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監察御史義正詞嚴

想想打擊楊思勖的那些人的官職、家族、和出身!這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從官職上說,有戶部的說沒錢、有禮部的說規矩、有大理寺的說制度、有御史臺的參結黨、還有翰林院的……咦?怎麼沒一個是吏部和兵部的!兵部不說話可以理解,畢竟楊思勖是大將軍肯定和兵部沾親帶故,吏部的人是怎麼了?李璲擡頭問一句:“吏部爲什麼不參奏他削他的權?”

“吏部天官是太子妃的孃舅!”李禕淡淡的接口,李璲恍然大悟。

再從氏族門第上思考,朝堂上附議的大臣裡有三個姓崔的,嗯,屬於山東豪強!四個姓王的,還是山東豪強!兩個姓裴的一個姓蕭的,可以算作江南文士吧!姓韋的和姓楊的是關中勢力,還有姓宇文、獨孤、賀蘭的,是前朝遺臣……呦呵!就是沒有關隴貴族和所有姓李的!李璲展顏一笑道:“皇族都是力挺太子哥哥的?”

“本王和你大伯也是皇族,就沒看好李瑛那個笨蛋!只不過……”李禕沒好氣的瞪了李璲一眼,嘆口氣道:“但總比李瑁身上有姓武的血統強些吧!”

李璲終於明白了,這是李家再也抹不掉的心結!不再糾纏這個問題,繼續研究那些人的出身:除了名門望族就是世家豪門,最差的也是文壇名士,沒一個是寒門出身或者行伍崛起的!也就是說寒門出身的不想或沒資格參與皇權的爭奪,行伍中從下級艱難升遷上來的人都對楊思勖有好感。李璲再問:“虢國公既然在武將中有威望,那些武將爲何不幫他說話?畢竟提高了撫卹將士的待遇對他們都有好處。”

“邀買人心嗎?那就真的成了蓄養私軍圖謀不軌了!”李禕一箭穿心,嚇李璲一身的冷汗。此刻看李璲已經把各方面都想清楚了,李禕才幫他總結道:“壽王李瑁溫順謙恭,關隴貴族怕武惠妃將來子幼母壯,所以支持李瑛,他們掌握着兵部和吏部這兩個最高權利。武惠妃利用武周遺臣控制着工部和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如同攥着別人的命根子。你三哥四哥合起夥兒來結交文人士子、豪門世家,忠王妃姓韋,棣王妃姓王,鄂王妃姓裴,刑部和禮部是他們的天下,時不時可以給人羅織個罪名。”

說到這兒,李璲心都涼了,不由得嘀咕道:“瓜分完了?一個都沒給我剩下……”

李禕好像沒聽到,嘿嘿笑道:“你以爲你前一陣做的事兒他們都不支聲是爲什麼?一來是牽扯了你大伯和我,二來你就是斂財而不弄權等同於自污,三來你年紀小皇位怎麼轉都輪不上你,你又是他們三方中間的一個平衡!誰都不想打擊你反而讓你投向對方的陣營。”

“也就是說,我一旦投向某一方陣營,另外兩方就該找我麻煩了是不是?”李璲舉一反三,一點就透,這讓李禕非常讚賞,擼着鬍子笑道:“就是這樣!”

儘管涼亭中只有兩人,兩人還都在對着笑,問題也都鋪開清楚沒有疑問了,但氣氛出奇的壓抑,李璲甚至感覺太陽穴被錐子扎似的疼。揉了又揉,李璲灌下一大壺涼茶,又蹲在亭子外直接用手抄起湖塘中的水潑在臉上,這才轉回身開口問:“王叔,那我若是獨成一派呢?哪裡還能讓我插腳的?”

“別被表現矇蔽了雙眼,別光盯着擁擠的朝堂,”不知何時李憲已經走到身後,平心靜氣的聲音淡淡的傳來:“天底下最大的勢力他們都看不到、不重視,你不去佔還等什麼?”

