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無情劍道

見郭守要對羅豐道出太上教的秘辛,雖然看他的表情,似乎並不介意讓其他人知曉,但嶽鼎還是帶着禪渡宗弟子遠離避嫌,畢竟從受罰的角度看,少一人聽聞,郭守的罪過就輕一分,何況嶽鼎對此事並不感興趣,太上忘情的道路和他的道路大不相同,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聽得多了反成雜念,倒是夢芸一臉好奇的模樣,奈何被強行帶離。

而有了嶽鼎帶頭,秋璃也實在不好意思繼續待在旁邊偷聽,只得不情不願的和方星熊一起離開。

郭守看着羅豐道:“雖然《太上道德經》人人皆可修行,但要修煉有成必須得有太上忘情的心境,這條件着實苛刻,而鎮道寶典又不能隨意予人修煉,迄今爲止,我教已有數千年不曾有後人真正將《太上道德經》修煉有成。

在此事上,無數前輩耗盡心血,也只能從經文中悟出其他功法,自成一系,而不能找到直接修煉的方法,但並非全無成就,至少摸索出了許多種理論上可能成功,或者有前人修煉到小成的法門。”

這並不奇怪,要鑽研一本鎮道經文,從中找到取巧的方法,沒上萬年的心力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著作者親自來講解,否則即便換成修煉過《太上道德經》的虛空強者,也需千年光陰。

當然,後人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集合他們的智慧未必不能破解,踏出一條可行之路。

只是要踩出一條道路,哪怕是彎彎扭扭,坑坑窪窪的小徑,也需要無數人的前仆後繼,連續不斷的踩踏才能成功。

何況,成功的方法也需要找到合適的人才能實施,這又是一個需要無窮時間驗證的麻煩事。或許在太上教現有的幾種方法裡,就有一種是能真正可行的法門,但因爲沒找到合適的人選,試驗者或是受限於資質不高,或是心性不契合,導致明明正確的法門卻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這又是額外的變數。

通天古書暗語道:“到現在《太上道德經》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其實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如果太上教真的有心一定要鑽研出方法,不惜一切代價,無視犧牲,拿天才的命去堆,只怕早就成功了。

可他們敢這麼做嗎?他們敢拿自家天賦不凡的弟子做實驗,或者強逼天人修士去驗證猜想的方法嗎?

他們不敢,也捨不得,最後只會拿一些沒什麼潛力,天賦不高的弟子或長老做文章,這種婆婆媽媽,拖泥帶水,想套狼又捨不得孩子的方式能成功就見鬼了!

再好的方法,用在一羣豬的身上也是問道於盲,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種道理都不明白……或許他們明白,但他們滿足於太上教現在的地位,失去了進取的銳勁,覺得就算沒人修煉《太上道德經》,太上教依然是最頂峰的三教之一,而哪怕有人修煉成功,太上教也不足以增強到威壓天庭與歸墟教。”

通天古書的語氣中透着不屑,因爲以魔道修士的心性,遇到相同的情況,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達到目的,不把人命當做人命。

羅豐沒有迴應,繼續聽郭守說道:“其中一道法門,便是由斬業劍君前輩提出的,以無情劍道入忘情大道的設想,只是此法需要有非凡劍道天賦者方可嘗試,而有此天賦的弟子不會以身……少有自願,故而不得不從門外挑選人才。

當然,非是強迫,每一名願意成爲護經劍奴的人,皆可得授太上教上乘功法,以及斬業劍君的親自指點,還有機會修習一部分《太上道德經》,對於絕大部分醉心劍道的修行者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只會遺憾自己的劍道天賦不足,難入法眼,而不會拒絕。

只有一小部分人會猶豫,因爲修煉無情劍道者,必須斷絕六感,遺忘過去,隔斷過往種種因果,捨棄與朋友和親人的羈絆,如此才能以外法入道,哪怕心性貧弱者,只要肯接受這些,亦能證見絕情大道,甚至與此人的修煉稟賦無關,再差的資質都能以天級元丹成就天人。

正因這一點,無數受限自身資質而不被修行大派瞧中的修行者,都主動上門請求成爲護經劍奴,可惜此法對劍道天賦要求極高,至少得是能領悟劍氣雷音和劍光分化的層次,一萬人中都未必能找到一個合適的。”

劍道天賦並不等同修行天賦,兩者毫無干系,一名掌握無上劍藝的劍客,或許連六重念威境都突破不了,被玄牝大門阻上一輩子也無法打開,如上古時代的修行界,靈根纔是最重要的資質,關乎吸納靈氣效率,至於劍法、刀法等天賦都是點綴之物。

斬業劍君創下的無情劍道,承諾無論什麼樣的資質,都能讓你成就天人,還是至少中三品的天級元丹,這份誘惑力足以讓天下九成九的修士都爲之瘋狂——就算無情劍道沒有這麼神奇,斬業劍君既然允諾,爲了自己的名聲,他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太上教的豐富資源就是他說話的底氣,只要捨得,哪怕一頭家豬,都能生生推上天人大妖的層次。

尋常修士爲了得見大道,拋家棄子都很常見,甚至殺親證道也不乏前例,更不用說那些真正醉心劍道,願意爲此付出一切的劍修,斷情滅欲、遺忘過去並不是能嚇住他們的恐懼之物,某種意義上他們甚至欣見其成,不用再顧及外物,終於能一心一意踏在劍道上。

