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中歐對峙(下)

柏林的街頭已經能夠感受到一定的緊張感了,不少人臉上都是愁雲慘淡的樣子。各種商業和店鋪的光景也並不好,大家能夠感受到戰爭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根本無心消費和好好工作,一些有路子的人已經離開柏林或者普魯士,前往其他地方暫時避難了。

街道上不時有普魯士的士兵成隊經過巡邏,對於西清的威脅普魯士十分在意,大公腓特烈威廉清楚西清的軍機局在歐洲各國的活動頻繁,不斷進行刺探軍情和破壞的活動。六年之前,由西清軍機局策劃,就在維也納燃起了熊熊大火,幾乎燒掉了三分之一個城市,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對於奧地利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害。

現在腓特烈威廉也怕舊事重演,所以加強了柏林的戒備,防止西清的特工來搗亂。

端木文打量着那些普魯士士兵的樣子,心中做着評判。

“普魯士的軍隊算是歐洲革新比較好的一支軍隊,普魯士的工業化使得他們能夠保障這支軍隊的開支以及裝備,而且以容克軍官爲主的軍事力量,讓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弱於英法等國。”

這些普魯士士兵從賣相上來看是非常好了,藏青色的軍裝配着武裝帶,他們手中拿着的步槍,也是仿造大明生產的栓動步槍。現在基本上整個歐洲,都已經普及了栓動步槍和機槍這類輕武器,僅從裝備上來說,拿着大明售賣的各種淘汰武器,歐洲國家的裝備技術水平是不亞於西清的。不過西清的軍隊規模巨大,而且組織動員力強,每每出兵都是雷霆萬鈞之勢,讓等閒的歐洲國家很難招架。

來到大明錦衣衛設置在柏林的秘密據點,一個沿街商業建築的地下室,端木文隱蔽地來到這裡。普魯士現在還沒有多麼現代的情報機構和操作,所以錦衣衛和軍機局在普魯士的活動,是幾乎不會遭到任何破壞的。端木文這種帶有指標性的大間諜頭子,在街上大搖大擺地走也沒有人跟蹤。

“有什麼新消息?”端木文詢問道。

跟隨端木文做事多年的寧三答道:“普魯士和德意志諸邦的軍隊集結基本上快要落下帷幕了,普魯士人在東普魯士以及跟波蘭接壤的土地上,設置了三個主要的防禦重鎮,構建了防禦體系,他們有十萬出頭的總兵力,已經比西清要多了。如果真的打起來,恐怕還是有的看。”

端木文嘆口氣,道:“不知不覺間,以前被我們瞧不上的這些國家,現在已經變得有一點令人望而生微了。”

韓野笑着道:“端木你開什麼玩笑呢,不管是普魯士還是西清,充其量也就是我們藩軍的水平,比起我們正規陸海空三軍,那就不是差了一星半點了。”

端木文跟着笑笑,也不繼續說這件事。他們這些做跟軍事有關的情報的特工,其實對於大明的軍事實力認知非常清晰。大明的軍事力量其實在不經意間,每年都在穩步地增長。儘管大明不怎麼打仗,不顯山露水的,但端木文他們知道,大明軍隊不斷地在更新着他們的武器,一代又一代的換,而且明軍的訓練程度和整體戰術素養,已經是非常之高了。

寧三道:“現在普魯士領銜的德意志聯軍和西清的部隊,基本上就是沿着邊境線在對峙了,不過主動權在西清那裡,西清決定要入侵了,那麼戰爭就會全面的爆發。”

端木文揚了一下眉頭,說道:“這就是一個思維定勢了,如果普魯士這邊真的有軍事指揮家的話,那麼他們應該趁這個機會,集中兵力將戰火燒到波蘭境內,趁着西清的集結並未完全完成,先幹一波。”

韓野不贊同:“沒的可能的,腓特烈威廉一是沒有這個膽子,二是他就算兵力現在略多,但是沒有必勝的信念和可能性。普軍極有可能會被反過來直接殲滅。”

寧三道:“你這是對西清這麼看好嗎?”