李璲猛回身,豁然開朗!那不就是大唐的萬千百姓和廣大寒門士子嗎?李璲緊縮的眉頭舒展開,眼眸中重新放射光彩。李憲拍拍他的肩道:“其實,從製糖法、廉價酒直到《儀王對韻經》教化天下,你不是一直就是那樣做的嘛,呵呵!”

“那我是不是應該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更好?”李璲突發奇想。

“這倒是個高瞻遠矚的好主意啊!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難得你小小年紀能拿得起放得下。”李憲露出讚許的神情,李禕卻一旁補充道:“但還不到時候!那幾種勢力裡面能插一腳還是要插一腳纔好!”

三人相視大笑,這纔開始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棋盤裡面去。

短暫的平靜只是爲了醞釀更大的風暴!三日轉眼即過,再次站立朝堂之上,李璲這一次可不覺得睏倦了,頭天晚上特意讓晴雯服侍自己早睡,今早又有茗煙提前泡好了醒神茶,襲人一口一口的喂着李璲小點心,胭脂的香味是最開胃的了。李璲今天要清清楚楚看看朝堂上衆人的表演。

果然,剛剛見禮完畢,不用等楊思勖舊事重提,監察御史韋堅就先聲奪人:“臣啓陛下,臣韋堅彈劾嶺南經略使大將軍楊思勖三項大罪:一曰不識天時地利指揮失當,致使我大唐將士損失慘重,拖延戰機耗費甚巨,有戶部賬目爲證。二曰縱兵劫掠濫殺無辜,致使嶺南人心惶惶,軍民矛盾加深難以安撫,有廣州刺史陳情表章在此。三曰慷國家之慨邀買人心,私結黨羽意圖不軌!其貪污軍餉數額之大觸目驚心,有右威衛中郎將的供詞,請陛下龍意天裁!”說着遞上表章給高力士放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好傢伙,擺事實講證據,從羅罪到誅心,韋堅做了充足準備,御史臺更是有權風聞言事,皇帝心裡再不高興也不能把御史怎麼樣。此刻看着龍案上擺着的奏摺,李隆基很清楚這不是韋堅一個人的意思。

殿堂上已經炸開了鍋,韋堅的義正言辭慷慨激昂,又是身爲御史的本分,很成功的把楊思勖爲將士的請求拋到了一邊……避實擊虛,釜底抽薪……您先說清楚結黨謀反的事兒吧!議論紛紛的聲音如同菜市場,口誅筆伐此起彼伏,李璲知道,這是一種博弈,一方想借機擴充勢力,邀買人心那句沒說虧,另兩方團結起來想要遏制,若能再剜掉一塊兒肉則更好。

三位宰相閉目養神一言不發,幾位皇子低頭不語都不用親自出馬,李隆基高高在上觀察着下面的派系鬥爭,高力士貼在耳邊不知嘀咕着什麼。而楊思勖傲然挺立滿不在乎,好像這種陣勢見多了,知道鬧一場最後也判不了自己謀反的罪,只是眼角難免有一些哀傷,爲了那些斷臂殘肢的將士,對於派系鬥爭的砝碼,生活艱辛又算什麼。

李璲站在皇子的最末位,本來就輪不到自己張嘴,又是抱着看熱鬧的心理,此刻要做的就是理清楚滿朝文武的關係網,好好琢磨一下哪些是可以拉攏的、哪些是絕對對立的。

一直到衆人口乾舌燥了,才都發現皇帝陛下一直冷冷的靜坐,想起自己叫嚷多厲害也說了不算,趕緊齊聲拜服:“請陛下聖裁!”

“你們還知道讓朕聖裁!”李隆基冷淡的語氣讓一殿的朝臣心裡一顫,基本已經知道皇帝的意思和今天的結果了,果然李隆基嘆口氣,打定主意大事化小,淡淡的說:“五嶺蠻族難以教化,用些非常手段也是在所難免,至於軍餉耗費等事就着兵部覈實再報吧!其他事御史臺不要小題大做寒了將士們的心,虢國公勞苦功高加封食邑兩千戶,即日起回內廷任職即可。”

這恐怕就是高力士給李隆基嘀咕的處理意見!李隆基揮袖決斷沒有帶出一片雲彩,徒留下目瞪口呆中的朝臣,在交頭接耳中揣摩聖意……揣摩聖意纔是頭等大事、日常工作啊!

