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變化(八)

楚維琳從窗口看到了常鬱曄的身影,一時也有些驚訝。

在楚維琳的印象裡,這位大伯爲人一板一眼,與兄弟們之間,說不上親近,更多的是作爲長兄的嚴肅。

常鬱曄很少與兄弟們走動,更不用說像常鬱曉那般不請自來嘻嘻哈哈了。

“寶槿,既然大伯與三伯都來了,讓小廚房裡再準備些下酒菜送過去。”楚維琳道。

不管如何,來者是客。

寶槿應聲去了。

書房裡,兄弟幾人都有些拿捏不準,常鬱曄從進門開始,半句話不說,一口菜未碰,就悶頭吃酒。

常鬱昀畢竟是主人,見常鬱曄還要倒酒,趕忙攔了攔:“大哥,別光吃酒。”

常鬱昭也幫着勸,把筷子往他手中塞:“來來來,五弟這裡的滷肉不錯。”

“哎!”常鬱曄嘆了一口氣,“你們吃你們的,不用理我。”

這又是哪門子道理?

娉依敲了敲門,提着食盒進來,笑着道:“奶奶見大爺和三爺來了,讓奴婢再送些下酒菜來。”

食盒打開,端出幾盤菜來。

常鬱明迫不及待夾了一塊醬鹿肉,道:“五弟,還是你的日子舒坦,五弟妹真真知心人吶。”

這話說得常鬱昀無比舒心,不由就笑着打趣他:“怎麼?四嫂攔着你吃酒了?”

“這個不行那個不好的,我想舒心喝個酒都要躲着她。不說她了,我定是上輩子欠了她了。”常鬱明長吁短嘆。

常鬱曉支着下巴吃酒,撇着嘴道:“你知足吧,你三嫂纔是家中第一虎。”

這方面,廖氏當真比不上徐氏,常鬱明無話可說,縮了縮脖子。

“你們兩個,光眼紅有什麼用?看看二弟和五弟是怎麼待媳婦的,再琢磨琢磨你們自己,三弟啊,不是我要說你,換了誰都受不了你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的,三弟妹在孃家已經夠吃苦的了,你還老給她添堵。”常鬱曄說完,又是一杯酒。

常鬱曄一晚上情緒都不對勁,這時候主動開了口,也屬難得,被訓的連連點頭稱是,不敢辯駁什麼,也只有常鬱昀彎着眼接了一句“我也是上輩子欠了她的”。

常鬱曉吃了些酒,膽兒也有些大了,想起出來前聽說的事情,不由低聲問常鬱曄:“大哥,你之前和父親說了什麼?”

常鬱曄正飲酒,動作一頓,許久才把酒杯放下,搖了搖頭,沒說。

見此,常鬱曉也不多問了。

兄弟五人吃到了二更天,常鬱曄酒量不好又是一陣猛喝,趴在桌上醉得稀裡糊塗,常鬱曉也有些迷糊了,徐氏使人來尋他,正好把他架回去。

時間太晚了,便沒有去通知盧氏,而是常鬱昭和常鬱明把常鬱曄送回去。

常鬱明拖了常鬱曄起來,突然就湊到他耳邊,問道:“大哥,你和大伯父說了什麼?”

常鬱曄醉了,說話都不利索,結結巴巴道:“母親、母親太難了……”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常鬱明沒明白,常鬱昀卻聽懂了。

送了他們出門,常鬱昀回到屋裡時,楚維琳已經困頓了。

“你該早些睡。”常鬱昀握住楚維琳的手,柔聲道。

“沒事,”楚維琳按了按眉心,道,“對了,大伯怎麼突然來了?”

