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小蝌蚪找媽媽

木七見是一位老人家,連忙施禮,答道,“老爺子,我說的當然都是真的。這醫館開在這裡就是爲了大夥兒,如果是爲了賺銀子,那開在城裡多好啊。我們夫人說,大夥兒日子過的苦,手頭都不寬裕,不能因爲一時沒有銀錢就耽誤了治病。”

老爺子激動的手都哆嗦了,“這,你們夫人當真這麼說,這可是我們這些窮苦人的一件大喜事啊。”

孫叔也點頭,說道,“對,夫人這般仁善,大夥兒可要用心幹活啊。”

“對,對。”不只門裡衆人答應,就連門外那些看熱鬧的鄉親也都大聲應和着。

“那好,大夥開工吧,中午大饅頭、骨頭湯管飽”隨着木七一聲吆喝,院子裡熱火朝天的忙開了…

近午時分,吳二嫂扎着青布圍裙,帶着袖套,在大廚房裡手腳不停的忙碌着,一會兒指揮幾個女人把蒸屜裡的饅頭撿出來,重新放進新的面劑子再燒火開蒸。然後又走去另一口大鍋邊,掀開大木鍋蓋,立刻就有濃郁的肉香味傳出來,她抄起大勺子進去攪了攪,撈了半勺到碗裡,嚐了嚐味道,對旁邊的一個微胖的小媳婦兒說道,“福嫂,這味道有些淡,記得再加把鹽,然後改小火熬兩刻鐘,最後再把盆裡那些豆腐放進去。”

“我的手可大,二嫂讓我加一把,鹹了可不能怪我。”被叫做福嫂的女子笑呵呵應了,吳二嫂沒走之前,常和她一起做針線掙口餅吃,所以兩人幾熟,說起話來也沒那麼多顧忌。

吳二嫂假裝唾了她一口,笑罵道,“你這婆娘可真是瘋了,這一大鍋肉湯,你也捨得禍害。反正外面等着吃的,還有你家男人,你不怕他鹹,你就放。”

這話惹得屋裡的幾個女人都笑了起來,等最後一鍋饅頭出了郭,木九進來問道,“吳家嫂子,吃食可都做好了,大夥兒賣了一上午力氣都餓了。”

“都好了,讓大夥幫着安放桌凳吧。”吳二嫂喊了一聲,就領着女人們把饅頭裝進筐子,肉湯盛進大盆裡。兩個女人一起合力擡到外面院子。男人們早坐在桌邊等着了,每人一大碗豆腐骨頭湯,外加三個白胖的兩合面兒大饅頭,硬是讓他們看了半晌沒敢動手。

木六笑着喊了一聲,“大夥還等什麼呢,開吃吧,饅頭肉湯管飽,不過可別吃撐了耽誤下午做活。晚上咱還有更好的吃食呢。”

衆人聽了,這才端起碗來大口咬着饅頭,大口喝湯,吃得那叫一個香甜。直到兩個饅頭進肚,肚子裡有了底兒,才放慢了速度。這個說,“肉湯真香啊,”那個說“這叫饅頭的真好吃,嚼起來真帶勁”

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甚至掉起了眼淚,嗚咽着說,他打記事起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吳二嫂上前又給他添了一碗湯,笑道,“哭什麼,真是沒出息的後生。咱們這不是托夫人的福,吃到了嗎?以後好好幹活兒,好吃食在後頭呢。”

小夥子被她說得臉紅了,低了頭大口喝湯。等鍋裡湯水喝沒了一半,吳二嫂又把骨頭都撈了出來,每人分了一塊,喜得衆人眼睛都在發光,啃光了肉,恨不得連手指頭都舔上兩遍。

男人們吃過了,都倚在牆邊向陽處曬着太陽消食,女人們收拾了碗筷,然後纔拿了兩個饅頭一碗湯,聚在廚房裡吃了起來。

吳二嫂眼角瞟到幾個小媳婦兒只吃了一個饅頭,剩下的那個偷偷拿帕子包了塞到懷裡,就知道她們是想省下來拿回去給孩子吃。想起自己當初給人家幫工,發張幹餅也是這樣偷拿回去給虎子吃,如今虎子跟在小少爺身邊,每日裡吃的都是小廚房的菜色,還能讀書識字,這簡直是以前做夢都不敢夢到的好日子。當下,心裡更加感激夫人,越發大口吃喝起來,一會兒還要繼續忙晚上那頓吃食呢,除了饅頭,還要炒豆芽,燉一鍋菘菜豆腐呢…

