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淮河上,一支船隊正在逆流而上,緩緩前進。
這支艦隊異常奇怪,它在河上就像一列火車一樣,排成了一條整齊的長隊。
當你仔細看去時纔會發現,原來它們中的船隻竟然被繩索頭尾連在了一起。由一條正冒着黑煙的蒸汽船開足了馬力,拖拽着前進。
在這支隊伍的旗艦,也就是那艘蒸汽拖船“黑珍珠”號上面,赫然打着屬於海軍大將師寶瑛的七海飛魚旗!
在這之前,肯定很多人心中都在猜疑着一件事——沈墨的海軍哪兒去了?
那個師寶瑛,大家作戰時他在幹什麼?
在完顏守緒率軍橫渡長江之時,他的艦隊沒有露面攔截金國大軍。在李慕淵死守崇明島的時候,明明只要有幾艘炮艦就可以橫掃完顏合達的運兵船隊,可他卻依然沒有出現!
這個師寶瑛,到底在幹什麼?
如今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如果大家稍一分析就會知道。在通州和長江屢屢遭遇險情的時候,實際上他們的敵軍全都是金國人,而師寶瑛要做的事,比這要更重要得多!
他要協助沈墨對付即將到來的蒙古大軍,要保住金國南京這個護住大宋的屏障。
統帥要讓金國起死回生,始終橫在蒙古和大宋之間。讓完顏陳和尚他們帶領着金國,再替華夏多流幾年血!
這就是沈墨黃河壁壘的核心戰略,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未來幾年通州的發展,和敵我戰略形勢的強弱逆轉。
時間,沈墨的勢力已經漸漸走在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上,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
在這期間,師寶瑛的第一件任務,就是分配出一支船隊給統帥沈墨護航。讓他安全帶領着大批部隊和海量的軍械,沿着長江逆流而上,直奔臨洮。
統帥要對付的是心腹大的蒙古人,而不是那些註定要滅亡的金國士兵。所以沈墨的船隊士兵和攜帶的大量軍火輜重,絕對不允許有絲毫損失。
所以師寶瑛身爲海軍大將,就將自己內河艦艇中最爲精銳的一支船隊派了出去,既當船伕又當保鏢,跟着沈墨一路向西去了。
與此同時,爲了保證臨安的安全,同時也避免完顏守緒佔領了臨安之後,對大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所以師寶瑛的第二支艦隊,就是裝載着姜姑娘的蜀山軍團,奇襲臨安的那支船隊。
在這之後,師寶瑛還有其他的任務。
比如說他在揚州運河一帶,還要派出內河艦艇,協助花神三人組守城。除此之外他還要派出船隻,給新宋去臨安的天子趙與芮護航。
真要是天子在回臨安的路上,淹死在海上,那可真是大笑話了。
如果不是師寶瑛的海軍承擔着支援南京,對付蒙古人任務話。真要是隻有金軍這一支入侵的部隊。那麼師寶瑛只要把艦隊橫在長江上,自然就可以攔住經過三路大軍中,御駕親征的那最大的一路。
不過如果他要是真的這麼做,接踵而至的蒙古人,可就沒那麼容易對付了!
當然,海軍大部分的作戰任務現在都已經完成。那艘黑珍珠號由於通州附近金軍的威脅已經解除,立刻就被師寶瑛抽調了回來,現在這條蒸汽船正航行在淮河上。
與此同時,給新宋天子的護航艦隊也已經回來了。護衛沈墨去往臨洮的艦隊,也接近了它的母港通州石港場。
……
現在師寶瑛正在執行的,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在水路支援南京,使它不至於陷落在蒙古人的手上。
不過眼下,蒙古軍還沒進抵到南京城下,而師寶瑛由於得到了黑珍珠號蒸汽船的拖拽,讓他在淮河逆流而上的速度,也比預計的快了許多。
所以現在師寶瑛的手中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然後這個傢伙就果斷的給自己找了一個魚腩般又肥又嫩的目標……拿下金國的文官集團和後宮!
在這支金國的偏師裡面,其實沒有多少用於作戰的兵卒,最多的倒是完顏守緒帶過了淮河之後,橫渡長江時被他甩在身後的大批非戰鬥人員,還有大量沉重的輜重物品。
大家應該還記得,當時完顏守緒過江之後,還想要用船來運送那些沉重累贅的物品來的。
可是他的決定卻被大將郭蝦蟆阻止,這些船隨即就被交給了完顏合達,讓他從水路進攻通州。
沒想到完顏合達即使有了船,他的行動也依然是以失敗而告終。而那些被完顏守緒扔在了長江北岸的文官、後宮、還有他大金國百年來積攢下來的國寶、金銀、典籍、以及皇家御用之物,現在卻全都留在了淮南西路。
在那裡,負責守衛的一共也沒有多少士兵,卻有這麼豐厚的戰利品。所以師寶瑛趁着時間來得及,正好過去把它們順勢收入囊中。
現在師寶瑛正毫不猶豫的率領着三千人的海軍陸戰隊,一長列運兵船在蒸汽船的拖拽之下,沿着楚州、臨淮、直抵壽州。順着淮河接近了他的目標……安豐軍六安城。
這個“安豐軍”其實並不是一支軍隊,而是淮南東路的一個軍州。
恰巧,這座六安城和淮河之間還有一條渒水相連。也就是說師寶瑛可以率領海軍陸戰隊直抵六安城下。然後一個突襲,就可以拿下這個肥嫩之極的獵物!
此時的師寶瑛一想着完顏守緒率大軍御駕親征,可是他的後宮和整個皇家庫房卻落到了自己的手裡,他的心裡就覺得這個痛快!
“他孃的等老子打完了這場仗,就把完顏守緒的後宮編成一支歌舞班子!”
這時的師寶瑛臉上帶着笑意,心中暗自想道:
“到時候,要是姜姑娘活捉了完顏守緒,就讓統帥辦個宴會。讓完顏守緒坐在酒席上,看着他的嬪妃給統帥跳舞!”
“那場面……”一想到這裡,師寶瑛就覺得心情無比愉快。
此刻即便是迎面吹來的凜冽寒風,也讓這位年輕的海軍大將覺得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