常鬱昀也沒瞞着,把事情說了說:“大哥和大伯父因爲大伯孃的事情爭了幾句。”

席間說起徐氏時,常鬱曄頗多感慨,只怕他真正感慨的是大趙氏。

之前因着趙涵憶的事情,大趙氏和孃家之間起了隔閡,常鬱映回去吃酒都受了不少白眼和奚落,孃家靠不住,大趙氏如今依靠的只有婆家了。

哪知道爲了邢家婆子,常恆翰和老祖宗母子之間變味了,大趙氏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尤其是大趙氏快刀斬亂麻,那天下午邢家人就都不見了,讓常恆翰大爲不滿。

常恆翰日日歇在幾個姨娘處,大趙氏委屈無處說,又病着,常鬱曄這個做兒子的心疼母親,想勸勸父親,卻沒有效果,只能自個兒氣悶吃酒。

楚維琳聽完,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評說此事,只好搖了搖頭。

翌日一早,常鬱昭和常鬱明帶着人手出發去往渡口,塗氏回到京裡的日子彷彿是一眨眼就要到了。

清蘭園裡,兩位嬤嬤裡外收拾了一遍,雖然主院常年沒有住人,但有人守着,倒也不用費心修繕。

許是因爲主子要回來了,韓媽媽這些日子越發春風得意,見誰都是八分笑容,連對着蘇姨娘時都格外客氣。

而老祖宗則在和盧氏商量着再去杜家看看常鬱昕的事體。

上個月,盧氏做爲孃家大嫂,已經送了催生包去了。

杜大太太很看重常鬱昕的肚子,自打常鬱昕懷孕起,身邊人一直伺候得很好,盧氏去看過,那時說不出的放心。

按說常鬱昕七八天前就該生了,可那肚子稍稍痛了痛,就是沒有大動靜,杜家那兒怕常家等得心焦了,還使人來報過。

老祖宗耐着心思等到今日,也有些坐不住了,吩咐盧氏道:“鬱曄媳婦,你明日還是再過去一趟,雖說遲上小一月的都有,但沒親眼瞧見,我總放不下心來。我估摸着鬱昕自個兒心裡都要慌神了,你幫我安慰安慰她。”

盧氏連聲點頭,她是鬱字輩的長媳,這些事情都會落在她身上,好在,現在也就常鬱昕一人嫁出去了,她這個長嫂還空閒得慌。

正說着,院子裡傳來些聲響。

段嬤嬤出去瞧了一眼,很快又喜笑顏開地進來,後臺還跟了一個穿戴喜氣的老婆子。

楚維琳擡頭打量,這婆子甚是眼熟,再一想,不正是常鬱昕的陪房許媽媽嘛!

“你來啦。”老祖宗也認了出來,見她身上穿紅戴綠,喜氣洋洋,不由心裡一動,急切問道,“鬱昕生了?”

許媽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連連點頭:“回老祖宗的話,大姑奶奶天亮前生下了一個哥兒,母子平安。”

“阿彌陀佛。”老祖宗合掌唸了句佛號。

楚維琳也鬆了一口氣,分娩就是鬼門關,明明到了日子卻沒有動靜,可想常鬱昕會多忐忑,這下好了,平安生下來了。

老祖宗高興打了賞,又與許媽媽道:“和親家說一聲,洗三禮時我要好好抱一抱曾外孫。”

許媽媽聽了這話,越發高興了。

老祖宗上了年紀,這些年不往各府走動了,也就是進宮給貴人們磕頭和上山進香時纔出門,這回肯到杜家去,那時給足了常鬱昕體面。

許媽媽高高興興回去了。

等夜裡常鬱昀回府,聽了這個消息也是高興,楚維琳挺着肚子不能出門,便由常鬱昀送上賀禮。

洗三禮那日,常府上下去了不少人,楚維琳等到常鬱昀回來,問道:“小外甥如何?”

