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

老漢已經下意識的覺得衣服裡的紙幣碰到水之後就會毀掉了。

“老婆子,我的衣服呢,你滲水了沒有?”老漢急忙跑到河邊,見到洗衣服的老婆子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喊出了這句話,語氣中充滿了急切和緊張。

“怎麼了?衣服裡莫不是有什麼東西,讓你這麼着急?”老婆子一臉疑問,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碰到,根本想不明白老漢在着急什麼。

雖然不明白,不過老婆子動作也沒有慢,很快就從木盆子裡找到了老漢的那件麻布衣服。

看着已經滲溼的麻布衣服,老漢立刻面如死灰,完了,真的毀了,那可是相當於三兩銀子啊,能夠買好多東西的,就這麼毀了。

老漢雙手發顫,老婆子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突然,老婆子也想到了數日前剛收到的兒子寄回來的銀元紙幣,當時她還仔細看了好一會,不斷讚歎紙幣上的花紋是如何的精美漂亮。

“老頭子,莫不是——”老婆子緊張的問道。

老漢嘆了口氣,任命的在衣服裡翻找。

意識到真的如自己想的一般,老婆子的臉色也瞬間蒼白了起來,真想抽自己一嘴巴,自己怎麼就那麼濺呢,早早的將衣服滲了水,那紙哪裡能夠見水,一見了水,上面的文字和圖案還不都散了。

而當老漢從衣服裡取出那幾張百元大鈔的時候,打開一看,老漢和老婆子不由得同時驚呆了。

“老頭子,這銀元紙幣上面的字和圖案似乎都沒有變化,沒有因爲滲了水而壞掉。”老婆子說出這句話的同時,顯得極爲激動,畢竟是三兩銀子的損失啊,能挽回來當然值得激動。

老漢也激動了,原來大明日報上所說的竟然是真的,這大明銀元紙幣竟然真的能夠防水,豈不是水火不侵?

當然,只是防水也不能夠說是水火不侵,至少老漢是不敢真拿火來試的。

當老漢小心翼翼的將紙幣晾乾,而後又立刻拿去銀行換了銀子,老漢徹底對銀元紙幣放心了。

發現銀元紙幣防水的當然不止是老漢一人,事實上,大明這麼大,總有那麼些人不小心將紙幣滲了水。原本大明日報上雖然有介紹,說紙幣能夠防水,百姓們是持懷疑態度的,如今百姓們徹底相信了。

隨着銀行的信譽和紙幣的魅力漸漸完全展現,各種面額的銀元紙幣開始流通。

特別是各地商賈開始用紙幣結算,紙幣才真正穩定流通。

以往,商賈們時常外出走商,不管是進貨開始買賣,都伴隨着大量的金銀,由於真金白銀重量不輕,而且不好看管,商賈們也時常需要將真金白銀存入錢莊,換成錢莊銀票便於攜帶,而錢莊則收取一定的保管費和運輸費,價格往往是銀價的百分之五以上,可謂昂貴,不過相對於商賈帶着鉅額且笨重的真金白銀四處走商而言,那點保管費還是值得的。

而今,世道變了,大明中央銀行的銀元紙幣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便可換成等價的真金白銀,一時之間,各地商賈分分將自己的銀錢從錢莊取出,轉而存入大明中央銀行裡面,換成等值的銀元紙幣在各地進行商貿,如此可比用錢莊的銀票省下百分之五的銀錢。

銀元紙幣的大規模流通加上銀行信譽逐漸提高,也開始有百姓拿着真金白銀前來諮詢存儲業務。

所謂存儲業務,朱慈踉根據後世銀行存儲的規則加以改進,適應當前所需。

不同於錢莊存錢還需要扣除一定的費用,在大明中央銀行存錢,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存一年以上者中央銀行甚至會付出百分之二的利息。

