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貓冬的季節誰都想去看熱鬧,韓立這樣一說姐妹倆馬上就回屋穿衣戴帽去了。
楊秀英也跑回家去叫上自己舍友郝紅敏,韓立看着戚招娣說道。
“練拳不但要受苦、受累,它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你一個女孩子完全沒有必要像我這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最主要的就是練拳在我傳授給你的時候會有很多有不便。
對於女孩子和一般人來說,兵器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拳腳,而且它形成戰鬥力比較快,要不我們就跟上次說的一樣,教給你一些長棍、短棍的招式技巧,學好以後出其不意對付三兩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戚招娣對韓立的話一點都不懷疑,聽完以後重重的點了下頭。
“只要能幫上韓大哥就行,那我就練兵器吧。”
“哈哈,你可別這樣說,我哪能那麼倒黴經常碰上這種事呀,我這就去給你拿根打磨好的短棍。”
何米一開始在旁邊笑呵呵的看着也不說話,不過在韓立說要拿短棍的時候她突然開口說道。
“韓立,我也想要一根等閒來無事的時候比劃一下,”
“行。”
韓立轉身走向衛生室,從分解空間裡面現場做出來幾根短棍。
這些短棍都是經過分解弄出來的,上面一點毛刺都沒有,每一根都光滑順手。
說是短棍,但是它有一米左右的長度,跟文明杖、登山杖的長度差不多。
這樣的長度拿着方便、不起眼,但是它無論是掃、點、砸都非常實用。
韓立拿着棍子出來的時候,雲家姐妹已經裝備齊全了,幾個人正站在一起說話。
韓立直接把短棍交給了她們兩個,拿到短棍以後戚招娣有些興奮的比劃了兩下,但是何米的反應平平,她好像只在意有沒有自己的份,韓立看着戚招娣面色嚴肅的說道。
“練武的人常說拳腳無眼,但是無論哪一種兵器都更勝拳腳一籌,我雖然答應教給你一些技巧,但是我希望你永遠也不會有用到的那一天。”
韓立他們來到的張大剛家的時候,分家現場已經開始了,不過來看熱鬧的熱你還真不少。
屋子裡面坐着的是趙村長、樑大隊長、張家幾個輩分大的長輩,還有就是張大剛一家子。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院裡面,於是門口、窗戶下面就成了觀看現場的最佳位置。
韓立他們也不着急,遠遠的聽着裡面的聲音就行。
“家裡面共有十六個海碗,分給張趕英夫妻四個。”
“記上了。”
“分給張趕英夫妻大號羅鍋一口,小號砂鍋一口,6印鐵鍋一口,菜刀一把,案板一塊,糧食若干斤、大醬若干、各種鹹菜若干、大水缸兩口、大小罈子6個.。”
“記上了。”
“自分家之日起張趕英夫婦自立門戶,東至**家、西至過道、北至**家、南至**家的老宅房子、院子分給張趕英夫婦所有,其他的地基和房子與張趕英夫婦無關。
張趕英夫婦每年需要承擔父母口糧若干斤,如有病症、百年、或者其他花費需按等份承擔,此文書一式四份,除當事雙方以外,其中一份交給村支部保管,另外一份交給張家長輩保管。”
“記上了。”
“要是沒有其他補充和意見的話,大傢伙作爲見證人都上來簽字、按個手印吧。”
張趕英儘管心裡面十二萬分不願意,但是此刻所有的事情根本就不由得他。
因爲今天一早,他兩個親大爺、一個親叔專門登門告訴他,讓他老實一點,要不然家裡面什麼都不會分給他。
至於新媳婦王春花早就知道分家的事,原本以爲張趕英的德行分不到什麼東西,甚至會分給他們一些外債,但是今天看來公婆家的家底不錯,分家上面做的也比較公平。
她現在只想着怎麼在過好日子的同時報復張趕英,要不然她絕對咽不下昨天晚上的那口氣。
院子裡面的人聽到這裡知道下面也沒什麼可聽的了,等下這些管事的人會留下來喝酒,自己不走難道在這裡幹看着呀,所以大家一邊議論一邊就開始散了。
韓立回到家以後,侯玉華竟然在家門口等着呢,大家一起往北屋走去,不過韓立把戚招娣單獨留在院子裡面說道。
“我現在先教給你幾個棍子的基礎動作,等你手熟以後我在教給你如何提高準確度,還有一些相對的打擊的部位,這些全都熟練以後,咱們再來學習招式連貫、招式運用這些東西。”
韓立手中拿着短棍,首先給戚招娣師範了一下戳、點、砸、掃、敲、擋這些動作。
別看動作不多,但是每一個動作都分成了高中低、前後左右十多個發力點。
也就是說一個簡單的戳,就要從不同的方位戳十多次,而且每一次的發力方法都不相同,一般人想要練好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基礎動作很重要,但是你也不要過於癡迷這些動作,有哪個動作發力不對就來問我,不要自己瞎練,感覺身體不對勁的時候就抓緊停下,感覺到疼痛不適的時候一定要過來給我檢查一下。”
“韓大哥我知道了。”
韓立聽完點了點頭就去衛生室忙活去了,現在對於他來說抓緊把三體式樁功所需要的方子弄出來纔是最主要的。
此時的張大剛家,在場的人幫張趕英兩口子把東西送到老宅,然後他們就趕回來喝酒。
王春花特意從張媽手裡多要了兩把鎖頭,到家以後把糧食等物品直接上鎖。
根本不理會張趕英到現在還沒吃早飯,她轉身就又去了自己公婆家。
老爺們都在炕上喝酒,她就拉着張媽和張超美打聽村裡的情況。
從自己家近門叔伯,到關係不錯的鄰居,還有就是知青那邊的情況。
當王春花得知有上河村好多知青的家庭條件比較好,他們願意用錢換取村民的柴火、雞蛋和其他東西的時候眼神就亮了一下。
從公婆家出來以後,王春花按照張超美說的位置就找了過去。
知青院的大門雖然與衆不同,但是大姑子說這裡面住的知青家庭條件都不怎麼樣。
剩下這些獨門獨戶的都是家庭條件好的,王春花第一個就敲響了離知青院最近的郝紅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