常鬱昀見她眸子晶亮,不由就笑了:“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老祖宗抱着都不肯鬆手了。”

楚維琳也跟着笑了,常鬱昕夫婦都是好模樣,哥兒定然是差不了的。

她又低頭看自己的肚子,她和常鬱昀的孩子……

手裡捏着寶蓮繡好的童子圖帕子,楚維琳笑意更濃,她真的很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

九月二十五日,對於楚維琳來說也是個大日子,楊昔諾在這一天會和德王世子完婚,也不知道遠在西桂的楊昔諾到底如何了……

等入了十月,頗有些秋高氣爽。

大趙氏修養了一段日子,不曉得是不是因爲常恆翰的關係,她的身子還是不怎麼舒服。

楚維琳在鬆齡院裡遇見過常鬱曄幾次,眉宇之中始終有一分鬱結之氣,顯然是極爲操心母親的事情。

常鬱昭寫了封信回來,他們已經接到了塗氏一行,啓程返京了。

算一算日子,也就這十來天了。

塗氏他們到達的日子比楚維琳預料地還是早了兩三天。

楚維琳正歇着午覺,寶蓮進來喚她,道:“奶奶,剛剛傳了信來,二太太他們入了城門了,再一會就到巷口了。”

“這麼快?”楚維琳的瞌睡醒了,皺着眉頭起身更衣梳洗。

婆母回京,雖然常鬱昀與塗氏關係不好,但表面功夫卻不能不做,就算楚維琳挺着肚子,但去二門上相迎還是免不了的。

前世今生,楚維琳兩次做了塗氏的兒媳婦,可這卻是她頭一回見塗氏和常鬱晚、常鬱曜兩姐弟。

楚維琳到垂花門上時,楚倫歆和柳氏已經帶着人候在那兒了,沒一會兒,盧氏和徐氏也是匆匆趕來。

車軲轆聲從遠及近,碾過青石板路,馬車越來越近,穩穩當當停下了。

韓媽媽趕忙上前,擺了腳踏,嘴裡念着“太太安好”。

車簾子挑開,跳下來一個十五六歲、面容清秀的丫鬟,她恭敬扶了車上人下來。

一雙牡丹花繡回字紋三寸金鞋踩在腳踏上,往上是繡工考究的馬面裙,再往上南珠做的如意扣祥雲襖子,露出一截白皙的脖子,那張臉妝容精緻,膚質細膩,保養得當。

楚維琳看着這個美婦人,她哪裡像一個成親十幾年的人。只是那雙丹鳳眼,瞧人的時候透着一股子銳利,不好相與。

“五弟妹、六弟妹,咱們可是好些年不見了呀!”塗氏親切握住了兩人的手,說話間眼眶就有些紅了,她又掃了其餘人一眼,“這是鬱暖和鬱曚吧?一轉眼都長這麼大了。這幾位,我可真認不得了。”

柳氏笑着攬過楚維琳的肩,與塗氏道:“這也認不出來?”

塗氏的目光停在楚維琳高高的肚子上,笑容愈發深了:“是鬱昀媳婦吧?你這孩子,身子不方便就不要講究這些了,我們娘倆還差這一時半會兒不成?”

楚維琳笑了笑,開口道:“見過太太,太太路上辛苦了。”

塗氏的笑容裡的尷尬一閃而過,而後又親暱拍了拍楚維琳的手,去和柳氏說話了。

頭一回相見,礙於常鬱昀和塗氏的關係,楚維琳也沒想到塗氏會對她擺出這麼一個親切和善的態度來,可她平日裡在老祖宗跟前說起塗氏時都是稱呼爲“太太”,這會兒若因爲不想讓塗氏難堪而叫“婆母”、“母親”,等下回改口時越發難看。

常鬱暖亦稱呼一聲“太太”,她是庶女,倒也不顯得突兀。

常鬱晚從車上上來,她長得頗像塗氏,丹鳳眼很是好看,她聽見了剛纔塗氏和楚維琳的對話,語氣就有些不忿了:“果真是夫妻。”

楚維琳回過頭笑着看了常鬱晚一眼,沒有說話。

這般不清不楚卻滿滿都是不屑於計較的態度讓常鬱晚愈發氣悶,只是她不是那種伶牙俐齒之人,只能生悶氣。

而常鬱曜,則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張口就與楚維琳道:“嫂嫂,你這樣不對。你看過《女德》、《女戒》嗎?裡面說……”

