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

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

其實羅奇這次訪華,除了天音集團之外,他還有其他的行程安排,包括對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考察。

之所以首站選擇天音集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羅奇接受了華爾街基金會的託付,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這家有些神秘的中國民營企業,並從中得知之前出現在泰國市場上的10億美元外匯是從何而來,畢竟作一家中國民營企業,能擁有如此高的資金,確實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

其實在羅奇這次來華之前,美國資本對中國的投資是越來越大,尤其是最近幾年,開始呈現爆發性的增長。

美國對華投資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從1979年~1991年,這期間美國對華投資協議累計金額將近47.25億美元,實際投資額爲26.63億美元,投資項目達2004個,總的來說,第一階段,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發展速度相對較慢。

之所以第一階段美國對華投資發展較慢,主要原因還是因爲中國當時的政策問題,那個時候中國體制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系列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出臺,包括稅收優惠,允許一定限度的貨幣兌換等等,但是這段時間引資政策是出口導向型,即鼓勵出口企業投資,而美國企業大多是市場導向型的,其在中國市場的收益很難兌換成外匯,償還國內債務和進行投資者的利潤分成,說的通俗點兒就是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很難再兌換成美元收回到國內,很多時候只能中國賺錢中國花,也正是因爲如此,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並不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大,吸引的投資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從1992年開始,中國引資政策有所調整,並開放了包括通訊,運輸,銀行,保險等服務行業,同時1992年~1997年間,中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年均增幅達到了11%,這些都提到了刺激的美國投資者,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導致投資額大幅上升。

正因爲一系列原因,美國的金融界也開始將目光逐漸向東方聚焦,天音集團在泰國的世界只是一個引子,其實早在幾年前的時候,華爾街的一些財團就已經策劃了一系列在華投資的計劃,包括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合作,協助這四家國有銀行在美國上市,而他們可以通過低價購買配送的股票,從而通過美國股市收割一波,這次來華,也主要是商議談這件事情。

其實從後世的情況來看,後來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確實在美國上市,再讓中國銀行獲得充裕資金的情況下,美國資本也從中收割了一波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根據事後的統計,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帶來的利潤一半以上被華爾街資本收割,換來的結果就是中國獲得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和平的發展機遇,在國際舞臺上並沒有遭遇西方國家大規模的封堵和圍剿。

但對於段雲來說,他是肯定不會讓華爾街的資本來收割自己的,儘管天音集團如果真的能在美國上市,段雲很有可能進入全球頂級富豪的行列之中,但從長久來看,他的企業還有可能會逐步脫離他的控制。

資本的貪婪很有可能會摧毀一家企業,甚至一個久負盛名的科研公司,關於這一點,其實在後世是有前車之鑑的。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

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實驗室,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私人實驗室,名字橫貫全世界。

成立之初,公司大筆一揮劃給實驗室1200萬美元的經費,在100年前的時候,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即便放在今天,也超越了大部分企業的研發費用。

後來這家實驗室人才濟濟,誕生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法做到的成果,包括11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四位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16位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們的碩果也非常豐碩,研發出來的很多技術和產品,影響了整個人類科技的發展。

甚至沒有貝爾實驗室的這些成果,就沒有如今的電腦,電視,手機和相機,從城裡的那一天開始,貝爾實驗室每天獲得一項專利,最終總共產生了3萬多項專利。

巨大的實力讓貝爾實驗室所屬的AT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壟斷了美國和加拿大的電話業務,換到中國來說,大概相當於後世的華爲和中國電信。

因爲AT公司的利潤很高,控制着美國大部分市場,所以能夠繼續支撐貝爾實驗室的高額研發費用。

到了1994年的時候,AT公司營業額達到了700億美元,這一年貝爾實驗室總裁梅毅強帶領代表團訪華,時任國家最高領導親自接待了他們,這樣的待遇可謂空前絕後。

但這已經是AT最後的風光了。

在1995年的時候,At公司發展到了頂峰,但是投資者們並不滿足,他們想讓自己的錢在再鼓一些。

那一年股市大好,他們也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設備製造部門和電信部門分開,AT再次重組,分裂成爲AT,朗訊和NCR。

貝爾實驗室也被一分爲二,朗訊獲得貝爾實驗室的名稱,AT擁有另一半實驗室,後來命名爲香農實驗室。

於是在1996年2月,朗訊在華爾街有名的投資銀行的領先之下上市,籌集資金30億美元,成爲當時歷史上最大的上市行動。

投資者們的預料沒有錯,朗訊的股價大漲,華爾街投資高管和中層都發了一筆。

但這種一次性的銷售,從長遠來看,對公司發展的意義並不大,但公司獨立董事們只需要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對他們而言,短期的收益纔是最重要的。

之前的貝爾實驗室,因爲背靠AT,養活兩萬人非常容易,也足以保證他們的研發能力。

但是分離出來的朗訊利潤不以支撐實驗室的開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被要求將研發轉向可以快速賺錢的產品上來。

創新能力不夠存在,從此再也沒有做出什麼大的發明。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驚人的報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香港研發中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MD播放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最重要的事情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強強聯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設想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親筆信第2398章 直率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香港公司成立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定價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大戰略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危機感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共同話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隱形福利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商業化運作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水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進展迅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三十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五百零七章 女大當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房屋轉讓第七十三章 強力反擊第二百零三章 入廠視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灰色規則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失敗的創業者第八百二十八章 盤問第二百三十章 全職第九百五十二章 工業用地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神面貌第二百六十二章 話語權第2268章 寶藏公司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暫停生產第九百六十三章 默契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3+1+1第二十三章 上門服務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捨得一身剮第七百零四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級木工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資金權限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的太陽》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八百九十二章 畢業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個人電腦第八百二十七章 社交經驗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設備進村第三百九十五章 承諾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納能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出口退稅第八百九十章 清高第九百九十八章 慈善精神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愛國情懷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雨無阻第2243章 謝爾曼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以點帶面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最難的事情第七百三十七章 深圳辦廠計劃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節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公司選址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人的禮物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牽線搭橋第四百七十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九十五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產品外觀設計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壓優勢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華強北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名師高徒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主導地位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力所能及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媒體的影響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內部銷售第八百二十六章 鍋裡的鴨子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奢望第八百七十三章 開業慶典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衆星捧月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參觀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中蘇交流論壇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四百零三章 謀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