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

感謝王程斯,心漂浮,把盞龍血熱,地裡黃,jforce,弓木魚,拜情主義,把盞龍血熱,飛虎有晴天,joe,昊仔不偷油,酷酷一螂,djjowfy,射nhf,老昆明,指尖的善意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平安快樂。

據載,吳三桂在昆明修玉皇閣時,意外地獲窖金五十餘萬兩。老君殿倒塌,他捐資重建,搬移神座時,又獲窖金百餘萬兩。在其他處因土木之建,又多次發現十萬兩藏金。

這些鉅額金銀財富,大抵是永曆政權留昆明時,爲孫可望、李定國、黔國公沐天波所藏,在撤離的倉皇時刻未及帶走,始被吳三桂大興土木建築時發現,全部收入他的府庫。

但朱永興的出現,沒有給吳三桂做逍遙雲南王的機會,戰事不止,自然也沒有時間大興土木,驕奢淫逸。於是,這筆鉅額財富便落入了朱永興的囊中,這也是他惦記已久的事情。

玉皇閣,老君殿,這是他知道的兩個地方。而另三個十萬兩藏金的所在,卻是李定國告訴他的。是解開心結,宣佈投效也好;是用錢結好朱永興,爲日後永曆等人預留條生路也罷。朱永興對李定國的考察結果還算是滿意,何況李定國還繳還了黃鉞。

繳還黃鉞,帶兵入川,表示李定國再無力與朱永興抗衡,也表示李定國選擇相信朱永興的話,不再以永曆爲念而久留滇省。當然,如果朱永興用血腥手段奪權篡位。李定國會有何種反應,或者說朱永興會如何對付他,現在還言之過早。

“只要在皇明的旗幟下與清軍作戰,只要其不擾民、害民,那便是一個陣營,是自己人。”朱永興送晉王李定國率軍出城。還不忘諄諄囑咐,“西營,闖營,已經是歷史,現在都是明軍,吾沒有厚彼薄此之心,只望與諸位共興大業,同享安樂。希望晉王也能海納百川,徹底拋卻門戶之見。”

“殿下請放心。吾已知往昔之非,若會十三勳,必以誠、以禮相待。”晉王李定國沒有厭惡朱永興舊話重提,兩人並肩私語,倒更顯朱永興的看重,以及前嫌盡釋。

“川省凋弊,若想取重慶,出漢中。攻掠陝、洛,威脅京師。必要保證糧道暢通。”朱永興繼續說道:“起碼在兩年內,無法用蜀糧養兵。吾已下諭令,遷民填川,爭取加快這一進程。所以,入川宜穩步推進,不可長趨而攻。嗯。故蜀王經營四川之方略,應可取之。”

四川屢經戰亂,民生疲弊,成都平原曾經沃野千里,現在業已渺無人煙。社會生產幾乎完全停頓,重慶一帶也大致相似。在清軍控制下的川北保寧地區和明軍控制的川南、川東地區之間早已形成一片廣闊的無人區,解決不了糧餉問題,雙方都難以推進。

正因爲糧餉困難,順治九年吳三桂、李國翰部在保寧戰役中大敗劉文秀軍後不僅沒有乘勝南下,反而只留下四川巡撫李國英部留守保寧,全軍返回陝西漢中就糧。

朱永興與總參謀部雖然定下了遷民填川,收取成都平原墾荒屯田,以蜀糧養蜀兵,可是墾荒屯田除了需要足夠的兵力保障地方安定,還需要先投入大量糧食、種子和耕牛、農具作屯田之本。沒有這種兵力和財力無異是畫餅充飢。

“經營四川之難不在前方,而在後方。”李定國笑了起來,直視朱永興,說道:“此全要倚仗殿下籌措之力啦!”

朱永興不由得苦笑搖頭,剛剛得到鉅額財富的喜悅也減淡了幾分,錢糧啊,打仗需要,經營地方需要,沒錢沒糧還真是寸步難行啊!

“吳三桂也缺錢,嗯,只要交易一開,錢糧問題還是能夠解決的。”朱永興象是硬着頭皮,又象是自我安慰,“晉王只管打仗和保障地方,後勤便交給吾吧!”

