洪承疇領兵多年,看見登萊新軍的第一眼,就感覺到不簡單,這是一支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軍隊,難怪登萊新軍能夠在滁州設伏,大敗流寇,生擒高迎祥和馬守應。

內心一直不舒服的洪承疇,總算是有了一絲的安慰,這樣的軍隊,誰率領都能夠獲得作戰的勝利,看看自己率領的大軍,除開少部分的邊軍,其餘的不僅戰鬥力不強,還時常的鬧事,率領如此的軍隊,怎麼可能取得作戰的巨大勝利。

遠遠看見一個年輕人從中軍帳走出來,洪承疇連忙快步往前走去。

“洪大人,在下沒有能夠遠迎,還請見諒。。。”

“吳大人言重了,在下今日特意來拜訪吳大人,希望沒有叨擾。。。”

吳宗睿和洪承疇的臉上,同時露出笑容。

這是吳宗睿第一次見到洪承疇,見到這位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歷史上的洪承疇,如果松山之戰捐軀,或者寧死不降,將要名垂青史,得到後人的敬仰,可惜洪承疇最終歸順了大清,被列入了貳臣傳,成爲一輩子無法洗刷的污點。

洪承疇歸順大清之後,不遺餘力,出主意想辦法,幫助大清王朝對付大明王朝,加快了大明王朝毀滅的速度,可惜最終也沒有能夠得到皇太極以及順治皇帝的真正信任。

第一次見到洪承疇,吳宗睿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認爲洪承疇應該是長得五大三粗,有着過人的氣力,睿智的頭腦,充沛的精力,旺盛的鬥志。

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洪承疇長着一縷山羊鬍子,看上去有些清瘦,若不是渾身上下有着一股震懾他人的氣勢,就和鄉下的老學究差不多了。

人不可貌相,吳宗睿當然不會憑着第一印象來斷定某個人。

洪承疇已經四十三歲,正值壯年,吳宗睿不過二十四歲的年級,兩人應該不是同年代之人,年級相差了近二十歲。

中軍帳裡面收拾的乾淨整潔,擺設也很簡單。

軍士端上茶之後離開,吳宗睿揮揮手,親衛也退出中軍帳,守在了外面。

“吳大人少年英雄,在下佩服之至,如今皇上和朝廷將剿滅流寇的衆人,交付給吳大人,在下以爲,這是皇上英明之決定,在下相信,流寇的末日到了。。。”

內心哂笑了一下,吳宗睿對着洪承疇抱拳開口了。

“洪大人萬萬不要如此說,在下可不敢當,洪大人威武絕倫,流寇聞風喪膽,洪大人領兵作戰,這些年取得無數勝利,若不是北邊連連出現警報,洪大人早就剿滅流寇了。”

洪承疇的臉上飄過一絲笑容,帶着些許的尷尬。

“吳大人才是言重了,在下不敢當,在下今日來拜訪吳大人,交接剿滅流寇的事宜,期盼吳大人早日傳來捷報。。。”

洪承疇一邊說,一邊從胸前拿出一本文書,放在了桌案上面。

“吳大人,這是在下掌握的陝西、山西、河南、湖廣以及四川流寇活動之情況,以及各省駐軍之情況,供吳大人蔘考。”

吳宗睿拿起了桌上的文書,神色略微的嚴肅。

“多謝洪大人,在下定當竭盡全力,剿滅流寇。”

交接的儀式結束了,其實很簡單。

洪承疇端起茶杯的時候,吳宗睿再次開口了。

“洪大人,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其地勢與南方有很大不同,與山東也不一樣,據在下所知,流寇主要活動在陝西、河南、湖廣以及四川等地,凡流寇活動的地方,崇崗峻嶺,密箐深林,板木懸崖,流寇熟悉地形,往往能夠穿梭自如,且不惜兵力,關鍵時刻,斷臂保全自身,大軍圍剿很則不然,糧草供給和行軍都存在困難,若是想要徹底剿滅流寇,往往傾盡全力,也無法達到目的,洪大人率領大軍,數年與流寇周旋,每每都能夠大敗流寇,在下想要請教洪大人,如此地形之下,如何作戰,還請洪大人不吝賜教。”

端着茶杯的洪承疇,楞了一下。

吳宗睿提出的問題很關鍵,也是各路大軍剿滅流寇最爲頭疼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面,洪承疇應對的辦法,就是將流寇吸引出深山,在相對平緩的地帶作戰,一旦流寇進入到深山密林之中,就有些望洋興嘆了。

“這個,吳大人問得好,在下采取的辦法,是將流寇吸引出深山,流寇也是人,密林深山之中,沒有糧食,他們不可能維持很長的時間,待到流寇的大軍離開深山,進入平緩地帶,或者是靠近城池的時候,予以圍剿。。。”

“謝謝洪大人賜教了。”

“不敢不敢,吳大人負責剿滅流寇,一定有更好的辦法。。。”

寒暄了一會,洪承疇起身告辭,婉拒了吳宗睿的邀請,沒有留下來吃飯。

回到洛陽府城,屬下已經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了。

洪承疇回到房間,關閉房門,告知親衛不要他人打擾。

足足小半個時辰的時間,洪承疇坐着一動不動。

第一眼見到吳宗睿的時候,洪承疇就有着不一般的感覺,吳宗睿儘管年輕,身上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氣質,舉手投足圓潤自如,給人的感覺很好。

吳宗睿提出的問題,震撼了洪承疇,讓他忽然感覺到羞愧,以前對吳宗睿的嫉妒和不服,恐怕是自找的,吳宗睿金榜題名,外放做官就在南京,爾後到滁州、淮安、青州,最終到了登州,這些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很少有崇山峻嶺,可以說吳宗睿對於密林之中作戰,非常的生疏,就算是吳宗睿能夠在滁州大敗流寇,也不一定能夠在陝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順利的打敗流寇。

殊不知吳宗睿已經察覺到山地平原作戰的不同。

吳宗睿既然開口詢問了,就說明內心有了計較,有了應對的辦法。

一向自傲的洪承疇,不知道爲什麼,有些自慚形穢了,人家吳宗睿不過二十四歲的年紀,入朝爲官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如此睿智老辣,他這個朝廷在西北的王牌,比較起來,好像名不副實了。

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十九章 算賬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