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逃亡”

第249章 “逃亡”

謝家人惶恐地把珍珠迎進了船艙中。

文氏拉着她在桌邊坐下,又命善姐取熱茶點心來。雖然船上的補給還未送到,但充飢的小點心和茶水還是有的。她看着珍珠那副瘦削憔悴的模樣,總覺得對方吃了很多的苦,所以下意識地就認爲應該先讓對方吃飽喝足。

珍珠捧着茶碗,感受着手上的溫熱,張張嘴,還未說話,眼淚就先掉下來了。

文氏見了也有些慌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怎會在平望鎮的?你不是一直留在京城侍候老太太的麼?老太太如今在哪裡?”

她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越問越慌。謝慕林覺得這樣下去不行,連忙將她拉到對面椅子上坐下,勸道:“娘,您先別慌張,珍珠姐姐人都在這裡了,您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總能問出答案來的。一次過問這麼多,您也得給她說話的時間呀!”

文氏稍稍鎮靜了些,方纔問出心裡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老太太無事吧?”

珍珠也終於讓自己激動的心情稍稍平復下來,回答了她的話:“老太太病了。”

謝老太太這個病,起初其實是被自己嚇出來的。

她們主僕三人住在金陵城郊山間的避暑小莊裡,雖然生活不大方便,但日子還算平靜。珍珠與何婆子隱約猜到謝老太太是招惹了什麼禍事,得罪了某位貴人,纔會逃到城外來避難的,但若論起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們也說不上來。然而她們都覺得,謝老太太不可能真的惹來殺身之禍,因此,只要在城外避一避風頭,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家去了。

直到蔣婆子遲遲沒有音信,何婆子奉謝老太太之命回家探查,從大金姨娘手裡拿到了三姑娘謝映容留的信,情勢頓時就急轉直下。

謝老太太看了謝映容的書信,彷彿見到了什麼極可怕的事情一般,面色大變,冷汗直冒,差點兒從椅子上滑落在地。她立刻命令珍珠與何婆子收拾行李,僱車離開。

珍珠與何婆子只覺得莫名其妙,連忙安撫她。後者因回過謝家大宅一趟,沒察覺到家裡有什麼異樣,便以爲謝老太太是誤會了什麼,就一再告訴她家中無事,城裡也一片平靜,什麼事都沒發生,讓她不要害怕。

謝老太太聞言,便問了她幾個問題。

大小姐謝映慧是不是被永寧長公主府的人接走了?走後有給家裡送過信麼?帶走的人有回過家麼?

何婆子的答案分別是:是的。沒有。沒有。

三姑娘謝映容是不是受了重傷?是不是住進了卞家,還得到了寧國侯府的庇護?

何婆子從大金姨娘那裡聽說過些消息,所以答案都是肯定的。

三姑娘謝映容是怎麼受的傷呢?又是在哪裡受的傷?

這方面何婆子就不清楚了。不過據大金姨娘的說法,謝映容是因爲在家無聊,想念從前在承恩寺后街時的日子,忽然想回那座小宅裡住兩天,就收拾行李,帶着丫頭過去了。當她去承恩寺裡爲老太太上香祈福的時候,遇上寺中出事,她被砸得頭破血流,幾乎丟了一條性命。還好當時卞家老太太也在寺中,又一向挺喜歡她,就把她接回家裡養傷了。卞家與寧國侯府正是姻親,家裡雖不是十分富貴,卻勝在清靜。

大金姨娘的說法很模糊,對於謝映容受傷的原因又吞吞吐吐地不肯細說,只強調現在她已沒有大礙。但謝老太太卻越聽越害怕,嘴裡唸叨着什麼“躲起來也逃不過”的話,不肯再聽人勸了,堅持要珍珠與何婆子去收拾東西,甚至不打算回城裡家中去取行李。

珍珠與何婆子無奈,只得照她的意思行事,立刻去附近僱了兩輛馬車。她們主僕出城雖然匆忙,卻也有六七箱行李,沒有兩輛車,如何裝得下?

