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命令,立刻派人向太師國王孛魯送信,將此刻通州艦隊奇襲榆關的戰報,向孛魯大帥如實稟報。
第二令,他命令自己的斥候一路向西進發,沿途通知其他重要關隘的守將。
讓他們謹守城關,注意防備敵軍突襲。
第三令,他讓自己手下的一名百夫長長帶隊,立刻去追趕之前派出去的部隊,讓他們即刻回軍協助榆關防守,必要的時候夾擊敵人的登陸部隊。
這位闊闊不花從軍日久,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他判斷得很清楚。
像河間府那樣的地方多一個少一個,對於他們大汗來說都無所謂。
但是榆關這個交通咽喉,卻是斷不可失!這一點,從這兩個地方駐軍的類型就可以看得出來。
河間府是那個降將史天澤負責鎮守的,而榆關這樣的重要地點,卻全是大汗信任的純蒙古騎兵探馬赤軍部隊親自防守。
這裡誰輕誰重,那還用問嗎?
在這之後,闊闊不花一連串發完了命令,這時他又調集弓箭手上城防守。
同時,他伏在向內那側的城牆上,朝關城裡面看了一眼。
只見城中的騎兵已經集結就緒,正在城關內側列隊,隨時準備出發衝擊敵人的軍陣。
這些蒙軍兒郎的動作,還是像當年他們南征北討之時,那般迅猛快捷!闊闊不花的心中暗自得意了一下,隨後他的目光又冷冷的看向了海面上那隻艦隊。
只見對面的敵船,已經行駛到了海邊兩三裡遠的地方。
千里渡海而來,想要在我眼皮底下上岸奪關……那有那麼容易?
闊闊不花的心裡陰狠地想道。
……那麼,沈墨爲什麼放着無數的海岸線不登陸,而是非要一頭撞上這個險要之地榆關呢?
沈墨這麼做當然有他的原因。
首先登陸地點的選擇,並不是隨隨便便選一處海岸線就可以了。
一般適合做登陸場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天然良港。
只有在靠近海岸的水深,達到軍艦的吃水要求時,沈墨的軍艦纔可能儘量的靠近陸地。
如果要是在水淺的灘塗上,甚至軍艦在距離陸地二十里遠的地方就得停下,然後用小船擺渡過去……那樣一來還打什麼登陸作戰?
可是這次沈墨進軍燕雲,要的就是一個突然性。
所以沈墨即便躲開了榆關周圍三五十里的範圍,在附近任何一個地點上登陸,他們也同樣難以避開蒙軍巡邏隊的監視……畢竟那麼大一片船隊,想不被敵人發現是不可能的。
而到了那時候,蒙古人的騎兵疾馳三四十里遠,根本就用不上片刻的功夫。
所以到時他的登陸部隊還是要頂着敵軍的攻擊上岸。
反而這三五十里遠的距離,他還要在上岸佔據了灘頭陣地之後,繼續在蒙軍的騎兵襲擾之下向着榆關進發……那樣一來豈不是更麻煩?
所以沈墨直接就選擇了榆關作爲登陸場,他準備一上岸就奪下這座天下雄關!……此時沈墨的艦隊已經開始敲響船鐘,無數士兵揹着碩大的揹包,懷抱着步槍坐在甲板上嚴陣以待。
整支艦隊正在順風的推動下,飛速衝向海岸線!很快的,沈墨旗艦桅杆頂的瞭望臺上,就有了望哨不斷的報出數據參數。
就在旗艦船頭前方五六十米遠的地方,漂浮着幾個載沉載浮的黑色陶罐。
那是沈墨派往榆關一帶的密諜,在海里留下的水深浮標。
沈墨的艦隊很快就要以這些陶罐作爲標記物,在海邊下錨停泊下來。
一旦要是船隻超過這些罐子再往前,就意味着他們的大船要擱淺了!眼看着這些黑乎乎的陶罐,就要到碰到飛速而來的艦艏上。
這時的沈墨手拿着一疊榆關一帶的潮汐表和海底等高線圖。
一手扶着艦艏的欄杆向下看着。
直到這些陶罐滑過他的船頭,被戰艦拋在了身後。
根據潮汐表顯示,如今正是漲潮過半時分。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在六小時之內,順着標記物再前進五十米。
不過六小時之後他們就必須後退,不然船身就會因爲退潮而擱淺在海牀上。
但沈墨還是毫不猶豫的下了繼續前進的命令,因爲他們現在艦隊每多前進十米,都會給登陸帶來極大的便利!眼看着艦隊再次向前走了一段,隨即沈墨一舉手,旗艦上的信號槍就朝天擊發了一顆綠色信號彈。
在這之後旗艦落下了船錨,隨即其他的戰艦也在兩翼排開,開始下錨停船。
這支艦隊在漲潮的潮水推動,還有背後勁風的吹襲下,隨即就被扔下去的船錨牢牢拽住,停在了原地!此刻的沈墨看着遠處海岸盡頭,那座巍然屹立的天下雄關。
他接過了安俊遞來的信號槍,親手將一發紅色信號彈射向了天空!就在這顆信號彈“呲呲”作響的燃燒着,一路向上越過了艦隊迎風飛舞的船帆和高聳的桅杆後,一直飛到天色晦暗、陰雲密佈的高空時。
……登陸行動開始!……一片由戰艦牽引而來的平底登陸艇,就像是一頭頭吃奶的小豬仔兒一樣,整整齊齊地擠在了運兵船的船舷兩側。
大片的繩網從船舷上垂下來,隨即揹着背囊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就順着繩網下到登陸艇上。
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他們的動作異常敏捷。
大型運兵船兩側的士兵跳上登陸艇的聲音,乒乓作響的連成了一片。
隨即登陸艇上齊裝滿員之際,戰士們立刻就抄起座椅下的船槳,在掌舵船工的指揮下奮力滑着小艇,向岸邊進發。
與此同時,海軍炮艦在下錨之後也全都緩緩側身,將船舷朝向了海岸線。
如今每一艘軍艦上,所有的艦炮都已經扯掉了炮衣。
黑洞洞的炮口正在急速調整俯仰角度。
戰艦甲板上的炮兵在瘋狂地忙碌着裝彈瞄準。
危險係數極高的火力支援船上,一支支雷霆火箭擺出了相同的角度,斜斜指向了岸上的榆關。
他們全都前出到登陸艦隊的兩翼,遠遠離開了艦隊和運輸船的範圍。
以免火力船發生危險時,造成的爆炸波及到其他的友軍船隻。
這時的海面上,由蒸汽拖船拖拽而來的巨型“梧桐樹”人造港,也在水面上漸漸組裝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