“吾會令士兵屯田耕種,儘量爲殿下分憂。”李定國知道朱永興要支應越來越大的攤子,比單純的打仗還要費腦筋。

“晉王放心,吾會有辦法的。”朱永興稍許的不快過後,又挺直了身子,恢復了自信。

“殿下多保重,吾這便去了。”晉王李定國不再多說,招手示意親兵牽過馬,又拱手躬身向朱永興施禮告辭。

“晉王也多多保重。”朱永興和熙地點了點頭,目送着李定國上馬遠去。

………

錢糧或許是問題,或者也不是問題。各種經營已經鋪開,再有沿海遷界的刺激,收益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到手的這將近二百萬的銀子,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了。

“明日吾便派人押運銀子去鑄幣廠,照着這個樣子開始製造吧!”朱永興將手裡的幾枚銀幣掂了掂,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然後遞給了財政部官員。

水力、畜力兩用的鍛造機已經安裝調試完畢,樣幣也早已確定,只是銀子賺來便花,產量不大,也沒有公開發行。現在手中有了原料,藉着光復昆明的名義發行,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銀幣上除了圖案和麪值外,便只有以公元紀年的1661字樣。因爲這些銀幣不僅將在佔領區流通,還將用在購買內地的走私商品上,刻上永曆的年號,或者敏感的字樣,便會有種種不便。而廢兩改元,機制錢幣,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技術上,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殿下,這些銀子全部都製成銀幣嗎?”財務部官員有些不太確定,躬身又詢問了一遍。

“全部。今後的各地拔款,軍餉,俸祿,政府花費,也全部換成銀幣下發。”朱永興並沒有多做思考。以後就將是銀幣的天下,民間散碎的銀子也會不斷被回收,變成銀幣進入流通,從而徹底取代銀子。

官員不再多問,領命而去。之前朱永興並未與財務部說過此事,因爲他對窖金一事也不敢十分確定。不過。朱永興雖然力求營造出集體商議、決定的氛圍,但長時間的等級尊卑觀念,使得他一旦開口確定某事,下屬也會無條件的去執行。當然,這其中也有長時間以來形成的對他的欽佩和信賴。

順治一死,清廷必將經歷一段重新調整的時間,鰲拜大權獨攬也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主少國疑,各派官僚重新洗牌,至少在半年之內。清廷難以大舉用兵。

而鄭成功專注於收復臺灣,對東南清軍的牽制將勢弱,西南的崛起又讓鄭成功產生了畏懼和提防,兩軍聯合作戰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啊!朱永興無奈地嘆息一聲,看了一眼堆積如山的銀子,搖了搖頭,轉身走了。他將富有四海。金山銀山在他眼中,也是尋常。

朱永興的府邸在昆明城內。是原南明蜀王劉文秀的故宅。幾重院落,又有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花園,外加一個小池塘。吳三桂嫌居室狹小,非要住在五華山故宮,朱永興卻覺得這裡很合適。五華山故宮雖然夠氣魄。夠華麗,但需要多少侍女下人,他還沒那麼多閒錢。

池塘該掏一掏了,再養些魚兒,在曲折迴廊上與夢珠和龍兒投食嬉戲。倒也是一件樂事;花園中的花木也該請個園丁好好收拾一下,再養些孔雀什麼的小動物,夢珠和龍兒一直這麼想呢;這一塊就整成草坪,鬆鬆軟軟的,小娃娃在上面玩耍也不用擔心摔着……

想到小娃娃,朱永興情不自禁地抿起了嘴角。夢珠和龍兒正坐着車緩行於道,再過兩日便能抵達昆明。每當輕撫着妻子隆起的肚子,感受着小生命的悸動,與夢珠滿足而愜意的目光交會,那種幸福感便瀰漫全身。

天氣不錯,朱永興擡頭看了看頭頂的無際蔚藍,滿足地吐出一口長氣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明日便把城門上掛的人頭摘下來,給那些反正的俘虜,讓他們將張勇埋了吧!”轉過身,朱永興對楊國驤吩咐道。

對於張勇這種不識民族、國家大義的漢奸、敗類,朱永興連見都沒見,便命人斬首示衆了。就憑他垂死掙扎,意圖在昆明城中放火破壞,殃及無辜,便是罪有應得。而夢珠很快便要來到昆明,城門掛個人頭,可別嚇着孕婦。

……

天氣不錯,廣西將軍孫延齡擡頭看了看天,心情卻並不舒暢。

他原是定南王孔有德屬下一個無名小卒,後被孔有德賞識,不斷提拔,還把自己的獨生女兒孔四貞嫁給了他。這才如登龍門,今非昔比!

