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點將(上)

“第七軍團的補充整訓事宜,進行到哪一步了。”待大夥都笑夠了,朱重九輕輕敲了下桌案,開始下一個議題。

“啓稟主公,第七軍團的六個戰兵旅,已經整編完成了四個,連級以上軍官,一部分經講武堂短訓合格,迴歸舊職,另外一部分升職之後,轉去訓練輔兵,連一級軍官的缺口大約有三十幾個,皆以參加過江灣保衛戰的講武堂學生補充,他們都見過血,在學校時的成績也頗爲出色,末將非常好他們的未來。”第七軍團都指揮使,原獨立在外的鎮江大總管王克柔站起身,朗聲彙報。

因爲看好大總管府的前程,所以他非常配合地將第七軍團進行了整編,結果整編之後整個軍團的面目一新,現在拉出去,甭說打同等數量的元軍,就是以一敵三都絲毫不在話下。

“很好。”朱重九點點頭,然後繼續大聲詢問,“輔兵呢,輔兵旅補充得如何。”

“啓稟主公,輔兵,輔兵缺額甚大。”王克柔的臉色發紅,神情瞬間變得十分扭捏。

“嗯。”朱重九眉頭輕輕一皺,目光快速轉向劉子云。

大總管府內部目前已經有了好幾座“山頭”,這一點他非常清楚,但是眼下,他也找不出太好的解決辦法,只能通過防微杜漸的手段,避免各山頭之間,爲了私鬥而耽擱的公事。

“主公,此事非兵局沒有盡力。”劉子云被看得心裡打了個哆嗦,趕緊起身自辯,“是,是情況與往年變化太大。”

“什麼變化。”朱重九又看了他一眼,聲音儘量放得平和。

“是,是因爲流民越來越少,即便有,也都被工局下面的作坊和淮揚商號給招攬去了,很少人願意再去當輔兵。”劉子云擡起頭,臉紅脖子粗地解釋,“流民自去年出臺了授田之策後,就大舉返鄉,從去年春天到今年,我淮揚各地已經一年半來沒有遭到戰火,老天爺也很給面子,風調雨順,所以返鄉百姓們基本都安頓了下來,選擇留在城裡的,則要麼在商號,要麼在工坊,運氣再差的,也能在包工頭那裡找到修路和開山的辛苦營生,細算下來,每月落到手裡的錢再低也不會不少於一貫,而做輔兵的話,非但要一邊屯田一邊受訓,每月給的錢最高不過才一貫,所以願意做輔兵的人就大幅減少了。”

“嗯。”朱重九聽得又是微微一愣,目光迅速自戶局主事於常林,副主事李慕白和工局主事黃老歪三人臉上掃過。

四下裡,也響起了一陣嘈雜的議論聲,幾乎每個從徐州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人,都感慨莫名。

這才幾年啊,輔兵就沒人願意幹了,想當初,自己在淮安擴軍,那可是十幾萬人打破了腦袋要往裡頭鑽,甭說做輔兵還給發錢,就是光管兩頓飽飯,大夥就心滿意足。

而於常林和李慕白等人,則陸續站了起來,開口解釋道:“主公,戶局已經跟兵局探討過,提高輔兵待遇的事情,但問題主要出在兩個方面,第一,輔兵待遇提高之後,戰兵的待遇就又顯得低了,該不該一起上調,第二,如果一起上調的話,我淮揚有戰兵十二萬餘,輔兵數量與戰兵相若,二十幾萬人的軍餉變化,實在不是一個簡單事情,無法一鞠而就。”

“工坊現在招收匠人,都要求有一技之長,除非是學徒,否則,工錢不可能低於每月一貫,否則,揚州米貴,工匠們就只好去他處另謀生計。”黃老歪遠比於常林和李慕白兩個鎮定,理直氣壯地說道。

在他腦子眼裡,好男不當兵的觀點根深蒂固,雖然他自家小兒子也是從軍中一步步才走上了重炮旅長的位置,但是在一個父親眼裡,自家兒子和別人家的兒子永遠不一樣,所以他堅持認爲,眼下戰兵能拿到每月一貫半,已經是極高的待遇,連仗都不用打,只管幫忙搬以搬器械,擡擡傷員的輔兵,更不該給得太多。