那天晚上,京郊下起了傾盆大雨,行人早就奔走回家避雨了,謝老太太主僕三人卻坐着馬車,駛上了大道。謝老太太嫌雨天船隻走不快,放棄了水路,改而坐馬車走陸路,可在這種天氣出門,哪個車伕受得了?哪怕謝老太太出了重金,也只是暫時讓他們順服下來罷了。

他們連着趕了三天的路,日夜兼程。不但車伕累壞了,謝老太太也撐不住了。

她是上了年紀的人,雨天出行,又受了涼,再加上心神不定,整天擔驚受怕地,到了溧水一帶,終於撐不下去了,就停下了腳步,住進客棧裡休養兩日。何婆子還請了大夫給她看病。

謝老太太病還未有起色,噩耗就傳來了——那兩名車伕盜走了一箱行李,連人帶車趁夜消失了。那箱行李恰恰是謝老太太那六七箱行李中,最值錢的一箱,裡頭有她帶出來的幾乎所有盤纏細軟,值七八百兩銀子呢,她老人家的首飾私房,也都在裡頭。她統共也就給家裡留了百來兩銀子罷了。

謝老太太當即就急得吐了血,慌得珍珠與何婆子手足無措。後來大夫開藥,把她的病情暫時穩住了,卻也囑咐她,要好生調養,遇事儘量心平氣和些,以後有機會,最好另找名醫診治,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

謝老太太覺得那大夫說話不中聽,本事也稀疏平常,很想罵人的,然而她沒力氣反駁回去了。她在客棧裡住的是最好的上房,可手頭的銀子不多了。多虧珍珠與何婆子都是忠心的好奴婢,還願意拿出自己的首飾典當,湊足了她的藥錢,卻沒法在客棧裡繼續住下去了,便勸她回金陵家中養病。

然而謝老太太不答應,她對金陵城十分懼怕,堅持不肯回去。

珍珠只得改了主意,勸她尋個繁華些的城鎮休養,請位好些的大夫來診治。當時珍珠的建議是,江寧或溧陽。溧水其實也不是不行,但那裡沒有更好的大夫了。

然而江寧離金陵太近,溧陽又太陌生。謝老太太最終決定回自己的老家湖州去。她孃家在湖州的長興縣,在那裡還有祖宅和族人親友,以及父親死後,由族中做主過繼來承襲香火的嗣弟。

珍珠與何婆子都不是謝老太太的陪嫁陪房,並不知道她老家在長興縣,還有些吃驚呢。不過想到謝老太太孃家親人在那裡,她們去了就有依靠,便聽從了謝老太太之命。

她們讓客棧的人幫忙,當了兩身新做的綢衣,僱了可靠的馬車與車伕。但這回的馬車,與先前僱的相比,就要簡陋多了。主僕三人連同六箱行李擠在一起,環境根本與“舒適”二字不沾邊,偏偏又沒有足夠的銀子再僱一輛車了。她們就這麼勉強擠着,坐車撐到了長興縣。謝老太太一路上既沒休息好,又奔波勞累,病情更重了。

然而到了長興縣,找到了呂氏族親,她們的處境也沒好到哪裡去。

文氏聽到這裡,張張嘴,半晌沒出聲。謝慕林問珍珠:“發生什麼事了?難道呂氏族人因爲我們家得罪了曹家,就翻臉不認人嗎?”

珍珠又一次掉了眼淚,搖頭道:“不是的,是因爲……老太太與孃家人……其實早就鬧翻了!”

(本章完)

第1643章 新君第305章 援手第1069章 紫竹第1410章 猜忌第1197章 失誤第1183章 出嫁(上)第1128章 主使第344章 反省第893章 盤算第980章 赴宴第922章 撇清第1404章 抱怨第1295章 建議第634章 打趣第247章 颱風第1159章 爭風第1496章 清晨第1569章 共識第638章 主意第111章 搬家第1511章 套路第740章 答案第1300章 不捨第1275章 慈母第363章 捷徑第869章 打趣第888章 慈母第1409章 準話第339章 開店第1664章 新開始第714章 圓謊第1008章 投親第1062章 婆媳第675章 用意第848章 家宴第620章 安撫第1169章 拜第1003章 雪來第1539章 忽然第1216章 準備第1453章 簪子第1412章 線索第1020章 年夜第481章 出發第690章 失言第1256章 源頭第1171章 相看第788章 母女第997章 分家第548章 藥方第862章 庇護第1272章 攔路第142章 相遇第543章 消息第121章 涼了第1660章 同心第1661章 失望第108章 往事(下)第1601章 敲打第1160章 無能第268章 聳聽第65章 退婚(推薦加更)第455章 算盤第462章 吾友第1566章 雜亂第1392章 尷尬第138章 把柄第1450章 提醒第390章 心事第1130章 聽聞第140章 煩悶第615章 說笑第857章 分析第331章 城府第1548章 疑惑第1134章 發現第788章 母女第1357章 心驚第307章 太宗第327章 選材第15章 假信第1631章 摔傷第1542章 處置第1628章 笑話第357章 開席第3章 身世第832章 官邸第588章 問題第782章 嫌棄第454章 攻勢第1375章 疑惑第672章 再勸第1162章 商討第186章 哭求第710章 心思第582章 重寫第135章 錦匣第1591章 去意第592章 上門第1152章 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