清楚這樣的規則後,百姓們驚訝了,這豈不是說若是他們將一兩銀子存在銀行內第二年再取出來,便可多得二十文錢,竟有這樣的好事。

百姓們有些不敢相信,照理說存錢讓銀行保管,銀行不收取保管費也就罷了,竟然還給利息,這樣的好事,實在顯得有些不太真實。

想來想去,百姓們又覺得銀行有當今皇上親自擔保,又跟國庫掛鉤,再怎麼當今皇上和大明這麼大一個朝廷不至於騙自己的幾兩銀子。

世間總有一些膽子比較大的人,在瞭解了銀行的存儲業務之後,拿着家裡的一部分真金白銀開始儲存。

他們得到了銀行熱情周到的服務,很快,前來存儲的人拿到了一本印有‘大明中央銀行字樣’的存摺。

打開存摺,只見存摺內明明白白的寫着存款人的姓名,籍貫,存儲時間,存儲金額,存摺編號等等,通過銀行的說明,他們知道只要憑着這本存摺,那麼他們便能夠隨時回到這裡重新將銀錢取出來。

當然,存在哪個銀行便只能在哪個銀行取款,畢竟大明當前的技術所限,不可能實現異地取款的。

不過,雖然不能夠實現異地取款,但百姓們也滿足了,畢竟不能異地取款,還能取出紙幣帶在身上也是一樣的,同樣比錢莊方便。

隨着時間的推移,銀行業務漸漸成熟,各項業務均有大量的人在辦理。

同樣的,隨着大量百姓將銀錢存入銀行內,銀行發行的銀元紙幣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市面上的各種買賣都出現了大量直接用紙幣交易的現象。

紙幣成了常識,前來銀行貸款的人也有不少。

對於貸款,銀行規定,要有等價抵押,經過銀行工作人員的審覈,只要審覈過關,銀行便會立刻放貸,而後收取每年百分之八的利息。

別看這百分之八的利息以爲很高,事實上若是去錢莊貸款,或者去借高利貸,需要的利息至少是每年百分之十五以上,那才叫真正無法承受。

由於貸款業務的開放,十九處銀行漸漸開始有了些許盈利。

當然,盈利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對大明發展的貢獻。

一般來說,銀行業務成熟了之後,百姓將真金白銀存入銀行或者換成銀元紙幣,大明朝廷便可以根據真金白銀的量的多少加印紙幣,紙幣的數量至少可以是真金白銀的兩倍以上,大明朝廷就跟空手套白狼一般,原本大明國庫就還有四億多兩銀子的盈餘,加上百姓陸續存了近億兩銀子進來,大明可以發行的紙幣超過十億兩白銀的價值,今後還會越來越多。

朝廷有錢了,便會在朱慈踉的帶領下不斷投資公共業務,如修橋,修路,興修水利等等,這些不僅有利與百姓,有利於大明的發展,更因爲做這些都需要聘請百姓進來參與,所以也是變個法子的將百姓存到銀行裡的錢再回到百姓手中,而百姓在拿這些錢來消費,或者再存入銀行裡面,那麼這些錢又相當於慢慢流回朝廷手中,如此不斷循環下來,經濟想不繁榮都難,大明的經濟總量便會在經濟不斷繁榮的過程當中不斷擴大,最終達到國富民富的終極目標,大明也會因此越來越強大,最終穩穩屹立於世界之巔——

第328章 三道聖旨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857章 歐洲聯合艦隊到來第71章 契機(上)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1057章 輕易碾壓二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405章 硬氣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145章 交戰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715章 移民熱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973章 決戰大馬士革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635章 攻入長野第328章 三道聖旨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1018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三)第531章 西遷中的滿人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493章 求和?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125章 將計就計第760章 緬甸軍潰敗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114章 再次吐血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105章 觀兵第900章 太平洋內湖計劃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818章 決戰巴拉平原(二)第973章 決戰大馬士革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1010章 奧斯曼帝國來使第724章 倫崮之死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91章 吐血三升(上)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79章 擴軍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61章 清兵入關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鮮(二)第694章 趁火打劫的奧斯曼帝國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449章 北伐前夕(三)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726章 敞開心扉(二)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3章 遷都之議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74章 雷霆(下)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513章 攻入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