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

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

其實羅奇這次訪華,除了天音集團之外,他還有其他的行程安排,包括對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考察。

之所以首站選擇天音集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羅奇接受了華爾街基金會的託付,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這家有些神秘的中國民營企業,並從中得知之前出現在泰國市場上的10億美元外匯是從何而來,畢竟作一家中國民營企業,能擁有如此高的資金,確實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

其實在羅奇這次來華之前,美國資本對中國的投資是越來越大,尤其是最近幾年,開始呈現爆發性的增長。

美國對華投資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從1979年~1991年,這期間美國對華投資協議累計金額將近47.25億美元,實際投資額爲26.63億美元,投資項目達2004個,總的來說,第一階段,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發展速度相對較慢。

之所以第一階段美國對華投資發展較慢,主要原因還是因爲中國當時的政策問題,那個時候中國體制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系列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出臺,包括稅收優惠,允許一定限度的貨幣兌換等等,但是這段時間引資政策是出口導向型,即鼓勵出口企業投資,而美國企業大多是市場導向型的,其在中國市場的收益很難兌換成外匯,償還國內債務和進行投資者的利潤分成,說的通俗點兒就是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很難再兌換成美元收回到國內,很多時候只能中國賺錢中國花,也正是因爲如此,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並不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大,吸引的投資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從1992年開始,中國引資政策有所調整,並開放了包括通訊,運輸,銀行,保險等服務行業,同時1992年~1997年間,中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年均增幅達到了11%,這些都提到了刺激的美國投資者,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導致投資額大幅上升。

正因爲一系列原因,美國的金融界也開始將目光逐漸向東方聚焦,天音集團在泰國的世界只是一個引子,其實早在幾年前的時候,華爾街的一些財團就已經策劃了一系列在華投資的計劃,包括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合作,協助這四家國有銀行在美國上市,而他們可以通過低價購買配送的股票,從而通過美國股市收割一波,這次來華,也主要是商議談這件事情。

其實從後世的情況來看,後來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確實在美國上市,再讓中國銀行獲得充裕資金的情況下,美國資本也從中收割了一波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根據事後的統計,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帶來的利潤一半以上被華爾街資本收割,換來的結果就是中國獲得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和平的發展機遇,在國際舞臺上並沒有遭遇西方國家大規模的封堵和圍剿。

但對於段雲來說,他是肯定不會讓華爾街的資本來收割自己的,儘管天音集團如果真的能在美國上市,段雲很有可能進入全球頂級富豪的行列之中,但從長久來看,他的企業還有可能會逐步脫離他的控制。

資本的貪婪很有可能會摧毀一家企業,甚至一個久負盛名的科研公司,關於這一點,其實在後世是有前車之鑑的。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

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實驗室,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私人實驗室,名字橫貫全世界。

成立之初,公司大筆一揮劃給實驗室1200萬美元的經費,在100年前的時候,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即便放在今天,也超越了大部分企業的研發費用。

後來這家實驗室人才濟濟,誕生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法做到的成果,包括11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四位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16位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們的碩果也非常豐碩,研發出來的很多技術和產品,影響了整個人類科技的發展。

甚至沒有貝爾實驗室的這些成果,就沒有如今的電腦,電視,手機和相機,從城裡的那一天開始,貝爾實驗室每天獲得一項專利,最終總共產生了3萬多項專利。

巨大的實力讓貝爾實驗室所屬的AT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壟斷了美國和加拿大的電話業務,換到中國來說,大概相當於後世的華爲和中國電信。

因爲AT公司的利潤很高,控制着美國大部分市場,所以能夠繼續支撐貝爾實驗室的高額研發費用。

到了1994年的時候,AT公司營業額達到了700億美元,這一年貝爾實驗室總裁梅毅強帶領代表團訪華,時任國家最高領導親自接待了他們,這樣的待遇可謂空前絕後。

但這已經是AT最後的風光了。

在1995年的時候,At公司發展到了頂峰,但是投資者們並不滿足,他們想讓自己的錢在再鼓一些。

那一年股市大好,他們也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設備製造部門和電信部門分開,AT再次重組,分裂成爲AT,朗訊和NCR。

貝爾實驗室也被一分爲二,朗訊獲得貝爾實驗室的名稱,AT擁有另一半實驗室,後來命名爲香農實驗室。

於是在1996年2月,朗訊在華爾街有名的投資銀行的領先之下上市,籌集資金30億美元,成爲當時歷史上最大的上市行動。

投資者們的預料沒有錯,朗訊的股價大漲,華爾街投資高管和中層都發了一筆。

但這種一次性的銷售,從長遠來看,對公司發展的意義並不大,但公司獨立董事們只需要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對他們而言,短期的收益纔是最重要的。

之前的貝爾實驗室,因爲背靠AT,養活兩萬人非常容易,也足以保證他們的研發能力。

但是分離出來的朗訊利潤不以支撐實驗室的開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被要求將研發轉向可以快速賺錢的產品上來。

創新能力不夠存在,從此再也沒有做出什麼大的發明。

第六百八十二章 情懷第一千零八章 廣告報價第四百一十三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鼓舞人心第2208章 技術改變世界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銷售王道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總部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開拓者第七十七章 父與女第2385章 商業邏輯第一百零八章 良心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290章 試用品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來去自由第五百九十七章 存摺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新廠區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固態硬盤第2214章 保守技術第二百五十六章 口語測驗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中之重第九百六十章 三角債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職計劃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電子體驗店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七百四十三章 查稅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驕女第2353章 大唐電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九百一十四章 日本車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運第2208章 技術改變世界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996的鼻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國產操作系統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稿費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初步方案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攤牌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危機解除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房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零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ISO第一千二百章 中興電子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一腔熱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平衡之術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老友相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家庭晚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誠第2424章 長期項目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沾親帶故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之巔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新團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麻煩不斷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2175章 艱難的任務第三百一十五章 個體執照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鉅額投入第四百一十九章 局長電話第四章 轉崗第2324章 學術會議第二千零六十章 公派留學第八百二十六章 鍋裡的鴨子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液晶之父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二百零二章 勞模表彰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大第一課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班老大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豐厚利潤第2167章 海外戰略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階梯銷售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清流第二百零八章 大集體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出口獎勵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五大關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自絕後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家之長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拓展功能第一千四百章 攤牌第七百五十七章 春季廣交會第八百三十四章 設立獎學金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嘎斯24第四百八十六章 人情債第六十六章 培養員工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