孩子們都吃飽了飯,各自回房午睡,木艾打發了丫頭們,從空間裡翻了本攝影雜誌出來,一邊看一邊享受着難得的清靜。

醫館這邊開工四五日來,木六幾人張羅的很是周到,她也沒什麼可操心的,只等着過上一月,開張時來露個面兒就行了。

誠兒和辛巴經過她那日的戒尺教育,明顯懂事許多,誠兒和辛巴兩個淘小子再也不敢在她出門時,貪玩不做功課,大禹也慢慢開始帶着弟弟妹妹們讀書描紅,溫習功課。兩個淘小子挑食,或者禮數不全,他也都會開口指正,儼然已經有了兄長的樣子。

不過,仔細算算,明日就是與王書生約定的日子了,晚上要派人去衛府通知濤兒,還要多僱輛馬車,明日一起回村裡去。這一走五六日,她還是真有些惦記。

午後孩子們午睡起了,辛巴纏磨着媽媽不肯繼續描紅,誠兒也在旁邊眨着大眼睛可憐巴巴的望着姑姑,好似再無聲抗議她虐待小孩子。

木艾好笑,也知道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不能太拘束他們,於是開恩放了他們去隨便玩耍,明日回了府裡,就要開始繼續早起習武讀書了。

兩個胖小子歡呼一聲,拉着哥哥和妹妹就要往外跑,外面太陽正暖,照得牆角里極少的一點兒殘雪都在發着瑩瑩的光。大禹也動了玩耍的心思,跟着兩個弟弟去了後花園。幸兒卻不肯去,說要陪着媽媽。

木艾颳了刮她的小鼻子,笑道,“你個小丫頭心眼兒太多了,什麼要陪媽媽,還不是監督媽媽給你畫圖冊啊。”

小丫頭被媽媽猜穿了小心思,不依的在媽媽懷裡扭着,木艾笑呵呵幫她理好衣裙,“好了,好了,衣裙都弄皺了,沒個女孩子的樣子。還差一頁就畫好了,現在左右也無事,你陪着媽媽一起畫完吧。”

小丫頭笑嘻嘻的在媽媽臉上“吧唧”親了一口,“媽媽最好了,幸兒最喜歡媽媽!”

“你們啊,每次哄媽媽都是這句話,能不能換個新鮮點的啊。”木艾牽着小女兒走到桌邊,眼角眉梢都是笑,嘴裡還如此抱怨,惹得小丫頭咯咯笑着。

夏至一邊和小安幫忙收拾桌子上的茶盞,一邊笑着說道,“夫人要求太高了,誰家的孩子能比我們家的小姐少爺貼心乖巧啊。”

木艾一邊把空間裡的完成了大半的畫冊和紙筆拿出來,“老話說,孩子是自己的好。這話真是一點兒都沒錯,這幾個孩子再淘氣,都是當時氣一會兒,過後就又喜歡的不行,恨不得把天底下好東西都拿來給他們纔好。你們現在還不懂,等你們以後成親生了孩子就都知道了。”

夏至被夫人說的紅了臉,嗔了一句,“夫人就是愛拿我們打趣。”說完一扭身拿了茶壺就出去了。

木艾眨眨眼睛,笑道,“這丫頭是怎麼了,不會是有了心儀之人了吧。”小安笑嘻嘻的接口道,“這個我不知道,不過啊,夏至姐姐一碰到木五哥就臉紅,像得了風寒發熱那麼紅。”

“哦。原來是好事近了。”木艾會意一笑,拿起筆來,開始繼續畫圖,這次給她給幸兒選的故事是小蝌蚪找媽媽,圖案比較簡單,還包涵了簡單的自然生物知識,而且上了顏色之後,整個畫面多爲碧綠青翠之色,在這樣春日將來的時候,讓人彷彿看到了一抹極爲欣喜的希望。原本打算給淘小子們選一個關於將軍打仗的故事,但是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孩子們容易理解,而且還要畫面簡單的。索性偷懶都畫了這小蝌蚪的故事,一式五本,不偏不依,每人一本。