第66章 連弩出世就立功第58章 領旨籌辦千秋賀第170章 疾風暴雨用酷吏(上)第172章 裝神弄鬼嚇和尚第37章 破吐蕃功勳第一第275章 兌票面值多樣化第60章 解密火柴破封鎖第110章 橘中秘加贈梅花譜第174章 修路蓋房燒水泥(上)第223章 搞拆遷先立後破第130章 改華服李隆基帶頭(上)第70章 因禍得福郭子儀第232章 遭嫌棄徐國公罷相第269章 錢開道知行合一第240章 長江口攔截遣唐使(上)第30章 月黑風高期待遇刺第54章 太子心驚崇文館第120章 上墳愧對遠征軍(上)第229章 李太白誓造毛瑟槍第146章 聽鬼哭荒村異樣(上)第117章 大和尚來的正好第5章 太極驚豔茅山教(下)第246章 因勢利導顯墨者第103章 四皇子各擅勝場第231章 祭天地信安王出征(下)第149章 河陽倉內澇疏漕運第39章 趁熱打鐵暗合資第117章 大和尚來的正好第100章 算學進入新時代(下)第244章 衆樂樂玄宗題匾額第26章 楊令公得勝班師第72章 錦上添花作笑談第64章 朱雀街煙花李琚勢欺人第161章 勾股弦搭配動滑輪第175章 修路蓋房燒水泥(下)第138章 學院內答疑解惑第223章 搞拆遷先立後破第180章 花萼樓試驗墨學(下)第210章 玻璃杯確定度量衡第90章 韋諫議風聞言事第115章 忠王中計擺擂臺第217章 南薰殿邀寵得勝第109章 陳大帥排擠葛將軍第277章 遼東訊薛家將戰敗第3章 夢受仙術金仙觀第232章 遭嫌棄徐國公罷相第268章 紅衣炮轟山改寫戰術第82章 暖氣推廣又立一功第51章 乙酸乙酯用途廣第37章 破吐蕃功勳第一第65章 鄂王說情眼眸寒第273章 榮王琬失去驕傲第209章 水泥路招標通四方第113章 先懲後賞南霽雲歸心(上)第189章 煮海鹽儀王大功德(上)第24章 改規則棋王吐血第177章 招全才人傑地靈第83章 天仙配悄引修道熱第86章 引薦詩聖賀知章(上)第24章 改規則棋王吐血第40章 僱傭傷殘大慈善第221章 略施小計令公籌謀第174章 修路蓋房燒水泥(上)第214章 兩報刊全程報道第13章 聖恩隆高僧圓寂第86章 引薦詩聖賀知章(上)第4章 太極驚豔茅山教(上)第245章 不明短評引辯論第122章 情切切蕭氏押族運第8章 鬥雞苑斂財有術第171章 疾風暴雨用酷吏(下)第30章 月黑風高期待遇刺第217章 南薰殿邀寵得勝第233章 世家奔走急站隊第221章 略施小計令公籌謀第72章 錦上添花作笑談第211章 潁王削出螺紋鋼第78章 無端怒玄宗疑心第35章 望遠鏡投桃報李(下)第200章 高利貸逼出周漓珂第50章 黃鐵礦開啓曙光第115章 忠王中計擺擂臺第183章 大儒拜服華夏字典第252章 見死不救鑑真東渡第21章 燒瓷七彩纔是器第185章 顏體楷書活字印刷(下)第16章 演武場訓練有方第204章 老道長含笑九泉第77章 鍍銀鏡反光刀甲第22章 大明宮內無美食第135章 赤嶺互市經濟戰(下)第266章 周漓珂質問過路費(下)第150章 大雨中幫扶勞工第28章 監察御史義正詞嚴第193章 萬民傘罩住假清官第166章 商場內琳琅滿目第29章 兵部尚書高瞻遠矚第135章 赤嶺互市經濟戰(下)第15章 巧問對道尊解憂(下)第98章 乾淨利落絕後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