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宗室入滇

而反清復明,這個口號更可謂歷史悠久,傳之深遠。連辛亥革命時,民間尚有很多百姓這樣認爲。說其深入人心,或許有些過,但歷史上的事情確實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逆天而行,借勢而動。自己以宗室留守的身份出緬入滇,將使抗清旗幟半倒的不利局面有所好轉。收攏滇省殘餘明軍,只要暫時不爲清軍所滅,便可借民衆反清起義之機,善加運籌,巧妙運用,未必不能鹹魚翻生,扭轉乾坤。

而這正是自己作爲穿越者的優勢所在,知曉將要發生的事情,便可以預先準備,拾遺補缺,應時而動。自己就象助燃劑,可以使歷史上註定要被滿清撲滅的反抗之火燒得更旺,着的更兇,把敵人燒得焦頭爛額。

不,焦頭爛額並不夠,要讓敵人葬身火海。朱永興用力握緊了拳頭,應時而動太消極,應該掌握操控,才更得心應手。要讓反抗之火在自己的計劃中,在最合適的時間爆燃。那就不再是孤立無援的抗爭,而是外有助力、籌劃周詳的大暴動。

夜深人不靜,燭火久不熄。朱永興時而在地圖前冥思苦想,時而繞室踱步,他的思緒在飛翔,飛過千山萬水,飛過時光荏苒,一幅宏偉的畫卷逐漸展現在他的眼前。

………

晨霧在陽光的驅逐下散去無蹤,旌旗招展,兩千士兵列隊開出了緬關,沿着大路向前開進。隊伍前,一杆長有丈餘的旗杆高舉,長六尺九寸、寬三尺六寸的紅底黃字“岷”字令旗迎風飄揚。

把永曆入緬所棄之甲仗旗幟能用的幾乎全都用上了,還真是威武啊!朱永興騎在馬上,一身戎裝,甲亮盔明,頭頂紅纓,如鶴立雞羣般醒目。

既是宗室出征,既要以戰扭乾坤,長袖綸巾便不足以示決心,顯威勢。朱永興雖然不善騎馬,不善戰陣,也要展示出這樣雄糾英武的面貌。雖然周圍都是猛山克族人,並無旁人觀看,但朱永興覺得如此穿戴行軍能讓自己更快地適應將來的戰陣,也能提升自己的信心。

落後朱永興一個馬身相隨的是夢珠,雖然不喜盔甲,但她也是勁裝在身,卻是一副輕便的皮甲。緊身的甲冑襯得她體形凹凸有致,修長的腿,高挺的胸,纖柔的腰,再加上玉臉紅脣、秀髮披肩,倒顯出一種異樣的美麗。

大地在馬蹄和大腳的踐踏下,沉悶地哼着,隊伍後面是長長的輜重車隊,咯吱咯吱地響着前進,揚起滾滾的灰塵,更增添了行軍的威勢。

人上一千,徹地連天;人上一萬,無邊無沿。這雖然是評書中的誇張之語,但在朱永興眼中,兩千兵馬的浩浩蕩蕩,依然使他目張神馳。

現在纔是興復神州真正的開始,開始了還能停下嗎?初到陌地,徬徨無着的時候;驀然夢醒,決意入滇的時候;想到過會是如此景象嗎?上天眷顧,也憑着自己的勇氣和智慧,纔有今日的小成就,纔得到猛山克族人的鼎力相助。路漫漫而修遠,邁出第一步固然艱難,但卻是成功的開始。

在陽光沐浴中,朱永興挺直了腰身,騎馬還不熟練,但卻不是做出畏縮樣子的時候。回首望望綿延數里長的行軍隊伍,正對上夢珠比陽光還燦爛的笑容,豪氣和溫情同在,困難與機遇並存,還真是令人感慨萬千的複雜心情啊!

……

鐵壁關,設在今騰衝城西南五百四十里的西等練山,與之相輔助的設在布嶺山頂的銅壁關。兩關是控制芒哈、海黑、芒莫之要塞,城垣臺週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樓高五丈四尺,明萬曆年間各設守備駐防公署。

雄關雖陳舊,但依然矗立山巔,而獨缺少了守衛雄關的猛士,卻多了一些平民百姓。對,看似平民百姓,實際上卻有來頭兒,他們正在此等待着朱永興的到來。

一個便服老者坐在城樓上的椅子裡,似乎睡着了,但不能不注意到他浮腫的眼皮,肌膚上病態的灰色,以及兩肩的斜傾。雖然無法判斷他的年紀,但不能否認,他的模樣可能要老得多。

“父親,岷世子的人馬距關不到十里了。”一個年輕男子走過來,低聲說道。

“嗯!”老者哼了一聲,緩緩睜開眼睛,在濃密的睫毛下,竟是一雙銳利的眼光。

“父親,不必如此早便下關迎候吧?一個旁系宗室,靠着一些蠻夷——”年輕男子中等身材,肩寬臂長,體格壯實,象一個慣於忍受勞苦的人,只是眼睛裡似乎總有一種倨傲和猜疑的神色。

“住嘴。”老者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年輕人的話,眼睛一瞪,猛然轉過身來,年老和衰弱似乎從身上甩掉,鬚髮蒼蒼竟帶着不可抗拒的威嚴。

年輕人悚然一驚,這樣的神態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趕忙低頭恭謹聽訓。

“宗室就是宗室,放眼天下,大明還剩幾位?”老者厲聲訓斥道:“天子棄國,名將戰敗,滿目失意景象。此時岷世子能以宗室之尊大義入滇,撐持危局,實可貴之至。削髮令下,而中國之民無不人人思螳臂拒車斗,汝難道甘心易服成夷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兒豈敢有此心?”年輕人面紅耳赤,趕忙爭辯道。

“復華夏,保衣冠,此爲大義。”老者的語氣和緩下來,語重心長地說道:“興家族,增福貴,此爲小望。聽聞岷世子得神靈指點,爲父還不相信。但觀其所爲,察其所出之計,能令蠻夷猛山克族甘爲驅使,則大有興王圖霸之象。襲蠻莫土府,伏擊緬軍,詐取緬關,計設連環,雖武侯在生,亦不過如此。”

“父親說的是,岷世子確不是常人。”年輕人先是附和了一句,又不無憂慮的說道:“兒子只擔心若是大業不成,我家要受牽累。”

“富貴險中求,亂世之時卻也正是舉勃之機。此時相助爲雪中送炭,他日行事則爲錦上添花矣!”老者將目光轉向遠方,幽幽地說道:“若真是山窮水盡——”停頓了一下,老者嘆了口氣,“大不了避走他國,暹羅可也。”

年輕人心中還糾結,但依然點頭稱是。

;

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2章 鬥熊救美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69章 軟實力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77章 突破,崩潰第83章 北望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0章 開路迂迴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31章 段氏遺族第48章 急轉直下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12章 女考生第3章 召見羣將第166章 無題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45章 妥協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112章 女考生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4章 石屏擾襲第94章 相疑第5章 寨子第38章 三師相會第56章 拒詔第67章 排除萬難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7章 意外之難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02章 轟擊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65章 佈署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24章 授課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200章 佔優第9章 世子殿下?第47章 大戰(一)第87章 接戰(二)第74章 貪心不足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73章 小朝會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39章 兵臨大理第47章 初勝第11章 杭州,西湖第61章 縝密分析第95章 初印象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99章 接戰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6章 棄險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95章 無題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30章 無題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30章 無題第24章 海外助力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73章 小朝會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4章 漢化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