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

聽到鍾南的分析和判斷,廖青兒更是六神無主,“那……那我該怎麼辦?我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父親被斬首。”

鍾南也不希望廖青兒被那個叫康定復的卑鄙小人給騙了,不過他目前真的沒有辦法,也沒有實力去解救廖傳志,只得暫時穩住廖青兒,“你也彆着急,等我想想辦法再說。”

廖青兒聽得鍾南會想辦法,原本六神無主的她莫名平靜了下來。不知爲什麼,她對鍾南的話,有一種特別的信任感,覺得對方肯定不會欺騙他。

廖青兒是江湖兒女,遠比那時的普通女子灑脫得多,此時有了主心骨,便不再去爲營救父親一事煩惱。她從很小的年紀開始,就和父親一起加入了白蓮教,在那樣的環境中長大,肯定不會是“美嬌娘”的類型。此刻的廖青兒便恢復了正常性格,大大咧咧起來。

“叫你鍾侍郎總感覺怪怪的,不如稱呼你鍾大哥吧?或者稱呼你南哥?”

“都行,你覺得哪個順口就叫哪個!”鍾南也不喜歡同齡人叫他“鍾侍郎”。

“哈哈……那我叫你南哥好了,因爲我發現她們都叫你鍾大哥,我得和她們不一樣。”廖青兒拍了拍手,隨後有些自得地說道。

鍾南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廖青兒說的“她們”是指秋香和姜沫,只是他沒想明白廖青兒怎麼會知道。

“你在暗中監視我?”

“誰有空來監視你啊,只是我過來的時候,聽到你們說話而已。”廖青兒辯解道。

鍾南覺得也是,真要是有人在監視他,也不至於那麼近距離地進行,否則胡煥山等人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發現。

“你以後小心點,在他們撤銷你的通緝令之前,別到處走動。”

“那我住哪兒,要不住在你這裡?”廖青兒半開玩笑半當真。

“我的宅子小,怕你住不習慣。”鍾南拒絕。

“哼,那個什麼姜姑娘,還不是住得好好的嘛。怕我連累你就明說,何必找什麼藉口!”廖青兒很不高興。

“我真怕你連累,早就趕你走了。”鍾南分辯着。

Www ●тт kan ●¢ ○

“既然不怕連累,那住你這裡有什麼,我看你後院不是還空着幾間房嗎?”廖青兒看來是真打算住在鍾府了,否則不會連後院有沒有空房間都摸得一清二楚。

“你要真想住這裡,去和我娘子說去,只要她同意,我沒意見。”鍾南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相信廖青兒沒那個膽量去找秋香。

可是鍾南真的低估了江湖女子的大膽程度,廖青兒沒有被他嚇到,反倒是躍躍欲試,“去就去,你娘子又不是母老虎,還能吃了我不成!”話一說完,不待鍾南說話,便找秋香去了。

直到房間的門重新被關上,鍾南才反應過來,想追出去阻止對方,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作罷。

過了沒多久,秋香和廖青兒便手拉着手,來到鍾南面前。

“鍾大哥,既然青兒妹妹想住在鍾府,我們後院又有空房間,那就讓她挑一間住好了。你說呢?”

“可是她現在不能拋頭露面,要是被官兵發現了,會是個大麻煩!”

“我儘量少出門就是啦。何況就算要出去,我也會簡單易下容再出門,不會被人發現的。”看樣子,廖青兒是鐵了心要賴在鍾府,已經考慮好了各種問題。

“鍾大哥,我也覺得沒什麼問題。”秋香站在了廖青兒一邊。

鍾南想不明白廖青兒是如何說服秋香的,短短十多分鐘,居然讓秋香和她統一了陣線,難道秋香不怕“引狼入室”嗎?他向秋香拋去了一副不解的目光,卻見對方盈盈一笑,似乎早就有了主意。既然如此,鍾南便不再阻攔,只要能瞞住官兵,其他的就由着她們去吧。

晚飯之時,鍾府的飯桌上又新添了一副碗筷。這讓鍾南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小白文,裡面的男主把自己的豪宅分間出租給了好些女子,有警察、有護士、有老師神馬的,最後這些女子全部被他收進了後宮。雖然沒看完就棄了書,可是鍾南卻發覺,他現在的情形倒是和那本書裡的狀況很相似。

難道自己走了桃花運?鍾南是不相信的,他覺得自己應該沒那個魅力,馬上就是三十歲的人了,在古代已經算不得青年,何況他又不是才華橫溢的白臉文人,只是個在戰場上留下多處傷疤的武夫而已。

鍾南的性格里有很矛盾的地方,有時候會很自信,有時候卻會極力否定自己。即使穿越到了明朝,這些性格上的特徵,依然存在,並沒有在時空隧道里得到修正或是改變。不過,鍾南覺得這樣很好,這纔是本來的自己,儘管性格不完美,卻是真實的他。

