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陌生之地

朱永興從昏迷和噩夢中甦醒過來,發現自己趴在一條河流的岸邊石頭上,半邊身子泡在水中載沉載浮。頭痛得很厲害,肚子脹得滿滿,但他還記得和李常奇拿着火槍去打獵,在徒涉山中一條急流時,他失足被衝倒,隨着湍急的溪澗直漂到了一個深潭。然後又被一股強大的吸力直拉到幽深的潭底,在一條黑的彷彿無邊無際的隧道中掙扎,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用力晃了晃頭,朱永興暫時擺脫了腦海裡象是記憶又象是噩夢的東西。然後他慢慢地站起來,蹣跚着上了岸,躺在鬆軟的河灘上,呼呼喘着粗氣。過了好半天,朱永興恢復了一些體力,坐了起來,四下張望着,這裡象是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小山谷,一條不知名的大河緩緩流過。

“老李,老李。”面對着全然陌生的環境,朱永興感到茫然和無助,他張開嘴,喊了兩聲,卻發現聲音嘶啞得厲害。而周圍除了水聲,便是一片寂靜,寂靜得讓人心悸,讓人有種不祥的感覺。這讓朱永興很緊張,緊張得趕忙摘下還背在身上的那枝火槍,牢牢地握在手裡。儘管火槍裡的火藥都溼透了,並不能馬上擊發,但多少給了朱永興一些依靠和安慰。

……

淡紅色的雲霞給人一派融融暖意,沿途的綠草中間點綴着紫色、黃色和紅色的小花,它們的花瓣展開猶如托盤,中間是嫩黃的花蕊,正以歡快的姿態去承受陽光還有無盡的美妙的夢幻。

但朱永興順着河邊一路走來,卻總覺得寂靜中飽含着陰險,周圍的一切都好象在用冷酷的肅穆來和他對峙。他極盼望着能儘快遇到人,最好是遇到李常奇,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並且帶他離開這陌生而蒼黑濃重的林莽。

失望,卻始終伴隨着朱永興,他只能沿着河邊向前走,而暫時不敢向着密密的叢林邁步。朱永興卻聽說過在叢林中是個什麼滋味,污水窪中有水蛭,樹葉上有螞蝗,草叢中有毒蟲……

咦,一角黃布在前方一塊河邊的大石後露出出來,朱永興喜出望外,快走了幾步,但隨後又慢了下來。一個人臉朝下趴在石頭後的淺水中,看衣服,看髮型,卻不是他熟悉的人。而且,看樣子,這人似乎是死了。嗯?這是什麼衣服,怎麼看起來很象電影裡的戲服呢!

來到跟前,朱永興猶豫了一下,伸手將此人翻了過來,摸了摸頸部的脈搏,然後搖了搖頭,這人確實已經死了。他又伸手撩開粘在屍體面部的長髮,當看到此人長相的瞬間,朱永興有種奇怪的感覺,就象是,就象是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或者是在照鏡子。

象,相當的象,朱永興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臉。重新穩定了心神後,朱永興繼續上下打量着,怎麼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又感覺有些困惑和詭異。過了好半天,他伸手將屍體拉上河灘,並把死者腰間的一個小包裹解下來。打開一看,袋子裡裝的是一個四方的印章和幾個象是小金錠的物件。銅的還是金的?朱永興在手裡掂了掂分量,又看了看印章上的刻字,竟然認得出,是“岷王世子印”。

遠處突然傳來幾聲野獸的咆哮,朱永興擡頭看了看天色,儘管心中有太多的疑團,但他還是決定要走了。這個傢伙嘛,算了,誰讓你跟我長得象呢,賣點力氣,讓你入土爲安,免得被野獸撕咬吧!你身上的東西我暫且拿着,等出了這裡之後,興許能憑此找到你的家人來收殮你呢!

朱永興將屍體拖入一個土坑,用泥土和石塊草草掩埋起來,並且做了個標記。當掩埋這個和自己長相酷肖的死者的時候,他忽然有一種錯亂的感覺,如同意識飄離了軀殼,正從體外注視自己的身體。這讓他的思維陷入了短暫的迷茫和混沌,以致於他失神了好半天。等到最後幹完,朱永興不由得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重新看了看太陽的方向,鼓起了勇氣,轉身沿着一條似乎有人走過的路向着叢林慢慢走去。

頭上高懸着生命的羣落,腳下是葛藤荊棒。雖然彷彿有路,可帶鉤刺的野藤時不時就絆住了朱永興的腿。叢林又濃又密,明燦的陽光竟然穿不透繁枝茂葉織成的天幕,只是偶爾從網眼裡透進幾粒光斑。一棵棵不知名的大樹上懸掛着網狀的氣根,微蕩着,象一排絞索。縱目遠望,前面好象是一條綠得發黑的隧道通向無底深淵,每一步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探險。他娘×的,這就是該死的熱帶叢林嗎?

朱永興終於停下了疲憊的腳步,苦惱地搖了搖頭。劈荊斬棘,對,這詞兒倒是不錯,可只憑他隨身帶着的多功能野戰刀,顯然不能勝任這麼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也不知道走了多遠,只知道現在他氣喘吁吁、滿臉汗流,衣服也早被汗水溼透,肚子開始咕咕作響,潮溼的陰囊奇癢難忍。

這時,一種富有流動感的嘩嘩聲隱隱傳來,朱永興仔細傾聽,斷定不是風吹樹葉聲,不由得欣喜地加快了腳步。響聲越來越清晰了,油然而生的希望的力量是無窮的,他拔開擋路的枝葉,甩掉絆腳的藤蔓,奮力前進。大概二十分鐘後,他來到了一條小溪邊,重重綠樹遮掩着小溪,小溪的叮咚是一曲最美妙的沁人肺腑的歌。

這簡直可以說是天堂,朱永興被這近似虛幻的景象所鼓舞,快步來到溪邊,伏下去掬飲溪水,泉水竟然這樣清澈涼爽。他又脫下衣服,歡樂地撫摩着被汗垢浸蝕的肌體,快活得直打哆嗦。

密林中的溪流使朱永興享受到幽靜、芬芳和清涼,鳥雀在林間啁啾鳴囀,這使他充分感受到焦慮之後的安適和疲憊之後的酣暢,這是老天對受難者的賞賜。而且,溪邊不遠處還有一個小棚子,雖然看起來已經有些腐朽破敗了,然而,此刻也不能有更大的奢求了。

………

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99章 接戰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3章 打壓縉紳第74章 貪心不足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47章 大戰(一)第51章 戰後佈局第46章 合擊之前第96章 死地難脫第89章 勝利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21章 柔情蜜意第56章 拒詔第5章 寨子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60章 追擊第82章 調整佈署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66章 棄險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02章 總攻(二)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48章 急轉直下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38章 反撲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88章 大調整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0章 慷慨陳詞第85章 無題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155章 無題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2章 鬥熊救美第4章 封賞,臺灣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260章 追擊第40章 兩隻重拳第63章 求助他國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82章 無題第69章 軟實力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74章 東逃,後路第8章 依城挫敵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71章 慘烈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7章 攻城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