“有什麼辦法解決沒有。”朱重九顯然不想聽底下人互相扯皮,皺了皺眉頭,低聲詢問。

“主公請恕我等見識淺薄。”於常林、李慕白和黃老歪三個,異口同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爲難的是兵局主事劉子云,他們纔不想多操那份閒心。

“末將以爲,解決方案有兩個。”劉子云也沒指望着能將責任推卸給旁人,解釋清楚了事情的起因之後,便開始給出應對辦法,“其一,就是廢除以前的募兵制,恢復盛唐時的府兵制度,讓適齡男子,每年都在固定時間入軍受訓,但是這個辦法有個問題,就是工坊和商鋪的夥計們是否在徵召範圍之內,否則,只有農夫纔去當兵,只會讓將士們越來越不受待見,重蹈兩宋覆轍。”

“那就算了,你且說第二種辦法。”朱重九想了想,沒有徵求任何人就意見直接搖頭,把募兵制轉爲強徵,看似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士兵的士氣和戰鬥力,必然大受影響,與自己的精兵政策嚴重不符,也不附和自己想給地方百姓一個安穩生活的初衷。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改變軍制,將輔兵徹底從各軍團剝離,平素由兵局統一訓練管理,戰時再根據戰場需求,給各軍團調派輔兵,此舉,一則可以讓各軍團,不再一比一的配置輔兵,而來,也可以讓輔兵也脫產,全部時間都接受訓練,如此,其一貫每月的俸祿,就不顯得太低,二來,輔兵的訓練也更仔細,各軍團需要時,隨時可以全局調配。”劉子云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大聲說道。

他是樞密院右副知事,檢校兵局主事,雖然沒有像徐達一樣被授權開府建牙,但地位卻是淮揚武將之首,而他這個武將之首,卻從沒單獨領兵外出作戰過,所以,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拿出一點兒與種不同的東西來。

這個東西,就是軍制的變更,徹底打亂原來那種戰兵和輔兵同歸一人調遣的制度,讓統兵武將需要負責的事情更簡單,同時,也進一步消弱任何人擁兵自重的可能。

如果能做到,哪怕下個月就去職,他這個兵局主事,也足以在新朝的凌煙閣上,擁有一席之地。

注:上一節錯字較多,已經修改。

第289章 天算(下)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62章 雪崩(下)第39章 糊塗案(上)第82章 華夏通寶第196章 高郵之盟(上)第37章 獻寶第25章 匕現(上)第197章 高郵之盟(中)第238章 內訌(下)第90章 抉擇(下)第299章 毒計(下)第30章 匕現(下)第147章 捉襟見肘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273章 百年大計第29章 基業(下)第40章 轉身(下)第80章 破軍(下)第84章 華夏通寶(下一)第61章 新血第211章 萬人敵(上)第14章 紫微(上)第74章 挑肥揀瘦第16章 血祭(中)第31章 餘波(下)第220章 退一步第214章 雪崩第39章 糊塗案(上)第93章 渡河第202章 華夏(下)第58章 奇謀(中)第81章 變第62章 雪崩(下)第278章 跬步(下)第88章 推銷第263章 名人(上)第24章 星圖(下)第92章 齊心第35章 體系第209章 膠着(上)第87章 雙贏(下)第62章 後路(上)第24章 備考(中)第91章 遇敵第63章 經驗(下)第4章 糊弄(中)第33章 封神演義第57章 奇謀(上)第76章 時間緊迫第46章 渡河(上)第59章 戰前(上)第38章 轉身(上)第32章 文明(上)第249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63章 後路(中)第155章 追趕第29章 勾結(中)第52章 點將(上)第58章 破賊(下)第1章 鬼上身第66章 沈萬三(上)第61 君與臣(下)第41章 劫持第190章 傅有德第33章 文明(中)第39章 文明(下)第69章 交易第154章 高築牆第88章 推銷第84章 遠謀(上)第87章 戰爭(中)第79章 業餘刺客第123章 鐵甲第277章 跬步(上)第11章 道義(上)第201章 華夏(上)第111章 迷團第58章 奇謀(中)第85章 華夏通寶(下)第235章 審判(中)第70章 秋露(下)第49章 市井(下)第56章 吳良謀第1章 立春第27章 基業(上)第24章 生意(上)第70章 猶豫(上)第315章 黃河賦(下)第56章 復出第10章 赴會(下)第277章 跬步(上)第10章 不適應第189章 彈指第98章 一塌糊塗第91章 遇敵第127章 投效第220章 退一步第45章 徐州(下)第90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