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工業科技園

這已經是李灝擔任深圳市市長以來,第3次來天音電子廠參觀了。

但每一次參觀,都能給李灝帶來不小的震撼,工廠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生產線設備是日新月異,其他的企業從國外引進生產線後,基本不做改動,因爲也沒有技術能力進行改進和升級,而段雲的企業研發力量相當雄厚,他們也是目前深圳爲數不多的幾家能夠對引進生產線進行改進升級的工廠。

早些年的天音電子廠也就是幾百人的規模,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爲了集團公司,旗下有5家工廠,20多家控股企業,規模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而這次來天音電子廠參觀,讓李灝印象深刻的是,現如今的天音電子廠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開拓性的採用了模塊化的生產車間,能夠同時生產隨身聽和復讀機,並且擴建了四條全新的自動插件生產線,然而操作的4條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加起來卻只有15人,這其中還包括一個5人的維修組。

電子廠參觀完畢之後,李灝提出要到芯片廠參觀,段雲隨即也坐上了政府的公車,來到了芯片廠。

其實相比於天音電子廠目前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設備,最讓李灝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集團公司的研發團隊,很難想象一個私人企業居然能夠擁有這麼豪華的研發團隊,團隊所有人的履歷都是非常的亮眼,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國家隊”。

“現在你們研發中心都已經有300多人了?”聽到段雲的彙報後,李灝驚訝的說道。

李灝還是比較瞭解段雲的做事風格的,他的研發中心招人從來都是寧缺毋濫,學歷起碼也是中專往上,基本上全部都是大學學歷,還有幾十個以前中科院和國家高級科研院所的人員,能招攬到300多個這樣的國內高級人才,這種規模已經超出了一般的省一級的科研院所,甚至可以和國家級的科研院所的編制相提並論了。

“這些人還是不夠……”段雲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

“還不夠!?”李灝吃驚的看了段雲一眼。

“如果是研究電子產品的話,我們這個研發中心人手肯定是夠用了,甚至還非常的富裕,但如果是搞芯片研發,最起碼還要需要10位以上的人才才行……”段雲說道。

“10倍以上!?我沒聽錯吧??你難道要組建一個3000人的研發團隊?”聽到這裡,李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之前去日本東芝公司考察的時候,專門參觀了他們的研發中心,當看到他們的研發中心大樓的時候,給了我不小的震撼……”段雲和李灝講起了他上次去日本東芝公司參觀的經歷,包括東芝芯片廠的先進程度,以及人才儲備的雄厚。

“能在那個公司上班的大多數是日本東京國立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很多都是博士學歷,有在國外從事相關產業8年以上的經驗,這還只是東芝一家企業的芯片研發中心,而他們這些日本企業間,相互都是有合作的,所以整個日本從事芯片產業的技術人員,至少也在上萬人左右……”

“這麼多!?”

“這還不包括芯片產業的其他相關人員,和人家比,我們集團公司就這300條槍,除了幾個項目負責人和從北京科研院所高薪挖過來的專家,剩下的大部分人只是剛出學校的大學生,你要說文憑也有,但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進入我們公司後,還需要從頭培養……”段雲一攤手說道。

“看來芯片產業的人才缺口確實很大……”聽到這裡,李灝陷入了短暫的思索。

李灝也知道芯片產業是個人才密集的產業,但是卻沒有想到缺口會如此之大。

當前國內每年有50多萬的畢業生,聽起來數字不少,但實際上相對於國內上百萬家企業而言,兩家企業都未必能分到一個大學生,要想聚集上萬名高學歷芯片專業的技術人員,這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其實我覺得咱們深圳應該建立一個高科技產業園,以產品爲核心,以企業爲主體,以大學科研院所爲依託,形成一個“官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另外咱們深圳可以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全國各地的頂尖優秀人才來深圳工作……”段雲建議道。

段雲一直都想和國內的高校院所進行合作,形成一個產學研體系,這樣可以彌補天音電子在芯片產業相關技術產品研發的不足,但由於政策的原因,段雲的天音電子集團目前只和太原機械學院和暨南大學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關係,然而光靠和這兩家高校合作是遠遠不夠的,想要讓國內的芯片產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段雲還需要更多國內頂尖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

“咱們深圳是有科技園的……”李灝突然說道。

“嗯?”段雲聞言頓時愣了一下,因爲他來深圳已經幾年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深圳有科技園這件事情。

“是這樣的,在我來深圳之前,咱們是就已經有科技工業園區了……”李灝對段雲講起了深圳科技園區的事情。

原來,早在1985年1月的時候,深圳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了科技工業園的建設規劃,當時規劃面積爲3.2平方公里,同年6月,深圳科技工業園總公司領到了營業執照,註冊資本爲2,000萬元,深圳市和中科院各佔50%,規劃部門確定園區範圍爲深南大道以北,北環大道以南,東至大沖村,西至麻雀嶺,一期面積爲1.12平方公里。

1985年7月30日,科技工業園首屆管委會第1次會議,在深圳迎賓館舉行,確認管委會主任爲深圳方擔任,科技工業園總公司總經理人選由中科院推薦,管委會聘任,當天下午的時候,奠基典禮在園內舉行,深圳科技工業園就此宣告成立。

然而在深圳工業園成立之後,卻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原因是資金缺乏,由於深圳市政府財政比較緊張,原本投入的2000多萬元最終只投入了不到500萬,中科院那邊也只是在這裡象徵性的指派了10多個人進入科技園,由於後續政策沒有跟上,導致研發部門和企業需求脫節,研究出來的高科技技術成果得不到轉換,以至於深圳科技工業園在成立不到一年之後,就處於一個“名存實亡”的狀態,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所以逐漸被人們忽視淡忘,也正是因爲如此,段雲來深圳這幾年裡,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深圳這邊已經有了科技園……

第二百四十四章 市局會議第八百七十九章 夫妻分工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產品外觀設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社會責任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原則問題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尷尬的銷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廈門辦事處第五百七十二章 條件第2190章 偏飯第五十三章 王強的怒火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財產分割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二百一十五章 秦剛的承諾第六百六十三章 誠意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試生產成功第七百零二章 如魚得水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九百二十三章 會議通知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跛腳的巨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舉步維艱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商品經濟第九百零八章 商業機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樹大招風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選擇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外交官第九百四十九章 冷落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時代轉折點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級木工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2332章 定價權第三章 生財之道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芯片代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百萬年薪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東廠西廠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應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三十九章 全力生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總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買房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真正的奢侈品第三章 生財之道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重男輕女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穫頗豐第五十三章 王強的怒火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千零七章 中間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物流公司第五章 採購元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內部消息第六百章 彩車第九百六十三章 默契第七百八十八章 曾經的承諾第四十四章 滾齒機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中瑞技術交流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支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資金權限第2264章 凱旋而歸第2180章 新通道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迫切需求第一百三十一章 設備進村第一百零五章 小雜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利益最大化第七百九十四章 國產隨身聽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技工學校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2315章 議案第2414章 低調前行第2235章 遠程運作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GPS導航第三百三十六章 工作總結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2264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七十四章 收尾階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政策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敗局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民企校招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音樂版權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免費纔是最貴的第八十六章 提名第二十六章 申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籌備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技術顧問第2383章 先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參觀第2233章 年終總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情況惡劣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獅子山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郎才女貌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邊海水一邊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