隨後的幾天,鍾南發現自己的日子,和以前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除了每天可以稍微多睡一兩個小時,其他的區別不大。

當然也有些細小的改變,那就是後院裡多了些人氣,連水池裡的魚兒似乎都變得歡快了一些。鍾南的面前,每天都會輪番飄過三個不同類型的美女身影,或沉穩大氣,或熱辣直爽,或明理可人,讓他也感覺到了夏日的氣息。

五月十八,內閣的空缺終於被朱翊鈞給填上了,只是新入閣的兩人並不是之前的熱門人選,這讓京師的大小官員頗覺意外。

沈一貫,字肩吾,號龍江,浙江人,是當時著名詩人沈明臣的侄子。沈明臣是萬曆年間的“三大草根詩人”之一,文學造詣很高,連帶着沈一貫也滿腹詩書,頗有才華。他便是此次入閣的二人之一。

沈一貫是隆慶年間的進士,不過成績比較靠後,是二甲的三十六名,加之中進士之時年齡已不小(三十八歲),是以起點並不高。他從萬曆二年開始,便在翰林院任職,歷任翰林院編修、日講官兼經筵講官,因與張居正關係不好,一直未受重用。

張居正死後,沈一貫改任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歷任侍讀學士、右春坊右諭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加太子賓客。之後又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一年前,皇帝任命沈一貫爲南京禮部尚書,不久後又讓他成爲正史副總裁,協理詹事府,但不知何故,沈一貫並未赴任。這一次,朱翊鈞更是予其東閣大學士的身份,讓其即刻赴京上任,相信沈一貫是不會放過如此的大好機會的,畢竟內閣和南京的禮部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個新入閣之人是沈鯉。

沈鯉,字仲化,河南歸德府人,所以又有很多人稱其沈歸德。沈鯉是嘉靖年間的進士,大學士高拱還是他的主考官和同鄉,不過沈鯉爲人光明磊落,升遷全是憑的真本事。

沈鯉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算是不可多得的三朝元老級人物,朝野之間頗有聲望。朱翊鈞還是太子之時,沈鯉就是他的老師,曾經做到了禮部尚書一職,後來因爲人正直,不懂得變通,多被朝中同僚攻擊,一氣之下,辭職回了河南老家。

沈鯉回到老家之後,並不是賦閒在家,而是上書萬曆皇帝,爲民請命。一是修復古黃河大堤,二是爲水決不斷的古黃河修一道分水區,以便汛期來時,滔滔的河水能分流出去,這便是被歸德府當地百姓稱爲“沈堤”的一段黃河長堤。

據說“沈堤”的得名,是因爲這段堤壩能夠完工,全賴以沈鯉和他的兄弟們出資。大家都清楚,修長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歸德府的這段長堤有一百多公里,高度超十米,堤壩底部寬度近百米,修了十四年。

期間朝廷劃撥的資金一度停頓,後來乾脆就斷了供,是沈鯉堅持將長堤修了下去,沒了資金就自己無償提供。單單這一點,就讓鍾南佩服不已。

“二沈”的同時入閣,讓殘缺的內閣重新充滿戰鬥力,王家屏和趙志皋也不用每天忙得累死累活也幹不完工作了。

不過聽到這個內閣名單的時候,鍾南心裡有了不好的預感——因爲沈一貫這個人的大名,他在原本時空中是有聽過的,不過不是好名聲。

沈一貫領導的“浙黨”和太監們的“閹黨”以及“東林黨”等黨派,相互傾軋,導致了明朝的快速衰敗。要是歷史還是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那麼沈一貫和他的“浙黨”就快要站上舞臺的中央了。

決不能讓這幫人得逞!鍾南在心裡吶喊着。

……

五月下旬,“二沈”到位,內閣得以順利運轉起來。不過這屆內閣剛開張,就遇到了難事。

原來,自從中下旬開始,朱翊鈞就拒不上朝。起初,滿朝文武還以爲皇帝只是做做樣子,給大家施壓,只要等內閣重組完成,朱翊鈞定會重開早朝。只是“二沈”入閣後的第二天爲早朝日,宮裡的太監仍是傳來旨意:皇帝身體不適,取消當日早朝。

大臣們怒了,雖說這大明是你朱家的江山,可是我等也有參與治理,不能你想早朝就早朝,不想早朝就隨意取消了吧?

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十三章 退伍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四章 要成家了?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三章 洋郎中第十七章 姐妹花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二十六章 籌措軍費第七章 出大事兒了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五十四章 營救(一)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五十二章 開府晚宴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七章 殊榮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八十一章 新鮮出爐的特務頭子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二十四章 剿匪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五章 李太后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三章 洋郎中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五十四章 營救(一)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五十六章 放了一馬第五十四章 營救(一)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九章 遠行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六十九章 鍾南的提議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七十八章 鍾府四美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九十二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三)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十六章 立下奇功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三十五章 趙士禎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