楚維琳一時有些莫名,很快就明白過來,常鬱曜沒有特別的惡意,他就是一個書呆子,與書呆子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塗氏見兒子開口,並沒有阻止。

她畢竟是做婆母的人,初次見兒媳給個下馬威也是正常的。起初見楚維琳一副閨秀模樣,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她也就擺了個慈母姿態,卻是忘了,這個是常鬱昀的媳婦,自然是向着常鬱昀的。

沒有下馬威也就罷了,哪知楚維琳一聲“太太”反倒是讓她進退難堪起來,因而對兒子掉書袋的樣子,塗氏並沒有攔着。

楚維琳不想和書呆子計較,常鬱曚卻是個直白性子,疑惑問道:“七弟,你怎麼讀了些姑娘家纔看的書啊?”

塗氏臉上倏然一白,這話可真是不好聽了,可偏偏常鬱曚就是說事實,沒有那些七彎八繞的心思,讓塗氏不好發作。

常鬱曜卻皺眉,道:“書,就是書,哪有什麼爺們的姑娘的,我喜歡看書,當然什麼都看了。”

楚倫歆這時候打了個圓場,道:“路上累了吧,趕緊回去梳洗一番,老祖宗還等着呢。”

這話說得在理,塗氏點頭道:“五弟妹,我們這一路啊可是半刻不停,離得越近越是心切。你和六弟妹先回去吧,不用顧及我,去看看鬱昭和鬱明吧。”R1152

第314章 年關(二)第213章 暗涌(五)第113章 香火(六)第14章 喜惡第20章 誦經第172章 轉折(二)第339章 賀家(十三)第28章 借人第261章 準備(九)第364章 求仁(七)第156章 晦氣(三)第41章 暗箭第244章 算計(五)第121章 婚期(二)第70章 王府第103章 雨夜(二)第26章 滿娘第273章 意外(六)第215章 暗涌(七)第36章 貓膩第160章 年節(三)第344章 賀家(十九)第360章 求仁(三)第82章 期盼第284章 七夕(二)第279章 訊息(二)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108章 香火(一)第196章 變化(八)第257章 準備(五)第180章 真實(四)第144章 出閣(三)楔子第327章 賀家(一)第102章 雨夜(一)第147章 出閣(七)第215章 暗涌(七)第325章 添喜(五)第33章 風寒第116章 香火(九)第307章 官司(十一)第87章 把關第50章 談心第183章 奇哉(二)第84章 紅利第73章 緣由第132章 烏龍(三)第7章 赴宴第283章 七夕(一)第122章 婚期(三)第359章 求仁(二)第331章 賀家(五)第173章 轉折(三)第58章 迷心第37章 臘八第127章 姐妹(五)第303章 官司(七)第20章 誦經第251章 性命(六)第279章 訊息(二)第126章 姐妹(四)第117章 香火(十)第269章 意外(二)第170章 曝光(九)第124章 姐妹(二)第41章 暗箭第122章 婚期(三)第359章 求仁(二)第92章 保媒第361章 求仁(四)第208章 新生(五)第234章 驚雷(三)第176章 轉折(六)第107章 中秋第329章 賀家(三)第133章 烏龍(四)第47章 浮萍第354章 返京(二)第248章 性命(三)第149章 出閣(九)第77章 珍貴第147章 出閣(七)第358章 求仁(一)第49章 口風第37章 臘八第178章 真實(二)第67章 解釋第8章 竹苑第283章 七夕(一)第307章 官司(十一)第218章 驚變(三)第160章 年節(三)第292章 內情(六)第237章 驚雷(六)第249章 性命(四)第219章 驚變(四)第155章 晦氣(二)第309章 官司(十三)第177章 真實(一)第33章 風寒