“沒錯,雖然對付我們大明不行,但是對付這些歐洲國家,還是足夠了。”

端木文想了想道:“戰爭真的打起來的話,可能清軍在兩三個月之內就能打到柏林來,到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會遇到困難了,一部分同志要跟隨僑民轉移,另一部分一定要想辦法繼續維持我們在柏林的情報體系,供給一定要準備充足。”

寧三道:“最近柏林的物價漲了很多,明顯是商家看到戰爭,開始魚肉百姓了。這些歐洲人還真的不行,要是我們大明,早就由公署出售平抑物價,維護穩定了。”

韓野問:“我們會派遣部隊來普魯士嗎?不能讓西清這麼猖獗,他們如果勢如破竹打過去,那麼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壞的形勢了。”

“西清醞釀積蓄多年,從一開始他們的目的就是統治整個歐洲,汲取力量。這其實也有部分是我們皇帝陛下親自灌輸給那個費揚古的,費揚古覺得得了歐洲就能抗衡我們。所以到這一天,其實都是我們早就預期過的,我們在歐洲很多的佈局,也都是爲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我們的軍隊會出手的,早晚的事,不過在這麼早期被捲入戰爭也是很不利的。”

“唉,也是如此。就是看着現在西清不可一世的樣子,甚至連我們都不放在眼中,實在有些不忿。”

端木文卻是很平靜:“當年滿清入寇中原,視我神州百姓爲豬狗,也是這樣不放在眼中的。可是被我們的皇帝陛下起兵徹底毀掉了,一些殘黨欲孽,被驅逐地來到了西洋之地,靠着奴役這些其他民族,重新建立起了一個勞什子的西清帝國。他們看不上我們就讓他們看不上吧,可是我們會重複當年滅亡滿清的一幕,大明的力量,不是這些凡人可以想象的。”

寧三和韓野二人深表贊同,大明早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或者說是令人不可理解的龐大存在,西清真的不夠看。

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483 繼續打下去711 爲您劈波斬浪031 沙廉的英國人680 走失的清兵407 殖民公司的武裝642 麻省人口普查607 巴黎峰會(下)765 白明修的新空軍655 輕取低地096 鄭氏徵糧659 一場戲482 帕維亞戰役098 瓊州海戰(上)069 進入副本598 急進的大明535 光復二十三年022 遲疑的吳三桂459 伏爾加234 南方平定677 會不會打141 決戰黔西南(一)112 匠戶200 緝捕716 撤軍之旅645 出師未捷身先死024 線列步兵,前進!398 見鄭356 一五計劃(中)132 天降神兵573 戰機和越野車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234 南方平定610 傳武316 神殿內的人間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189 戰江寧(上)716 撤軍之旅287 大陣仗491 西班牙國王駕崩002 二戰美軍步兵連739 文明與人572 殊死一戰089 祭庚寅之劫554 新的主線任務114 槍炮與鋼鐵556 反莫臥兒聯盟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448 新緬甸182 杭州福晉(三)716 撤軍之旅285 北洋水師?222 思維誤區096 鄭氏徵糧442 優越感424 艦隊陣容016 A級政務官520 奪堡今天第二章因技術問題消失了617 整治局面764 倭國土皇帝728 蘑菇513 倫敦的黑死病320 事發了349 改主意了284 三帝716 撤軍之旅134 強制支線737 一生崢嶸159 小伐交趾502 歐洲的消費力409 阻攔的父親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184 杭州福晉(五)549 與吳敏的工作午餐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238 人委會290 帝后逃亡533 皇帝畢業了566 24小時令644 無處可逃298 妄使745 亂入之戰列艦352 遂行策略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073 守城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113 匠改編795 一個禮物180 杭州福晉(一)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578 縱深穿插580 已瘋424 艦隊陣容103 鄭談281 戰北洋(中)486 進佔直布羅陀097 忠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