無論是斬業劍君的親自指點,還是《太上道德經》的誘惑,都足以讓人如飛蛾撲火一樣衝上去。

朝聞道,夕死可矣。

羅豐對黃泉的家世多少有些瞭解,並不是有名的修行世家,反而更貼合俗世,是戍守邊關的將門子弟,她最初的槍法便是祖上傳下,故而帶有戰場殺伐的意境,祖祖輩輩不曾出過厲害人物,否則也不會被韓家滅門。

想來,黃泉的父親沒有多高的修行天賦,離家前境界不高,否則韓家也不敢動手。

通天古書嘿嘿笑道:“舍劍之外,別無他物,從親情的角度看這種人定然是個人渣,但往往這種人才能取得他人未有的成就,古時候的修行者大多都是這幅德性,畢竟這也是道心堅定的象徵。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他應該修煉魔道功法纔對,道門的終究有些偏軟,哪怕修煉絕情大道,也給人一種只要不惹他就沒什麼事的印象。”

羅豐詢問道:“《太上道德經》是否也如你一般,擁有自我意識?”

“當然,鎮道經文都是歷經百萬歲月的存在,《太上道德經》的出現甚至在我之前,沒有意識那纔有問題。不過不同的鎮道經文擁有不同的性格,就《太上道德經》那種悶葫蘆的脾性,估計就算天崩地裂,世界毀滅也不會吭半個字。”

通天古書回答後,忽感疑問:“你問這個問題做什麼,難道是懷疑此事中有《太上道德經》的意志插手?我敢打包票,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鎮道經文象徵的是各自對應的法統和大道,法統決定性情,大道決定喜好,道門經文根本不會有這種費心費力的想法。

記得曾經有人打過比方,面對質疑者時,道佛儒妖魔五種法統各有不同的態度。

魔是直接動用武力,消滅一切提出質疑的人,只要質疑者都死光了,天下就再也沒有反對的聲音;

妖同樣是動用武力,但他們動武的目的不是殺死質疑者,而是打得對方臣服,若是對方不服,仍有質疑,那就繼續打,一直打到服爲止;

儒則是一一駁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將質疑者的問題一一解決,同時教化對方,身體力行,文治武功,直到對方信服爲止;

佛會耐心聽完質疑者的疑問,然後回一句‘問這種問題的你是個傻逼’,再傳授佛法,讓對方自行從中尋找答案,並不親自反駁;

假若換成道,那麼在質疑者開口之前,他就會拋出六字真言‘愛學學,不學滾’,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根本不予理會。

雖然細節上可能會有少許偏差,但鎮道經文的性情大致如此,修行者要搗鼓的事情,《太上道德經》根本不會插手,有人修煉也好,無人修煉也罷,他都不會有半分在意。”

第784章 萬魔之主第1032章 相呴以溼第849章 邪眼的秘密第842章 戰羣英第908章 籌謀反擊第203章 十六強名單第133章 太數之道第5章 三教六宗第490章 證道天人第369章 別因爲嘴賤就小看我第364章 決戰將即第91章 引仇第683章 勝負底定第1071章 因果道器第164章 消耗戰第518章 三步困殺第539章 圖窮匕見第159章 苦戰第801章 顯而易見的破綻第981章 勝不盡興第1177章 情報戰的勝利第720章 破解之法第361章 三處埋伏第1044章 你變弱了第1118章 逃出生天第923章 佈置劍陣第1112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814章 以退爲進第1058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933章 心靈拷問第962章 破殼重生第979章 一心求平第756章 隱忍第875章 吃定了第830章 魔威難敵第288章 慷他人之慨第732章 第一人的由來第79章 未竟全功第614章 故人們第289章 互授劍法第1177章 情報戰的勝利第32章 市恩賣義第600章 易元八極劍訣第1073章 試探第827章 無屠聖印第114章 毆打小朋友第57章 凌虛子是誰第818章 開闢對開闢第1045章 示敵以弱第136章 神秘鑄劍師第1200章 截流馳宙法第1022章 秘魔寄生第1666章 不該知曉的答案第1124章 地下魔神第862章 聖劍破邪第354章 七星告死咒第255章 天邪無道第919章 叛徒第715章 荒神錄第243章 爲報恩而活第125章 遲來的幫手第1092章 回家第574章 劍客與逃犯第843章 心不在焉第1219章 一路走好第1106章 火山第974章 未能如願第396章 利益交換第921章 破城之法第1216章 選擇第196章 異類第799章 攻心爲上第922章 另有任務第500章 兵解第186章 邪印盡出第43章 二重巔峰第1087章 吾回來了第991章 輪迴道器第18章 致命反擊第36章 正邪之辯第1032章 相呴以溼第521章 極道強者的交鋒第417章 拋磚引玉第116章 各方交織的圖謀第312章 挑撥第1133章 不靠譜的宗主第1223章 太上聖源第120章 七曜化孤日第423章 靈瞳族第1152章 接踵而至第718章 理智是弱點第1029章 何時來渡第1177章 對妖禁劍第24章 點心第243章 爲報恩而活第247章 機關獸第793章 五行離合寶光第565章 六人會議第336章 五成把握第526章 創造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