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謝家灣

第251章 謝家灣

暮色降臨之時,船緩緩駛進了謝家灣,在已有些破敗的簡易碼頭旁停了下來。

船老大站在甲板上,往四周看了看,不太贊成地對文氏說:“謝太太,這地方雖然也有幾戶人家,碼頭也能用,但實在是太過清靜了,連家正經客店都沒有。您若真要在此過夜,我們倒也不是不能忍。可明明再往前走十來裡水路,就是縣城了,半個時辰就能到,謝太太何必非要在這種荒涼的地方停留呢?”

文氏面露難色:“家中長輩生病,在此暫居,我總不能把她丟在這種地方不管呀……勞煩了,我得帶着孩子上岸去看看她老人家,再讓大夫給她診一診脈。”

船老大回頭看了一眼文氏特地從平望鎮重金請來的大夫,實在想不明白她爲什麼不從湖陰縣裡請人,但僱主要如何行事,還輪不到他管,他只能搖搖頭,道:“這邊情形未明,最好還是不要在此過夜。謝太太要上岸去看長輩無妨,看完了,還是回船上來吧,或者把你家長輩也接過來?船上有那麼多行李,最好還是到縣城的碼頭去停靠。那邊有客店也有醫館,哪怕不進城,也比這邊荒郊野外的強許多。”

文氏謝過他,便招呼孩子們一起上岸了,同行的還有平望鎮來的大夫。

其實這位並不是平望最好的名醫,無奈平望來往客商衆多,大夫們不出家門就有充足的病人上門求診了,願意出外診的人不多,還是幾十里路的外診……她打聽得這位大夫的醫術還過得去,就重金請過來了。

沒辦法,珍珠說了,謝老太太無論如何也不答應請湖陰縣的名醫來,因爲那位名醫很有可能是熟人,萬一認出了她,把消息傳到謝家族中,豈不是要叫人看了她的笑話?這些天,她都是照着長興縣那邊大夫開出的藥方,讓何婆子到附近集市的藥鋪裡抓藥回來熬了吃的。藥效顯然不太好,可不吃,她的病情又會變得更加糟糕。

大夫有些嫌棄地看了看那已經陳舊不堪的木製碼頭,嘆了口氣,跳上了岸,腳下立刻傳來了吱呀聲。

這碼頭是謝家灣被水淹後,原本的磚石碼頭損毀,不曾隨謝家族人外遷的幾戶本地居民爲了生活方便,才重新用木材建造的簡易版本,能用,但堅固度堪憂,也失於保養。近日連翻大雨,河水上漲,水流加急,更讓碼頭情況加劇了。

謝家灣這一片都是謝氏一族祖上傳下來的地,除了房屋宅院祠堂以外,還有許多附屬的建築物,曾經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集,也有外姓人家在此落戶,周邊更有許多農田。水災過後,謝氏族人外遷,但農田還在他們的名下,佃戶也有留守的,因此如今這些農田還有超過一半種有作物。

謝慕林與兄弟姐妹們一起,跟在文氏身後,往老宅方向走去,一路上藉着暮色,看到遠處的農田與裊裊炊煙,星點人家,感覺這謝家灣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荒涼。

謝澤湖是轉爲商人後,分家出來的,宅子則是發達之後,重新改建過,所以比起其他宅院,要稍稍新一點。這宅子背靠着一座不高的丘陵,河道就是繞着丘陵,形成了一道河灣,此地纔會起名叫“謝家灣”。謝澤湖的宅子,後半部分都建在山坡上,地勢比周圍的建築物都要高一些。因此,當年鬧水災的時候,只有前面一半宅子淹了水,後面那一半受影響不大。

珍珠一邊領着文氏等人進門,一邊向他們解釋:“老太太不許別人把她來的消息告訴族裡知道,哪怕有佃戶上門來問,也勒令他們不許外傳。我與何媽媽其實也沒法管,光是要給老太太侍疾,就夠忙活的了。至於佃戶是否真的沒把消息說出去,我們也不知道。”

這個碼頭是搭建在舊碼頭原址旁邊的,上岸的時候,謝慕林還能清楚地看到左邊不遠處的磚石碼頭舊基。這座舊碼頭其實是謝家族中私有,還是謝璞的親生父親謝澤湖當年翻修祖宅後,特地在家門前不遠處加建的,算是私家碼頭。往前走不到百米,就是三房的老宅。

謝慕林隨人羣穿過前院,立刻就發現了老宅牆基上,有明顯的陳年水痕。看來當年水患時,這座老宅起碼也積了兩尺來高的水呀,還好一路往後走,水痕線就一路降低,到正院時只有尺許高了,勉強能住人。

