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兵部官署。
陝西的局勢突然變得惡劣,漢中府城、鳳縣、勉縣、石泉、漢陰等城池相繼被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佔據,整個的漢中都被李自成控制,同時李自成率領流寇開始朝着鳳翔府城的方向移動,試圖一舉拿下鳳翔府城,而情報顯示,李自成麾下流寇的數量,已經接近三十萬人。
馳援陝西的山海關總兵吳襄,已經全線撤離陝西,且在撤離陝西的途中,在扶風和武功等地,與陝西鎮的軍士發生了小規模的衝突,雙方都有軍士傷亡,現如今吳襄及其麾下的遼東邊軍軍士,已經抵達涿州,等候朝廷的處置。
五省總督熊文燦、陝西巡撫孫傳庭以及山海關總兵吳襄,全部都有奏摺,都是爲自身辯解、控訴他人胡亂作爲的言辭,這些奏摺擺在了楊嗣昌的桌案上面。
陝西鉅變的消息,傳到了河南以及山西等地,這些地方的流寇,也開始躁動起來。
可以說,整個的北方和中原,都陷入到山雨欲來的氛圍之中。
皇上震怒,令內閣與兵部拿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楊嗣昌已經思索了大半天時間了,從這些奏摺裡面,他嗅到了機會。
終於,思考成熟的楊嗣昌,站起身來,帶着這些奏摺,前往文淵閣,諸多的內閣大臣正在文淵閣等候,商議如何處理這麼多的事情。
內閣首輔劉宇亮看見抱着奏摺進入文淵閣的楊嗣昌,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從個人能力方面來說,劉宇亮是所有擔任過內閣首輔職位之中最差的一個,要不是近幾年內閣首輔變動頻繁,皇上挑選不到合適的人選,劉宇亮根本不可能出任內閣首輔。
內閣之中資格最老的賀逢聖,盯住了楊嗣昌懷裡的奏摺。
楊嗣昌很聰明,將奏摺全部放到桌案上面之後,抽出最爲關鍵的三封奏摺,遞給了賀逢聖,讓賀逢聖好好的看看。
楊嗣昌可不會在乎內閣首輔劉宇亮的態度,他知道劉宇亮不過是過渡期間內閣首輔的人選,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氣魄決定朝中的重大事宜。
劉宇亮咳嗽了一聲,看着剛剛坐下的楊嗣昌開口了。
“楊大人,陝西局勢驟變,流寇肆掠,皇上震怒,內閣今日商議如何處理陝西的諸多事宜,你是兵部尚書,主管朝中軍事方面的事宜,說說你的想法。”
楊嗣昌站起身來,對着所有人抱拳。
“我身爲兵部尚書,陝西的局勢惡化,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明日的早朝,我自會向皇上謝罪,等待皇上和朝廷的懲戒,不過這陝西局勢的惡化,還是有些緣由的。”
楊嗣昌說完,已經快速看完奏摺的賀逢聖擡頭開口了。
“楊大人,不必將責任攬在兵部,我看陝西局勢惡化,與下面的官員還是有關聯的。”
賀逢聖說完,劉宇亮也跟着開口了。
“楊大人,賀大人說的是,今日我們主要商議如何處理陝西的諸多事宜。”
楊嗣昌對着賀逢聖投過頗爲感激的眼神,繼續開口了。
“五省總督熊文燦、陝西巡撫孫傳庭、山海關總兵吳襄的奏摺,我都仔細看過了,且通過兵部,瞭解了諸多的情況,我代表兵部提出如下的看法。”
“第一,陝西巡撫孫傳庭,沒有能夠保證援軍的糧草供應,且在援軍遭遇敗績之後,不通過朝廷,不請旨,擅自調動軍隊,阻攔援軍撤離,導致遼東邊軍軍士與陝西鎮軍士發生激烈衝突,雙方各有軍士傷亡,此事造成了極爲惡劣的影響,重創了大軍的士氣,在我大明朝還是第一次,我認爲此事必須要嚴肅處置,以正視聽。”
“第二,山海關總兵吳襄,奉旨率領遼東邊軍馳援中原,剿滅流寇,本應該傾盡全力作戰,徹底打敗流寇,卻在作戰失敗之後,不思進取,擅自撤離,試圖回到山海關,吳襄儘管辯稱沒有接到五省總督熊文燦以及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命令,但此言不可信,且吳襄擅自撤離,沒有及時給熊文燦大人稟報,當屬臨陣脫逃,亦應該予以懲戒。”
“第三,五省總督熊文燦大人,本應運籌帷幄,居中協調,讓馳援陝西的遼東邊軍與陝西鎮的軍隊協同作戰,徹底擊潰流寇,但熊大人沒有想到這一點,僅僅命令馳援的遼東邊軍單兵冒進,導致了不熟悉地形的遼東邊軍慘敗,亦有無法推脫的責任。”
“至於說其他的各級官吏,包括未能及時給援軍提供糧草的府州縣官員,我不一一贅述,陝西各地遭遇災荒,這些地方官吏已經傾盡全力提供糧草,因得不到巡撫衙門的支持,他們也無可奈何,故而兵部認爲不應該處置他們。”
“孫傳庭身爲陝西巡撫,不思報效皇上和朝廷,且在陝西局勢發生鉅變之時,推卸責任,將所有過錯皆推給山海關總兵吳襄,吳襄本是武將,奉旨馳援中原,剿滅流寇,絕無過問民生事宜之權力,故而在陝西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之中,孫傳庭的責任最大。”