待到孔有德死後,清廷爲追念其功績,特令孫延齡爲“廣西將軍”,“掌管王旗”,駐桂林。但孫延齡出身卑微,才望“庸劣”,“年齒素輕,位權未重”,爲朝野所輕視,連屬下官弁亦“多有未肯帖服之情”。便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孫延齡才勉強由桂林出兵,與駐柳州的廣西提督馬雄一起來抵擋由安南殺出的明軍。

孫延齡、馬雄所率的兵力既不佔優勢,又都想保存實力,不肯奮力作戰,面對明軍的倚險堅守,自然難以得到進展。但兩人卻有了藉口,不斷向清廷催糧要餉,又派心腹親信在桂林、柳州招兵買馬,擴充各自實力。

滇省吳三桂接連敗退,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孫延齡和馬雄的猜疑,等到吳三桂假書信之事爆發,兩人更加狐疑猶豫。吳三桂全軍退回貴州,明軍光復昆明、曲靖的消息傳來,兩人終於恍然大悟。

既然吳三桂都爲了保存實力,而不願與明軍死磕,兩人的兵力不及吳三桂,又何苦犯傻?存了退避之心,兩人卻互相提防,不敢明言,更怕一方突然跑路,留下自己獨自對敵。

大的戰鬥雖然暫告停歇,但明軍小規模的出擊卻很頻繁。從這些明顯具有練兵性質的小戰鬥中,孫延齡和馬雄都發覺敵人的戰力和裝備在不斷提升,這更讓兩人的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

對於西南明廷的內部運作,孫延齡和馬雄都不是很清楚,不明白一隅之地怎會有如此多的錢糧,不僅能夠擴充軍隊,支撐戰事,裝備也是越來越好。

一陣腳步聲響起,打斷了孫延齡的胡思亂想,微微轉頭,發現是心腹幕僚孟春第急匆匆趕了過來。

“孟先生,何事驚慌?”孫延齡一直很倚重這位老幕僚,說話也很客氣。

孟春第站定腳步,喘了幾口氣,開口說道:“將軍,軍情有變,要早做打算啊!”

“別急,別急,慢慢說來。”孫延齡嘴上安慰着,心中卻是一驚,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

“明軍出田州(今百色),欲攻慶遠府(今河池),然後……”

孫延齡大吃一驚,田州、慶遠府若失,明軍東可攻重鎮柳州,亦可南下南寧,與當面明軍形成夾擊之勢。

“皆是吳三桂這廝。”孟春第咬牙切齒地罵道:“不戰而退,滇省明軍才能騰出手來,調兵攻掠廣西。”

“現在如之奈何?”孫延齡本沒有什麼才幹,只是一副好皮相,方得到了孔有德的賞識,因女而貴重,乍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惶恐不安。

孟春第心中暗自嘆了口氣,但自己已經是孫延齡這個陣營的人,也只能盡力輔佐,他略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我軍主力大半在此,腹地防衛空虛,若不調兵增援,怕是難以抵擋明軍鋒銳。”

“調兵增援?分兵而弱勢,這邊又該如何處置?”孫延齡皺起了眉頭,兩面作戰,本來就不充裕的兵力該如何調遣?

“這邊——嘿嘿。”孟春第冷笑一聲,說道:“便交給馬雄好了。趁着這個消息還未被馬雄獲知,將軍留一書信,便集兵北上,直奔慶遠府。若是慶遠府不保,亦可東撤柳州,既能憑堅城禦敵,又可奪馬雄之根基。”

孫延齡眼睛一亮,撫掌道:“此計甚妙。”

馬雄身爲廣西提督,亦是孔有德部下之老將,瞧不起微弁出身、且沒有才幹的孫延齡,一向與其不合,原來駐紮柳州時便形同一軍,不接受孫延齡的指揮。而孫延齡的部下都統王永年、副都統孟一茂、參領衚衕春、李一第等人上疏,揭發他諸多不法事,引來朝廷派員覈查,使孫延齡懷恨在心。同時,他還懷疑這是馬雄暗中指使,一直伺機報復,以泄心頭之恨!

正因爲這種種原因,孫延齡纔對孟春第的計策大加讚賞,既使自己的軍隊脫離不利境地,留下馬雄頂缸,還可伺機奪取柳州,使馬雄喪失根基,再無與自己爭雄之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未完待續……)

第48章 大戰(二)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26章 無題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102章 轟擊第87章 接戰(二)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33章 立威第54章 再退第72章 廝殺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6章 柔情蜜意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9章 破城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91章 外交,內政第85章 急行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92章 無題第128章 拉英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26章 無題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24章 授課第81章 襲擾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78章 勝利之因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7章 李晉王第21章 登陸山東第47章 初勝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95章 初印象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章 北愁南喜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06章 法陣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66章 無題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78章 破路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4章 真儒,自虐?第73章 小朝會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57章 接駕第24章 烽起石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