比如這片河道兩岸,曾經住過哪些謝家族人。這一片破敗的房舍原本是哪房人的舊居,那邊連屋瓦都沒有了的建築又是哪家的故宅,等等等等。等他們走到自家老宅門前時,整個謝家灣的舊貌,似乎就已經印在所有人腦海中了。

宗房、二房與族裡的人,在受災之後,一度無家可歸,還是由宗房大老爺謝澤山做主,打開這後半部分的老宅,收容了族人,才讓所有人安然撐到了湖陰縣令撥地重建的那一天。而後謝家族人遷移到了縣城邊上,謝璞覺得老宅雖然還能住人,卻沒必要與族人分開,便決定與族人一道去新地方重建謝家角。至於這座老宅,基本已是荒廢了,只由宗房的佃戶順便兼一下看管門戶之責,不讓流民歹人入戶而已。

謝慕林小心地邁步下船,覺得這碼頭已經到了該修整的時候了。

謝老太太還堅持要住進自己當年的院子,那是正院,其實水患來時,是淹過的,傢俱都泡壞了,就算勉強能用,那環境也夠嗆。珍珠與何媽媽都煩惱得很,明明有兩個偏院條件比正院強些,但謝老太太就是不願意搬過去,她們都拿她沒法子。如今文氏母子們來了,珍珠就盼着他們能說服謝老太太,即使不去謝家角,好歹也要搬到稍微好點兒的屋子裡去,不然如何能安心養病呢?

大概是前些日子曾有過連綿大雨,河水一度暴漲,如今離河岸較近的農田,幾乎都淹在了水裡,田中的作物東倒西歪,只怕是活不成了,但離河岸遠些的地方,還是一片金黃,顯然已經快到收穫的季節了。

文氏一路聽着,就一路在發愁。她哪裡有本事說服得了謝老太太?

文氏扶着善姐,深一步淺一步地踩着泥地往前走,還給孩子們介紹周圍的環境。這是她曾經生活過好幾年的地方,哪怕物是人非,她也還記得牢牢的。

何婆子驚喜萬分地迎了出來,神色也是憔悴不堪。文氏看了都覺得心酸,她與珍珠兩個雖是下人,又幾時受過這樣的苦?哪怕是當日抄家,都不如這幾日折騰人。

文氏進了正屋,謝慕林也跟在哥哥們身後進去了。屋裡瀰漫着一股難聞的氣味,有明顯的藥味,還有一股帶着泥腥味的潮溼氣息。

謝老太太就躺在裡間牀上,牀鋪帳幔顯然都是從金陵城帶過來的,富貴華麗,卻掩飾不了她身上的鬱氣。老太太曾經白胖紅潤的臉,已經瘦得幾乎脫了形,雙頰透出青白之色,掛着大大的黑眼圈,白髮凌亂,一副衰敗垂死的模樣。

謝家衆人都驚呆了。

(本章完)

第529章 借人第197章 猜疑第916章 示好第1581章 先帝第348章 眼腫第1109章 夜談第579章 價值第1168章 抵達第1243章 小議第1335章 齊備第1297章 討論第1133章 夜訪第29章 放人第698章 不妙第854章 怨氣第652章 離開第935章 冰嬉第1311章 錐心第114章 侍疾第1625章 惡化第568章 惶恐第452章 剖析第1210章 門外第320章 老實第566章 指環第893章 盤算第523章 二月二第194章 清點第1049章 親筆信第481章 出發第1292章 羣情第1641章 疑點第1111章 歸來第430章 接木第1317章 出遊第430章 接木第1230章 合巹第893章 盤算第1148章 提醒第1359章 安撫第524章 邀請第285章 孝心第1225章 梅珺第1617章 苗頭第482章 艱辛第1328章 擇衣第314章 選秀第539章 發熱第1306章 織場第1612章 騷動第690章 失言第902章 好詩第784章 被抓第220章 變動第782章 嫌棄第738章 舊案第403章 解惑第578章 暗示第511章 打發第924章 罵俏第1502章 保密第807章 婚事第1151章 流言第1529章 憐惜第1376章 到達第846章 登高第1074章 提醒第153章 請求第742章 陪伴第1071章 緣由第1464章 做主第653章 船上第1066章 烏龍第1330章 技藝第636章 驚喜第1429章 算計第513章 探問第1521章 廢儲第467章 準備第539章 發熱第348章 眼腫第491章 調養第257章 氣和第1571章 疑惑第1470章 栽贓第711章 安排第667章 宴請第604章 挑撥第1044章 算計第1378章 遲歸第1015章 孝心第1017章 怨氣第1608章 窗外第1186章 寬心第1167章 志氣第25章 生怨第1473章 爆發第1425章 隱秘第719章 客人第1218章 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