最後一筆翠色落下,所有畫本就都畫好了,木艾從空間裡又翻了幾張嫩綠色的厚紙做書皮,整理好了順序。吩咐小安找了一根粗針,穿了結實的麻線,細細縫好,摺疊得平平整整。

極細的毛筆蘸了鵝黃色的顏料,在書面上寫了幾個大字,“小蝌蚪找媽媽”,然後又在右下角寫了一行小字,“獎勵給最乖巧聰明的幸兒”。

這些都做完,木艾上下看了看十分滿意,伸手遞給幸兒,小丫頭雙手接了過去,歡快的蹦跳着去跟春分幾人顯擺。木艾又把剩下幾本的封面寫了,這才喚了小女兒過來,“幸兒,來,媽媽給你講講裡面的故事。”

“嗯媽媽,幸兒看見裡面有綠綠的小蛤蟆了。”小丫頭極寶貝的把畫冊遞給了媽媽。

“幸兒真聰明,媽媽要給你講得就是關於小蛤蟆的故事。不過啊,媽**家鄉,管這種小蛤蟆叫青蛙,它是莊稼的保護神,因爲它每日裡都會吃掉好多害蟲,保護莊稼平安長大,秋天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大豐收。”木艾接過小安遞來的茶杯,喝了一口潤潤嗓子,笑着瞟了一眼聚到她身邊的幾個丫頭,慢慢給小女兒講了起來。

“媽媽這次給你畫的畫冊就是關於一個小青蛙的故事,不過,小青蛙小的時候叫蝌蚪,看這裡,就是這個樣子的,躲在水草的葉子底下…”

第42章 包子出爐第199章 春日遊第332章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第451章 一夜變天地第193章 壓堂寶第367章 燒烤第65章 新名字第216章 休閒樹屋第412章 蓉城門下第257章 逝第16章 初試種田第335章 信第20章 初試靈力第166章 良人?布料?第37章 各司其職第307章 多慮?第一百八十七章第444章 經典英雄救美事件(二)第287章 風起第411章 貪婪第12章 雨天閒話第211章 巨大進步第200章 童謠第373章 事成第335章 信第190章 綠蕊金菊第74章 懇談第384章 雨夜路人第382章 瑣事第302章 出遊準備第358章 皇宮內外第16章 初試種田第453章 出逃(一)第262章 顧家之事第71章 遷怒第485章 離與安第478章 一家團聚第313章 故人第270章 大棒加胡蘿蔔第354章 皇宮自保條例第74章 懇談第232章 茶館裡第472章 酒窖出入忙第229章 裝病第261章 木五的差事第338章 重逢第45章 風寒之症第496章 衝突第114章 進城開店第174章 傷第61章 傳說中的李生一家(一)第82章 老太太的堅持第316章 打了小的第8章 帶着鉅款去逛街第240章 無良上門(二)第228章 腰牌第409章 合照第85章 壽宴準備(一)第468章 暗謀第143章 聖旨到(一)第496章 衝突第320章 好花惹蜂忙第166章 良人?布料?第275章 威揚開張第148章 甜藥汁兒第496章 衝突第141章 識文習武第250章 孫昊歸來第133章 書生第384章 雨夜路人第269章 趙老先生提親第36章 賺了第25章 再談買賣第69章 經典撒潑劇第82章 老太太的堅持第456章 夜聚第186章 完工第475章 反將一軍第462章 唐門第48章 蛋糕和年禮第332章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第188章 遊園第286章 熱賣第474章 聚義除惡第114章 進城開店第220章 奇蹟之地第301章 別墅第324章 拜訪孫府第206章 榨糖第166章 良人?布料?第130章 真相第435章 出嫁(二)第119章 可笑利誘(二)第264章 商議第194章 醉語第265章 唐財失算第231章 解疑第73章 作客肖府第28章 肖府第43章 掃雪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