“我的建議是,免去孫傳庭陝西巡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之職,鎖拿進京,待三司會審之後定罪,免去吳襄山海關總兵之職,着大理寺予以釦眼審訊。”
“駐紮涿州之遼東邊軍,迅速趕赴河南洛陽,歸於五省總督熊文燦指揮。”
“熊文燦大人務必盡心竭力,壓制流寇的囂張氣焰,且抓住機會,徹底剿滅流寇,還中原和北方的安寧。”
。。。
楊嗣昌是內閣大臣,兼任兵部尚書,深得皇上信任,朝中軍事部署的事宜,皇上幾乎都是詢問楊嗣昌最終做出決定,儘管楊嗣昌提出的建議,牽涉到吏部管轄的事宜,但諸多的內閣大臣、包括內閣首輔劉宇亮不會反對。
衆人都很清楚,皇上正處於盛怒之中,必須有人出來爲陝西的惡劣局勢負責。
孫傳庭身爲陝西巡撫,當仁不讓。
至於說陝西局勢惡劣的真正原因,以及李自成及其麾下流寇迅速壯大的事實,倒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流寇作亂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了。
內閣基本統一了意見,基本就是楊嗣昌提出的諸多建議。
主持內閣商議的劉宇亮,眼見着陝西惡劣局勢的事情,已經有人負責了,也略微的放心,他看了看衆人,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流寇勢大,不僅僅是陝西受到影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皆告急,皇上憂心,我看是不是繼續調動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馳援陝西等地,以圖徹底剿滅流寇。。。”
劉宇亮還沒有說完,周遭瞬間安靜下來。
皇上已經下旨,調遼東邊軍入關剿滅流寇,山海關總兵吳襄率領兩萬餘軍士進入陝西作戰,遭遇慘敗,與陝西巡撫孫承宗之間也產生矛盾,其麾下剩餘的軍士將被調至河南洛陽,歸於五省總督熊文燦節制,如此的情況之下,劉宇亮居然再次提出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不管有什麼樣的理由,都是有些說不通的。
楊嗣昌的臉色有些發白,劉宇亮的提議不簡單,他從中看到了皇上的影子。
皇上對登萊新軍一直心存覬覦,假以時日,皇上對登萊新軍的擔憂,甚至會超過逐漸壯大起來的流寇。
劉宇亮是內閣首輔,不管能力如何,總是要領悟皇上的心意。
眼見沒有人開口說話,劉宇亮再次開口了。
“楊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認爲再次調動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入關作戰,如何啊。”
楊嗣昌內心暗罵了劉宇亮幾句話,擡頭看着劉宇亮,字斟句酌開口了。
“劉大人,再次調遣登萊新軍以及遼東邊軍入關作戰的事宜,下官的確沒有考慮到,皆應山海關總兵吳襄即將被押解到京城,如此情況之下,下官認爲,暫時不要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等到陝西的事宜處理完畢,再行考慮是不是需要再次調遣大軍。。。”
楊嗣昌說完,內閣次輔薛國觀也跟着開口了。
“我以爲楊大人的建議不錯,且將陝西的事情處理完畢,再行考慮其他的事宜,將孫傳庭鎖拿進京問罪,萬不能耽誤陝西剿滅流寇的事宜,可令五省總督熊文燦大人移防陝西,壓制流寇的囂張氣焰。。。”
劉宇亮沒有想到,自己的建議被楊嗣昌輕而易舉就否決掉了,而且內閣次輔薛國觀也表示了贊同。
“楊大人,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各鎮的兵力都有些不足,若是不調遣大軍馳援,流寇怕是更加囂張,他日更加難以應對,不知道楊大人是否考慮此事。”
劉宇亮的話語較爲客氣,但逼問的意思非常明確。
楊嗣昌不慌不忙,抱拳對着劉宇亮開口了。
“劉大人,下官剛剛已經提出了建議,若是劉大人覺得不妥,儘可以在早朝的時候提出來,下官回去之後,一定仔細思索劉大人的提議。。。”
楊嗣昌明白繼續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是皇上的意思,但他絕不會開口支持,皇上心急,有時候做事情不顧一切,楊嗣昌可做不到,至於說劉宇亮打算在皇上面前說些什麼,楊嗣昌暫時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